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7课时1生物群落由相互联系的种群组成课件
展开重点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1.生态数据的调查(1)生态数据调查方法汇总①估算法
②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生态数据调查方法误差分析
2.种群的数量变化(1)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2023·广东卷,6)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解析 气温对种群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蝗虫原本就会在秋季死亡,提前降温使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蝗虫种群密度明显下降,C正确,A、B、D错误。
2.(2023·新课标卷,4)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解析 利用红外触发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秘的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记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即物种丰富度,A正确;标记重捕法需要捕捉动物并标记,后再次捕捉,故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B正确;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即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C正确;种群是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需要包含不同年龄的个体,利用该技术可以拍摄到东北豹成年、幼年等各年龄段的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可以了解种群幼年个体数量、成年个体数量等信息,D错误。
3.(真题重组)种群研究的核心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①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2021·湖北卷,14B)②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2020·全国卷Ⅰ,6A改编)③种群的“S”形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2018·全国卷Ⅰ,5A改编)④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2018·全国卷Ⅲ,6C)⑤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2015·江苏卷,9A)
解析 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②错误;应用等距取样法调查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⑤错误。
1.(2023·厦门实验中学质检)某地因修建大坝,水位上涨形成水库,原来连绵的青山被分隔成众多岛屿,现对水库边缘山地甲、大岛屿乙、小岛屿丙的社鼠种群进行调查,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水库建成促进了社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水库建成增大了该地区社鼠的环境容纳量C.迁入和迁出是影响三地社鼠种群基因频率差异的主要因素D.比较同一生态因素对三地社鼠种群密度的影响时,该生态因素对甲地社鼠种群密度的影响通常最小
解析 由题意可知,水库建成后出现了地理隔离,阻碍了社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不合理;水库建成减小了该地区社鼠的环境容纳量,B不合理;地理隔离是影响三地社鼠种群基因频率差异的主要因素,C不合理;甲地是水库边缘的山地,而乙、丙两地是岛屿,相对来说甲地是一个更为开放的生态系统,因此比较同一生态因素对三地社鼠种群密度的影响时,该生态因素对甲地社鼠种群密度的影响通常最小,D合理。
2.(2023·哈师大附中质检)资料1:《里革断罟匡君》提到:“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意思是捕鱼时禁止捕小鱼,捕兽时要留下小鹿和小驼鹿,捕鸟时要保护雏鸟和鸟卵。资料2:每年3月至6月是鱼类繁殖盛期,福州市宣布从2022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对闽江禁止捕捞作业。据上述资料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资料1是为了避免种群的年龄结构发展为衰退型B.资料1和资料2的做法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适时禁渔可使鱼类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D.繁殖期禁渔可提高鱼类的种群密度,促进渔业增效
解析 资料1启示我们捕获时要保护种群中的幼年个体,避免种群的年龄结构发展为衰退型,A正确;资料1中保护幼年个体,有利于物种的延续,资料2中在鱼类繁殖盛期实施禁止捕捞作业,有利于鱼类的延续,即资料1和资料2的做法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正确;鱼类所处区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即使适时禁渔也不能使鱼类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C错误。
3.(2023·河北正定模拟)研究表明,在群聚激素影响下,飞蝗种群可由散居型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导致蝗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群聚激素可通过改变蝗虫种群的迁入率增加其数量B.群聚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调节蝗虫种群的数量C.可采用样方法通过随机取样来调查蝗虫幼虫的密度D.飞蝗作为农业害虫应采取合理措施将其完全消灭
解析 群聚激素可使飞蝗种群由散居型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据此推测群聚激素可通过改变蝗虫种群的迁入率增加其数量,A正确;群聚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作为化学信号调节蝗虫种群的数量,B正确;蝗虫幼虫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在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C正确;可采取合理的措施使飞蝗种群数量降低,但不能将其完全消灭,这是因为将蝗虫完全消灭可能会影响其他物种的数量从而破坏生态平衡,D错误。
4.(2023·江西金太阳大联考)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培养液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计数时可用抽样检测法,取样时试管中培养液需先静置B.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达到a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若将原培养液体积增至20 mL,则酵母菌种群数量将呈“J”形增长D.若将原培养液中酵母菌接种量减半,则该种群的K值不变
解析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A错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达到a/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错误;若将原培养液体积增至20 mL,则酵母菌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C错误;若将原培养液中酵母菌接种量减半,则种群数量达到K值所需时间变长,但该种群的K值不变,D正确。
1.明确群落的两种结构
3.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
1.(2023·江苏卷,14)在江苏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态位重叠的两种动物甲、乙发生生态位分化,如图所示。甲主要以植物a为食,乙主要以植物b为食,两者又共同以植食性动物c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c分别处于第一、二营养级,其生态位重叠B.a、b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受生物因素影响,也与非生物因素有关D.生态位分化是经自然选择形成的生物适应性,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 a为植物,b为植物,c为植食性动物,a、c分别处于第一、二营养级,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生态位重叠,A错误;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a、b)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网),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但不能循环,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B正确;生态位受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C正确;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分化是经自然选择形成的生物适应性,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也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2.(2023·湖南卷,4)“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
