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及提能训练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提能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化学是严谨的,诗歌是浪漫的。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中,为化学教学与古诗的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下列古诗中描述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
A.宋代王安石的《元丰行示德逢》:“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B.南北朝梁代医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C.唐朝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唐朝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解析] A项,涉及反应N2+O2eq \(=====,\s\up7(放电))2N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涉及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项,涉及石蜡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涉及金属的冶炼,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2.(2024·福建高三化学模拟题)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HgS溶于“王水”的反应如下:HgS+HNO3+HCl―→H2HgCl4+NO↑+S+H2O(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1 00 mL 10 ml·L-1盐酸中含HCl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生成2.24 L NO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C.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生成9.6 g S时,同时生成氢氧键的数目为0.4NA
[解析] HNO3中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2,氧化剂是HNO3;HgS中S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0,还原剂是HgS;盐酸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方程式为3HgS+2HNO3+12HCl===3H2HgCl4+2NO↑+3S+4H2O。盐酸中HCl完全电离为H+和Cl-,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A错误;反应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2,生成1 ml NO时转移3 ml电子,故生成0.1 ml NO时转移0.3 ml电子,B正确;HNO3中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2,氧化剂是HNO3;HgS中S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0,还原剂是HgS;盐酸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C错误;根据3HgS+2HNO3+12HCl===3H2HgCl4+2NO↑+3S+4H2O,生成9.6 g S时,生成0.4 ml H2O,即同时生成0.8NA氢氧键,D错误,故选B。
3.(2024·重庆万州二中二检)在元素周期表中碲(Te)与氧(O)同族,与硒(Se)相邻且位于硒(Se)的下方。含元素碲(Te)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反应①利用了H2Te的还原性
B.碲(T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ⅥA族
C.反应③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D.H2Te2O5转化为H2Te4O9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反应①中H2Te被O2氧化生成Te,A项正确;由O、Se、Te的相对位置可得碲(T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ⅥA族,B项正确;反应③中H2TeO3→H6TeO6,Te化合价升高,H2O2作氧化剂,C项正确;H2Te2O5和H2Te4O9中Te的化合价均为+4,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4.(2024·福建福州1月检测)为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烧瓶中的反应为Ca(ClO)2+4HCl===CaCl2+2Cl2↑+2H2O
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起吸收尾气的作用
C.CCl4可用淀粉溶液替换
D.试管下层出现紫红色,可证明氧化性:Cl2>Fe3+>I2
[解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CaCl2+2Cl2↑+2H2O,A项正确;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可吸收多余氯气,B项正确;淀粉遇I2变蓝,可证明有I2生成,可替换CCl4,C项正确;试管下层出现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因FeCl3溶液中可能溶有Cl2,不确定I2是否是由Fe3+氧化所得,不能得出氧化性Fe3+>I2,D项错误。
5.氯气跟氢氧化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2+KOH―→KX+KY+H2O(未配平),KX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反应:KX―→KY+KZ(未配平,KY与KZ关系比为1∶3),以上KX、KY、KZ均是一元酸的钾盐,由以上条件推知在KX中氯的化合价是( C )
A.+1 B.+3
C.+5 D.+7
[解析] 反应Cl2+KOH―→KX+KY+H2O是Cl2的歧化反应,KX、KY中的氯元素分别显正价和-1价;由于KX也发生歧化反应KX―→KY+KZ,可断定KY为KCl,化合价高低为Z中Cl>X中Cl(均为正价)。假设KX中Cl元素为+a价,KZ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b价,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及KX―→KY+3KZ,有a+1=3(b-a),把a=1、a=3、a=5代入上式讨论,可知a=5时,b=7,符合题意。则KX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
6.(2024·广东深圳期中)氮、铁元素在细菌的作用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B.上述转化中,氨氧化细菌参与的反应属于天然固氮
C.上述转化中,含氮物质的反硝化作用过程需要还原剂参与
D.Fe3+与NHeq \\al(+,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为6Fe3++2NHeq \\al(+,4)===6Fe2++N2↑+8H+
[解析] 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氨氧化细菌参与的反应不属于天然固氮,故B错误。
7.(2023·山东临沂期末)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eq \(=====,\s\up7(△))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ClO2是氧化产物
B.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当1 m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 ml电子转移
[解析] 2KClO3+H2C2O4+H2SO4eq \(=====,\s\up7(△))2ClO2↑+K2SO4+2CO2↑+2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可知ClO2为还原产物,A不正确。
