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我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山脉、土壤B. 气候、河流C. 山脉、河流D. 植被、山脉
2. 各省级行政区( )
A. 有明确的面积和界线B. 区内地形类型相同
C 气候类型均不同D. 区内生产方式相同
如为桂林龙胜菜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江河——森林——丛塞——梯田生态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维持这一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
A. 江河B. 森林C. 村寨D. 梯田
4. 村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 为了就近砍伐森林C.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 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下图示意1981~2006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其中I、Ⅲ为植被指数上升区,Ⅱ为植被指数稳定区,Ⅳ为植被指数下降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有关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图中各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 上图中各区域是以经纬度为标准划分的
C. 上图中各区域之间植被特征差异较大
D. 上图中各区域大小不一,为不同层次的区域
6. Ⅱ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
A. 荒漠、草原B. 森林、草原C. 山地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
读下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根据图示各经济地带产业结构比例及人口总量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图中信息,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应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甲地带
B. 甲地带地理区位闭塞,人们紧迫感、危机感较强
C.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主体分布于乙地带
D. 丙地带应首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8. 下列国土整治项目中,属于乙地带的是( )
A 西气东输工程B.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
C.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D.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9. 下图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据此完成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荒漠化问题的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 ②地——围湖造田
C. ③地——不合理的灌溉D. 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材料中提及“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②③D. ②③④
11. 在我国,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是( )
A. 人口密度B. 植被密度
C. 交通线密度D. 湖泊密度
呼伦贝尔已探明及预测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572亿吨,多属于适宜用于发电的褐煤;共有煤田60多处,储量超过100亿吨的就有6处,这些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且结构稳定。下图示意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交通及城镇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
A. 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和资金雄厚B. 距蒙古和我国西北地区较近,市场广阔
C. 地处西部,环境承载力大D. 靠近铁路、公路线,交通运输便利
13. 呼伦贝尔煤炭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毁坏地表林、草植被,造成林草面积减少②堆放煤炭和煤矸石,占用大量土地③产生煤矿采空区,形成喀斯特地貌④剥离表土层异地存放,减少了土地侵蚀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14. 下列措施有利于该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B. 禁止改造废旧矿区,以免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
C.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D. 大力发展宇航、核能等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收缩型城市一般指人口规模多于1万人,连续超过两年出现人口流失且发生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城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是中国收缩城市的典型代表。下图为伊春市部分人口指标与东北地区和全国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伊春市成为收缩型城市的原因( )
A. 地理位置偏僻B. 产业结构升级C. 开发时间较晚D. 就业机会减少
16. 伊春市今后城市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
①紧凑空间布局,规划城市用地
②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冰雪产业
③发展高新技术,吸引人才回流
④延长产业链,推动城镇化进程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气候类型来看,长江三角洲是______________气候,东北平原则是_____________气候。
(2)从土壤类型来看,长江三角洲是__________,东北平原则是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东北平原则是__________。
(4)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变化,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 “粮仓”的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__________和华北平原。
(5)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分析适宜在甲、乙、丙三地发展的农业部门:甲_________、乙____、丙__________。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岩溶峡谷区主要位于贵州省西部,北部的岩溶峡谷区海拔多在2000m以上,是乌江、北盘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中南部主要属于珠江流域的北盘江水系。21世纪初,贵州省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保护政策。2010年后,贵州省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由33.8%上升至2018年的47.52%。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和2018年贵州岩溶峡谷区植被覆盖指数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1)分析贵州岩溶峡谷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指出2000—2018年贵州岩溶峡谷区植被覆盖指数的变化特征及该指数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3)简述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岩溶峡谷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向。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榆林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优质环保煤市场占有量大(下图),经济发展上严重依赖于资源,长期以煤化工产业为支柱产业。近年来,榆林市立足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立高端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加速迈进,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无人机等产业蓬勃发展;加强矿区生态保护,累计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达440km2。
(1)指出榆林以煤化工业为支柱产业产生的主要问题。
(2)说明榆林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3)简述榆林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借鉴意义。
范围
人口密度(人/km2)
人口变动率(%)
城镇化率(%)
2000年
2010年
2000-2010年
2000年
2010年
伊春市
40
38.75
-8.84
83.17
86.23
东北地区均值
179
184.26
4.25
45.47
48.55
全国地区均值
426.76
428.34
7.14
38.37
49.97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