解析 油菜花可以通过花的颜色(物理信息)和香味(化学信息)吸引蜂蝶,A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错误;秸秆和菜籽饼可以为土壤中的小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故二者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D正确。
3.(2023·海南卷,5)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C.与灌丛相比,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D.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
解析 采伐迹地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题述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生长得高,更能充分利用阳光,B正确;与灌丛相比,马尾松林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广阔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使动物的分层现象更明显,C正确;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结构更复杂,植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竞争更激烈,种间竞争增强,D错误。
4.(真题重组)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主要有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优势种、空间结构、生态位、群落演替等。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①利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2021·河北卷,3D)②“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关系。(2021·福建卷,8B)③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2021·全国甲卷,6C)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2020·全国卷Ⅰ,6B)⑤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2019·江苏卷,6B)⑥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2019·江苏卷,6C)
解析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捕食关系,②错误;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一般直接进入草本植物阶段,不经历苔藓阶段,③错误;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⑤错误;习性相似物种种间竞争激烈,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⑥错误。
考向1 聚焦群落演替,考查稳态与平衡观1.(2023·华师一附中调研)20世纪60年代,人们为净化滇池水环境引进了水葫芦。十几年后,水葫芦过度繁殖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人们不得不进行治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葫芦的引入导致滇池原有优势种被取代,属于次生演替B.水葫芦适应滇池生态环境且缺少天敌,从而大量繁殖,这种情况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C.可从原产地引入大量天敌来治理滇池水葫芦D.从滇池的湖中心到湖岸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解析 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原有优势种被取代,从演替起点来看这种情况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水葫芦适应滇池生态环境且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会导致当地植物因竞争而被淘汰,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也会逐渐消亡,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B正确;从原产地大量引入天敌可能造成新的生物入侵,C错误;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从滇池的湖中心到湖岸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2.(2023·河北唐山调研)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B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应采用样方法,选取1 m×1 m的正方形C.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3种接近衰退型D.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解析 群落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因此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不构成森林群落,A错误;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可采用样方法,样方应选取100 m2的正方形,B错误;由图可知,香果树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4种接近衰退型,因此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C错误,D正确。
考向2 围绕生态位理论,考查生命观念3.(2023·东北三校联考)群落内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这种在同一区域,由于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的对环境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性完全相同的两种鸟类是可在同一区域内长期共存的B.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重叠度降低C.菜粉蝶幼虫啃食叶片,而成虫吸食花蜜不属于同域共存D.同域共存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解析 食性完全相同的两种鸟类可能会发生生态位分化从而在同一区域内长期共存,A正确;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越高,说明利用的资源与占据的空间等越相似,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降低,B正确;菜粉蝶幼虫啃食植物叶片,而成虫吸食植物花蜜,属于同种生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征,不是种间竞争导致的,故不属于同域共存,C正确;在同一区域,由于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的对环境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故同域共存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D错误。
4.(2023·山东潍坊模拟)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树皮上的和树叶上的昆虫,觅食部位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林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三级消费者B.四种林莺在云杉林中处于相同的生态位C.栗颊林莺与黄腰白喉林莺之间的竞争强度较弱D.标记重捕法是生态学家在此研究过程中的首选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1课时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1课时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细胞中的有机物,2水与细胞代谢,主动运输,曾经这样考,知识盘查,还会这样考,脂质的种类及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夯基提能•分层突破,强化落实•学业达标,高效课堂•实践运用,疑难解答•全程培优,一定区域,机械地集合,各自的基因,基因库与基因频率,全部个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