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预习(译文赏析+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过洞庭》+《游园皂罗袍》)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预习(译文赏析+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过洞庭》+《游园皂罗袍》)第1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预习(译文赏析+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过洞庭》+《游园皂罗袍》)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译文赏析,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译文赏析
    【译文】
    念奴娇·过洞庭湖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piān)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chè)。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月光下洞庭湖皎洁的水面一碧万顷,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明月光辉四射,银河和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上下下全都清亮明洁。(我)内心优游自在,和眼前景物相合,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你分享。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jīn)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zhēn)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应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本就在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而此刻头发稀疏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舀尽长江清澈的江水,用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细细斟酒,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放声高歌,(此夜之美好,让我)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赏析】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说来说去,洞庭秋色美在哪里呢?词人在这一句里点了出来,美就美在“澄澈”上。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应念岭表经年”,是作者由上片所写洞庭湖的澄明景色,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样的光明磊落。“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肝胆皆冰雪”,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结合他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还有表示自己问心无愧的意思。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两句又转回来写当前。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像秋天的草木。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不但如此,诗人还有更加雄伟的气魄:“尽挹西江还,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这几句是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词的最后两句更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说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轻松,很有余味。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
    二、理解性默写
    1.《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 。
    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 。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 。
    4.《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 , 。
    5.《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 , 。
    6.《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 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 。
    7.《念奴娇·过洞庭》中“ , ”写出月色清冷,衣物单薄、人情冷暖,尽管如此,诗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泛舟在无边的洞庭湖。
    【答案】
    1.《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4.《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5.《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6.《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 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7.《念奴娇·过洞庭》中“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写出月色清冷,衣物单薄、人情冷暖,尽管如此,诗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泛舟在无边的洞庭湖。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游园皂罗袍》预习
    一、译文赏析
    牡丹亭·游园 汤显祖 〔明代〕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yuán)。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lè)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tè)看的这韶(shá)光贱!
    【皂罗袍】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与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 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赏析】
    《牡丹亭》共五十五出,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死后因得到爱情而生的过程。写杜丽娘为情而死,揭露了在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青年女性被摧残的事实,表达了广大青年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强烈呼声。
    《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游赏时的一段唱词。从小受封建家长的管束和封建礼教的压抑的杜丽娘,受到《诗经·关雎》的触动,青春意识开始觉醒。于是她违背父母、塾师训诫,走出深闺,偷偷前往后花园游赏。
    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景美却情伤,运用乐景称哀情的手法写出主人公惜春伤春的情感,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
    二、理解性默写
    1、《游园[皂罗袍]》中“ , ”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2、《游园·皂罗袍》中“ , ”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的无限哀怨。
    3、《游园[皂罗袍]》中“ ”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4、《游园[皂罗袍]》中,杜丽娘面对美好的春光,却只能独自欣赏,不知真正的赏春欢乐在谁家的唱词是:“ , ”。
    5、《游园[皂罗袍]》中,“ , ”两句,通过美丽的春景与破败环境的强烈对比,使杜丽娘百感交集,如此春光被辜负,自己的美好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答案】
    1、《游园[皂罗袍]》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2、《游园[皂罗袍]》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的无限哀怨。
    3、《游园[皂罗袍]》中“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4、《游园[皂罗袍]》中,杜丽娘面对美好的春光,却只能独自欣赏,不知真正的赏春欢乐在谁家的唱词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5、《游园[皂罗袍]》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两句,通过美丽的春景与破败环境的强烈对比,使杜丽娘百感交集,如此春光被辜负,自己的美好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学案设计,共2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优质导学案,共5页。

    语文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精品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