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丁香结(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35479/0-17135905005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丁香结(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35479/0-17135905005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丁香结(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35479/0-17135905006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挖掘文本,说教材,关注差异,谈学情,基于教材,述目标,承接目标,抓重难点,突出主体,立足发展,讲过程,浓缩要点,论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挖掘文本,说教材
《丁香结》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将“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作为语文要素,编排了三篇课文和三首古诗词,分别从不同角度带学生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其中,《丁香结》先写了作者在不同地点对丁香花的观看感受,接着又写了对丁香结的感悟,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不仅能够体会作者豁达乐观的胸怀,还能丰富阅读方法,提升阅读体验。
二、关注差异,谈学情
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文本内容,但对于重点词句的赏析能力略显不足,仍需教师加以点拨。除了学段学情的差异,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学习活动时呈现不同的要求,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地生根。
三、基于教材,述目标。
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针对教材编排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缀、襟”等12个生字,会写“宅院、优雅”等18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讨论法、以读促悟法,让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语言的优美,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大视野地学习语文,激发学生树立以豁达乐观之心对待人生之结的态度。
四、承接目标,抓重难点
正所谓“若水三千,只取一瓢”,把教学集中在一两个核心点上,才能真正实现“一课一得”,回归语文教学的朴素本色。因此,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通过讨论法、以读促悟法,使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将教学难点设置为引导学生大视野的学习语文,激发学生树立以豁达乐观之心对待人生之结的态度。
五、突出主体、道方法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课堂不单单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还向多边活动去发展。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多元多样的方式,如谈话法、合作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创设法等等。
六、立足发展,讲过程
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说:“教的完整不如学得充分。”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时,我采取的是坚持以文字为抓手,思维训练为核心,把启发式的教学贯穿到读写当中,重视以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构建大语文观,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中,不断提升了学生大胆实践、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并及时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的习惯,畅想为学而教的新型课堂主旋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上,我将设计这样的导语:“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比如: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菊花被周敦颐比作花中的隐士;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松柏象征着坚贞不屈。那么丁香结又象征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丁香结》去看看吧。” 这段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而且提出的问题又是学生们认真读课文就能够感悟到的,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预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读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这一环节,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出示自学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阅读完,我出示本课的学习单,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字词方面,指名学生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正音,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缀、襟”等难写的字,并组织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及时练写。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后,提问学生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梳理、概括出本文主要写了赏丁香花,悟丁香结两部分,这一环节既扫清了学生的阅读障碍,也梳理了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研读打下了基础。
(三)深入研读,体会重点
这个环节我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展开。层次一,品读丁香花,感受花美。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品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描写城里城外丁香花的部分,用画句、圈词、谈体会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你能读到怎样的丁香花,学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从“银妆、雪白、月光下的白的潇洒、紫的朦胧”等关键词句中能读出色彩美丽的丁香花。这时,我出示了一组丁香花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学生从“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有的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还读出了活泼可爱、闪亮繁密的丁香花。我会继续深挖,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这里把花写成了什么,启发学生抓住星星、窥等词语,体会丁香花的小巧、色泽明亮,像孩童般活泼灵动,并带着灵动的感觉。读一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丁香花的灵动美。接下来,我将举一反三,由扶到放,请学生用刚才同样的方法再来自学文中描写斗室外丁香花的部分。学生自学时相机引导其抓住“檐前积雪”这个词,思考这里的积雪是指什么?是怎样看出来的?之后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丁香结又象征着什么呢?顺势引出层次二:解读丁香结,引发思考。学生自读思考,交流讨论后汇报;通过关键语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能知道丁香花形似盘扣,丁香结象征着人生中不顺心的事,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这时我请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上的丁香花苞,并出示古代女子衣服上的盘结(我穿着一件带盘扣的旗袍),引导学生两两对照,体会丁香结这一名称的贴切。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前查阅资料还发现“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描绘出了丁香花的花蕾令人凝结起愁怨的意境。在此我会请学生聚焦阅读链接,从古诗中体会到丁香结是惆怅忧伤的代表。之后提问学生:面对年年都有的丁香结,今年作者的态度是什么?相信学生能找到关键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接着,我会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作者一反古人常态,赋予丁香结豁达乐观的心态,给了丁香结新的寓意。在此,我会点明本课作者赋予了一种事物象征的意义,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象征的写法。最后请同学们再次通过诵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写法。
(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
著名语文教研员吴忠豪先生认为:课文只是载体,语文课应做到用课文学语文。所以,我巧借课后第三题,设计“口语交际”小训练,请学生联系生活,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谈谈自己会怎样对待生活中不顺心的事。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由阅读的内容联系到生活中的习惯,这与“双减政策”所提倡的课堂增效相契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引导学生以板书为线索,回顾本课所学,由学生分享学习学习收获,教师适时补充点拨。
最后,我布置了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不同品种花的外形特点;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花的生长要求;动手制作花的标本,并配上自己的一段感悟等作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亲身体验,并将感悟记录下来的习惯,同时也让“第三课堂”为“第一课堂”的学习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实践资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进一步回归到单元语文要素中。
七、浓缩要点,论板书
板书是教案的浓缩,是课文内容的主线,也是文章主题的升华。我的板书设计注重生成,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
板书设计:
丁香结
城里:样子、颜色
赏丁香花 城外:颜色、气味 豁达乐观的
斗室外:花形 人生态度
悟丁香结——象征人生愁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丁香结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