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期中复习之考点课件+知识清单+专题训练
- 【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考点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考点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考点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期中专题训练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专题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期中专题训练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专题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考点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考点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考点链接,真题研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点燃激情 . 备战期中
时光飞逝,不经意间,半学期已经过去了。同学们迎来了初中学习成果的第一次大检阅--期中考。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复习宝典
带你进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考复习课堂
3.全面认识公民人身权
6.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异同
7.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9.比较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
11.言而有信 违约有责
12.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13.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4.正确理解民事权利的限制
15.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1.民法仅调整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解析】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类型违反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 × )【解析】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平等地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律根据自然人不同的年龄和智力状态规定了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类型并没有违反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固定不变的。( ×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5.自愿原则,就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可以不受限制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解析】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即民事主体还应该遵循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等其他的民法基本原则。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1.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所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 )【解析】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享有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 × )【解析】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3.与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 )【解析】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表现是干涉、盗用、假冒等。与他人同名并没有侵犯他人的姓名权。4. 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5. 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6.对社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人,我们可以人肉搜索,让大家对其防备。((×)【解析】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2.1保障各类物权1.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就是指私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解析】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要求,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2.在现实买卖中交易,买方付了钱就一定能够取得物的所有权。(×)【解析】在现实买卖中交易,买方付了钱就不一定能够取得物的所有权。例如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3.法律规定众多类型的物权,是为了保护物权不受侵犯。(×)【解析】法律规定众多类型的物权,是为了充分发挥不动产与动产的价值,做到物尽其用。4.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转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打包是指抵押。(×)【解析】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转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打包是指质押。5.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对合法的私有财产无能为力。(×)【解析】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2 尊重知识产权1.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作品不再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解析】作品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是有保护期限的,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2.专利的三种类型都是针对技术创新的。(×)【解析】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前两种专利是针对技术创新的,只是对创造性的程度要求不同。外观设计专利则与实用技术无关,仅涉及产品设计的美观效果3.商标只有注册才可以使用。(×)【解析】商标未经注册也可以使用,商标获得注册之后,商标注册人才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4.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次数不超过3次。(×)【解析】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5.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50年。(×)【解析】作品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是有保护期限的。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的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3.1订立合同学问大1.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要约就是要约邀请。 (×)【解析】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意义。2.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固定不变的。 (×)【解析】合同订立的过程可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但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则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可见,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可以变化的。3.订立合同就当然意味着合同生效。 (×)【解析】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4.法律采用鼓励交易原则,从宽认定无效合同 (×)【解析】法律采用鼓励交易原则,从严认定无效合同,当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时,尽量解释为有效。5.我们常说“空口无凭”,订立合同必须是白纸黑字的合同书才可以。(×)【解析】除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取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
