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江苏某校学生开展观测日影活动,在开阔地面上竖立了一支铅笔,均匀放置了8颗鹅卵石,活动当日观察到当铅笔影子依次落到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下图为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照片中铅笔阴影朝向为( )
    A. 西北偏北B. 正北方向C. 东南偏南D. 东北偏北
    2. 推测活动当日可能为( )
    A. 3月18日B. 6月20日C. 9月25日D. 12月20日
    3. 估算当地经度需获知( )
    A. 当日直射点纬度B. 当日日出地方时C. 正午时北京时间D. 正午时杆影长度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照片中铅笔阴影朝向需要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判断。由材料可知,图片时刻接近正午时刻,江苏(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刻的日影应当朝北,C错误;因此图中影子朝向为偏北方,因此影子对面应为偏南方,所以图中的上方为偏西方,下方为偏东方。由8颗鹅卵石均匀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日影在偏西的第4颗石头处,因此此时日影应当在西北偏北的方向,即太阳在东南方向,还未到正午,A正确,选项B、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8颗鹅卵石均匀分布表示当日的日影,可知当日日影从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可知当日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且距离冬至日较近,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估算当地经度需知道正午时北京时间,根据北京时间与正午时的时差可以推算出当地的经度。其他选项如当日直射点纬度、当日日出地方时、正午时杆影长度与估算当地经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方位与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的等温面分布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4. 左图所示气温分布可能出现在( )
    A. 夏季白天B. 冬季白天C. 夏季夜晚D. 冬季夜晚
    5. 此时刻甲地风向可能为( )
    A. 东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
    6. 洱海周边热力环流显著,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覆盖率高B. 湖泊南北狭长C. 背景风影响小D. 焚风效应显著
    【答案】4. D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洱海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由图示信息,洱海近地面温度在9ºC,判断是冬季。湖面上空等温面向上凸,说明湖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判断是晚上,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甲地位于湖岸,此时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湖面温度较高形成低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陆地吹向湖面,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为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洱海周边热力环流显著,主要原因是洱海位于山谷盆地中,背景风难以影响,再加上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使局地热力环流显著加强,C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湖泊南北狭长、焚风效应显著均不会导致洱海周边热力环流显著,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湖泊的功能: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灌溉、航运、养殖、发电、提取化工原料和旅游等多种功能。
    科罗拉多大峡谷发育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图1是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侧地层剖面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科罗拉多大峡谷出露的岩石属于图2中( )
    A. 甲B. 乙C. 丙D. 丁
    8. 寒武纪至今,大峡谷所在地层出露海平面至少( )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
    9. 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
    A. 构造运动B. 流水作用C. 冰川作用D. 风沙作用
    【答案】7. B 8. B 9. A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岩石含有化石,表明是沉积岩,图示箭头显示乙是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B正确;戊是岩浆,甲是沉积物,丙是变质岩,丁是侵入岩,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寒武纪到石炭纪,地层内含有三叶虫、海藻、鱼骨片、蚌壳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二叠纪早期,地层中含有陆生动植物遗迹、爬行类遗迹等陆地生物化石,为陆地环境,二叠纪晚期,地层中含有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现今,为陆地环境,故从寒武纪至今,大峡谷所在地层出露海平面至少2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端分布着古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且有化石,说明该峡谷的岩层是沉积岩,沉积岩形成后,经过地壳上升运动,故地壳反复升降是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主要原因,A正确;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统属于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不能奠定地貌格局,只能使地表趋于平缓,BCD错误,故选A。
    【点睛】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先是内力作用为主,使地壳抬升,地势升高;再以外力作用为主,流水下切侵蚀形成。
    温带气旋是造成大范围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往往伴随着锋面而出现,对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亚洲东部某次温带气旋影响下不同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中黑色线条为锋面。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天气系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乙丙B. 丙乙甲C. 乙甲丙D. 丙甲乙
