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范围更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形塑人的过程。
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
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然而,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书”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不小的空间。
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的书籍不断向东亚与世界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书籍生产、流通、存藏的重要区域,造纸、制墨、制笔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艺的产生与改进皆与江南地区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一方面,书籍生产依赖于造纸,江南繁茂的竹、木、藤为造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
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乾隆年间,四库七阁,江南独有其三。这既是朝廷对“文化江南”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江南还是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我国的书籍通过江南这个区域向整个东亚传播,远传日本、韩国,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说的“东亚书籍之路”。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说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便是“万卷图书”与“十洲烟景”。乾隆年间朱象贤《闻见偶录》云:“专以鬻书为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处则无,偶有店铺,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说明,无论是实际的情形,还是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都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含义丰富,包括地理位置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和文化江南,其中“文化江南”一词指江南区域有其特有的文化品格。
B.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宋代设有江南东、西路,“路”就是由唐代的“道”改变而来的行政区域名。
C.“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山水的价值的过程,也是山水融入主体,滋养、形塑人的过程。
D.江南的竹、木、藤和水资源为江南书籍业的繁盛提供了物质资源,而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为江南书籍业的繁盛提供了文化资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任何依据某一时代的江南情况而作出的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的理解与阐释,都可能是片面的。
B.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江南”的内涵是人们探求“江南是什么”的结果,包含着人们对江南的某种期待。
C.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促使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有了它,就有了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的情形。
D.中华文明要想走向世界并对世界文明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借助中国书籍向外传播,因为中国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论点明确,开门见山。
B.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江南的概念,然后说地理江南政区、经济江南,最后着重叙述文化江南。
C.作者在论述时特别注意概念的明确,比如对“江南”“路”“诗”“书”等概念,都很清楚地加以说明。
D.作者在论述或说明时,采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至迟”等表达形式,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严谨周密的特点。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文化江南”形成的原动力。
B.江南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作物的江南诗书相互成就、相互促进。
C.书籍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江南地区大量的文化人和文化世家,说明“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也是文化和人相互滋养、彼此形塑的过程。
D.正是江南山水提供的原材料和其他必需品造就了江南书籍业的繁盛。
5.本文论述时大量采用引证法,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谈谈这种方法的论证效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天的工作 孙犁
口头村交通站门口,摆着几十根铁条,就是火车轨。这些铁轨,要在今天送到灵丘县大高石站上去。
有一群人聚拢来了,这是各村来的自卫队,运送铁轨的。交通站长红眼老八喊着:“三个人抬一条——两个人抬,一个人预备替换。”
这时,从街的东头跑来三个小孩子。领头的那一个也不过十六岁。他们还都喘着气,头上冒着汗气,肩上背着粗麻绳子,手里提着一个布饭袋。领头的那个银顺子,看见人们一组组抬着铁轨走了,着急地向红眼老八问:“谁是交通站长?”
“我是。”
“我们也抬一根。”银顺子接着说下去。他们村离这二十多里地,昨天接到这里的“公事”要去三个人,因为村里的自卫队今天都到西边工作去了,他们三个就主动来了。他们三个,两个是青抗先,一个是儿童团,他们一夜都没有好好睡,天没亮就出来了,可是走错了路,直到现在才到。
“还不晚吧?站长。”银顺子末了,笑着问一句。
“晚是不晚。”红眼老八说,“你们能顶事吗?”
“能呢,站长!”银顺子说,“我能背二斗小米呢!他们两个也不弱,在村里摔跟头,他们也称霸呢!”
三个小鬼头抬着铁条上山了。先是银顺子和小黑狼抬着,顶小的三福跟在后面,给他们两个提着饭袋和那用不着的麻绳。
这是小黑狼的主意。小黑狼说,他和银顺子是青抗先,应该先抬,三福还是儿童团,给他们捉饭袋就行了。在路上,为了这件事,三福和小黑狼还打了回嘴架,三福跟在后面不高兴,尤其是过村子的时候,许多洗衣服的大娘们都说:“瞧!这两个小孩子多壮呵!”——这两个,没有三福。有时站岗的小孩子们也笑话他:“嘿!人家抬,你跟着,给人家提夜壶!”三福不能忍耐了,低着头喊:“你们也不过是儿童团哪!”
三福就提出了意见,再过一个山头他要抬了。小黑狼正在喘气,身上流着汗,可是他一听见三福要换他,赶紧忍住不再喘气说:“儿童团只能站岗哨,抬东西可差点劲!”接着是“嘘!”