3.2 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1.当事人应当遵循遵守约定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解析】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及保密等义务。2.合同一旦订立,就不得变更。(×)【解析】合同订立后,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当事人会有改变或者解除这种法律约束的想法。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3.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同时选择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解析】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双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合或者定金条款,而不能同时选择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4.如果合同中有违约金的约定,守约方提出请求时,还须再就损失的计算承担举证责任。(×)【解析】如果合同中有违约金的约定,守约方提出请求时,无须再就损失的计算承担举证责任,直接按照合同约定中的违约责任条款进行,由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5.合同订立后,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解析】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6.一旦遇到不可抗力,违约方就不必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解析】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并非不必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
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1.在民法规定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中,每种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只可以单独适用。(×)【解析】民法规定的多种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2.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解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侵权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解析】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受害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4.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不管能不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都应当承担责任。【解析】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5.行为人如果主观上不是故意的,可以不承担侵权责任。(×)【解析】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6.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无过错侵权责任。(×)【解析】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过错推定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1.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解析】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人们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2.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解析】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3.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解析】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4.远亲不如近邻,相邻关系的处理都应按照当地习惯。(×)【解析】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1.(2023·天津·高考真题)周某经营的网店开展限时免单活动,公布规则为付款优先者享受。但在张某购买相关商品且符合免单条件时,周某未给张某免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商品交付前张某已经取得该商品的所有权B.周某违约,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C.限时免单规则不属于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D.周某违背诚信原则,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答案】B【详解】A:依照法律规定,动产所有权自交付时取得,材料中张某在交付前并未取得商品所有权,A错误。BC:周某经营的网店开展限时免单活动,并公布相关规则,构成了合同约定,在张某购买相关商品且符合免单条件时,周某未给张某免单,违反了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故B正确,C错误。D:周某违背了诚信原则,违反了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该案例不涉及侵权责任,D错误。故本题选B。
2.(2023·重庆·高考真题)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法制意识,尊重法律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甲遗弃的宠物狗咬伤行人,行人有权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②乙从家中抛掷酒瓶后砸伤行人,行人有权要求乙承担赔偿责任③丙无视攀爬景区雕塑时摔伤,并有权要求景区经营者承担部分赔偿责任④丁边看手机边走路,撞上某单位门口合法安装的防护栏而受伤,丁有权要求该单位承担部分赔偿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需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遗弃或逃逸的动物在遗弃或逃逸期间,如果它们造成他人损害,责任应由动物的原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这意味甲遗弃的宠物狗咬伤行人,行人有权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①正确。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法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所以乙从家中抛掷酒瓶后砸伤行人,行人有权要求乙承担赔偿责任,②正确。③: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造成自身损失的应当由自己承担责任,丙无视攀爬景区雕塑时摔伤,应自己承担责任,景区无过错,丙无权要求景区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③排除。④:丁边看手机边走路,撞上某单位门口合法安装的防护栏而受伤,应自己承担责任,单位无过错,丁无权要求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④排除。故本题选A。
3.(2023·海南·高考真题)小赵跑步时撞倒老张,两人关于责任承担产生争执。根据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构成小赵侵权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小赵主观上存在故意②老张主观上不存在过错③老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④小赵的行为和老张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要求:首先,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其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最后,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可知,老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小赵的行为和老张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属于构成小赵侵权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③④正确。①:小赵构成侵权要求小赵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或者过失,①错误。②:老张主观上不存在过错并不属于构成小赵侵权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②排除。故本题选D。
4.(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详解】①: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本案中不涉及夏某的荣誉权,甲餐厅并未侵害夏某的荣誉权,①不符合题意。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甲餐厅擅自拍摄夏某照片,并在无授权的情况下将该照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用作商业宣传,且在夏某提出删除的要求后予以拒绝,主观上具有侵权的故意,故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②正确。③:物证是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而本案中甲餐厅发布的照片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且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属于电子数据证据,③说法错误。④: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本案中夏某因肖像权被侵害,并与甲餐厅产生人身权利方面的民事纠纷,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④正确。故本题选D。
