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督查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作图必须用2B铅笔,并加黑加粗.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空气的密度约为B. 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C. 一间教室的空气质量约2kgD. 一个普通手机的重力大约为20N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的密度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所以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故B符合题意;
C.一间教室的长、宽、高约为10m、6m、3.5m,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则一间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普通手机的质量约为150g,其重力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关于质量、密度和重力,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 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密度和重力都要变小
C. 天平和测力计在太空将无法正常使用
D. 地面某位置处,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只是位置变了,其质量、密度均不变,重力会变小,故B错误;
C.天平是利用压力等于重力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在太空中物体不受重力,天平无法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可以通过弹簧形变的大小反映拉力的大小,在太空中可以使用,故C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为G=mg,即地面某位置处,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3. 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太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电子是按照由大到小的尺度排序的
C. 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长度单位
D.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故A错误;
B.按照由大到小的尺度排序,应该是太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电子,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一年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故C正确;
D.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
A. 状态B. 透光性C. 硬度D. 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质与物质之间总是有一些区别的,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的明显不同之处称为物质的属性。 如果这种区别是物理的,我们就称之为物质的物理属性;
ABC.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延展性、硬度、透明度(透光性)、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状态等等,故ABC不符合题意;
D.质量是物质的多少,不同物质可以具有相同的质量,所以质量不是物质的属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下列各项中不必要的是( )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C.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D.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天平时,为了安全和方便,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故A必要,不符合题意;
B.调节横梁平衡时,由于游码的位置对天平的平衡有影响,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故B必要,不符合题意;
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可以通过观察指针静止时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相对分度盘的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幅度是否相同,故C不必要,符合题意;
D.由于测量物体时,是向右移动游码,所以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故D必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雪天轮胎上的链条B. 旱冰鞋上的滑轮
C. 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D.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雪天轮胎上的链条,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旱冰鞋上的滑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A 点处,就能很容易地打开水龙头。此过程中,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施力物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力的大小、方向没有变化,但力的作用点发生了变化,就很容易打开了水管,可见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 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则比较甲、乙、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是( )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知,A中水最少,C中水最多,将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所以,三个金属球的体积V甲>V乙>V丙,已知三个金属球的质量相等,由可得,ρ丙>ρ乙>ρ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 弹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 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C. 推力、拉力、摩擦力都属于弹力
D. 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它是由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如果没有弹性形变就没有弹力作用,故A错误;
B.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后想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力,故B正确;
C.推力、拉力属于弹力,摩擦力不属于弹力,产生原因不同,故C错误;
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它是由课本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10. 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有水的烧杯总质量为、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总质量为,并分别读出水和未知液体的体积为,现在图像中标出A点和B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杯质量是60gB. 该液体质量为64g
C. 该液体密度为D. 该液体密度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当水的体积为50mL=50cm3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80g,50mL水的质量为
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80g,则烧杯的质量为
故A错误;
BCD.烧杯的质量为30g,由图像得到当液体的体积为100mL=10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00g,则液体的质量为
液体密度为
该液体质量为
故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11. 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B.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C.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D.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负电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泡沫球发生相互吸引,小球有可能不带电或带正电,改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小球不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若相互排斥,则小球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 小明利用烧杯和水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1N)制作成“密度计”,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空烧杯的重力为1N,将水加至“标记”处,如图乙所示。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烧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N,然后将此弹簧测力计改为密度计。使用时液体每次均加至烧杯中标记处,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密度计量程为0~4g/cm3
②该密度计可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
③该密度计刻度是不均匀的
④若仅将“标记“下移,则该密度计的量程将变大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由题意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5N,所装液体的最大重力为
所装液体的最大质量为
所装液体的体积为
所测液体的最大密度为
故该密度的量程为0~2g/cm3,故①错误;
②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故所测质量差异的最小值为0.01kg,所测密度差异的最小值为
故②正确;
③由题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为
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成一次函数关系,液体密度变化量相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量也相同,所以该密度计刻度是均匀的,故③错误;
④若仅将“标记“下移,所测液体体积变小,由③可得
当液体体积变小时,所测液体密度变大,即该密度计的量程将变大,故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 下面主要运用了物质的哪一物理属性。厨房炒菜用的锅子的手柄常用塑料来做,主要是利用塑料的______好;俗话说“没有金钢钻,莫揽瓷器活”,金刚钻的______比瓷器大;白炽灯的灯丝是用钨制成的,是利用了钨的______高。
【答案】 ①. 隔热性 ②. 硬度 ③. 熔点
【解析】
【详解】[1]厨房炒菜用的锅子的手柄常用塑料来做,主要是利用塑料的隔热性好。
[2]金刚钻是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它的硬度比瓷器的硬度大,所以它能钻透瓷器。
