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35849/0-17136080523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35849/0-17136080523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35849/0-17136080524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共17页。
2023-2024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神秘的九色鹿, 地生活在 原始森林里,因为这里有 的水流和茂密的青草,维持生命 。A.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绰绰有余 源源不断B.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绰绰有余 源源不断C.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源源不断 绰绰有余D.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源源不断 绰绰有余2.下列关于字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鹿”“琵”“皆”用部首查字法都应该查“比”部。B.“卓”“炙”“族”音序都是Z,声母都是zh。C.“不闻不问”中的两个“不”字在朗读时音调相同。D.“炎黄子孙”中的“炎”、“黄”分别指的是炎帝、黄帝。3.与“颈”读音相似的一项是( )A.项 B.劲 C.顶 D.颌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触摸 古代 倒央 虎心 B.匀称 灰尘 守护 池糖C.捧着 其他 狮子 逼近 D.均匀 细至 欣赏 实检5.《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B.不是每天都有兔子撞到树桩上C.农夫不应该幻想每天都可以等到一只撞死的兔子6.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推究哲理 受到尊敬 带来利益B.遵循规律 遵循原则 遵循纪律C.保持清洁 保持安静 保持乐观D.清闲的生活 无忧无虑的生活 忙忙碌碌的生活7.下列每组词语不都是同类的一项是( )A.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念念不忘 依依不舍 B.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不慌不忙 各种各样C.争先恐后 返老还童 七上八下 深入浅出 D.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双龙戏珠8.下列词语中的“叹”与“叹气”中的“叹”意思一致的是( )A.叹赏 B.叹息 C.叹咏9.下列书信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A.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写“通知”。如果事情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B.正文:另起一行,空两行写正文。C.开会的通知要求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会议主题。D.署名、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切记先日期后署名。10.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田中有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B.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C.冀复得兔(希望)D.兔不可复得(再,又)11.形近字组词。待( ) 颈( ) 侍( ) 项( )12.多音字组词。处chǔ( ) chù( ) 盛shèng( ) chéng( ) 兴xīng( ) xìng( )13.根据古诗填空。(1)碧玉妆成一树高, 。不知细叶谁裁出, 。(2) 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 。(3)等闲识得 面, 总是春。14.说一说。1.我想对铁罐说: 2.我想对陶罐说: 15.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鹿把狮子甩在了后面。(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写出句子的意思) 3.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用加点字词写一个句子) 4.“你敢碰我吗?”铁罐傲慢地说。(照样子,补全句子)(1)“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池子 地说。(2)“我们快要赶不上公交车啦!”妹妹 地说。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加点部分)(1)“太棒了,我终于成为学校书法小组的成员了!”琳琳 。(2)“真糟糕!这次考试又没有取得好成绩!”张明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给句子换种说法,保持原意不变) 完成练习。17.把成语补充完整。18.上面成语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有 、 、 ,含有身体部分名称的成语有 、 。19.根据意思选成语。(1)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2)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3)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0.课文朗读。(1)课文是( )故事,是用( )的形式来讲的,有( )节,我已读了( )遍,我能读得(选一选):正确□ 流利□ 有感情□(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3)《池子与河流》一文的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创题)读卡片上的内容,完成练习。2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22.用“___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匀称(yún chèn yǘn chēng) 禁不住(jìn jīn)皱起眉头(zòu zhòu) 抱怨(yuàn yüàn)23.“配”字共 笔,其中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 。