5.(2023·辽宁·高考真题)某村成立合作社,发展“采茶+茶艺”的文旅融合模式,村民积极响应。张爷爷以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用作采茶园。他还把宅基地上的房屋租给合作社,用于经营茶楼,租期5年。文旅融合模式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爷爷对其承包地享有抵押权,对其宅基地享有所有权②合作社对张爷爷的房屋可以占有、使用,享有用益物权③张爷爷与合作社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④张爷爷与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平等,均享有民事权利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①:张爷爷对其承包地和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①错误。②: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房屋出租不属于用益物权,而是属于债权。合作社对张爷爷的房屋可以占有、使用,而不享有用益物权,②错误。③: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因此,张爷爷与合作社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③正确。④:材料中“他还把宅基地上的房屋租给合作社,用于经营茶楼,租期5年”,说明张爷爷与合作社存在民事法律关系,二者法律地位平等,均享有民事权利能力,④正确。故本题选D。
6.(2023·湖北·高考真题)高梵自小很有画画的天赋,三岁时画了一幅《我爱妈妈》的画送给妈妈。50年后,妈妈将这幅珍藏的画给了高梵,已成为画家的高梵大受震撼,不久将此画在个人画展中展出。关于这幅画的著作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画作完成已经超过50年,高梵不再享有著作权 ②画作公开展出后,高梵才享有著作权③高梵对画作享有完整的著作权 ④高梵死后50年,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幅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①: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高梵”不再享有著作权的表述不正确,①错误。②: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不以登记、发表、核准、申请而享有著作权,②错误。③:著作权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高梵对画作享有完整的著作权,③符合题意。④: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2023·北京·高考真题)“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北京扎燕风筝以燕子为造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燕子家族——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雏燕,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许多人致力于扎燕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中王某独创的雏燕风筝广受欢迎。◇在学校的劳动课上,有老师使用王某的作品讲解风筝的画法和扎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一直致力于推广扎燕风筝文化的张某购买了王某最新版雏燕风筝,将其拆解后又重新组装,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但有人指出,这样将别人独创的风等公开讲解,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法律规定著作权并对其加以限制的意义。
【答案】①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在著作权上包括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在特定情形下,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这就是合理使用,在学校的劳动课上,有老师使用王某的作品讲解风筝的画法和扎法,指导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这属于合理使用的体现;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用,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王某致力于推广扎燕风筝文化,购买了王某最新版雏燕风筝,将其拆解后又重新组装,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需要按规定支付相关的使用费用给张某,否则会构成侵权。②对著作权进行的限制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作者的正当权益,更鼓励他们创作的积极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促进优秀作品的传播与使用,能更好的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更多的人参与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法律规定著作权并对其加以限制的意义”,限定条件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本题属于意义类题型,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从法理依据和扣题分析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在学校的劳动课上,有老师使用王某的作品讲解风筝的画法和扎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可联系合理使用的相关知识。关键词②:张某购买了王某最新版雏燕风筝,将其拆解后又重新组装,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可联系法定许可使用的相关知识。关键词③:北京扎燕风筝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王某独创的雏燕风筝广受欢迎,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可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8.(2023·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94年,甲媒体委托张某为即将拍摄的动画片创作人物形象,张某先用铅笔勾勒了三个人物概念图。后由甲媒体在原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重塑了三个人物形象,载明“人物设计:张某"。2012年,张某与乙公司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转让金额为伍万元人民币,并交割。乙公司向A省版权局成功申请三个人物概念图的作品登记,作者为张某,著作权人为乙公司。2013年,甲媒体就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向B直辖市版权局申请作品登记,取得相应作品登记证书,作者为张某,著作权人为甲媒体。2019年,甲媒体发现乙公司已把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加载至某商城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甲媒体认为乙公司构成侵权,遂起诉至人民法院。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甲媒体诉乙公司侵权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媒体诉乙公司侵权成立。理由:①1994年,张某用铅笔勾勒了三个人物概念图,对三个人物概念图享有著作权。2012年,张某与乙公司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乙公司成功申请三个人物概念图的作品登记,著作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获得三个人物概念图的著作权。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甲媒体在原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重塑了三个人物形象,并于2013年取得相应作品登记证书,甲媒体享有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的著作权。③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乙公司将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加载至某商城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侵犯了甲媒体著作权。【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甲媒体诉乙公司侵权是否成立,首先应表明立场,并说明理由,属于原因分析类试题。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张某与乙公司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可联系乙公司成功申请三个人物概念图的作品登记,著作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获得三个人物概念图的著作权。有效信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可联系甲媒体在原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重塑了三个人物形象,并于2013年取得相应作品登记证书,甲媒体享有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的著作权。有效信息③:已把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加载至某商城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可联系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我们的梦想是:考出佳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目,第二目,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议题一,议题二,议题三,民法怎么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