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南岸区广阳湾珊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10N/kg,水的密度。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让人感到舒适的温度大约为37℃B. 教室里一盏普通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C. 初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D. 手匀速托起一本物理教材的力大约为0.5N
【答案】B
【解析】
【详解】A.让人感到舒适的温度大约为23℃,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里一盏普通日光灯的功率较小,与家用台灯的功率相近,约为40W,故B符合题意;
C.初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本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200g=0.2kg,手匀速托起一本物理教材的力大约为
F=G=mg=0.2kg×10N/kg=2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A.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B. 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
C. 故宫日晷晷针的影子D. 日全食
【答案】B
【解析】
【详解】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故宫日晷晷针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日全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惊蛰,“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中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 白露,“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秋分,“桂花飘香夜,又是一年秋”,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霜降,“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是由于小水珠遇冷直接凝固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云中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由于桂花的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香气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使人闻到香味,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小冰晶,这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 第22届世界杯在炎热的卡塔尔进行,所有场地周边都配备有一种“ElPalm凉亭”,如图所示,它装有风力涡轮机,其内部有磁铁,风进入装置带动线圈摆动可提供电能。下列实验能解释“EIPalm凉亭”发电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风力涡轮机是利用风力带动线圈切割磁场线,从而产生电流,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A.图中有电源,是电动机工作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导体切割磁场产生电流,是发电机原理,故C符合题意;
D.利用的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滑板运动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现如今更是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小刚同学站在滑板上不动时,小刚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B. 当小刚同学站在滑板上不动时,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和人对滑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当站在滑板上的小刚加速向前冲刺时,小刚的动能变大,受到的惯性作用也变大
D. 滑板对人支持力和人对滑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刚站在滑板上不动,即静止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及滑板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处于平衡,所以小刚受到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滑板静止时,地面对滑板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人对滑板竖直向下的压力及滑板竖直向下重力作用,所以这三个力是平衡力,那么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和人对滑板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刚加速向前冲刺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但惯性不变,故C错误;
D.滑板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人身上,施力物为滑板,人对滑板的压力作用在滑板上,施力物为人,且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八中兴趣小组设计了可测河水流速的电路。金属杆OM可绕O点转动并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其下端安装有泡沫球,R 为保护电阻,当水流速度向左时电表示数增大。下列电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变,电压表测电阻丝右侧部分的电压,当水流速度向左时,电阻丝右侧部分电阻变大,分压变多,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电压表被短路,始终无示数,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电流表串在电路中,当水流速度向左时,电阻丝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电路为只有定值电阻R的简单电路,当水流速度向左时,电路中电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两等高均质实心物体A、B外形侧面图如图所示(侧壁均为竖直),置于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两物体材料密度分别为和,沿虚线切去宽度均为的一部分后,剩余部分产生的压强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于粗细均匀的柱形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有。设物体A的上下一样粗,缺少部分的重力为G1,A对桌面的压强
B对桌面的压强
因为pA=pB,所以有
两个物体等高,所以。B物体竖直切,由知,B对桌面的压强不变。A只切除上半部分,重力减小,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据知,压强变小,即,,所以有。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8V不变,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100Ω 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小灯泡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只闭合S、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只闭合开关S、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开关S、时,电路的最小功率为7.2W