“我不过比你小一岁!”
“小一岁,你就是儿童团!”
“我娘还说,我生月大,按打春说,你不过比我大两个多月。”
“大一个月,也是青抗先!”
三福简直恼了,他问银顺子:“什么时候就到了阳历年?”
“你问那干吗?”银顺子心里正想着别的事:他脚上的疮又破了。这疮是因为半年多没穿鞋,被石子刺破成了疮。他想现在冷了,到哪里弄双鞋子呢?以后要常常出来工作的呀!
银顺子三岁就死了娘,起先给人家放牛,十三岁那年到了大同府,在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大同一被日本人占了,他就回到家来抗日了。
这时,他听见三福问他,他就走慢些。
“一过阳历年,我就是青抗先了!”三福害羞地说。
小黑狼笑了。
他们走下山坡,有几组大人,正在把铁条放下来,抽烟休息,见他们三个来了,就说:“你们也歇歇吧!这两个孩子!”
“不歇了,我们在前面等你们!”他们三个回答着。
走过去,小黑狼想起个问题,想为难一下三福,他说:“三福呵,你知道我们抬的这是什么玩意?”
“什么玩意?”三福想了想,总是想不出来,就接着说,“你说是什么玩意?”
“这是日本人的炕沿板,我们这里是用木板,日本人就用铁的了!”小黑狼接着又说,“银顺子到过大同府,你一定知道,对不对?”
银顺子在心里笑了!“这是火车上的铁条。”银顺子给他们讲起了火车的故事,十几个车怎么连在一起,前头有火车头拉着,呜呜地叫,会冒黑烟,火车站上怎样热闹。
“对呀!”三福说,“整天价听人说,我们的队伍扒敌人火车道,就是扒这个东西呀!小黑狼说是炕沿,炕沿,哈哈!”小黑狼辨白说,那原是他听潘楞子说的,潘楞子从保定府回来,说日本人最喜爱铁,他就想,他们的炕一定也是铁的了。
“潘楞子?你不要听他的话,那家伙有些汉奸样。日本人喜爱铁,是拿去做枪炮来打我们哪!”银顺子警告小黑狼。
小黑狼不言语了。
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们到了大高石,把铁条交代好。
天色已经晚了,但他们还准备赶回口头村站上去,打算就睡在那里过一夜,他们想,明天也许还有东西抬。
到一个小河旁,他们坐下来,吃了带着的玉黍棒饼子,喝了些水,大家跳着走了。
三福也忘记了不高兴,银顺子还对他说,他抬东西也行,等回到家里,银顺子要告诉青抗先队长,说三福很成,以后便可以常常一块出来工作了。
三福就更高兴了。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没有曲折的故事,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写孩子们在抬铁轨过程中打嘴架、讨论铁条这两件事情,叙述语言比较简明。
B.小说与孙犁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一样,都富有乡土气息,因而有一种清新感。
C.小说中,洗衣服的大娘夸赞孩子们长得壮,走下山坡坐下来抽烟休息的大人提醒孩子们停下来歇歇,但这些夸赞和提醒都不包括三福,这样写有利于突出其主要人物,即银顺子和小黑狼。
D.小说运用插叙交代银顺子的人生经历,一方面表明银顺子身世悲惨,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在特殊时期的快速成长。
7.对讨论铁条的情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黑狼比三福大一点,大小孩为难小小孩,小小孩反问大小孩,一来一去,增添了故事情节的叙述情趣。
B.小黑狼之前就以三福还是儿童团为由不让三福抬铁轨,这里又故意为难三福,表现了小黑狼喜欢刁难他人的性格。
C.小黑狼向三福提问,一副见多识广的姿态;银顺子听了小黑狼对日本人的炕沿板的说明后,笑在心里;三福听了银顺子对小黑狼的纠正之后“哈哈”一笑,这些场面描写真实、生动。
D.讨论铁条是什么玩意,引出日本人喜爱铁的目的,从而再一次点明故事发生时的抗战背景,并显示出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8.这篇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追求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表现三福的个性特点的。(5分)
9.有评论者说,这篇小说在表现战争方面具有艺术上的震撼力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选自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
材料二:
(秦)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臣不上闻,岂不悲哉!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选自贾谊《过秦论》,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宋太祖见A五代方B镇之足C以制其君D尽释其兵权E使力弱F而易制G而不知子孙H卒困于敌国。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图,指考虑、计议,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唯君图之”的“图”意思相同。
B.郡县,秦朝建立的郡县两级的中央集权制度,郡下设县,即郡县制。
C.社稷,指国家,与《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社稷”意思相同。
D.审,指详细、周密,与《促织》中“审视,巨身修尾”的“审”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筹划天下大事的人,常注重事情艰难危险的一面,却忽略事情容易平常的一面,而变乱常在不加注重的地方发生,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他们考虑得不周全。
B.唐太宗有超人的智慧和盖世的才华,对于国家安危的考虑也算是比较周密细致了,但最终免不了灭亡,或许是因为天道的安排无法预测。
C.古代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仅靠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和阴谋诡计能控制的,所以他们就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上天的意志,让上天眷顾他的恩德。
D.秦朝君主昏惑而不觉悟的时候,世上有深谋远虑的人士,却不敢竭尽忠诚去指出君主的过失,其原因是秦朝多有忌讳的禁令,忠言还没有说完,尽进忠言者就被杀戮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2)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14.依据材料一中方孝孺关于远虑的观点,材料二中认为秦朝没能延续长久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汉宫春 立春日①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蟠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③。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④。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南渡闲居京口(今镇江)时。②春幡:旧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燕形,戴之头鬓,以示迎春。③西园: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称为西园。④青韭堆盘:立春日,以葱、蒜、韭、蓼蒿、芥等鲜嫩之菜装盘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立春了,但冬日的寒意犹存,因此天气总是平白无故地刮风下雨。
B.“袅袅春幡”“青韭堆盘”,既写出立春日之旧俗,也写出迎新春之喜悦。
