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默写古诗,注意居中书写,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答案】 ①. 昼出耘田夜绩麻 ②. 村庄儿女各当家 ③. 童孙未解供耕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田园诗,原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书写时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漂亮。抄写时,标点符号也要抄写下来,力求匀称、美观,注意字和字之间的位置。文字大小要适中,约占横线格的三分之二,靠底线书写,做到整齐划一。横格天地,稍留空隙。在横线格里写字的时候,要把字的位置、字距安排得当。抄写时注意字形正确。
    书写时注意“昼”“耘”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村”“当”“家”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童”“解”“耕”的正确写法。
    2.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填空。
    堪(kān kàn)称“军神”的刘伯承,bēn fù( )战场却长眠异国他乡的毛岸英,矜(jīn jīng)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方志敏……这些gé mìng( )先辈怎能不令人yóu zhōng( )地zūn jìng( )呢?虽然我们现在还很稚(zhì zì)嫩,但是也要立志向,勇于duàn liàn( )自己,像先辈一样成为时代的典范。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词。
    (2)用“√”给加点字选择的正确读音。
    【答案】(1)奔赴 革命 由衷 尊敬 锻炼
    (2)kān√jīn√zhì√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赴”“革”“衷”“尊”“锻”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堪称:kān chēng,可以称作;称得上,故选“kān”;
    矜持不苟:jīn chí bù gǒu,指庄重谨严,丝毫也不马虎,十分庄重、庄严故选“jīn”;
    稚嫩:zhì nèn,幼稚娇嫩,故选“zhì”。
    3. 请你根据汉字演变的特点,给“典”字的演变字体连线。
    甲骨文 小篆 金文 隶书 楷书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演变。
    甲骨文的特点是: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结合所给图片,第一幅图画性较强,因此是甲骨文;
    金文的特点是比甲骨文秀丽且直笔多,方圆规范,笔划粗细均匀,严整清晰。结合所给图片,第三幅图片方圆规范,因此是金文;
    小篆最明显的特点是字形修长,无论笔画多寡,基本上都书写成长方形,并且讲究左右对称,上密下疏。结合所给图片,第五个图片字形修长,是长方形,因此是小篆;
    隶书字体庄重,略微宽扁,质朴流畅,庄重浑厚。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结合所给图片,第四幅图片字体庄重,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因此是隶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合所给图片,第二幅图片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因此是楷书。
    第二部分:梳理与探究
    今年4月,我们迎来了第3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届时,学校组织五年级的同学们开展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吧。
    实践探究。
    4. 活动一:走进曹州古城
    曹州古城再现了数千年菏泽文化魅力,各地游客都来游古城,品美食。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菏泽早已是____________(填歇后语)
    【答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曹州古城再现了数千年菏泽文化魅力,各地游客都来游古城”可知,曹州古城已经很出名,好名声在外;可以想到歇后语“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5. 活动二:走进牡丹园
    谷雨时节,走进牡丹园,牡丹花开,美不胜收,请你围绕“美”字想象情景写句子:
    阳光下的牡丹花真美,美得______,美得______,美得______。
    【答案】 ①. 如仙子坠落人间 ②. 让蜜蜂流连忘返 ③. 让观赏的游人挪不开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观察所给句子,采用总分的结构,写出牡丹美丽的样子即可。
    如:阳光下的牡丹花真美,美得令人窒息,美得如诗如画,美得动人心魄。
    6. 活动三:走进水浒城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在水浒城里参观游览,品名著经典,讲好汉故事,请分享你心中的梁山好汉:
    人物:______特点:______
    分享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武松 ②. 英勇无畏、爱憎分明。 ③. 武松是108个梁山好汉中的一个,他空手打死老虎、为兄报仇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可以看出武松勇猛、正直、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自己心中的梁山好汉的名字,写出他的特点和自己分享的理由,如:宋江:其性格特点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有勇有谋、讲究孝道、十分仗义;
    分享理由:宋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是因为正义之心而起义的,他看到百姓遭受欺压,决心要为他们讨回公道。他不忍见到百姓受苦,义愤填,毅然投身于反抗军阀的行列。他的行动彰显了他对正义的追求和维护。
    第三部分:阅读与鉴赏
    古诗对比阅读
    【注释】①碎铁衣: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②突营:冲出敌人的包围。③呼延:匈奴贵族,诗中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7. 这两首诗的题材是相同的,都属于( )
    A. 山水田园诗B. 边塞诗C. 送别诗D. 咏物诗
    8. 把甲诗补充完整,并发挥想象,把诗句描绘的画面写下来。
    诗句: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乙诗与甲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意境相同的诗句是“______”。这两句诗都表现出____________。
    【答案】7. B 8. ①. 青海长云暗雪山 ②. 孤城遥望玉门关 ③.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然,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9. ①. 百战沙场碎铁衣 ②. 边塞战事频繁,战争的残酷、激烈和将士们的英勇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的题材。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从军行》甲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写出了边疆战事之苦。由此可知这首诗是典型的边塞诗。
    《从军行》乙中“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意思是: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诗人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意思是: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虽然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由此可知,这首诗也是边塞诗。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的默写及理解。
