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相交线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630790/0-17134885542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1相交线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630790/0-17134885542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1相交线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630790/0-1713488554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5.1.1 相交线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5.1.1 相交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撰写人
授课时间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图形能准确地辩认邻补角与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对顶角相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探索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学情与教学方法分析
(一)课前检测
若 ∠1= 40°,∠2与∠1互余,∠3与∠1互补,则∠2=_____,∠3=______
(二)预习导学
阅读自学教材第 2 页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两条直线相交,出现_______个小于平角的角。
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有一条_______边,它们
的另一条边互为___________。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________.如右图中,∠1的邻补角有_____________
3、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有一个____________,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____________。
4、右上图中∠1与∠3有什么数量关系,并求证这种关系。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___________。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其中一个角有_____个邻补角,有____个对顶角。
(三)研习探究
直线a、b相交, ∠1 = 40°,求∠2、∠3、∠4的度数.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各图中,∠l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2. 下列各图中,∠l和∠2是邻补角的是( )
(A) (B) (C)
3、请分别画出图中的∠l对顶角和∠2的邻补角.
A
B
F
C
D
O
E
4、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E的对顶角是 ,∠EOD的邻补角是 .
(五)目标检测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AOE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OE平分∠AOD,
若∠1=20°,那么∠2=______.
(六)拓展延伸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若
∠1=20°,那么∠2=____,∠3=____,∠4=____.
A
B
D
C
E
O
F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DOE=∠BOD,OF平分∠AOE,若∠AOC=26°,求∠EOF的度数。
课堂小结
邻补角定义,对顶角定义和性质及其运用
(八)布置作业
能力培养2-3页1-5题必做,其它选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1 相交线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5.1.1 相交线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