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种群和群落-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抢分特训(全国通用)
展开考点1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例如,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2.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3.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
4.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5.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6.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考点2 种群数量的变化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常见的有①数学公式,优点是科学、准确;②曲线图,优点是直观。
3.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形成的原因(模型假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用数学公式表示Nt=N0×λt。
各字母的含义分别是:λ: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Nt: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4.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其大小与环境条件有关。
5.“S”形曲线形成的原因: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6.在“S”形曲线中捕鱼的最佳时期是大于K/2,(捕捞后剩余K/2),原因是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7.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8.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考点3 群落的结构
1.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3.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4.原始合作: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5.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例如,翠鸟捕鱼。
寄生: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例如,马蛔虫与马。
种间竞争: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6.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
7.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除了光照,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
8.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9.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例如,某草地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10.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1.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
12.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体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考点4 群落的主要类型
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2.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3.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4.在草原上,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
5.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6.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7.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考点5 群落的演替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
2.裸岩上的演替要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
3.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4.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还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这两类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5.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6.我国2003年1月20日开始施行的《退耕还林条例》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退牧还原等要求。
真 题 回 顾
1.(2023·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
A.出生率B.死亡率C.年龄结构D.性别比例
2.(2023·山东·高考真题)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重捕法
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
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 )
A.充沛的降水B.肥沃的土壤
C.连片的麦田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
4.(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5.(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 )
A.受寒潮侵袭B.遭杀虫剂消杀C.被天敌捕杀D.被性外激素诱杀
6.(2023·海南·高考真题)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
7.(2023·海南·高考真题)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C.与灌丛相比,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
D.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
8.(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9.(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10.(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
B.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C.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
11.(2023·山东·高考真题)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 (答出2点区别即可)
(2)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 。
(3)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 。
(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
12.(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400m2,理由是 。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 。
(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 。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 。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 (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
(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
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
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
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
新 题 尝 鲜
1.(2023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三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农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和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的密度
2.(2023春·湖北黄冈·高二校联考期中)2020年以来,蝗虫灾害侵袭全球多地。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放养鸭群能有效抑制蝗虫数量的增长,实验中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引入鸭群可控制蝗虫数量
B.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起始数量为N0只,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且每天增加3%,则t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C.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捕蝗虫防治蝗灾,目的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生物防治
D.甲图说明该地区引入鸭群后,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2
3.(2023秋·吉林长春·高三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如图是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因素等的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表示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调查
B.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外因的影响
C.年龄结构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因
D.①表示“S”形曲线,其K值表示种群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4.(2023春·河南周口·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有些野生动物由于受年龄鉴定方法的限制,有时只能分为性成熟和未成熟两个年龄组。如图表示环颈雉在两个不同年份中的成、幼体所占比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的影响
B.1945年可能是环颈雉数量下降的一年,幼体的相对较低比例说明繁殖的减少和孵化率的降低
C.1947年幼体的比例很高,如果成体的死亡不增加,种群数量增加
D.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自然灾害对环颈雉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
5.(2023春·高二课时练习)生态学家将生物大体上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北虎的生活史对策为K对策,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种群密度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限制
B.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种群密度易受干旱、寒潮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C.当今环境多变,r对策生物能产生大量后代作为选择的材料,而K对策生物则已不适应
D.翻车鱼成体达3吨,寿命20年,每次产卵3亿粒,这说明两种对策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6.(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为了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两种藻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的数量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B.单独培养条件下,乙藻数量大于0.5×106个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变小
C.若起始数量相等且营养条件相同,甲藻单独培养的K值大于混合培养的K值
D.混合培养时,乙藻在竞争中被淘汰,若在自然条件下也一定如此
7.(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某科学研究小组调查了某森林群落中的鸟,研究发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林冠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其中长尾山雀不停地在树枝间、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沼泽山雀体型明显比大山雀小,主要觅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卵和蛹,仅吃少量植物种子;大山雀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主要觅食昆虫;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藓和昆虫,乌鸦是杂食性鸟类,既觅食昆虫和蚯蚓,也吃植物种子和浆果。上述研究中没有体现的生态学内容是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优势种C.种间关系D.生态位
