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气候凛冽,人烟稀少。图示意格陵兰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陵兰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影响格陵兰岛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耕地B.气候C.淡水D.海拔
3.格陵兰岛人口聚居区的产业主要是( )
A.耕作业B.花卉业C.渔业D.林业
人口性别比通常以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值来表示,正常范围为102-107。下图示意四川省攀技花市1964-2020年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而四川省在2016-2019年有3年的总人口性别比都低于100,成为我国人口性别比最低的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攀枝花市在1964-1982年的18年时间里,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政策B.产业布局变化C.重男轻女思想D.适婚女性外嫁
5.自90年以后,攀枝花市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产业结构日趋优化B.未婚青年人数增加
C.婚姻制度不断变革D.男女比例逐渐均衡
6.应对四川省人口性别比现状采取的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
A.限制人口外迁B.鼓励晚婚晚育C.调整产业结构D.放宽落户政策
每年10月下旬,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某厂停转了半年之久的机器又开始重新启动,每到此时,就会有许多越南人如伺候鸟一般,跨境打工。随着边境两侧人们的渐渐熟识,当地跨国婚姻比比皆是。下图示意云南德宏州截至2016年底跨国婚姻涉及的男女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材料中我国西南边境某厂最有可能是( )
A.榨糖厂B.纺织厂C.电子厂D.钢铁厂
8.德宏州跨国婚姻的特点是( )
A.单向、单性别流动为主B.单向、双性别流动为主
C.双向、单性别流动为主D.双向、双性别流动为主
户籍人口是指一个地区依法在当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该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国某特大城市地形平坦,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下图示意该市2011~2021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市最可能是( )
A.武汉市B.重庆市C.银川市D.哈尔滨市
10.推测2019年以来该市常住人口数量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出生人口数量剧增B.企业总部数量的增加
C.城市居住条件改善D.实施吸引人才的政策
丹洲古镇位于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图),丹洲岛面积约1.6km,现有居住人口约1000人。丹洲古镇曾经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县城和贸易集散地,遗留下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是中国唯一的水上古城。2016年,丹洲古镇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明清时期丹洲古镇成为县城和贸易集散地的主要原( )
①四面环水利于防守
②水路交通较为便利
③环境优美耕地充足
④临近河流取水方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2.如今的丹洲古镇为村级行政单位,归丹洲镇管辖,导致其行政级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B.资源C.交通D.河流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下表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
A.加拿大B.埃及C.印度D.中国
14.对比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可知( )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B.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C.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指用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通过计算得出的一项综合指标,数值越大,HDI越高,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下图为2022年欧洲各国HDI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由图可知,欧洲( )
A.北部严寒,居民生活水平低B.东部人均收入较低
C.南部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D.西部人均寿命较短
16.影响欧洲HDI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位置B.气候条件C.地形地势D.光照
17.欧洲HDI的分布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西北欧地区人口持续减少B.欧洲人口分布逐渐变均匀
C.东欧地区老龄化越加严重D.东欧产业向西欧进行转移
城市功能区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共亨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功能区,不同时段其停放数量有所差异。下图示意某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功能区的停车数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最可能为城市中的( )
A.住宅区B.商业区C.工业区D.行政区
19.甲地代表的功能区具有的特点是( )
A.占用土地面积最大B.经济活动频繁
C.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D.远离城市中心
“隐形消费空间”是一种小微商业形式的城市实体消费空间。其隐藏在城市楼宇之中,在城市公共空间(街道或商场)没有门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和体育休闲等到店体验型消费为主要内容。下表为N市老城区“隐形消费空间”的数量比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隐形消费空间”隐藏在城市楼宇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居民数量B.消费环境C.租金成本D.水电条件
21.影响N市老城区“隐形消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消费市场B.交通通达度C.距市中心距离D.功能区类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下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的道路是( )
A.甲B.乙C.丙D.丁
23.下列交通方式,对缓解“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 )
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B.地铁
C.高铁D.高架道路
“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目前,我国“夜间经济”在空间上具有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分布的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0世纪70年代英国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出现于( )
A.郊区城市化阶段B.再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化阶段
25.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 )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降低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
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
④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人口流向郊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为解决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智慧停车”悄然兴起。“智慧停车”是指将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服务,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导致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拥有量增长过快B.城市土地供应不足
C.共享单车投放量过大D.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27.“智慧停车”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A.GNSS、RSB.RS、GISC.GIS、GNSSD.GIS、GPRS
“红河哈尼梯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该地维持“四素同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关键是( )
A.提供水源的江河B.受村规、民约保护的森林
C.哈尼族的村寨D.层层叠叠的梯田
29.下列关于村庄选址在森林带之下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生火的薪炭B.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C.为居民提供建筑材料D.有利于防火防盗
