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设计
展开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青蛙卖泥塘》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教学内容
《青蛙卖泥塘》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只青蛙不满意自己居住的地方,想要卖掉泥塘搬到城里去。可是小动物们都不愿意买,还给他提出了很多建议。青蛙听取了建议,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到后来,自己也不愿意卖掉泥塘了。这篇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勤劳能干、善于听取建议的小青蛙形象,讲述了一个奋斗可以改变生活的故事,特别引人入胜。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改变”为主题,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课文。4篇课文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蜘蛛开店》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小毛虫》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词句讲故事,而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在此前,与表演相关的语文要素出现了三次: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述生活中,寒号鸟这样的故事”;二上第八单元“根据提示演绎这个故事”,都是这次表演的基础。针对这一语文要素、课后习题以及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设计以“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为主线,用问题贯穿学文思路,把“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作为教学重难点,立足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法上仍旧较为单一,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共有14个,篇幅也较长,通过随文识字,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字源、看图、查字典、联系生活、动作表演等多种方式灵活识字。要求会写的生字“搬”“倒”因为笔画较多,占位也是难点,通过一个简单的微课,让学生在观察中寻找规律,进行练习,把生字词的读写落实到位,更贴近低年级的儿童学习能力。在“借助提示讲故事”方面,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题、遗漏的现象,本单元在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而本课需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合理想象,借助表演形式将故事展现出来。本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学文、识字、写字、朗读、表演融合一体。
学习目标
1.认识“卖、烂” 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搬、倒” 等4个字。
2.朗读课文,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3.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学习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学习过程
过程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
一、单元回顾,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情境导入。师:还记得吗?在单元学习之初,老师向大家发出了二年级童话王国故事会的邀请函,今天我们就要进入第三个关卡,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青蛙,谁来读一读故事的名称?指名读。
板书课题,师指导“蛙、卖”两字书写。
出示字源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对应生字,加深
对“卖”字的记忆与理解。
二、初读课文,感受“吆喝”文化。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青蛙为什么卖泥塘。
2.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出示第一自然段。
3.师:青蛙不喜欢自己的烂泥塘,想把它卖掉。
出示词卡“烂泥塘”,指名读齐读。根据给出的提示猜测“烂”的字义。
4.师:青蛙在烂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
出示词卡“牌子”,读。联系生活说一说还在哪里见过“牌”字?木牌-班牌-路牌-广告牌-金牌。
学习多音字“喝”,感受“吆喝”文化。
师:立好了牌子,青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出示词卡“吆喝”,男生读,女生读。
处理多音字“喝”。注意“吆喝”的“喝”读轻声。
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吆喝?谁能来学一学。
观看视频,感受“吆喝”文化。
提问学生,怎么才能吆喝得好?指名回答,并尝试运用所说的技巧帮助小青蛙吆喝吆喝。
三、再读课文,思考探究。
1.师:大家的吆喝声太热情了,吸引来了好多小动物,瞧,都有谁?
请你默读3-10自然段,用“____”画出小动物,并用“ ”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2.提问学生都圈出了哪些小动物?出示PPT。
3.体会老牛说话的方式。
(1)师:第一位来的小动物是? 老牛。
(2)指名一位同学读一读老牛的话,其他同学思考:老牛有没有买泥塘,为什么。
(3)把老牛的话换一换,找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同桌交流分享)
(4)总结老牛说话的方式: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4.仿照老牛的说话方式,改编野鸭的话。
师:送走了老牛,小青蛙又等来了——野鸭,这回,野鸭想要买泥塘吗?为什么?读一读野鸭说的话。
刚才我们学习了老牛的说话方式,那请同学们仿照老牛的说话方式,帮助野鸭来更好地给小青蛙提提建议吧。
四、了解小青蛙做出的行动,展开想象说一说。
1.了解小青蛙做出的行动,识记生词“采集”“播撒”“灌水”。
(1)师:老牛说要是有些草就更好了,于是小青蛙——“采集”“播撒”草籽,出示词卡,做动作来理解识记生词。
(2)师:野鸭说要是塘里的水再多一些就更好了,于是小青蛙——“灌水”,找到原句读一读。
2.师:做了这么多,但小青蛙的泥塘还没有卖出去,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们,我们再来帮他吆喝吆喝:“卖泥塘喽,买泥塘!” 这一次又吸引来了哪些小动物?
3.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仿照老牛的说话方式,任选一种小动物,展开想象说一说。小组合作探讨。
4.呱呱小剧场,学生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上台进行表演。优秀者获得故事会第三关卡的通关卡。
5.师:听了小动物们的建议,青蛙又做了哪些事? 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
6.提问学生: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 善于听取建议并作出改变的小青蛙。
五、微课引路,归类写字。
1.出示微课,学习“搬”字书写要点。
2.微课引导学生发现由三个部件组成的生字的书写要点,拓展延伸。
3.师范写,生练习书写,对照标准进行评价。
六、课后任务,教师总结。
1.想一想,演一演: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你会怎么说?
推荐阅读书目:《小熊温尼·菩》《猫哈拉商店》。
2.小青蛙到底最终有没有卖出它的泥塘?改造后的泥塘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播放“吆喝”相关视频,拓展延伸“吆喝”文化的由来、呈现,引导学生更加理解“吆喝”一词,与接下来帮助小青蛙吆喝的环节进行衔接。
运用视频微课形式,将生字书写要点进行直观呈现,同时对同类型字进行归类拓展指导。
教学反思
要进一步创新性地以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认字、写字,提高学生认字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将语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丰富的生活感受来支撑语文学习,同时将语文课堂中的所学有效运用于生活,例如将课堂中学到的老牛“先肯定再提建议”的说话方式运用到日常交流与评价之中。
要以整体性的系统性的思维进行课程安排,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培养,层层深入层层递进。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55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青蛙卖泥塘教案</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效果,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