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说课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说课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第1页
    (说课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第2页
    (说课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后的古诗诵读中的一首,》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抒发作者直抒胸臆,即写了离别愁绪,又表达了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这首词比喻新颖,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自然、富有真实情感,轻松活泼、耐人寻味。构思别致, 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感受此词所描绘的浙东江南美景,以及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了解比喻、寓情于景等手法在词中起的作用。
    4.体会词中蕴含的道理,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这首送别诗的表达特点及词人的乐观态度。
    教学难点:
    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读出是的节奏,读出诗的感情。
    体会这首宋词与其他送别词在表达上的不同。
    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了许多送别诗,能大致的背诵一些诗歌,也能凭自己的认知水平理解诗歌大意。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上课时,只需在朗读上加以引导,在难字的理解上加一点拨。
    说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学时,教师应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其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在轻松的气氛中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抓住“教机”让学生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敢于创新,追求更大的成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面临分别时,你们会有什么感受?比如,你们的好朋友突然搬家了,去了离你很远的地方,不能常常见面了,你会怎么想?古人在与亲朋好友离别时,会用诗词的方式来表达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词,老师范读,指名读。
    2. 解释标题,词牌名,题目。
    3. 词可以根据字数,分为哪几类?《卜算子》属于哪一种?
    (三)、分析内容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这里 眼波横流,那你们想水有眼睛吗?(没有。)那什么才有眼睛,而且会波光流动。(人。)同样的,人才有眉峰紧聚。是人的眼波横流,是人的眉峰紧聚。
    (2)一般的人会有眼波横流的感觉吗?你们想,如果一个眼睛很小的人,会有这种感觉吗?那只有怎么样的人会有这种感觉?(美人。)
    (3)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句话。
    (江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峦像美人的眉峰紧锁。)
    (4)翻译出来之后,谁来 这句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起了什么作用?
    (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明净澄澈、波光粼粼和山的连绵起伏。)
    (5)眼波横流,眼里有泪水,热泪盈眶,眉头紧锁。这是在怎样的情绪下才会有的心情?(伤心。)山水有表情吗?那这个表情是谁的?(实际是人,是词人寄托自己的感情在山水之上,这是一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
    (6)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下一句,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这里的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用了比喻的手法,意思是江南是山清水秀的地方。)
    (2)这句话透露了怎样的信息,告诉我们什么?(友人要去哪里。)
    (3)我们把上片学完了,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上片讲了什么,或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上片写友人一路的山水行程,间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1)翻译这句话。(刚刚把春天送走,接着要送你回去。)
    (2)这里的“君”是指谁?(鲍浩然。)
    (3)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信息?
    (送别时间:春天刚刚过去,正是春末夏初之时。)
    (4)春天是美好的,美好的春天词人刚刚送走,又送走了友人,你们认为这时词人内心有怎样的感受?(伤心、难过。)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翻译这句话。(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2)上片是写景,间接表达词人情感,那下片呢?
    (抒情,下片直抒胸臆,直接叙写对友人的深情祝福,淡化了离别的伤感,进一步表现出送友人的一片深情。)
    5. 学生经过学习,体会到这首词所包含的情感,这首词在感情上是委婉含蓄的,像江南的山水美景。把自己的情感放在词中,全班再齐读一遍。
    (四)、总结全文
    这首词描写了浙东美景,用了比喻、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感。
    七、板书设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上片:送春归、送君归
    下片:叮嘱、感伤、惜别
    八、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主导,为了使学生在短暂的一堂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简洁凝练,要能从繁复的文字中抓出要点。如我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就过于冗长和啰唆,总觉得学生还可以理解得更好,回答还可以更完善,于是变成了带着学生“绕圈子”,既拖慢了课堂教学的进度,又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从多次试课的经历中我仔细观察了我每堂课下来学生举手的情况,发现课堂初始大部分同学举手还是比较积极踊跃的,但到后面举手的同学基本上就固定在极个别同学之间。我仔细反思了学生举手回答后我的每一次评价,评语整体比较单一,语气也比较平淡。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如果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你读得真好”,那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务必是大受打击的,所以教师应该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要多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学生自然会前赴后继地调动思维、积极配合老师,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说课稿及反思(二)
    说教材
    这首诗是宋代王观写的一首送别词。很多写离别的诗或词都像一首悲歌,令人酸涩,让人肠断。但王观的这首词却不同。他表达了对友人一种美好的祝福。
    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堂之前的预习读准诗中的字音,(特别是通假字“那”读“哪”音),并读通诗句。
    2,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依节奏读诗,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能通过诗句理解诗人对朋友深深的不舍和无尽的祝福,并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4培养学生收集诗句,运用诗句的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诗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感受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重点)
    通过诗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体会诗人对朋友的祝福。(重点)
    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读出是的节奏,读出诗的感情。(难点)
    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学生年龄还小,语文素养还很低,并且生活经历和社会际遇还很少,所以要理解透古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且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对诗歌的鉴赏,特别是对古诗鉴赏能力较弱,学生对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汲取诗歌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有益的影响和启示还有一定得难度;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情感,通常是理解的比较浅且片面。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
    古人在送别朋友时写的诗,我们都称之为——送别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王观写的一首送别词。你对王观有哪些了解?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南通如皋)人,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
    代表作有《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
    板块二、初读诗,通词句。
    ①注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诵读的形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②正音:“那”同“哪”,这是一个古代汉语里特有的语言现象,叫做“通假字”。意思是“通用、借代”,注意,这种用字现象只能在古代汉语中,如果现在再用的话,就是错别字!
    3.理诗意,悟情感
    ①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们仿佛看(听)到了——(那里的水像美人的眼波,山像美人皱起的眉毛。)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生读。
    ②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③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而好友就要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我们的感情是美好的,就像这美丽的春天,但是深厚的友情也是要分离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指导感情朗读。
    ④尽管内心不舍,但是朋友回家是和家人团聚,这是人之常情(引导理解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这不就是人生的春天吗?)想到朋友将要享受幸福。作者的心里还会难过吗?还有什么离别之苦呢。于是作者写到——生接读:“若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配乐读文,背诵诗歌。
    原来这是对朋友真诚的祝愿,希望朋友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成人之美,替代了离别的依惜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让我们感情朗读地来读读这首别具一格的词。
    板块三、总结
    我们就要毕业了我希望孩子们每每看见母校,都能深情的吟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子珍送我情。
    板书设计
    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祝福
    八、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学生是学习主体,课上我尽量将自主权交给学生,但教师的引导也不少,应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语文教学注重读中感悟理解,自己引导学生的品悟还不够,朗读也是浅尝即止,没有把学生的感悟推向深层,从中也可以看到自己在课堂调控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