    书写时要注意“暗”“孤”“遥”的正确写法。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意思: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开阔、萧索的景象,如:青海湖上空阴云弥漫,大片大片浓厚的阴云一直延伸到天边,高耸的雪山笼罩在乌云中,显得暗淡无光;从这座孤城向远处望去,只看见茫茫荒漠中的玉门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感情主旨的理解。
    《从军行》甲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写的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漠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解释了将士戍边的时光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阐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如许惨重的代价,乃至就义。
    《从军行》乙中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意思是: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诗人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故和“黄沙百战穿金甲”意境相同。这两句诗都表现出边塞战事频繁,战争的残酷、激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调芭蕉扇(节选)
    吴承恩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赚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一回,有删改)
    10. 根据上下文和“狻猊”二字的部首,我大致猜到这是一种______。
    11. 选文中孙行者与牛魔王斗法千变万化,请将他们的变化梳理到下面的鱼骨图上。
    12. 读划线的句子,我发现这是对孙行者的______描写,结合文中类似的句子,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孙行者。
    【答案】10. 猛兽 11. 乌凤 饿虎 赖象
    香獐 人熊 12. ①. 动作 ②. 神通广大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偏旁部首。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可知,反犬旁是形旁,故这两个字与动物有关;结合语段中“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中的“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可知,这个动物是非常的凶猛的,由此可猜测这是一只猛兽。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语段中“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可知,孙悟空的第一空填:乌凤;
    结合语段中“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可知,牛魔王的第一空填:香獐;
    结合语段中“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可知,孙悟空的第二空填:饿虎;
    结合语段中“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可知,牛魔王的第二空填:人熊;
    结合语段中“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可知,孙悟空第三空应填:赖象。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理解、分析能力。
    结合语段中画线句子“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中“收、摇身一变、钻、倒飞、落”等词语可知,这是对大圣的动作进行描写,体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花边饺子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荤的,一种素的。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②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边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转眼间,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这年的大年初二,正好是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在盖帘上,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一准是有福,大吉大利!”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堆饺子,我哪儿这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③她亲自把饺子下进滚开的锅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④热腾腾的饺子盛进盘,端上桌,我马上把带花边的、不带花边的几个饺子夹入妈妈碗中。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她惊喜极了。
    ⑤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花边饺子。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
    13.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②段及第⑤段中的“花招”。
    第②段“花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花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④段写了“妈妈咬到糖馅惊喜极了”。请你发挥合理想象,描写出此时母亲咬着糖馅时的语言、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最后一句话蕴含丰富的情感,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结“我”小时候,妈妈教会“我”包花边饺子。
    B. 揭示悬念,“我”这次故意包花边饺子是妈妈教的。
    C. 明确妈妈不但教会了“我”包花边饺子,也教会了“我”用爱守护家人。
    16. 这篇文章中有多处细节描写都生动形象,请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处简要阐述。
    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①. 妈妈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 ②. 我用糖馅包了一个花边饺子。
    14. 妈妈发现自己吃到的饺子是糖馅的,开心得像个孩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着说:“呦,我可真有福气,居然吃到了糖馅饺子呀!” 15. C