C.诗人闲时照照镜子,发觉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心生绵绵愁绪。
D.全词下阕侧重抒情,而反问句的选用,则将情感的抒发推向高潮。
16.辛弃疾的词以豪迈沉雄见长,而这首词却写得细腻婉转、含蓄蕴藉。请简析本词这一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人听了苏子的一番说理之后非常欢喜,不仅以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客人的欢喜心情,还通过“______,______”的场景描写,从侧面表现客人豁然开朗后极其欢畅喜悦的心情。
(2)心灵的自在,精神的自由,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人生境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庭坚在《登快阁》里说“______,______”,二人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对被纷乱现实束缚的厌恶,而追求心灵与精神的独立自由。
(3)高中某班准备组织一次以“中原诗词文化”为主题的赏诗大赛活动,请你为他们推荐两句包含“中原”的诗句作为品赏内容,你会推荐:“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热河生物群素有“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与“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等美誉。这一地区化石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令世界古生物界赞叹。
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开花植物 A 辽宁古果和世界上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等化石。100年来,在这座世界级化石宝库发现了大量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化石物种,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为研究鸟类起源和飞行起源、真兽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地质变化与生物协同演化等重大地质古生物理论问题, B 。
热河古生物化石分布于今天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这里发育保存有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分布有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两个重要生物群。化石保存精美, C ,包含20多个生物门类。①20世纪80年代末起,②古生物学者在这里有了突破性的数项古生物发现,包括早期鸟类、带羽毛恐龙、原始有胎盘哺乳类和早期被子植物等,③皆为20世纪古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发现。
18.请按要求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或标点符号,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语句不超过12个字,标点符号名称只填一个。(6分)
A处(在方格中补写一个标点符号,并写出该标点符号的名称)标点符号:□□□。名称:______。
B处(在方格中补写语句)□□□□□□□□□□□□
C处(在方格中补写语句)□□□□□□□□□□□□
19.文中第三段三处画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
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的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闯的领域中,这样要求也是不切实际的。
20.下列句子中的“至于”与文中第三段加点的“至于”,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21.有人认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企图”一词可以换为“试图”,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语言表述十分清晰,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的。(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的想法,既是许多青年自身发展的追求,也是当下这个时代对青年们寄予的期望。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4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三)
1.A【解析】A项忽略了原文第一段“至少包括”中的“至少”一词。
2.C【解析】根据材料第五段中的“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可知,不能说这个原动力就是形成“互相成就,互相促进”的充分条件,所以C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3.B【解析】A项,论点并未开门见山,而是在第四段才被提出。C项,作者并未对“路”进行详细说明。D项,作者的论述或说明并未体现语言生动的特点。
4.D【解析】根据材料第九段和图表可知,江南书籍业的繁盛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山(原材料)”“水(必需品)”和“诗(文化资源)”。故选D项。
5.①增强说服力。引用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明诗人将山水主体化的现象,进一步地说明山水滋养、形塑人的观点。
②增强可信度。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使山水与文学有密切关系的观点更加客观、可靠。
③增添文采。引用诗人殷文圭的诗句,既说明了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又增添了语言的优美感,使文章有了诗情画意。
6.C【解析】三个孩子都是主要人物,即本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是群体形象。
7.B【解析】“喜欢刁难”一说不正确,小黑狼“为难三福”是故意逗三福玩的,不等于小黑狼就具有喜欢刁难他人的性格。
8.①借助具体情节来表现。比如借用孩子间打嘴架的情节来表现三福要强的性格特点。
②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比如“低着头喊:‘你们也不过是儿童团哪!’”表现出三福不能忍耐后的愤愤不平之情和不服气的情绪状态。
9.①在战争期间,孩子应受到保护,但在抗日时期却也需要他们出力,显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②孩子是战争中的弱势群体,而小说中的这些孩子们却主动为抗战出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精神。
10.DEG
11.D【解析】两处“审”的意思相同。
12.C【解析】原文说“……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意为“……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因此就不敢滥用阴谋诡计……”,所以C项“也不是政治手段和阴谋诡计能控制的”的表述不正确。