    11. 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M地气温、气压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12. 图中①②两锋面差异比较大的是( )
    A. 锋面类型B. 移动方向C. 形成原因D. 移动速度
    【答案】10. C 11. B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该天气系统位于中纬度区域,其移动受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该天气系统应逐渐向东移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低压中心的位置由西至东依次为乙、甲、丙,所以天气系统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乙甲丙,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地经历冷锋过境,气温由高降低,AD错误;此前M地受到暖气团控制,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会增高,天气转晴,并且从图上可以看出M地经历了乙甲丙,也就是说M地经历了气旋,所以其气压开始较高,然后变低,最后再次增高,B正确,C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气流为逆时针辐合,①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加上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为北侧的冷气团主动接近南侧的暖气团,为冷锋;②受高空西风环流影响,且结合图中锋线和等压线可知,②处气流表现为西北吹向东南,为冷锋,所以①②两锋面在锋面类型、移动方向、形成原因上没有较大差异,ABC错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两地等压线疏密状况不一致,①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移动速度明显快于②地,D正确,故选D。
    【点睛】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温带气旋活动时常伴有冷空气的侵袭,降温、风沙、雪、霜冻、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随之而来。从结构上讲,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从尺度上讲,温带气旋的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径为1000公里。
    某地理考察队到内蒙古大青山野外考察,发现山地甲坡长满了草本植物,乙坡则长满了白桦林和灌木。随着海拔升高,坡面植被差异减少。下图为考察队员拍摄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3. 推测甲坡为( )
    A. 阳坡、迎风坡B. 阳坡、背风坡C. 阴坡、迎风坡D. 阴坡、背风坡
    14. 影响山地两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B. 降水C. 岩性D. 水分
    15. 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坡向坡面植被差异减少,原因是( )
    A. 坡度迅速变陡B. 坡面面积变小C. 风力差异减小D. 人类活动减少
    【答案】13. A 14. D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为内蒙古,为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且地形抬升作用较弱,降水较少,阳坡蒸发旺盛,土壤中的含水量较少,不适宜生长树木,适宜生长草类;阴坡蒸发较弱,土壤中的含水量较大,适宜生长树木,因此,甲坡为阳坡,乙坡为阴坡;甲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乙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影响山地两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的水分差异,D正确,与热量、岩性、水分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体的坡面面积变小,不同坡向坡面植被差异减少,B正确;不是所有的山体顶端附近都是陡坡,A错误;风力差异、人类活动对不同坡向坡面植被差异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B。
    【点睛】山地的“阴阳脸”: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是因为阴坡蒸发弱,土壤湿度较高,能满足森林生长所需水分,而阳坡光照条件较好,热量相对充足,导致蒸发加强,水分少,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但水分能满足草类的生长,故草地青翠。
    据史学家考证,客家先民五次南迁中,前四次都选择赣江为必经通道,逐渐以江西赣州为中心向四周定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客家聚落。下图为主要客家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客家先民选择沿赣江水系迁徙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适宜B. 线路安全C. 交通便利D. 便于经商
    17. 客家先民选择定居区域的环境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B. 山高林密C. 河网密布D. 地广人稀
    18. 客家聚落中通常姓氏众多,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 人口迁移B. 地形阻隔C. 商业贸易D. 民族融合
    【答案】16. C 17. B 18. A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古代移民的方向受制于地理条件,山脉往往对移民迁徙形成的是阻碍作用,而江河却能以舟楫之便,为移民迁徙提供交通便利,还能为移民提供可供开发的沿江谷地。赣江就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C正确,客家先民选择沿赣江水系迁徙南下与气候适宜、线路安全、便于经商联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17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见先民主要定居在武夷山和罗霄山周围地区,该地区山高林密,且地狭人稠,B正确,D错误;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错误;图片中可以看出北部分布地区河网密布,但是南部客家定居分布区河流稀疏,C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姓氏众多说明该地人口迁移多,人口流动大,导致姓氏多样,A正确;地形阻隔、商业贸易、民族融合不是姓氏多样的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点睛】赣江发源于南岭和武夷山脉的赣江自南而北贯穿江西省,干流经行约760公里,最终于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附近汇入鄱阳湖,与长江贯通,成为长江中游的三大支流之一。它为长江贡献着巨大水量,同时,还成为了客家先民南行的重要地理通道。
