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30751/0-17134883343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30751/0-17134883343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30751/0-17134883344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0.5N( )
A.一张课桌B.一瓶矿泉水C.一名中学生D.一个鸡蛋
2.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天地互动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空间站里流眼泪是什么样的?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在空间站里流泪时不会休现到下面哪个成语( )
A.眼泪汪汪B.泪如雨下C.热泪盈眶D.泪眼婆娑
3.冬至打年糕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打年糕时,需要用木制榔头反复捶打石槽中蒸熟的糯米。如图所示,用木制榔头捶打年糕的过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终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下砸榔头时,榔头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榔头打击年糕时,人对年糕有力的作用
C.年糕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年糕凹陷,说明榔头对年糕有打击力,而年糕对榔头没有作用力
4.教室里水平讲台上放有一个静止的黑板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讲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对讲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 )
A.继续向左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不动
6.“车祸猛于虎”,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造成的,对家庭、社会造成巨大伤害。如图所示,大货车由于超速行驶,虽然紧急刹车,仍然追尾前方等红灯的小轿车。事故造成小轿车后备厢受损严重,大货车的前保险杠也发生轻微形变。下列关于本次事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轿车比大货车受损严重,是由于碰撞时大货车对小轿车的作用力大于小轿车对大货车的作用力
B.由于大货车速度过快,导致其惯性较大而很难停下
C.刹车过程中,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改变了大货车的运动状态
D.大货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多选题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心愿。对词中提到的弯弓射箭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力将弓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弓被拉得越弯,弓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C.飞出去的箭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离弦的箭受到重力、弹力和空气阻力
8.如图所示,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甲、乙两个小球在如图光滑的平板小车上与小车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m1>m2、小车足够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甲球的质量大,所以甲球的惯性大
B.如果小车突然停止,两小球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将追上乙
C.如果小车突然加速,两小球仍然会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小车突然停止,两小球也会慢慢停下来
9.生活中的摩擦无处不在,下图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B.运动员手上涂防滑粉
C.轴承中装有滚珠
D.给车轴加润滑油
三、填空题
10.如图所示为球拍击打网球瞬间的照片,可观察到网面凹陷,这是__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11.如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_________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12.如图所示,小明悬挂相框时,用自制的铅垂线来检查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的特点。为将图中相框摆正,可将相框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高一些。
13.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_________500N;升降机静止在10楼时,对人的支持力_________500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手握矿泉水瓶不动,矿泉水瓶受到摩擦力,用手用力握瓶子,摩擦力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他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长方体物块,A物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B物块受到水平向左拉力,此时A、B两物块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四、作图题
16.思考乐的小白同学用斜向右上的拉力拉动物体向右做匀速运动,请在图中:
①画出绳子对手的拉力F;
②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
17.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小刚用平板车运送货物,使货物与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以O为作用点,画出该货物的受力示意图.
五、实验题
18.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1)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_________ 相同;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_________ 。
(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___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图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
(3)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_________
(4)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
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
19.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________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________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_________,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_________;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_________,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
(4)分析实验数据,若_________,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20.如图甲装置中A为木块,乙装置中B为小车,丙装置中C为纸片,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1)小明在甲、乙装置选择时,优先选择了乙装置,他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
(2)在图乙装置中,小明将一砝码放于左托盘,右托盘没放砝码,小车将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加速运动,此时小车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3)在图乙装置中,当向左右两托盘放入相同的砝码,小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接下来应该_________,观察小车能否静止;
(4)小红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但滑轮安装的高度不同,你认为她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实验探究。
21.小丹选取了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线、棉布、木板、重为10N和15N的两个木块(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丹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利用__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她分别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三次实验;
①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________的结论;
②分析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③小丹从上述实验联想到生活中瓶盖上设计了花纹,可用________(填“①”或“②”)的结论进行解释;
(2)她想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利用图甲实验做对比分析,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使弹簧测力计A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并调整高度,使其示数为________N,拉动木板,当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N,分析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________。
22.学校在科技节活动中举办了“纸桥大赛”,小明和同学们惊讶地发现,一张纸虽然轻薄,却可承受很大的力,于是他们想探究一张纸能承受的压力和结构的关系。同学们把普通的A4打印纸剪成大小相等的四部分(如图1),分别做成单层棱数不同的正多棱柱进行以下探究。
(1)如图2,将纸张分别沿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折成正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和八棱柱;
(2)如图3,将棱柱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圆形小桶轻轻放在棱柱上,静止时小桶对棱柱的压力大小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桶受到的重力;
(3)为了使棱柱受力均匀,放置时应将小桶的中轴线与棱柱的中轴线_________,缓缓向小桶中加水至棱柱变形,用电子秤测量出此时小桶和水的总质量M;
(4)换用不同的棱柱,重复步骤(3),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5)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来判断棱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6)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5、2和6、3和7、4和8四组数据,可以初步得到:用本实验所用的纸张折成多棱柱,棱数相同时,高度较高的能够承受的压力较_________;
(7)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的数据,可得出结论:用相同的纸张折成高度相同的多棱柱,棱数越多,能承受的压力越大。进一步推理分析可知_________柱体所能承受的压力最大,如南极泰山科考站主楼的外形就是这种形状。
六、计算题
23.据报道,某超载车辆经过辽宁省某桥时,将桥面压塌。重新修建后,交通部门在该桥头竖有一标志牌(如图所示),现有一辆重为5.5×104N的卡车,装了15t的货物,问:
(1)车上的货物重为多少?