30.哈尼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农耕活动,主要是为了( )
①调节当地气候
②扩大种地面积
③保水保土
④美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东西两侧山地丘陵隆起,中部呈串珠式盆地塌陷,河流、平原镶嵌其间,人口密度差异大,且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下图为2015年山西省常住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描述山西省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太原市常住人口密度的因素。
(3)说明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对山西省的有利影响。
32.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某城市1949~2015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市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表现。
(2)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规划。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低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格陵兰岛纬度很高,终年气温低,这导致当地的人口向热量较好的地区集聚,②地所处纬度较低,位于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带,受暖流影响,四个地区中②地气候比较温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格陵兰岛纬度很高,终年气温低,而人烟稀少,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相对温和之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据上题结论,②地是人口集聚区,如图示该地沿海附近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故而当地的主要产业为渔业,C正确;当地纬度很高,终年气温低,热量不足,不适宜发展耕作业和花卉业,AB错误;当地植被是以寒漠为主,不适宜发展林业,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攀枝花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1964-1982年的18年时间里,随着工业的发展,重工业比重提高,导致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大量外来男性劳动力迁入,导致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B正确;计划生育、生育观念都不是导致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AC错误;改革开放之前,适龄女性外嫁较少,D错误。所以选B。
5.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总人口性别比在90年代之后不断降低,说明男女比例趋于均衡,D正确;总人口性别比与产业结构、未婚青年人数、婚姻制度相关性不大,ABC错误。所以选D。
6.答案:C
解析:四川省总人口性别比低于100,说明四川省女多男少,应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C正确;鼓励晚婚晚育放宽落户政策男女是一样的,无法改变人口性别比,也不能缓解女性的就业问题,BD错误;限制人口外迁会激化矛盾,A错误。所以选C。
7.答案:A
解析:每年10月下旬,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某厂停转了半年之久的机器又开始重新启动,据此分析,该厂生产季节性较强,每年10月下旬我国西南地区的甘蔗成熟,是蔗糖生产季节,因此材料中我国西南边境某厂最有可能是榨糖厂,钢铁厂、纺织厂、电子厂生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A
解析:据“跨国婚姻涉及的男女比例”图分析,德宏跨国婚姻出境、入境人数以女性为主,入境人数远大于出镜人数,因此德宏跨国婚姻的特点是单向、单性别流动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由图和材料可知,该城市的常住人口明显多于户籍人口,说明迁入人口较多,应为经济发达地区,且材料提到该城市地形平坦,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位于平原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判断应为武汉,A正确;重庆是山城,银川和哈尔滨不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且经济水平低于武汉,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常住人口剧增主要是外来人口迅速增加所致,与出生人口数量关系较小,且出生人口剧增,则户籍人口也剧增,A错误;企业总部数量增加,不会在短期内出现人口大幅增加,B错误;城市居住条件改善是逐步的,不导致人口迁入量显著变化,C错误;主要与城市吸引人才的政策改变有关,政策的改变能短时间内使大量人才迁入,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社会治安较差,丹洲古镇四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御,①正确;四面环水,水运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贸易,②正确;由图例中的比例尺可知,丹洲岛面积较小,耕地资源有限,③错误;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并不是丹洲岛独特的优势,河流两岸也可以,④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铁路等现代化交通方式的兴起,丹洲古镇作为水运枢纽的地位大大降低,导致其行政级别降低,C正确。政策、资源和河流均不是导致丹洲古镇行政级别变化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地广人稀”说明人口算术密度小,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故耕地资源缺少会导致人口生理密度大,满足人口算术密度小、人口生理密度大的,由表中资料可知是埃及,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4.答案:C
解析:中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小于印度,我国虽国土面积大于印度,但人口生理密度远高于印度,说明中国的人均耕地资源较印度少,故人口压力中国比印度大,C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C。
1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欧洲东部HDI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人均收入较低,B选项正确;欧洲西部和北部HDI较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生活水平高,A错误;欧洲南部部分国家HDI较低,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C选项错误;欧洲西部受教育水平较高、人均寿命较长,D选项错误,故选B。
16.答案:A
解析:西欧及北欧濒临广阔的大西洋,海运便利,经济发展起步早、速度快,HDI高;东欧大部被陆地包围,且出海通道限制较多,对外联系不便,经济发展较慢,HDI低,故影响欧洲HDI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A选项正确。西欧大部分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多阴天,光照条件差,东欧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气候条件光照条件更加优越,说明气候光照对HDI影响小,BD选项错误;北欧多山地,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说地形对HDI影响小,C选项错误,故选A。
17.答案:C
解析:由上题可知,西北欧较东欧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东欧人口大量向西北欧迁移,A选项错误;东欧人口迁移且以青壮年为主,会导致东欧人口老龄化越加严重,C选项正确,欧洲人口分布差异变大,B选项错误;东欧经济欠发达,人力等成本低,吸引西北欧部分产业向东欧转移,D选项错误。故选C。
18.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功能区在夜晚休息时间段,共享单车停放数量最大,而在白天数量最少,符合住宅区特征,而乙功能区共享单车在白天数量最多,应为商业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甲区为住宅区,在城市功能区类型中,占用土地面积最大,A正确;商业区经济活动频繁,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BC错误;工业区远离城市中心,D错误。故选A。
2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隐形消费空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没有门面,主要是为了减少租金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大经济效益,C正确。由于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模式,居民数量和消费环境不是主要因素,AB错误。水电条件是基本条件,不是决定条件,D错误。故选C。
21.答案:A
解析:由表格的数据可知,N市老城区“隐形消费空间”主要集中在距离市中心600—1200米较多,说明其主要是利用接近消费市场,获得更多消费者为目的,A正确;由于位于城市楼宇之中,交通通达度一般较差,B错误;市中心占比为0,且中心地租高,C错误;无法判断与功能区的关系,D错误。故选A。