    沪宁沿江高铁西起南京南站,东至太仓站,并向东接入上海铁路枢纽。下图为江苏省南部部分铁路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沪宁沿江高铁与原京沪高铁不完全重合,主要考虑( )
    A. 河川布局B. 城市等级C. 经济水平D. 运输需求
    20. 沪宁沿江高铁多选择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地形坡度B. 缩短通行里程C. 保护生态环境D. 节约土地资源
    21. 建设沪宁沿江高铁可以( )
    A. 实现苏南苏北互通B. 缓解长江水运压力C. 加快乡村人口回流D. 促进生产要素流通
    【答案】19. D 20. D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沪宁沿江高铁与原京沪高铁不完全重合,主要考虑运输需求,D正确;并未完全靠近河流分布,A错误;经过的城市只有南京和上海是等级较高的城市,B错误;经济水平差异较大,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沪宁沿江高铁多选择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D正确;降低坡度是地形高差大的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图示区域地形较为平坦,A错误;缩短通行里程是山区架桥的主要目的,B错误;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脆弱需要考虑的问题,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建设沪宁沿江高铁可以促进人员、技术、生产要素的流动,D正确;实现的是苏南地区的互通,并未联系苏北地区,A错误;高铁以客运为主,水运以货运为主,B错误;不会加快乡村人口的回流,C错误。故选D。
    【点睛】交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条件,市场,国防,科技等因素。交通干线布局尽可能布局合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资兴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后,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产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下图为资兴市城市经济发展历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2009年以前,下列四种产业中,生产总值占资兴市比重最大可能是( )
    A. 食品行业B. 电力产业C. 纺织工业D. 旅游产业
    23. 新生期的资兴市在第二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 技术力量不足B. 矿产资源缺乏C. 市场需求较小D. 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22. B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资兴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可知,2009年以前,资兴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导产业,结合选项,食品行业、纺织工业、旅游产业和煤炭没有直接关系,ACD错误;依托煤可以发展电力产业,生产总值占比最大的可能是电力产业,B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结合材料,2009年后资兴发展的新兴产业有“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对技术要求高,第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力量不足,A正确;新兴产业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小,B错误;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量大,C错误;读图新生期煤炭开采量迅速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产业调整及相关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治理,不是主要的困难,D错误。故选A。
    【点睛】资源型城市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环抱的向西敞开的山间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不太冷,夏季炎热,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于冬季,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盆地内农田密布,人口稠密,被誉为“西域江南”。
    材料二: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位置示意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费尔干纳盆地被誉为“西域江南”的原因。
    (2)简析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锡尔河流出费尔干纳盆地后,径流量减少明显,试分析原因。
    【答案】(1)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冬季较温暖;开口朝西,利于西风深入,形成地形雨;地势较高,冰雪融水提供了水源;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土层深厚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2)春季回暖,积雪融化,河流有春汛;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有夏汛;降水补给少,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
    (3)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汇入支流少;蒸发和下渗强烈;上游修建大坝、水库,拦截径流;盆地人口稠密,生活、生产用水量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费尔干纳盆地为材料,设置3小题,涉及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信息,“西域江南”说明较同纬度和同海拔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冬季气温不是很低”,由于北部有山脉阻挡冬季风的影响,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小,气温较高;该地位于西风带,盆地“向西敞开”,利于西风进入,形成地形雨;该地多山,且海拔较高,冰川分布广,山上大量冰雪融水也提供了水源;盆地边缘河流出山口处容易形成冲积扇,流水挟带的有机质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
    【小问2详解】
    河流的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及湖泊水。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结冰期等。由材料“降水量约为300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可知,锡尔河流域气候干旱,降水补给量少,河流流量小;由图文“降水集中在冬季”“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环抱”可知,冬季山区形成降雪,山脉海拔较高,有山岳冰川分布,因此春季回暖时,低海拔地区的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夏季炎热”,高海拔的冰川融化,补给河流,形成夏汛;故一年中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小问3详解】
