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选编:光学(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37418/0-17136658959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选编:光学(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37418/0-1713665896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选编:光学(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37418/0-17136658960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选编:光学(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选编:光学(解析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为一斜边镀银的等腰直角棱镜的截面图。一细黄光束从直角边以角度入射,依次经和两次反射,从直角边出射。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了角,则( )
A.等于B.大于
C.小于D.与棱镜的折射率有关
【答案】A
【详解】如图所示
设光线在AB边的折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设光线在BC边的入射角为,光线在AC边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由反射定律和几何知识可知
联立解得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可得
过D点做出射光的平行线,则该平行线与AB的夹角为,由几何知识可知,入射光与出射光的夹角为。
故选A。
2.(2022·北京·高考真题)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 )
A.光的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偏振现象D.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C
【详解】光的偏振现象能说明光是横波。
故选C。
3.(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点光源以113W的功率向周围所有方向均匀地辐射波长约为6 × 10 - 7m的光,在离点光源距离为R处每秒垂直通过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3 × 1014个。普朗克常量为h = 6.63 × 10 - 34Js。R约为( )
A.1 × 102mB.3 × 102mC.6 × 102mD.9 × 102m
【答案】B
【详解】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E = hν
ν为光的频率,光的波长与频率有以下关系
c = λν
光源每秒发出的光子的个数为
P为光源的功率,光子以球面波的形式传播,那么以光源为原点的球面上的光子数相同,此时距光源的距离为R处,每秒垂直通过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3 × 1014个,那么此处的球面的表面积为
S = 4πR2
则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R ≈ 3 × 102m
故选B。
4.(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用激光笔照射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点,发现有a、b、c、d四条细光束,其中d是光经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当入射光束a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过小角度时,b、c、d也会随之转动,则( )
A.光束b顺时针旋转角度小于
B.光束c逆时针旋转角度小于
C.光束d顺时针旋转角度大于
D.光束b、c之间的夹角减小了
【答案】B
【详解】A.设入射光线a的入射角为,则反射角为,光束c的折射角为,光束d的反射角也为,入射光束a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过小角度时,入射角变为
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光束b顺时针旋转角度等于,故A错误;
B.由折射定律有
,
可得
即光束c逆时针旋转角度小于,故B正确;
C.光束d的反射角变化与光束c的折射角变化相等,则光束d顺时针旋转角度小于,故C错误;
D.光束b顺时针旋转角度等于,光束c逆时针旋转角度小于,则光速b、c之间的夹角减小的角度小于,故D错误;
故选B。
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关于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复色光投射就看不到条纹
B.明暗相间条纹是两列光在屏上叠加的结果
C.把光屏前移或后移,不能看到明暗相间条纹
D.蓝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比红光的大
【答案】B
【详解】A.用复色光投射同样能看到条纹,A错误;
B.双缝干涉实验中,明暗相间条纹是两列光在屏上叠加的结果,B正确;
C.由条纹间知,把光屏前移或后移,改变了L,从而改变了条纹间距,但还可能看到明暗相间条纹,C错误;
D.由条纹间知,且λ蓝 < λ红,则蓝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比红光的小,D错误。
故选B。
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演示了水球光学实验,在失重环境下,往大水球中央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空气泡,气泡看起来很明亮,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泡表面有折射没有全反射
B.光射入气泡衍射形成“亮斑”
C.气泡表面有折射和全反射
D.光射入气泡干涉形成“亮纹”
【答案】C
【详解】当光从水中射到空气泡的界面处时,一部分光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发生了全反射现象;还有一部分光折射到内壁然后再折射出去,所以水中的空气泡看起来比较亮。
故选C。
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柱状光学器件横截面如图所示,右侧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左侧是直角梯形,长为R,与夹角,中点为B。a、b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垂直面入射,器件介质对a,b光的折射率分别为1.42、1.40。保持光的入射方向不变,入射点从A向B移动过程中,能在面全反射后,从面射出的光是(不考虑三次反射以后的光)( )
A.仅有a光B.仅有b光C.a、b光都可以D.a、b光都不可以
【答案】A
【详解】当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从A点垂直于AB面入射时,激光沿直线传播到O点,经第一次反射沿半径方向直线传播出去。