B. 只闭合开关S、时,R的变化范围为24~60Ω
C. 只闭合开关S、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25A
D. 只闭合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只闭合开关S、时,滑动变阻器R和灯泡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15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由图乙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4A,则电路的最小功率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
由于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所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为
则R的变化范围为24~37.5Ω,故A正确,B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只闭合S、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
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9. 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才有了发电设备供动车运行,动车停靠的站台设置有安全黄线,是避免因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_____带来的安全隐患。
【答案】 ①. 法拉第 ②. 小
【解析】
【详解】[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这个重要现象的发现使人类对电能的大规模获得和利用成为可能。
[2]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10. 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 ①. 响度 ②. 声源
【解析】
【详解】[1]“轻声”体现的是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是指响度这一声音的特性。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它条件一定时,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角度来看,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1. 在一次实验探究活动中,小林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为2.7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绳子自由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林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答案】 ①. 0.27 ②. 75
【解析】
【详解】[1]小林做的有用功
W有=Gh=2.7N×0.1m=0.27J
[2]由图示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2N。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3h=3×0.1m=0.3m
拉力所做的总功
W总=Fs=1.2N×0.3m=0.36J
机械效率
12.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 端移到b端, 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乙中线段 AB 表示。则电源电压 U=_______V,滑片P滑到ab中点时, 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2=_______W。
【答案】 ①. 6 ②. 0.9
【解析】
【详解】[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 在a端时,由两电表的关系变化图可知,R2两端的电压U2=4V,电路中的电流为0.2A,R1的阻值为
当滑片P 在b 端时,由两电表的关系变化图可知,R2两端的电压为0,R1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为0.6A,R1的阻值为
R1为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根据以上两式,解得,R1的阻值为R1=10Ω,电源电压U=6V。
[2]当滑片P 在a端时,由两电表的关系变化图可知,R2两端的电压U2=4V,电路中的电流为0.2A,R2的最大阻值为
滑片P滑到ab中点时,R2的阻值为10Ω,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特点,R1和R2两端的电压同为3V,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13. 小梁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液体密度,不吸水的实心圆柱体A的高度,上表面与容器中的水面刚好相平,下表面与圆柱形容器底的距离,压力传感器可以显示物体B对其支撑面压力F的大小。现以的速度将水匀速抽出,40min恰能将水全部抽尽,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轻质细线无弹性但承受的拉力有一定限度(忽略摩擦)。当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改变圆柱形容器中的液体,使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显示液体密度的大小,则此密度测量仪的测量范围为______
【答案】 ①. 80 ②.
【解析】
【详解】[1]由图甲可知,水和圆柱体的总体积
由于以的速度将水抽出,40min恰能将水全部抽出,则水的体积为
则圆柱体A的体积
因为物体A不吸水,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即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A浸没时所受的浮力
即当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80N;
[2]由图乙可知,随水位下降,压力传感器示数应不断减小,在A脱离液面时达到稳定,而图乙中15min时示数突然增大,可推断此时绳子突然断开(达到了绳子的最大承受力),故15min后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B所受的重力,即
由图乙可知,分析B的受力,当压力传感器示数时,绳子的拉力
分析A的受力,受重力GA、绳子的拉力F拉1和水的浮力F浮1,则有
物体A的质量为
由,可得圆柱体的底面积为
由图乙可知,时绳子拉断,则此时抽出的水的体积为
则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此时圆柱体A浸入水的深度为
此时A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A物体所受浮力为
根据受力平衡可知
因绳子的最大拉力为
由于A的重力为,则A所受浮力最小为
且A浸没在液体中时
则液体的最小密度为
A浸没时所受的最大浮力与A的重力相等,即
F浮大=GA=160N
则可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为
所以该密度测量仪的测量范围是。
14. 如图所示,重5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该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F,如下图所示
15. 请在图中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根据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经过焦点,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
点睛:涉及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作图,应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画图中灵活运用,像这一类的作图即可迎刃而解.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15小题6分,16小题8分,17小题8分,共22分。)