    16. ①. ③ ②. 作者将饺子比作一尾尾小银鱼,既生动地写出了锅中饺子的形态,又表现了欢快的场面,显得生动、形象、有趣。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可知这里的花招指的是妈妈把包肉馅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她不知道我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花边饺子。”可知这里的花招指的是我用糖馅包了一个花边饺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联系上下文,由第③自然段句子“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饺子,一准是有福,大吉大利”“这么一堆饺子,我哪儿这么巧能有福气吃到”“妈妈咬到糖馅惊喜极了”可知当妈妈吃到糖馅时,她的心情是十分激动愉悦的,故她的神态及语言描写可能是:妈妈咬了一口,发现吃到的饺子是糖馅时,开心得合不拢嘴,笑着说:“我可太有福气了,这个饺子是糖馅的。”答案合乎逻辑,符合要求即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通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记叙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小时候妈妈借捏花边让“我”和弟弟吃肉馅饺子。第二件事,长大后“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妈妈吃糖馅饺子。作者主要通过讲述这两件事来表现母亲对“我”和弟弟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爱。母亲教会“我”包花边饺子,这是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基本意思;联系前文,小的时候,妈妈为了让孩子吃到肉馅饺子,故意包花边饺子便于识别,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等母亲老了,儿子用糖馅包花边饺子,也是为了让老人开心,这是儿子对母亲的爱。
    C项表述最合适,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所给画线句子,从中选择一处,进行阐述,说明这个句子描写得生动形象原因即可。如,选择第③处,“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饺子在锅中上下翻腾的情景,突出其灵动可爱的样子,表现了“我”和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第四部分:表达与交流
    17. 习作。
    在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一定有许多瞬间令你难忘,有的让你高兴,有的让你沮丧,有的让你振奋……请以“难忘那瞬间”为题,写一篇习作。
    (1)小试牛刀
    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请简洁清楚地填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梳理出自己的思路。
    那个瞬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当时的具体表现(面部表情,不寻常的举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显身手
    根据上面的思路,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把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你的内心。
    【答案】(1)那个瞬间是:在熙攘的人群中,我听到了悠扬的笙声,循声望去,发现是一位盲眼老爷爷正在吹奏,他和他的老伴正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乞讨。
    事情的起因:一个宁静的午后,我漫步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到无聊。突然,一阵动听的笙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经过:我顺着声音找到了笙声的来源,是一位盲眼老爷爷和他的老伴。他们并没有像其他乞丐一样依赖别人的同情,而是用自己的才艺——笙的演奏,来获取自己的劳动成果。老爷爷的双眼紧闭,但手中的笙却吹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老奶奶则在一旁默默地搀扶着他,手中的小碗里只有几枚零散的硬币。
    结果:这个瞬间让我深受震撼,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所打动。我走过去,放了一些钱进他们的碗里,并对他们表示了敬意。
    自己当时的具体表现(面部表情,不寻常的举动):我的脸上充满了敬佩和感动,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仿佛在向他们致敬。我走过去,轻轻地放下了一些钱,然后默默地离开了。这个瞬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明白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2)例文:
    难忘那瞬间
    一个宁静的午后,金色的阳光暖暖地洒了下来,惬意得让人不由心升困倦,我漫步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生无聊。这时,耳畔忽然传来了一阵动听的笙声。这曲子柔婉动听,配上笙浑厚的音调,百般悦耳。它在我耳边不断回荡,空灵悠远。
    是谁在吹奏这优美的乐曲呢?我循着声音望去,呵,是位老爷爷。在一旁,他的老伴正搀扶着他慢慢向前走。他们衣着朴素却干干净净。老爷爷的手中,正拿着那个音乐之源——笙。老奶奶的手里,捧着一个塑料小碗,几枚硬币在里面叮当作响。原来是乞讨的,我暗自心想。待他们走近些,我再定睛一看,天哪!老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双眼紧闭着,眼眶深凹着,他竟然是个盲人!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他,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了工作能力,只能和老伴相依为命。让我感动的是:他并没有和其他乞丐一样利用别人的同情来换取钱财,而是,拿起了手中的笙,通过手艺来得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自力更生,这多么令人敬佩呀!
    自力更生,说得真好!回头看看我们,没有残疾,却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颓丧:考试失利,竞选败北,比赛失败——从此一蹶不振;还有,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要依赖与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那一刻,这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用他的行动,给我上了深刻的一堂课:无论怎样,都不要轻言放弃;无论怎样,都不要忘了“自力更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1)结合自己所写的内容,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然后简洁清楚地填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梳理出自己的思路。
    (2)一、审题: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要求以“难忘那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立意。
    选材注意抓住“难忘”二字。生活中,一定有一些日子让你难忘。想想这一天为什么难忘,有难忘的人,还是有难忘的事。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三、写作思路。
    写作的时候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叙述时突出题眼“难忘”接着可以采用开篇点题的写作手法,也可以采用文末点明中心的写法,不管是什么写作方法,都要能从所记叙的事件中得到启示或者有所收获,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适当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为文章添姿增色。
    开头:开篇点题,指出难忘瞬间的事情是什么。
    中间: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要将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具体的描写出来,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结尾:照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也傍桑阴学种瓜。
    【甲】从军行
    [唐]王昌龄
    ______,
    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乙】从军行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①,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②射杀呼延③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