13.(1)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分散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2)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
14.①方孝孺认为要用大德来感动上天的意志,使上天眷顾君主对百姓的恩德,才不至于很快招致灭亡,这就是从长计议。
②秦朝实行繁法严刑,未能施恩于民,以致天下震惊,百姓怨声载道,所以秦朝很快灭亡。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事情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事情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值得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发生在疏忽之际,变乱常常出现在不值得疑虑的地方。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这是因为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人不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了。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当时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已经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于是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相继辅佐江山,不生变乱,然而七个诸侯王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分散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帝、平帝的教训,曾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要有姓武的人来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他却并没有觉察。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使可以制约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薄弱,从而容易控制,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大多死于疾病,良巫的儿子大多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助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预测天道啊。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因此就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最真诚的心意,用大德来感动上天的意志,使上天顾及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所以他们的子孙,即使有非常愚笨不能成器而足以使国家灭亡的,但是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深远的人啊!
假如不能用大德感动上天,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样的道理肯定是不存在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材料二:
(秦朝)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不敢竭尽忠诚指出主上的过失,原因是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令,忠言还没说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叠足而立不敢迈步,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15.A【解析】A项因果颠倒,理解错误。春天来了,但还刮着风下着雨,因此天气依旧寒意犹在。
16.①词人通过立春日妇女们头戴春幡这一细节,细腻地表现了人们喜迎新春的热闹气氛和愉快心情。
②词人借写燕子梦到西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怀念。
③词人写立春“浑未办”,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因思念故国而满心愁绪、心烦意乱。
④词人借写东风“薰梅染柳”不得闲,委婉地反衬自己闲居度日、壮志难酬的悲哀。
⑤词人借写自己害怕见到花开花落、塞雁先还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对家园的强烈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思。
17.(1)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2)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18.A.——破折号 B.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化石佐证 C.数量庞大
19.①处,改为“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②处,改为“古生物学者在这里有了数项突破性的古生物发现”。
20.B【解析】B项“至于”表示另提一事,与文中“至于”的用法和作用相同。其他三项的“至于”都可理解为“到达”。
21.不能换。“企图”,多作贬义,此处用在自己身上,一方面表示行事低调,另一方面不仅表达了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尝试的意思,还表达了探索未知领域的愿望和决心,而“试图”没有这些表达效果。
22.①思想很清楚。作者对自己做的事,认识很清楚,思考得很明白。
②逻辑关系很清晰。运用“因而”“不是……就是……”等关联词,将前后的因果、选择等意义关系表述得很清晰。
③选词准确,语意不含糊。“一面……一面”“完全”“一般都”“常常”等词语,准确地陈述了事情的情况或自己的认识。
23.【解析】本材料意欲激励、引导青年学生敢于拓新。在当今社会,许多青年缺乏目标追求或不愿、不敢开拓创新,但在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一部分青年依然有理想、有追求、有积极肯干的劲头、有敢闯敢为的精神,而这些理想和精神,也正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青年的期盼。据此,考生可以讨论当下青年的精神状态和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在“未知”和“敢”上做文章,思考开拓未知的领域对于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为什么不愿和为什么不敢,并指出该如何敢做敢为。
【参考立意】1.走自己的路,开创别样的局面。2.担起未来的责任,投身社会的发展。
相关试卷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
2024届湖北省汉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汉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