保持光的入射方向不变,入射点从A向B移动过程中,如下图可知,激光沿直线传播到CO面经反射向PM面传播,根据图像可知,入射点从A向B移动过程中,光线传播到PM面的入射角逐渐增大。
当入射点为B点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及几何关系可知,光线传播到PM面的P点,此时光线在PM面上的入射角最大,设为,由几何关系得
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得
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的全反射的临界角关系为
故在入射光从A向B移动过程中,a光能在PM面全反射后,从OM面射出;b光不能在PM面发生全反射,故仅有a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为一用透明材料做成的中心是空的球,其中空心部分半径与球的半径之比为1:3。当细光束以的入射角射入球中,其折射光线刚好与内壁相切,则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 )
A.B.1.5C.D.2
【答案】B
【详解】如图
折射角的正弦值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故选B。
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完全失重时,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2021年12月,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水球光学实验中,航天员向水球中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内含气泡的水球。如图所示,若气泡与水球同心,在过球心O的平面内,用单色平行光照射这一水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单色光从空气进入水球,频率一定变大
B.此单色光从空气进入水球,频率一定变小
C.若光线1在M处发生全反射,光线2在N处一定发生全反射
D.若光线2在N处发生全反射,光线1在M处一定发生全反射
【答案】C
【详解】AB.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频率不变,AB错误;
CD.如图可看出光线1入射到水球的入射角小于光线2入射到水球的入射角,则光线1在水球外表面折射后的折射角小于光线2在水球外表面折射后的折射角,设水球半径为R、气泡半径为r、光线经过水球后的折射角为α、光线进入气泡的入射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有
则可得出光线2的θ大于光线1的θ,故若光线1在M处发生全反射,光线2在N处一定发生全反射,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的平面内,光束a经圆心O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为b、c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B.在真空中光束b的波长大于光束c的波长
C.玻璃砖对光束b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c的折射率
D.在玻璃砖中光束b的传播速度大于光束c的传播速度
【答案】C
【详解】A.光束a经圆心O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为b、c两束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A错误;
C.由题图可知光束c的折射角大于光束b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nc < nb
C正确;
B.由于光的折射率越大,其频率越大,波长越短,则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B错误;
D.根据v =知,c光束的折射率小,则c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大,D错误。
故选C。
1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北京高能光源是我国首个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计划于2025年建成。同步辐射光具有光谱范围宽(从远红外到X光波段,波长范围约为10-5m~10-11m,对应能量范围约为10-1eV~105eV)、光源亮度高、偏振性好等诸多特点,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和工艺学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速度接近光速的电子在磁场中偏转时,会沿圆弧轨道切线发出电磁辐射,这个现象最初是在同步加速器上观察到的,称为“同步辐射”。以接近光速运动的单个电子能量约为109eV,回旋一圈辐射的总能量约为104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辐射的机理与氢原子发光的机理一样
B.用同步辐射光照射氢原子,不能使氢原子电离
C.蛋白质分子的线度约为10-8 m,不能用同步辐射光得到其衍射图样
D.尽管向外辐射能量,但电子回旋一圈后能量不会明显减小
【答案】D
【详解】A.同步辐射是在磁场中圆周自发辐射光能的过程,氢原子发光是先吸收能量到高能级,在回到基态时辐射光,两者的机理不同,故A错误;
B.用同步辐射光照射氢原子,总能量约为104eV大于电离能13.6eV,则氢原子可以电离,故B错误;
C.同步辐射光的波长范围约为10-5m~10-11m,与蛋白质分子的线度约为10-8 m差不多,故能发生明显的衍射,故C错误;
D.以接近光速运动的单个电子能量约为109eV,回旋一圈辐射的总能量约为104eV,则电子回旋一圈后能量不会明显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利用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将精细图投影在硅片上,再经技术处理制成芯片。为提高光刻机清晰投影最小图像的能力,在透镜组和硅片之间充有液体。紫外线进入液体后与其在真空中相比( )
A.波长变短B.光子能量增加C.频率降低D.传播速度增大
【答案】A
【详解】紫外线进入液体后与真空相比,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减小,根据
可知波长变短;根据
可知,光子能量不变。
故选A。
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从透明薄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发生干涉现象,出现条纹,所以此条纹是由上方玻璃板的下表面和下方玻璃板的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形成的,其光程差为透明薄膜厚度的2倍,当光程差△x=nλ时此处表现为亮条纹,即当薄膜的厚度
时对应的条纹为亮条纹,在题目的干涉条纹中,从左向右条纹的间距逐渐增大,结合干涉条纹公式对应的厚度公式可知从左向右薄膜厚度的变化率逐渐减小。
故选D。
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由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经半反半透镜后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经扩束器后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并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O是两单色光中央亮条纹的中心位置,P1和P2分别是波长为λ1和λ2的光形成的距离O点最近的亮条纹中心位置。反射光入射到三棱镜一侧面上,从另一侧面M和N位置出射,则( )