妙妙准备将《陶罐和铁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请你帮她梳理。24.妙妙遇到几个词语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词语。25.请你根据第三次争吵时的场景,为①②处选择合适的成语( )A.一概而论 和睦相处 B.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C.相提并论 和平共处26.妙妙想知道加点词语的近义词,请你帮她写一写。轻蔑——( ) 争辩——( ) 恼怒——( ) 美观——( )27.妙妙想将画“ ”的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请你帮她写出来。 28.妙妙在最后设计了对比陶罐和铁罐的互动小游戏,请你填一填。阅读《中国寓言故事》,完成习题。29.三(1)班同学读了一则寓言故事,请你猜一猜,填一填。“一个楚国人坐船时不小心把剑掉到水里了,于是他马上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等船靠岸了再按照记号去寻找。”这个故事是《 》30.这个寓言故事的文言文版也很有意思,我们也来读一读吧。楚人有涉江①者,其剑自舟中坠②于水,遽③契④其舟,曰:“是⑤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⑥之。【注释】①涉江:渡江 ②坠:掉落 ③遽(jù):马上 ④契(qì):刻 ⑤是:这,这里 ⑥求:寻找①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 ”②趣味故事会开始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讲故事时,语气和手势要恰当,表情要丰富。B.讲故事时,声音洪亮,体态自然、大方。C.讲故事时,只用关注感兴趣的内容。D.讲故事前要多读几遍,记住主要内容。31.班级每个小组要根据主题收集合适的寓言故事,请你帮忙选一选,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A.井底之蛙 B.滥竽充数 C.邯郸学步 D.叶公好龙①不可以目光短浅,要不断学习。( )②做人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 )③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 )④不能盲目模仿别人,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评卷人得分四、基础知识综合邯郸( )( ) 滥( )充( ) 掩( )盗( )自相( )( ) ( )人( )天 ( )( )之蛙杯弓( )( ) ( )蛇( )足鹿的心情卡片①我的骄傲:我身段匀称,我的角jīng měi( )bié zhì( ),我尤其xīn shǎng( )dào yìng( )在chí táng( )里的身影,它是那么的漂亮。②我的烦恼:我的腿细长,我感觉它配不上我的美丽的角。每次看到它们,我都会禁不住噘起嘴,皱起眉头,抱怨上天的不公平。谁在争吵陶罐和铁罐争吵什么谁最厉害怎么争吵争吵次数:四次场景再现:第一次:铁罐ào màn( )地问陶罐敢不敢碰自己,陶罐qiān xū( )地回答不敢。第二次:铁罐轻蔑地说陶罐是nuò ruò( )的东西。陶罐争辩大家都是用来盛东西的。第三次:铁罐恼怒了,认为陶罐怎么能和它 ① 。但陶罐认为彼此之间应该 ② ,说道:“你和我有什么可吵的呢!”第四次:铁罐狂妄地要把陶罐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结局如何铁罐:消失不见陶罐:变成美观的、jià zhí( )连城的文物评卷人得分五、综合性学习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故选D。2.D【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偏旁部首,有声母,有声调与标调、字母(表)、文化及文学常识。A.有误,“鹿”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鹿”部,“琵”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比”部,“皆”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白”部。B.有误,“族”的声母是“Z”。C.有误,“不闻不问”中的两个“不”字在朗读时音调不同。第一个“不”读第四声,第一个“不”读第二声。D.正确。3.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读音相同的字,要注意不同的字的不同读音。颈jǐng、项xiàng、劲jìng、顶dǐng、颌hé4.C【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A项:倒央——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虎心——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B项:池糖——池塘:较浅较小的蓄水坑。D项:细至——细致:精细而周密。实检——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5.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主要内容: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也荒芜了。最后,农民自己沦为了宋国的笑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将随机性的事件看作必然事件,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如果只是不知变通地死守教条,那么最终只会是徒劳无获。同时我们要看到,只有勤劳才能致富,不要像故事里的农民一样,不要只想着不劳而获,而是要通过劳动创造我们的财富。6.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本题中词语搭配不恰当的是B项,“纪律”不能用遵循搭配,可以改为“遵守纪律”7.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归类,要仔细分析每个成语的含义所指的范围,成语的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找出不同选项。在本题中,双龙戏珠和其他三个成语不属于同类,双龙戏珠是指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8.B【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叹气”的意思是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叹”的意思是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A.叹赏:赞叹称赏。