2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时速与交通拥堵状况的关系。图中甲道路单位距离耗时最长,说明时速最慢,可见交通拥堵现象最严重。从材料中可知,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是造成“堵城”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甲道路最可能连接主要的住宅区。
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措施。高铁是连接城市间的运输线路.不是城市内部线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如发展快速公交和地铁、建高架道路等。
24.答案:C
解析:逆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人口往郊区迁移,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而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也是说明中心区人口数量少,所以C正确。郊区城市化和城市化,指的是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由乡村迁入城市,郊区成为城市,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不易出现中心人口衰退现象,AD错误。再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衰弱之后中心城区再次繁荣,不易出现中心衰退现象,B错误。故选C。
25.答案:D
解析:“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消费经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①正确;夜间经济可以提高城市空间设施利用率,但消费人群增加,会增加交通压力,②错误;由材料可知,夜间经济在空间上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等分布,使城市服务覆盖面更广,能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③正确;夜间经济能增加中心区人口流动量,但并不能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也不能阻止人口流向郊区,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D。
26.答案:A
解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增加过快,导致我国城市出现停车难的现象,A正确;城市土地供应不足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共享单车的使用会缓解停车难的问题,C错误;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与停车难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27.答案:C
解析:题目中的“智慧停车”能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涉及到位置和导航、查询,所以“智慧停车”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GIS、GPS,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红河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区,该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关键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森林在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中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关键作用,故受村规、民约保护的森林是该系统的关键,B正确;提供水源的江河、哈尼族的村寨、层层叠叠的梯田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程度,但不是关键,而若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赛、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茂密的森林可为村民提供生火的薪炭、建筑材料,AC不符合题意;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为村庄和梯田提供充足、稳定、清洁的水源,B不符合题意;村庄选址在森林带之下与防火防盗关系不大,且为了防盗,村庄应隐蔽于森林带之中,D符合题意。故选D。
3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当地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且村寨上方有森林,径流较多,因此梯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调节当地气候,①错误;当地地势起伏较大,山坡改造成梯田,可以扩大种植面积,②正确;梯田可以减缓地表径流流速,促进泥沙就地沉积,有利于保水保土,③正确;早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主要为了生存,而不是美化环境,④错误。故选C。
31.答案:(1)整体分布不均匀,中部南部常住人口密度较大,西侧、北部常住人口密度较小;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最大。
(2)地形,水源,经济发展水平。
(3)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解析:(1)阅读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山西省常住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结合材料可知,东西两侧山地丘陵隆起,西侧常住人口分布少,中部常住人口分布较多;结合具体行政区划,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较大,其中市区中常住人口密度最大。
(2)根据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相关知识可知,影响太原市常住人口密度的因素是地形、水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太原市处在山西中部,地形平坦,河流、湖泊分布,提供较好的发展自然基础,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对人口吸引力交强。
(3)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说明人口外流,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积极影响分析。人口外迁,促进当地与外部其他省市的交流,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弱,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32.答案:(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2)问题: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洪(内)涝。
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解析:(1)根据材料一左图分析可知,该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根据材料一右图分析可知,建成区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说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由材料二可知,与郊区平原相比,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降水量增加、地表径流大、地下径流小的现象。反映出城市发展中由于城市硬底化面积大,城市的植被覆盖率降低,造成雨水下渗量少,导致地下径流小,地表径流增大,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增加,易形成城市雨涝灾害。
解决措施: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提高城市涵养水源的能力;使用透水砖,修建透水路面,增加雨水下渗;疏浚排水管道,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33.答案:(1)A>B>C。
依据: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最低。
(2)D地。
理由: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⑤交通比较便利。
(3)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A地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和C两地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依次降低。地租最低处是C地,读图可以看出,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又在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环境污染严重,所以地租最低。
(2)读图可以看出,在A、B、C、D四地中,D地靠近文化教育中心,临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空气质量好;处在河流的上游,水质好;交通比较便利,是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
(3)根据题干的提示“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因而治理该城市交通拥堵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同时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等。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埃及
70
3503
印度
313
559
中国
129
93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64,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