A.λ1λ2,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折射定律以及双缝干涉实验。
【详解】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的公式
可知,当两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宽,由屏上亮条纹的位置可知
反射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色光,由图可知M光的折射角小,又由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相同时,折射率越大的色光折射角越大,由于
则
所以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2023·上海·高三专题练习)铁丝圈上附有肥皂膜,竖直放置时,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上疏下密,由此推测肥皂膜前后两个面的侧视形状应当是( )
A.B.C.D.
【答案】C
【详解】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在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由于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使干涉条纹的间距上疏下密,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肥皂膜向内凹陷,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种材料制成的半圆形透明砖平放在方格纸上,将激光束垂直于面射入,可以看到光束从圆弧面出射,沿AC方向缓慢平移该砖,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出射光束恰好消失,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
A.1.2B.1.4C.1.6D.1.8
【答案】A
【详解】画出激光束从玻璃砖射出时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如图所示
全反射的条件
由几何关系知
联立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长方体玻璃砖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折射率为。一束单色光在纸面内以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边的中点O,则该束单色光( )
A.在边的折射角为
B.在边的入射角为
C.不能从边射出
D.不能从边射出
【答案】C
【详解】A.光线从O点入射,设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有
解得
即该束单色光在边的折射角为,故A错误;
B.设边长,则,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边的入射角为,故B错误;
C.设光在玻璃砖与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设为C,有
即,而光在MN边的入射角大于,所以光在MN边发生全反射,不能从边射出,故C正确;
D.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在A点发生全反射后到达NP边的B点时的入射角为30°,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所以光在B点折射出玻璃砖,故D错误。
故选C。
1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大功率微波对人和其他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实验表明,当人体单位面积接收的微波功率达到时会引起神经混乱,达到时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现有一微波武器,其发射功率。若发射的微波可视为球面波,则引起神经混乱和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攻击的最远距离约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设微波有效攻击范围为r时单位面积接收微波功率为
解得
则引起神经混乱时有
引起心肺功能衰竭时有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制成的光盘边缘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入射点O和两出射点P、Q恰好位于光盘边缘等间隔的三点处,空气中的四条细光束分别为入射光束a、反射光束b、出射光束c和d、已知光束a和b间的夹角为,则( )
A.光盘材料的折射率
B.光在光盘内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
C.光束b、c和d的强度之和等于光束a的强度
D.光束c的强度小于O点处折射光束的强度
【答案】D
【详解】
A.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根据折射定律有
所以A错误;
B.根据
所以B错误;
C.光束在b、c和d的强度之和小于光束a的强度,因为在Q处光还有反射光线,所以C错误;
D.光束c的强度与反射光线PQ强度之和等于折身光线OP的强度,所以D正确;
故选D。
20.(2023秋·山东临沂·高二临沂第三中学校考期末)一束复色光从空气射入光导纤维后分成a、b两束单色光,光路如图所示,比较内芯中的a、b两束光,a光的( )
A.频率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B.频率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C.频率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D.频率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答案】C
【详解】由光路图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没有b光的大,因此a光的折射率小,频率小,由全反射可知折射率越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大。
故选C。
二、多选题
21.(2022·天津·高考真题)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a、b两单色光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
B.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小孔发生衍射,a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C.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a光的遏止电压高
D.若a、b光分别作为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源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