16. 如图所示是小婧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她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面,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A蜡烛大小完全相同)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相应移动蜡烛B,蜡烛B均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__。将蜡烛B移走,在其所在位置放上光屏,发现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答案】 ① 较暗 ②. 相等 ③. 虚
【解析】
【详解】[1]为使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她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面,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相应移动蜡烛B,蜡烛B均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B与A的像大小相等,因蜡烛B与A蜡烛大小完全相同,故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将蜡烛B移走,在其所在位置放上光屏,发现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7. A、B两组同学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如图甲,应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实验器材;
(2)A、B两组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图乙是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两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3)观察乙图,可知实验时的大气压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质量 ③. 小于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或壁,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2]A、B两组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但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质量越多,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越长。
(3)[3]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而由图乙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为97℃,因此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18. 小花发现外婆家的咸鸭蛋特别好吃,她猜想应该和浸泡咸鸭蛋的盐水密度有关,于是她和小伙伴们取来浸泡咸鸭蛋的盐水,用烧杯、量筒和天平来测量盐水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_________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她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64g,然后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所测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细心的小花发现,新鲜的鸭蛋放入久置的浓盐水中会悬浮在其中某一深度,如果用竹签将鸭蛋压入更深的地方,撤去竹签后鸭蛋又会上浮到原来的深度,小花猜想这是因久置的浓盐水在不同深度处的密度不同所致。于是她找来电子秤、圆柱形容器、不吸水的金属块、清水、浓盐水、绳子按图所示先后顺序来测量不同深度处浓盐水的密度;
①分析A、B步骤可得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cm3。F步骤中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步骤中电子秤所受压力,D、F步骤中金属块所处深度的浓盐水密度相差________g/cm3;
②实验后,有小伙伴提出D、E、F 这三个步骤中电子秤示数不同有可能是绳子排开液体体积不同所致,请你写出一种实验方案,辨别绳子排开液体体积不同是否是导致三个步骤中电子秤的示数不同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答案】 ①. 水平 ②. 左 ③. 40 ④. 1.05 ⑤. 50 ⑥. 大于 ⑦. 0.03 ⑧. 将绳子不同长度浸入盐水中,观察电子秤示数变化情况
【解析】
【详解】(1)[1]为了在测量质量时,减小误差,应将天平防止水平台面上。
[2]由图甲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由右偏左调可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3]由乙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mL,合40cm3。
[4]由丙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刻度为2g,则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1=100g+20g+2g=122g
则盐水的密度
(3)[5]图A中,清水和容器的质量为610.5g,图B中,金属块浸没在清水中,没有沉底,清水和容器的质量为660.5g,则金属块的体积等于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6]图F中,电子秤称得容器和浓盐水的质量为856g,则图D中,电子秤称得容器和浓盐水的质量为854.5g,则F步骤中电子秤称的质量大于D步骤中电子秤称的质量,由于电子秤受到的压力来自于容器的重力,故则F步骤中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大于D步骤中电子秤所受压力。
[7]D、F步骤中金属块所处深度的浓盐水相差密度
[8]将金属块取出,只将绳子浸入盐水中,将绳子不同长度浸入盐水中,观察电子秤示数变化情况。
19. 小谭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到以下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待测小灯泡、滑动变阻器“50Ω 0.5A”、“100Ω 1A”、“800Ω 15A”各一个、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学生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______(要求滑片右移灯泡变暗,且导线不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华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为零,经检查电表完好,则故障可能是______;
A.小灯泡断路 B.小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故障排除后,小谭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滑片P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小谭根据实验中获得的6组数据绘制的小灯泡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本实验中小明对滑动变阻器的最佳选择是______(选填、或);
(5)在实际测量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其接入电路中电阻减小,相应小灯泡的阻值变化了,则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若完成对灯泡额定功率测量的实验后,小谭再用标有“2V ?A”的小灯泡替换,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让正常发光,若前后两次与的功率差与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差相等,则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答案】 ①. ②. 断开 ③. C ④. 左 ⑤. 0.75 ⑥. R2 ⑦. 大于 ⑧. 0.3或0.6