“叹”的意思是发出赞美的声音。B.叹息:心里不痛快而呼气出声。“叹”的意思是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C.叹咏:吟咏。“叹”的意思是吟诵。选B。9.D【详解】书信有固定格式。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一、称呼:要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二、问候语:如果收信人是长辈,可以写“您好”;或“身体好吗”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辈,可以写“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个人,一般写“你们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写“您们好”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三、正文:这是书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对方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如果要说的事情不止一件,应每件事写一段。书信不要使用华丽的词语,更不能言不由衷。四、祝愿语:正文写完后,通常要向对方表示致敬或祝福。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健康”等祝福的话。五、署名: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前面还可以注明自己的身份六、日期:把写信的具体时间写在署名的正下方,应写清年月日(不写年份是错误的),以备收信人日后查阅。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结合书信的格式,比较判断正误。A、B、C正确;D:错误,应先署名后写日期。10.B【详解】A.株:树桩。B.因:于是。C.冀:希望。D.复:再,又。故答案为B。11. 等待 颈子 侍者 项目【解析】略12. 处理 到处 盛开 盛满 兴起 高兴【解析】略13. 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月春风似剪刀 胜日 一时新 东风 万紫千红【详解】略14. 你太骄傲了,这样对自己不好。 你很善良,很谦虚,我要向你学习。【详解】略15. 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兔子跑着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机会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 疑惑 急切【详解】(1)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识记。此句出自文言文《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4)此题考查对句子感情的理解。可根据说话的情感写出相应的情绪副词。故答案为:(1)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2)兔子跑着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3)机会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4)疑惑;急切。16. 兴奋地叫起来 搔搔头皮,沮丧地说着 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解析】略17.学步 竽 数 耳 铃 矛盾 杞 忧 井底 蛇影 画 添 18.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19. 滥竽充数 杞人忧天 邯郸学步【解析】17.本题考查补全词语。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自相矛盾: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18.本题考查词语归类。题目列出的词语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有井底之蛙、杯弓蛇影、画蛇添足;含有身体部分名称的成语有掩耳盗铃、画蛇添足。19.本题考查成语解释。(1)从“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以次充好”可知,对应的成语是“滥竽充数”。(2)从“忧虑和担心”可知,对应的成语是“杞人忧天”。(3)从“模仿人不到家”“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可知,对应的成语是“邯郸学步”。20.(1)寓言 诗 10 3 有感情(2)滔滔不绝 天涯 忙碌(3)课文讲了池子与河流的故事【详解】(1)考查对自然段和朗读情况的了解。回顾课文,《池子与河流》是一篇寓言。这首寓言以诗歌的形式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告诉我们:生活需要勇往直前,不要被懒惰支配,向目标方向前进,总有一天会达到目的地。故填:语言 诗诗中小节的划分以空行为标志,节与节中间都会有空行,空行前是一小节,空行后又是一小节。据此判断,本文共有 10 个自然段。故填:10朗读情况根据个人实际回答,如:读了2遍,能读得正确;(2)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可以根据要求圈画出生词即可。如:蜿蜒、胸膛、无忧无虑、遵循。(3)考查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标题往往能概括文章的内容,点明主题、揭示中心等作用;从《池子与河流》一文的题目,可以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写的是池子和河流的故事。据此解答即可。21.精美 别致 欣赏 倒映 池塘 22.yún chèn jīnzhòu yuàn 23. 10 竖弯钩【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精、致、赏、映、塘”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2.本题考查字音。称[chēng]1.叫;叫作 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称[chèn]适合;相当 ~体。~心。对~。匀~。称[chèng]1.衡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同「秤」。市称、磅称2.符合。称意、称愿、称职匀称[yún chèn]:(形)均匀相称。禁[jìn]1.明令取消;制止 严~走私。2.拘押 监~。3.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 犯~。违~物品。4.皇帝的住处 宫~。紫~城。禁[jīn]1.受得住;耐(用) ~得起考验。