8.(2023秋·河南三门峡·高二统考期末)对于常见的生物群落,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且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草原上降雨均匀,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动物常为穴居或快速奔跑类型
C.森林生物群落中三七、人参等阴生植物具有茎细长、细胞壁薄、叶绿体颗粒大等特点
D.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多时,一定会因为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给对方带来伤害
9.(2023秋·河南三门峡·高二统考期末)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人为去除该地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海星被去除后,藤壶成为优势种,其种间竞争加剧
C.藤壶和贻贝都可以被海星捕食,所以属于同一营养级
D.人为去除该地的所有海星可导致该地内发生群落的演替
10.(2023春·高二课时练习)连续的群落出现断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断层经常是由干扰造成的,如大风、砍伐、局部火烧等引起的森林群落断层。干扰造成群落断层后,有的在没有继续干扰的条件下会逐渐恢复,但断层也可能被周围群落的任何一个物种侵入和占有,并发展成为优势者,由于占据优势的生物对其他种生物间的竞争优势是随机的,类似于抽彩票中奖,因此称为断层抽彩式竞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题分析可知,环境变化不会导致断层的形成
B.草原上的狮子和羚羊之间存在断层抽彩式竞争
C.断层抽彩式竞争可能会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D.在干扰形成的断层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11.(2023春·甘肃武威·高二民勤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下图甲为某品种兔子引入某岛屿后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图乙是调查的某20年内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岛屿中兔子的数量不会一直增加,原因是 。
(2)该岛屿中该品种兔子的环境容纳量为 只。1880年以后,种群处于 状态,如果该种群长时间处于不利因素影响下,比如 (填两种),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持续性的下降。
(3)1840年,研究人员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兔子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全部标记后放回,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第二次捕获了60只,推算当时捕到带有标记兔子的数量是 只。
(4)由图乙可知,20年中该种群数量 (填“增加”“减少”“先增后减”或“先减后增”),在调查的第 年时,种群数量最大。第15年,种群增长率为 。
12.(2023春·山东青岛·高二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校考期末)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形,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 (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 ,此时群落发生 演替,其原因是 。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方法:在三裂叶豚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实验结果是: 。
(3)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注:野艾蒿—植物,锈菌—真菌,广聚萤叶甲—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过 关 检 测
1.(2023春·广东珠海·高三珠海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I)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I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的科学方法
B.实验I可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产生情况
C.实验II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种群数量进行计数
D.实验II用吸管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待观察
2.(2023春·河南·高三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校联考开学考试)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的调查中被广泛应用,为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根据调查动物的特点来设置红外触发相机的位置
B.运用该技术可了解保护区哺乳动物的种类和行为规律
C.该技术能调查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调查其年龄结构
D.该技术对动物的干扰较小,适合监测活动隐秘的动物
3.(2023秋·内蒙古赤峰·高三统考期末)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4.(2023秋·河南·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蝗虫在繁殖期,一般会将卵产在坚实干燥的土壤中。研究表明,在群聚激素影响下飞蝗种群可由散居型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进而导致蝗灾。如图是某年某地区的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了飞蝗的种群密度
B.群聚激素导致飞蝗种群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
C.东亚飞蝗繁殖期,可采用疏松土壤的方法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D.由图可知,可以通过降低气温和降水量预防蝗灾
5.(2023春·重庆·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图为某草地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垂直分布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最高的深度段是60~80cm
B.该地生物群落的类型随季节的变化而规律性改变
C.统计土壤小动物的具体方法可能是取样器取样法
D.土壤小动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能力
6.(2023春·重庆·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往往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所示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对应的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一定相等
B.图中a点对应的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即为环境容纳量
C.图中捕食者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数量总是此消彼长
D.捕食者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数量存在循环因果关系
7.(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色自然美景不胜枚举。这些美景中有不少都是依靠独特的群落外貌和其中生活的各种动植物吸引人们前来观赏和研究。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
B.森林有复杂的垂直分层现象,有利于对光能的利用,草原没有垂直分层现象
C.沙漠里的蜥蜴经常栖息在有某种植被的地方,这种植被所在地就是蜥蜴的生态位
D.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千旱地区,所以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以抵抗干旱
8.(2023·浙江·高三统考专题练习)长虫山位于昆明北郊,由于曾经的森林火灾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大部分原始植被被破坏,经过长时间的改造和恢复,现逐步形成以金合欢、云南松等为主的植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火灾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B.大火烧毁地表植被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金合欢等植物成为优势种后,将对群落中其他物种产生很大影响
D.耐阴灌木在演替中逐渐出现,说明该森林的郁闭度可能在不断增大
9.(2023春·重庆·高三重庆八中校考阶段练习)金佛山景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含有众多宝贵的植物资源。现科研工作者对景区内的本地种金佛山对囊蕨(蕨类植物)和外来物种五节芒(禾本科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景区中金佛山对囊蕨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五节芒主要散乱分布在金佛山西坡。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1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表:
研究金佛山对囊蕨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 (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金佛山对囊蕨的 。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发现金佛山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这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而这一结构为动物创造了 ,从而使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3)五节芒源自台湾,体现出明显的入侵种生态分布特征,严重破坏了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观赏性。若对五节芒进行有效治理后,入侵地群落物种数和植物类型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 。
10.(2023秋·天津红桥·高三统考期末)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为食,天敌有狼、棕熊、鹰、秃鹫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团队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I、II、III、IV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的年龄结构组成类型为 ,预测此后一段时间, 地区种群藏羚羊数目将保持增长。
(2)某草原中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2,据图分析,曲线a~b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 。c~d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 。
(3)如果在第c年,由于未知原因,迁来少量藏羚羊,则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将 ,原因是 。
(4)藏羚羊是羌塘高原有蹄类唯一的迁徙物种。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交配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每年6月份,雌性藏羚羊逐渐集结并向夏季产羔区迁徙,8月返回越冬栖息地。图3为12个环境因子对藏羚羊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示意图,分析可知,决定产羔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有 、 、 等3个因素。
分布潮带
海草种类
中潮带
低潮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海神草
+
+
+
齿叶海神草
+
+
羽叶二药藻
+
+
+
+
二药藻
+
+
+
+
海菖蒲
+
+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样带
金佛山对囊蕨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甲
8
12
9
7
10
9.2
乙
11
5
10
13
6
9.0
专题24 基因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抢分特训(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4 基因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抢分特训(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4基因工程原卷版docx、专题24基因工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细胞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抢分特训(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3 细胞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抢分特训(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3细胞工程原卷版docx、专题23细胞工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 遗传规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抢分特训(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遗传规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抢分特训(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2遗传规律原卷版docx、专题12遗传规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