【答案】BD
【详解】由图中a、b两单色光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判断出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A.若a、b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的频率条件
可知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小,故A错误;
B.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小孔发生衍射,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a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故B正确;
C.在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a光的遏止电压低,故C错误;
D.a、b光分别作为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源时,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的中心间距
可知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故D正确。
故选BD。
2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狭缝,的宽度可调,狭缝到屏的距离为L。同一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实验中分别在屏上得到了图乙,图丙所示图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也发生了衍射
B.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增大
C.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
D.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一定是暗条纹
【答案】ACD
【详解】A.由图可知,图乙中间部分等间距条纹,所以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同时也发生衍射,故A正确;
B.狭缝越小,衍射范围越大,衍射条纹越宽,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则衍射现象减弱,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减小,故B错误;
C.根据条纹间距公式可知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故C正确;
D.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一定是暗条纹,故D正确。
故选ACD。
2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肥皂膜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条纹间距上面宽、下面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肥皂膜最高和最低点的截面一定不是梯形
B.肥皂膜上的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
C.肥皂膜从形成到破裂,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不会发生变化
D.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条纹也会跟着转动
【答案】AB
【详解】A.肥皂膜因为自重会上面薄而下面厚,因表面张力的原因其截面应是一个圆滑的曲面而不是梯形,A正确;
B.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其原因为肥皂膜上的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B正确;
C.形成条纹的原因是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出现了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形成到破裂的过程上面越来越薄,下面越来越厚,因此出现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条纹宽度和间距发生变化,C错误;
D.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由于重力,表面张力和粘滞力等的作用,肥皂膜的形状和厚度会重新分布,因此并不会跟着旋转90°;D错误。
故选AB。
24.(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以声波作为信息载体的水声通信是水下长距离通信的主要手段。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深潜纪录。此次深潜作业利用了水声通信和电磁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指令传输或数据交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奋斗者”号与“探索一号”通信的信息载体属于横波
B.“奋斗者”号与“沧海”号通信的信息载体属于横波
C.“探索一号”与通信卫星的实时通信可以通过机械波实现
D.“探索一号”与“探索二号”的通信过程也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答案】BD
【详解】A.由题知,“奋斗者”号与“探索一号”通信是通过水声音通信,由下而上,故信息载体属于纵波,故A错误;
B.由题知,“奋斗者”号与“沧海”号通信是通过水声音通信,由左向右,故信息载体属于横波,故B正确;
C.因为太空中没有介质,故机械波无法传播,所以“探索一号”与通信卫星的实时通信只能通过电磁通信来实现,故C错误;
D.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也是传递能量的过程,故“探索一号”与“探索二号”的通信过程也是能量传播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
2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单色光从折射率n=1.5、厚度d=10.0cm的玻璃板上表面射入。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m/s,则该单色光在玻璃板内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对于所有可能的入射角,该单色光通过玻璃板所用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s≤t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选编:交变电流(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选编:机械振动机械波(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辽宁卷(6月)3年(2021-2023)真题汇编-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