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物态变化(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去年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弥漫我国中东部,致使交通严重受阻。雾是通过以下哪种物态变化产生的( )
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
2.如图所示是吐鲁番流行使用的坎儿井结构,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其中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以下关于坎儿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有源源不断的水供应,所以减少了水蒸发
B.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减少了水的蒸发
C.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蒸发
D.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渗漏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水蒸气液化D.以上说法都正确
4.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烧杯下面垫有石棉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一定达到100℃
B.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C.杯口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D.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刻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5.如图所示是烧开水时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出现“白气”
D.烧开水时同时出现了汽化和液化现象
6.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温度计测量杯中热水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7.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D.无法判断
8.今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一名医生会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150℃B.100℃C.32℃D.-12℃
9.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
D.该物质在第3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0.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消失”了。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升华现象
B.这是汽化现象
C.这种物态变化是放热过程
D.此现象和寒冷的冬季霜的形成是同一种物态变化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支相同的体温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甲量程为 ,读数时 (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
12.小明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医生告诉他在24h以内需及时冷疗、冰敷。某款“冷疗法”疗伤喷雾,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使用时,对准人体扭伤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扭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1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我们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
14.冰箱冷冻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就会变干,这是 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些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该过程是 热的。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显著,可以在金属盘内放入 。
三、作图题
16.作图:小明在“研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线。小华用比小明少些的水,其它的都一样也进行了实验。小华忘记画图了,请在图中帮他补上。同时请画出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
四、实验题
1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中。
(1)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
(3)小冬用该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水沸腾过程中, 温度 ;
(4)两次实验绘制的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5)水在空间站中也是处于失重状态,导致热传导无法实现。该实验在空间站做的话,会怎么样?
18.晓轩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将蜡和冰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加热,目的是 ;
(2)在组装图甲的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
(3)晓轩先探究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每隔1分钟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的状态。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晓轩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晓轩向另一个试管中放入碎冰,继续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仍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冰的状态。他利用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持续了 min。他还观察到:当时间时,冰处于 态。
五、计算题
19.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入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20.一般来说,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境内的天柱山海拔最高的山峰约1489.8米。求:
(1)若山脚的气温是22℃,此时山顶的温度约是多少℃?(答案保留整数)
(2)某同学在徒步走进大山过程中,停下脚步对着大山大喊一声,5s听到回声,他离大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距离为340m)
时间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D
6.D
7.A
8.C
9.A
10.A
11. 热胀冷缩 35~42℃ 能
12. 汽化 吸收
13. 热胀冷缩 0℃ 100℃
14. 升华 凝华
15. 液化 放 冰块
16.;
17. 节省加热时间 96 不变 质量
18. 保证蜡和冰受热均匀 由下到上 非晶体 3 固液共存
19.28.7℃
20.(1)13℃;(2)85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3:物态变化(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查热点, 考查题型, 备考重点,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物态变化 (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温度的测量,熔化与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课时训练03 物态变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