(2)试通过计算说明该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24.如图所示,一辆装载钢卷的卡车在3000N的水平牵引力F的作用下,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的路面向左匀速行驶。已知该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为整辆车总重的0.2倍,求:
(1)车受到路面的摩擦阻力f的大小及方向;
(2)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力G总的大小;
(3)当卡车卸掉200kg的钢卷后,要使卡车能以30m/s的速度继续直线行驶,需要的水平牵引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10kg,则一张课桌的重力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5kg,则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则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则一只鸡蛋的重力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空间站里的物体不受重力影响,所以在空间站里流泪时,泪水不会下落,故泪如雨下不符合。故选:B。
3.答案:C
解析:A.向下砸榔头时,榔头受到重力和糯米的支持力,故A错误;
B.榔头打击年糕时,榔头对年糕有力的作用,人与年糕不接触,人对年糕没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榔头的打击力使年糕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榔头对年糕有打击力,年糕对榔头也有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讲台和黑板刷的重力大小之和,讲台受到的重力大小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对讲台的压力,分别作用在黑板刷和讲台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讲台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黑板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本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一直保持静止;原本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秋千荡到左边最高点的一瞬间,其速度为零,此时一切外力全部消失,秋千将在此位置一直保持静止。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货车对小轿车的作用力和小轿车对大货车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大货车的质量大,其惯性也大,所以不易停下来,而不是因为其速度大,故B错误;
C、刹车过程中,大货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改变了大货车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大货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而地面对大货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大货车,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AB
解析:A.拉弓时,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弓的弹性势能与弓的形变有关,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故弓拉得越弯,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故B正确;
C.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飞出去的箭速度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
D.离弦的箭能在空中飞行很远的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不再受弹力,故D错误。
故选AB。
8.答案:AC
解析:惯性由质量决定,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所以甲球的惯性大于乙球的惯性,故A正确;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小车光滑,两个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无论小车的运动状态如何改变,都不影响小球的运动状态。由于惯性,两个小球将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9.答案:CD
解析:A.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手上涂防滑粉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轴承中的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0.答案:弹性;形状
解析:球拍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球拍发生的是弹性形变;球拍网面受到网球施加的力的作用,所以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1.答案:重;运动状态
解析: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落入扇车。
“扇车”中枯瘪谷物被风力吹出机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个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答案:竖直向下;右
解析: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悬挂相框时,用自制的铅垂线来检查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特点。
为将图中相框摆正,应将相框的右边框与铅垂线重合,可将相框右端调高一些。
13.答案:等于;等于
解析: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人的重力与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与支持力的大小相等,即人的重力等于500N;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与支持力的大小相等,即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
升降机静止在10楼时,人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支持力仍等于500N。
14.答案:不变;变小
解析:当小明同学增大握瓶子的压力时,瓶子还是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瓶子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其自身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也不变。
他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继续握在手里,瓶子还是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还是为一对平衡力,其自身的重力减小了,则摩擦力也变小。
15.答案:5;3
解析:对A物体分析可知,由于水平方向受拉力,保持静止状态,一定受B的摩擦力,所以物块B对A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5N,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都是5N;根据整体法,在水平方向,AB整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力与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因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方向水平向右,整体受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而静止,则水平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
16.答案:
解析:小白同学用斜向右上的拉力拉动物体,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绳子对手的拉力沿着绳子向下;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如图所示:
17.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考查平衡状态下的作图.货物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货物与车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18.答案:(1)速度;越远;(2)不需要;甲;(3)见解析;(4)B