8.(2023·湖南长沙一模改编)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之一,As2S3和HNO3可发生如下反应:As2S3+10H++10NOeq \\al(-,3)===2H3AsO4+3S+10NO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生成1 m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l
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NO2应该在负极附近逸出
C.反应产生的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
[解析]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分析,NOeq \\al(-,3)中氮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生成2 ml H3AsO4转移10 ml电子,则生成1 ml H3AsO4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l,A正确;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NOeq \\al(-,3)在正极反应,NO2应该在正极附近逸出,B错误;NO2会污染环境,反应产生的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C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NOeq \\al(-,3)是氧化剂,As2S3是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D正确。
9.(2024·山东烟台模拟改编)实验室中利用洁净的铜片和浓硫酸进行如图实验,经检测所得固体中含有Cu2S和白色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白色物质X为CuSO4
B.NO和Y均为还原产物
C.参加反应的浓硫酸中,表现氧化性的占50%
D.NO与Y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2 ml
[解析] 铜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Cu2S和白色物质X,反应过程中无气体生成,生成Cu2S时铜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硫元素从+6价降低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分析可知,白色物质X应为CuSO4,配平可得5Cu+4H2SO4(浓)eq \(=====,\s\up7(△))3CuSO4+Cu2S+4H2O。白色物质X为CuSO4,A正确;Cu2S和白色物质CuSO4加稀硫酸和稀硝酸时溶解,存在反应:3Cu2S+16H++4NOeq \\al(-,3)===6Cu2++3S↓+4NO↑+8H2O,则Y为S单质,NO为还原产物,Y为氧化产物,B错误;由反应5Cu+4H2SO4(浓)eq \(=====,\s\up7(△))3CuSO4+Cu2S+4H2O可知,硫元素从+6价降低到-2价时表现氧化性,则参加反应的浓硫酸中,表现氧化性的占25%,C错误;由5Cu+4H2SO4(浓)eq \(=====,\s\up7(△))3CuSO4+Cu2S+4H2O可知,3 ml Cu生成0.6 ml Cu2S,0.6 ml Cu2S发生反应3Cu2S+16H++4NOeq \\al(-,3)===6Cu2++3S↓+4NO↑+8H2O得到0.8 ml NO与0.6 ml S,则NO与S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4 ml,D错误。
10.已知还原性:I->Fe2+>Br-。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DE段代表Br-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2+)=4 ml·L-1
C.当通入3 m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4Fe2++2I-+3Cl2===4Fe3++I2+6Cl-
D.原混合溶液中n(FeI2)∶n(FeBr2)=1∶3
[解析] 因为还原性:I->Fe2+>Br-,所以AB段是n(I-)的物质的量发生的改变,BC段是n(Fe3+)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DE段是n(Br-)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A正确;n(Cl2)=1~3 ml段,下降的曲线是n(Fe2+)的减少,由方程式2Fe2++Cl2===2Fe3++2Cl-可知,n(Cl2)=(3-1)ml=2 ml时,n(Fe2+)=4 ml,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求出原混合溶液中c(Fe2+),B不正确;当通入3 ml Cl2时,溶液中I-、Fe2+全部被氧化,依据Cl2的消耗量,可求出n(I-)∶n(Fe2+)=2∶4,离子反应可表示为4Fe2++2I-+3Cl2===4Fe3++I2+6Cl-,C正确;由图中AB段和DE段消耗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l、3 ml,可求出n(I-)∶n(Br-)=2∶6,所以原混合溶液中n(FeI2)∶n(FeBr2)=1∶3,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11.(2024·河北衡水高三检测)高铁酸钾(K2FeO4,极易溶于水)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因失去稳定性而发生离子的聚集以至沉淀,称为电解质对胶体的聚沉作用,简称胶体的聚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6 价。
(2)过程①中活性菌表现了 还原 (填“氧化”或“还原”)性,该过程的还原产物是 Fe3+ (填离子符号);过程③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上述原理分析,作水处理剂时,K2FeO4的作用有 杀菌消毒、净水 (填两个)。
(4)制备高铁酸钾常用的反应原理为
Fe(OH)3+KClO+KOH―→K2FeO4+KCl+H2O(反应未配平)。
①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 +1 价变为 -1 价;通过该反应说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ClO- > (填“>”“=”或“FeOeq \\al(2-,4)。②铁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氯元素得到2个电子,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eq \\al(2-,4)+3Cl-+5H2O。
12.(2023·广东梅州二模)铜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探究Cu2+的性质。
实验任务:探究NaHSO3溶液分别与CuSO4、CuCl2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已知:a.Cu2+eq \(――→,\s\up7(浓氨水))[Cu(NH3)4]2+(深蓝色溶液)
b.Cu+eq \(――→,\s\up7(浓氨水))[Cu(NH3)2]+(无色溶液)eq \(――――――→,\s\up7(露置在空气中),\s\d5(一段时间))[Cu(NH3)4]2+(深蓝色溶液)
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现象分析与验证:
(1)推测实验B产生的无色气体为SO2,实验验证: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 试纸从蓝色变白 。
(2)推测实验B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实验验证步骤如下:
①实验B完成后,立即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已洗净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浓氨水 ,观察到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Cl+2NH3·H2O===[Cu(NH3)2]++Cl-+2H2O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溶液变为深蓝色。
(3)对比实验A、B,提出假设:Cl-增强了Cu2+的氧化性。
①若假设合理,实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HSOeq \\al(-,3)+H2O===2CuCl↓+SOeq \\al(2-,4)+3H+和 HSOeq \\al(-,3)+H+===H2O+SO2↑ 。
