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3(南京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3(南京专用),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3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03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3南京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2分)熏 guī
2.(2分)C
3.(2分)将句中最后一个“活起来”删去。
4.(9分)①水满陂塘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⑦不求闻达于诸侯 ⑧人生自古谁无死 ⑨留取丹青照汗青
5.(8分)
(1)(3分)B
(2)(3分)C
(3)(2分)示例1:践行诚信彰显品质 示例2:恪守诚信赢得尊重(答出1个示例即可,格式对称,符合标语特征,体现诚信主题)
二、阅读与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11分)
6.(2分)命名 命名 摒弃 擅长
7.(2分)C
8.(4分)(1)第二年,在礼部考试,考官又把陆游排在秦埙的前列。(2分)
(2)有人就讥讽他颓废放诞,因此陆游就自号“放翁”。 (2分)
9.(3分)甲诗借铁马冰河入梦体现了诗人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从乙文中的陆游劝谏皇帝罢免杨存中,劝说皇帝严禁臣子私买珍玩送礼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敢于直言进谏,一心报效朝廷;从乙文中陆游在江西水灾时奏请开仓济民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
参考译文:
【乙】文: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十二岁时便能写诗作文,以祖上曾有官爵的原因,荫补为登仕郎。参加进士考试(宋代把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参加进士考试成为“锁厅”),被荐举为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恰巧排在陆游的后面,秦桧大怒,并对主持进士考试的考官办了罪。第二年,在礼部考试,考官又把秦埙排在陆游的前列,秦桧明显地贬黜了陆游,陆游从此一直遭到秦桧的妒嫉。秦桧死后,陆游才到福建宁德任主簿。
当时杨存中长期掌管戍守京城的军队,陆游上疏向皇帝竭力陈述这样做有很多不当。皇上赞赏陆游的意见,于是罢免了杨存中。帝王所宠幸的近臣购买北方珍宝玉器献给皇帝。陆游向皇帝上奏:“陛下用‘损’字做斋名,自经典文献和文房四宝之外,都摒弃而不用;有些近臣,不能体察圣上之意,动不动就私买珍宝玉器献给皇帝,亏损圣上之德,请求严厉地进行禁绝。”宋孝宗即位后,史浩、黄祖舜举荐陆游,说陆游擅长诗词文章,熟悉典故,于是皇上召见他,皇上说:“陆游很有学问,而且讲话切实直率。”于是赐陆游进士出身。
范成大为四川统帅,陆游为参议官,他们凭借文字结交,相互之间不拘礼法,有人就讥讽他颓废放诞,因此陆游就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发生了水灾,陆游上奏:“应该拨出义仓的粮食来赈济灾民,通令各郡向灾民发放粮食。”召回朝廷,给事中赵汝愚批驳他的做法,于是贬他为“祠禄”(祠,祠禄的简称,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
(二)博观约取,广闻天下,一起关注新闻热点。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0分)
10.(3分)B
11.(3分)①群众经常办理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网上可办;②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覆盖面广;③我国电子政务水平排名上升到43位。
12.(4分)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对于人工智能日益强大的事实不需要过于恐惧,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工具,但同时,也要警惕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最终给人类带灾难。人工智能是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好助手,但人类不能过于依赖人工智能,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要努力学习,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现在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应刻苦学习,让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4分)
13.(4分)B 14.(4分)C
15.(3分)①祖父的葬礼送花圈的人名是“我”虚拟的,但“我”对祖父的尊敬是真实的。②“虚拟”送花圈,是作者对祖父功绩的肯定,也是作者对祖父愿望无法达成的无奈。③引发读者思索。祖父葬礼上的花圈都是虚拟的,但生活中汲汲追求身后虚名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16.(3分)一、从教育问题角度:
①祖父作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民教师,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为了升学率,起早贪黑,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理想和使命,尽管祖父葬礼上的花圈是虚拟的,但祖父桃李满天下的事实不是虚拟的,小说歌颂了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在崇高的教育理想之下,教师祖父也追逐虚荣,在他的晚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在酩酊大醉时会抱着马桶念他学生的名字,人名后面长长的单位与职务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临终前的心结竟然是他葬礼的花圈数量,“182”这个数字成了祖父衡量荣誉的标尺,荣誉一旦数量化就变了味,最后祖父冷清的葬礼场面成了一种讽刺。小说体现了作为教师的祖父在死前对“身后名”焦虑(迷恋)问题。
③作为人民教师的祖父爱才如命,渴望“得英才而教育之”,眼中没有人,酷爱高智商,重智育轻德育,以及新闻媒体对升学率的过度关注,折射出教育中对“人”的忽视,反映了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问题。
二、从亲情问题角度:
①父子隔膜(矛盾):
对于家庭而言,祖父无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他没能尽到家庭的责任和父亲的义务。祖父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与家庭亲子关系的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祖父把他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甚至把他的父爱也一并给予了学生。对家庭的疏离,造就了父子之间一生的隔膜。祖父的离开对父亲来说是一种解脱。祖父的光芒像一张耀眼的大网,罩住了父亲的一生,祖父的离世,给了父亲一次从压抑中走出来的机会。父子关系冷漠至此,父子间的隔膜如此之厚。
②祖孙隔代亲:
祖父的理想、人格、隐痛,在孙子那里得到了某种回应和理解,祖父同孙子的“隔代亲”,使爷孙俩之间毫无芥蒂、心灵相通。更因隔了一代,孙子“我”才能够客观地、理性地去认识爷爷的理想和人格,我也更能理解父亲和祖父的隔阂、矛盾。看到祖父冷清的葬礼场面,“我”取出钱包,奋笔疾书两个多小时,写下了许多个“虚拟”的送花圈人名,以告慰祖父的在天之灵,尽管花圈是虚拟的,但孙子高度肯定祖父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四)名著阅读。(8分)
17.(1)(4分)沈琼枝(1分) 敢于反抗、大胆率真、自尊自强,智勇双全(2分) 罗切斯特(1分)
(2)(4分)从小就失去双亲的简爱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相识相爱,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她没有因为财富和地位,卑贱讨好,取悦对方,而是勇敢地追求平等自尊,自强自爱,最终赢得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必须要有尊严和底气,这样才能拥有原则,才能赢得尊重。
三、表达与写作(54分)
(一)小作文。(9分)
18.示例:塞外的雪,入骨的冷,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暮雪越下越大,你(武判官)终究要踏上归程。昏暗的风雪中,我们送别你(武判官)东归,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大雪覆盖着天山路,我们看着你骑着马一点点走远,大风夹着大雪呼呼地吹着,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山路迂回曲折,我不禁担忧,这路可怎么走啊!渐渐地,你的身影消失在雪地里,我不舍地盯着前方,看到的只有雪地上那一行马蹄印迹。
(二)大作文。(45分)
19.例文:
读书如熬粥
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读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
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耐得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3(北京专用),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3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03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3北京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3(四川成都专用)-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3成都专用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03成都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3成都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1(辽宁专用)-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1辽宁专用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01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1辽宁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