【解析】
【详解】(1)[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调节其两端电压,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暗,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其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作图如下:
(2)[2]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电路出现了断路,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电压表并联以外的电路断开,所以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4]由图丙知,在6组数据中,当电压表示数为0.5V时,通过的电流最小为0.1A。此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1=U总-U灯1=6V-0.5V=5.5V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
而6组数据中,电流的最大值小于0.4A,三个变阻器允许通过的电流都比0.4A,所以变阻器的最佳选择是R2。
(4)[5]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示数为2V,是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分得的电压太大,应让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分压变小,直至电压表示数为2.5V,所以滑片应向左移动。
[6]图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P=UI=2.5V×0.3A=0.75W
(5)[7]在实际测量中,调节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因为灯泡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可知,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量大于灯泡阻值的增加量时,才能让总电阻减小,故∆R1>∆R2。
(6)[8]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0.75W,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
P滑1=U滑1I=(U总-U)I=(6V-2.5V)×0.3A=1.05W
L2正常发光时,有
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替换之后灯泡的功率减小,变阻器的功率减小,两者功率的变化量相同,可得
解得,所以L2的额定功率
二是替换后灯泡的功率减小,变阻器的功率增大,则有
解得,所以L2的额定功率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18小题6分,19小题8分,20小题8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0. 一辆质量为的载重货车,现装有质量为的货物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已知货车共有4个车轮,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为,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求:
(1)货车停下后对地面的压强;
(2)货车匀速行驶10s牵引力做的功。
【答案】(1);(2)6×106J
【解析】
【详解】解:(1)货车和货物的总重为
货车停下后对地面的压强为
(2)货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牵引力大小为
F =f=3×104N
货车匀速行驶10s通过的路程为
s=vt=20m/s×10s=200m
牵引力做的功为
W=Fs=3×104N×200m=6×106J
答:(1)货车停下后对地面的压强为;
(2)货车匀速行驶10s牵引力做的功为6×106J。
21.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养生壶,其原理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养生壶的额定电压为220V,和都是用于对茶水加热的电热丝,该壶有加热挡和保温挡,其中额定保温功率和额定加热功率分别为242W、1210W。【已知:电热丝电阻不变,养生壶在使用时其两端电压恒定,茶水的比热容】。求:
(1)养生壶正常保温时的电流;
(2)电阻的阻值;
(3)用电高峰时家庭实际电压往往偏低,某次家庭实际电压为200V时,使用该养生壶用加热挡将1kg的茶水从13°C加热至98°C刚好沸腾时,用时400s,求养生壶的加热效率。
【答案】(1)1.1A;(2)160Ω;(3)85%
【解析】
【详解】解:(1)根据可得,养生壶正常保温时的电流为
(2)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接b时,R2和R1串联接入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此时为保温挡,总电阻为
当开关S接a时,只有R1接入电路中,此时为加热挡,则R1的阻值为
可得电阻的阻值为
(3)将1kg的茶水从13°C加热至98°C刚好沸腾时,吸收的热量为
消耗的电能为
养生壶的加热效率为
答:(1)养生壶正常保温时的电流为1.1A;
(2)电阻的阻值为160Ω;
(3)养生壶的加热效率为85%。
22. 如图甲所示,A为高30cm、底面积的均匀圆柱体,图乙是放置在地面上重为2N、底面积为的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高为h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且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柱形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与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放入物体前,容器中水重多少N。
(2)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3)当h=28cm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多少Pa。
【答案】(1)30N ;(2)800kg/m3 ;(3)2380Pa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放置前,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600Pa,由可得,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容器重力和容器内水的重力之和,即
(2)由题意即图像可得,当h=12.5cm时,放入水中的圆柱体刚好处于漂浮状态,且没有水溢出,此时有
由质量公式G=mg可得
(3)由题意及图可得,当h=12.5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且刚好没有水溢出,之后随着h的增大,水不断溢出,但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不变,当圆柱体的高度刚好大于容器高度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大,所以圆柱体的浮力等于重力,也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有
当h=28cm时,高出容器部分圆柱的重力为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答:(1)放入物体前,容器中水的重力是30N;
(2)物体A的密度为800kg/m3;
(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380Pa。
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原卷版docx、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江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江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