②下述实验C证实了假设合理,装置如图(两个电极均为碳棒)。实验方案:闭合K,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向U形管 右侧即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读数变大,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U形管左侧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析] (1)淀粉遇碘变蓝,二氧化硫和碘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故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从蓝色变为白色。
(2)根据信息分析,氯化亚铜能溶于浓氨水,故取少量已经洗净的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的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2NH3·H2O===[Cu(NH3)2]++Cl-+2H2O。
(3)①实验B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泡产生,故还存在亚硫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SOeq \\al(-,3)+H+===H2O+SO2↑。②为了验证假设,先在没有氯离子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闭合K,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说明产生很小的电流,然后向U形管右侧即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读数变大,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U形管左侧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13.(2024·山东青岛高三检测)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生产、环保及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 ℃时反应可生成CuH。CuH具有的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2Cu+===Cu2++Cu。
(1)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uH+3Cl2eq \(=====,\s\up7(点燃))2CuCl2+2HCl 。
(2)CuH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是 H2 (填化学式)。
(3)将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只有NO,请写出CuH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H+3H++NOeq \\al(-,3)===Cu2++2H2O+NO↑ 。
Ⅱ.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完成下列填空:
(4)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VO2+等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V2O5+K2SO3+2H2SO4===2VOSO4+K2SO4+2H2O 。
(5)V2O5能与盐酸反应产生VO2+和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Na2SO3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则SOeq \\al(2-,3)、Cl-、VO2+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SOeq \\al(2-,3)>Cl->VO2+ 。
[解析] (3)将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只有NO,说明-1价H被氧化成+1价,对应的产物为水,则CuH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H+3H++NOeq \\al(-,3)===Cu2++2H2O+NO↑。
(4)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亚硫酸钾被V2O5氧化,充分反应后生成VO2+等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V2O5+K2SO3+2H2SO4===2VOSO4+K2SO4+2H2O。
(5)V2O5能与盐酸反应产生VO2+和一种黄绿色气体,Cl-是还原剂,VO2+是还原产物,该黄绿色气体是氯气,氯气与Na2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是还原剂,得到还原产物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可知,SOeq \\al(2-,3)、Cl-、VO2+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Oeq \\al(2-,3)>Cl->VO2+。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气化法可提纯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的碳纳米颗粒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K2Cr2O7 ,每生成1个氧化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4 。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用于杀菌、消毒。其可通过在强碱性条件下,由NaClO和FeCl3共热而得。则氧化性比较:NaClO > (填“>”或“K2FeO4。
(3)反应①KClO3中的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HCl中的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反应②Cl2中的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KCl为还原产物,KClO2中的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ClO2为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是67.5∶74.5。
(4)由题给信息“H2O2→O2”可知,反应中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则必有其他元素化合价降低,故H2CrO4→Cr(OH)3符合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H2O为生成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O2+2H2CrO4===3O2↑+2Cr(OH)3+2H2O,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3O2↑+2Cr(OH)3+2H2O。
(5)由化合价变化可知,Fe+2H+===Fe2++H2↑中,氧化剂是H+,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是Fe,发生氧化反应,即氧化反应为Fe-2e-===Fe2+。实验
装置
试剂X
操作及现象
A
1.0 ml·L-1
CuSO4溶液
加入2 mL CuSO4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 min未见明显变化
B
1.0 ml·L-1
CuCl2溶液
加入2 mL CuCl2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0 s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分层练习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ml,已知I2+I-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2章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5 ml,96 L N2时,转移电子1,48 L H2,则转移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2章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