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54页。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歌,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四首诗歌。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观沧海》——曹 操曹操简介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品读与欣赏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明诗悟理小 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1.题解。(1)闻:听到,听说。(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2.作者。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题解与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读诗品诗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哀啼,听说去龙标还要过五溪。我把愁心托明月寄给你,随风陪伴你直到夜郎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感悟诗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品诗欣赏品诗欣赏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之情。练习 “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除了暗示“王昌龄左迁”的时令,还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意象“杨花”、“子规”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次北固山下 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初读王湾(693—751),字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亨名甚大。作者简介【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诗意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细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悟读 1.“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3.试品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入”字的妙处。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点击中考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D2.“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两岸阔(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 4.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视野也因此开阔,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悬挂。5.本诗中景物描写精彩,达到一字传神的水平。颈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①表现出江水荡漾,春潮涌动,江水几与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淼。②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融化,春意已浓的景象。6.颈联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②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征进行强调,“生”和“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③海日孕育在残夜之中,并将驱走黑暗;江春已潜入寒冬未尽的旧年,将赶走严冬。时序的交替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自然的规律不可阻挡。 7.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的句子; 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激趣初感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提示:注意节奏初读自学探究《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2、这首小令哪句最能直观地反映这一情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细读1.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 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 ”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枯藤老树昏鸦萧瑟之景小桥流水人家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小桥流水人家柳暗花明又一村恬静之景古道西风瘦马西风,指秋风。 道,象征人生之路。 古,破旧之意。古道西风瘦马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古道西风瘦马凄苦之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点睛之笔,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 2.本首小令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样的写法一般被称之为 或 。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以诗作画课堂检测1、元曲可分为 和 两种。2、本首小令课题中天净沙是 ,秋思是 。3、马致远是 代 家和 家,他的主要作品有 等。 他与 、 、 并称 。4、本文采用 写法表达 的 之情。剧曲散曲曲牌名题目元 《汉宫秋》 杂剧 散曲 《青衫泪》《黄粱梦》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元曲四大家寄情于景孤寂愁苦思乡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课堂总结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