这件衣服~穿。2.忍住 不~大笑。禁不住[jīn bu zhù]:1.承受不住(用于人或物) 2.抑制不住;不由得。皱起眉头[zhòu qǐ méi tóu]双眉紧蹙,表示忧虑或不悦的神态。抱怨[bào yuàn]指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23.本题考查笔顺笔画。“配”字笔顺是:,共10画,其中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竖弯钩。24.傲慢 谦虚 懦弱 价值 25.B 26. 轻视 争论 愤怒 美丽 27.你和我没有什么可吵的。 28.坚固 消失不见易碎 谦虚【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傲、谦、懦、值”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一概而论:指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式)。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第①处,指铁罐觉得陶罐与自己相差很大,应选“相提并论”更合适。和睦相处:指相处融洽友爱。和平共处:指一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的经济和文化。第②处,是陶罐希望与铁罐友好相处,不发生矛盾,用“和睦相处”更合适。故选B。26.本题考查近义词。轻蔑:(动)轻视;不放在眼里。近义词可以是:轻视、蔑视等。争辩:(动)争论,辩解。近义词可以是:争论、辩论等。恼怒:(形)生气;发怒。近义词可以是:发怒、生气等。美观:(形)形式漂亮,好看。近义词可以是:美丽、好看等。27.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结合短文中画线句子“你和我有什么可吵的呢!”可知,这是一个反问句,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可将其改为陈述句,其方法:去掉反问词“呢”,把表示肯定的词“有”改为表示否定的词“没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你和我没有什么可吵的。28.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结合文段中“铁罐ào màn( )地问陶罐敢不敢碰自己,陶罐qiān xū( )地回答不敢”“铁罐恼怒了,认为陶罐怎么能和它 。”“铁罐狂妄地要把陶罐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消失不见陶罐:变成美观的、jià zhí( )连城的文物”可知,铁罐的优点是:坚固;结局:消失不见了。陶罐的缺点:易碎;性格:谦虚。29.刻舟求剑 30. 我们做事情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学会变通。 C 31. A D B C【解析】29.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主要讲了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塞翁失马》的故事讲述了一位边塞老人在马群中的一匹马走失后,邻居们安慰他不要担心。然而,老人的态度却是淡定从容,他认为失去一匹马未必是坏事,可能会带来其他的好处。不久,走失的马不仅自己返回了,还带回了一匹更好的马。尽管如此,老人并没有表现出喜悦,而是担忧起来。他的儿子喜欢这匹骏马,经常骑它玩耍,但不慎从马上摔下,造成了腿部伤害。邻居们对此表示同情,而老人则认为这可能是不幸中的万幸。最终,匈奴侵略时,年轻人被征召入伍,许多人都牺牲在了战场上,而老人的儿子因为是残疾人,得以幸存。《买椟还珠》主要讲楚国有个珠宝商人,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雕了一只盒子,又想方设法把盒子装饰得十分美观,然后把宝珠装里面。有个郑国人出高价买了去。他打开盒子,把里面放着的许多宝珠还给珠宝商人,只留下了盒子。盒子做得太好了。那个郑国人只看中了盒子,不晓得宝珠比盒子贵许多倍。《刻舟求剑》讲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自相矛盾》的故事内容是:古时有一人在楚国卖盾和矛,他夸耀自己的盾无坚不摧,又夸耀自己的矛能刺透任何坚固的盾。然而当有人问他,以他的矛刺他的盾会如何时,他便答不上来,也无言以对。《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讲了鹬和蚌争斗,互不相让,最终被渔翁捕获。结合题干“一个楚国人坐船时不小心把剑掉到水里了,于是他马上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等船靠岸了再按照记号去寻找”可知,这个故事是《刻舟求剑》。3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①结合译文: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边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根据文章主旨,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不要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做事情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融会贯通,灵活应用。”②讲故事时,首先要了解故事,深刻理解故事的每一个角色,既然你需要讲故事,那么首先你肯定要了解故事,多读几遍,讲故事重点在于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讲清楚故事的纸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从故事脚本入手;丰富故事的细节、添加人物对话,使故事更生动具体,从讲述者的临场表现入手;配上合适的语气、动作、表情,增强现场感染力。说话时要做到声音洪亮,体态自然、大方。 选项C“讲故事时,只用关注感兴趣的内容。”说法错误。故选C。31.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A.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一块天的井底青蛙。比喻见识浅陋的人。故与①对应。B.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也混在里面充数。比喻没有真本领的人也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充好。故与③对应。C.邯郸学步: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故与④对应。D.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故与②对应。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