    由图文可知,锡尔河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量少,汇入支流少,干流径流量不大;由材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可知,当地气候干旱,所以河流蒸发旺盛、下渗强烈,径流支出多;读图文可知,上游修建大坝、水库,拦截径流以及“盆地内农田密布,人口稠密”、水渠密布,生活、生产用水量大,故锡尔河流出费尔干纳盆地后,径流量明显减少。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江苏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凭良好的区位优势,承接了上海大量外溢的制造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与上海形成了紧密的经济协作关系,“沪—苏产业园”模式在多个城市落地开花,形成了政府搭桥,人才集聚,企业发展的新格局。
    材料二下图为江苏省和上海市2000年和2016年制造业产值变化示意图。
    (1)描述2000~2016年苏沪地区制造业产值变化特征。
    (2)简析上世纪末上海与苏南地区共建产业园的地理背景。
    (3)说明“沪—苏产业园”模式对苏北地区发展制造业的启示。
    【答案】(1)区域产值规模总体提高;区域内部差异加大(集聚加剧);产值首位城市发生改变
    (2)上海劳动力和土地短缺,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有外迁需要;苏南与上海位置临近,联系方便;苏南制造业基础好;政策支持。
    (3)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培养吸引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完善协作机制,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苏省和上海市2000年和2016年制造业产值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发展,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2000~2016年苏沪地区制造业区域产值规模总体提高;但是区域内部产值差距增大,工业集聚现象更加明显;同时产值首位城市发生改变。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与上海形成了紧密的经济协作关系。上海经济发达,但是土地资源短缺,人才密集但劳动力短缺,导致制造业成本增加,因此将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苏南地区,苏南地区距离上海较近,联系方便,且该地区基础较好,政策支持,吸引上海产业转移。同时上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沪—苏产业园”模式在多个城市落地开花,形成了政府搭桥,人才集聚,企业发展的新格局。“沪—苏产业园”模式的形成对苏北来讲,可以发挥本地区区位优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吸引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同时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交流与协作,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完善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本地区吸引力;同时完善协作机制,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吸引产业在此发展。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年降水量330毫米,集中于夏秋季节。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梁茆坡地侵蚀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当地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
    材料二图1为会宁市黄土沟壑区局部地貌景观图,图2为该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示意图。
    (1)结合会宁气候特征,简析梁峁坡地受外力侵蚀的季节差异。
    (2)与梁峁坡地相比,简析沟谷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结合图2具体说明会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现地理学思想。
    【答案】(1)夏秋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冬春降水较少,风力强,以风力侵蚀为主
    (2)沟道是汇水区,水源条件较好;泥沙汇聚,土层较厚且肥沃;土地连片,便于规模化耕种;地形平坦,交通条件较好。
    (3)该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坡地坡度大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宜退耕还林还草;坡地坡度较小的区域,宜修筑梯田,减轻水土流失;沟道地势较低平,宜修建淤地坝,保水保土,发展规模化农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外力作用、农业区位、水土流失的治理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会宁位于黄土高原,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少。由于夏秋降水较多,外力侵蚀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冬春降水较少,风力强,外力侵蚀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
    【小问2详解】
    沟道地势中间低,两侧高,是汇水区,水源条件较好;水携带泥沙汇聚于沟谷堆积,土层较厚且肥沃;沟谷有一定宽度,土地连片,便于规模化耕种;沟谷地形较为平坦,便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较好。
    【小问3详解】
    该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读图可知,在坡度大的坡地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因此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在坡度较小的区坡地域,宜修筑梯田,既可以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又提高了农民收入;沟道地势较低平,为汇水区,水携带泥沙汇聚于此,适宜修建淤地坝,保水保土,在淤积的土地上发展规模化农业。

    相关试卷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南通市如皋2.5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南通市如皋2.5模)地理试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