解析:(1)①每次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小车不变、斜面的状况不变,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②由三次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2)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属于推理的是甲图,让小球从斜面的左端自由滚下,如果小球不受阻力,每次它都能滚上与起始时同样的高度,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小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
(3)笛卡尔的观点只总结出了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没有说明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处于哪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A .科学定律不一定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故A不符合题意;
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故B符合题意;
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观点,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故C不符合题意;
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也可以质疑,质疑求证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答案:(1)D;C;(2)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桌面对B的摩擦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增大压力;(3)静止;(4)F1=F2
解析:(1)A受弹簧测力计D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在A静止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同理,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桌面对B的摩擦力,减小因桌面的摩擦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在A 上放钩码的目的是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
(3)本实验是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故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静止,使A、B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4)分析实验数据,若F1=F2,则两者之间静摩擦力是相互作用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20.答案:(1)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改变力的方向;(2)左;非平衡;(3)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4)能
解析:(1)两个物体接触时,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减小摩擦力的;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左盘中放入钩码后,小车受到的向左的拉力大于向右的拉力,将向左加速运动,因此处于非平衡状态。
(3)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旋转小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若小车不能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只要能达到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就可以完成实验,不同高度的定滑轮也能达到等大、反向、共线、同体四个条件。
21.答案:(1)二力平衡;越大;越粗糙;②(2)5;关
解析:(1)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①通过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通过对比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从上述实验联想到生活中瓶盖上设计了花纹,可用②的结论进行解释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都是10N,拉动木板,当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N,分析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无关。
22.答案:(2)等于;(3)重合;(5)小桶和水的总质量;(6)大;(7)1、2、3、4(或5、6、7、8);圆
解析:(2)静止时小桶受到的重力与棱柱对小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小桶受到的重力与棱柱对小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小桶对棱柱的压力与棱柱对小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小桶对棱柱的压力与棱柱对小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综上可知,小桶对棱柱的压力大小等于小桶受到的重力。
(3)实验中,为了使棱柱受力均匀,两者的重心要在一条竖直线上,即放置时应将小桶的中轴线与棱柱的中轴线重合。
(5)实验中缓缓向小桶中加水至棱柱变形,用电子秤测量出此时小桶和水的总质量M,M越大,表明棱柱承受的最大压力越大,所以实验中是通过小桶和水的总质量来判断棱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采用的是转换法。
(6)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5、2和6、3和7、4和8四组数据可知,棱柱的棱数相同,棱柱的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小桶和水的总质量越大,棱柱承受的最大压力越大,故可以初步得到:用本实验所用的纸张折成多棱柱,棱数相同时,高度较高的能够承受的压力较大。
(7)探究最大压力与棱柱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棱柱的高度相同,所以需要对比1、2、3、4(或5、6、7、8)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用相同的纸张折成高度相同的多棱柱,棱数越多,能承受的压力越大;棱数越多,棱柱越接近圆柱体,据此推理可知,圆柱体所能承受的压力最大。
23.答案:(1)1.5×105N;(2)不能
解析:(1)根据G=mg可得,车上的货物重为
(2)货车的总重为
由标志牌可知,该桥的最大承受能力为20t,桥能承受的最大重力为
由于
所以该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答:(1)车上的货物重为1.5×105N;
(2)该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24.答案:(1)3000N,水平向右;(2)15000N;(3)2600N
解析:(1)卡车在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卡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卡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f=F=3000N
牵引力方向向左,所以摩擦阻力水平向右。
(2)因为卡车受到的路面阻力大小为整辆车总重的0.2倍,即f=0.2G总,则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为
(3)当卡车卸掉钢卷后,200kg的钢卷重力为
余下总重力为
因此此时的摩擦阻力为
继续匀速直线运动,卡车仍处于平衡状态,卡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牵引力为
答:(1)车受到路面的摩擦阻力f的大小为3000N,方向为水平向右;
(2)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力G总的大小为15000N;
(3)当卡车卸掉200kg的钢卷后,要使卡车能以30m/s的速度继续直线行驶,需要的水平牵引力为2600N。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多棱柱的高度/cm
10.55
14.85
多棱柱的棱数
三
四
六
八
三
四
六
八
小桶和水的总质量M/g
514
924
1090
2174
665
984
1471
27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8物理_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随堂练习6pdf、八上物理3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