[3]白炽灯的灯丝要耐高温,不易熔化,所以要求灯丝的熔点要高,选用钨丝作为灯丝就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14. 4月盛开的花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一颗更大的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______有关。分子的直径约,合______nm.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原子结构模型,其中______(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 ①. 扩散 ②. 引 ③. 温度 ④. 0.1 ⑤. B
【解析】
【详解】[1]花飘香是花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2]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一颗更大的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4]因为
所以
[5]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15. 某医院急诊室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三分之一,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增大为______cm3。(ρ冰=0.9g/ cm3)
【答案】 ①. 4 ②. 500
【解析】
【详解】[1]用去三分之一的氧气后,瓶内的氧气质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而氧气瓶的体积不变,所以由密度公式可知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即密度为4kg/m3。
[2]水变成冰后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得,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增大为
16.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______;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的玻璃管.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电子,说明______是可分的。
【答案】 ①. 分子间有空隙 ②. 细 ③. 原子
【解析】
【详解】[1]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在体积变化一定时,内径越细的玻璃管,高度变化更大,实验现象更明显。
[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科学家首先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17. 甲、乙两液体体积比为3∶2,质量比为3∶4,则它们的重力之比是______,它们的密度比为______;如果将甲液体倒去一半,乙液体倒去四分之一,则它们各自的密度与原来相比______(填“不变”、“变大”或者“变小”)。
【答案】 ①. 3∶4 ②. 1∶2 ③. 不变
【解析】
【详解】[1]它们的重力之比是
[2]它们的密度比为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甲液体倒去一半,乙液体倒去四分之一,它们各自的密度与原来相比不变。
18. A、B是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其中一个球是空心的,A球质量为144g,体积为,B球质量为72g,体积为,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_(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另一个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______。
【答案】 ①. A ②. 9×103 ③. 4
【解析】
【详解】[1]A、B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
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球,实心球的密度大于空心球的密度,所以实心球应该是A。
[2]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3]另一个空心球的金属部分体积是
另一个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19. 如图a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存在的操作错误是没有使弹簧的拉力方向与______一致.纠正错误后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如图b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c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b相比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轴线方向 ②. 2.2N ③. 变大
【解析】
【详解】[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使弹簧的轴线方向(即弹簧伸长的方向)与被测量的力的方向一致;由图可知,图中操作的错误在于没有使弹簧受到的拉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2N。
[3]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c所示进行测量,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自身重力的影响,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b相比将变大。
20. 小明同学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选用弹簧甲和乙进行测试:当在弹簧的下端挂相同的钩码时,两根弹簧的伸长不同,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其中一根弹簧的实验图像得到结论是______.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若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以上两空均填“甲”或“乙”),对于精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紧相邻两刻度间隔1.5mm,则其分度值是______N。
【答案】 ①. 见解析 ②. 乙 ③. 甲 ④. 0.1
【解析】
【详解】[1]从图像可以看出,甲图线在4N以内,乙图线在8N以内,图线均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3]读图像可知,在拉力相同时,弹簧甲的伸长更明显,因此它适合制作精确度较高的测力计,弹簧乙的伸长更不明显,而且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因此它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测力计。
[4]对于精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即弹簧甲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紧相邻两刻度间隔1.5mm,则其分度值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
21. 请在图中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不倒翁”的重心)。
( )
【答案】
【解析】
【详解】不倒翁的所受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22.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铅笔受到手指向下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23. 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故作图如下:
24. 一个容积为的瓶内装有320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10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20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与瓶口相平。求:
(1)瓶子内水的体积;
(2)瓶子内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
【答案】(1);(2);(3)
【解析】
【详解】解:(1)瓶子内水的体积为
(2)瓶子内石块的总体积为
(3)石块的总质量为
则石块的密度为
答:(1)瓶子内水的体积为;
(2)瓶子内石块的总体积为;
(3)石块的密度为。
25. 一辆自重是的卡车,装着24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前,求:(g取10N/kg)
(1)空卡车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这辆卡车总重为多少牛;
(3)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
【答案】(1);(2);(3)箱
【解析】
【详解】解:(1)空卡车的质量是
(2)一箱货物的重力是
这辆卡车的总重力是
(3)桥的限重是10t,允许通过车的总重力是
需要卸下货物的重力为
需要卸下货物的箱数
答:(1)空卡车的质量是;
(2)这辆卡车总重为;
(3)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4箱货物。
26. 小明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下列操作: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在尽力调节平衡螺母后,指针仍偏向分度盘右侧,于是他在左盘中放入几枚订书钉,完成了平衡调节,然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这与真实质量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你帮他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
(3)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在测量完成后,小明发现石块吸水,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若已知该未吸水的矿石每能吸水,则未吸水时石块的密度为______.
【答案】 ①. 左 ②. 52.6 ③. 相等 ④. 2.63 ⑤. 偏小 ⑥. 偏大 ⑦. 2.367
【解析】
【详解】(1)[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右偏,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示数为2.6g,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m=50g+2.6g=52.6g
[3]由于测量前天平横梁已经是平衡的,不影响测量结果的大小,故这与真实质量相比不变。
(2)[4]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石块的密度
(3)[5]细线会排开一定体积的水,导致测量的金属块的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故密度的测量值要偏小。
(4)[6]石块吸水,使得增加的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小,计算得到的石块密度偏大。
[7]已知该未吸水的矿石每10cm3能吸水1cm3,已知矿石吸水之后的体积为20cm3,则矿石真实体积为
解得
则未吸水时石块的密度为
27. 学校物理社团兴趣小组利用天平、烧杯和水来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先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液面到达的位置作标记,测出总质量为;
(3)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向烧杯中加水到______处,测出此时水和烧杯总质量为,则金属块的表达式______;
在步骤③中,若考虑取出的金属块带有水,则这一因素会导致测得的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4)整理器材时,小组同学发现天平的左侧托盘由于破损缺失了一角,则所测的密度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5)小明用上述密度为的金属块和天平测量出了盐水的密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先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放有适量盐水的烧杯中,在液面到达的位置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
③将金属块从盐水中取出,向烧杯中加盐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答案】 ①. 标记 ②. ③. 不影响 ④. 仍然准确 ⑤.
【解析】
【详解】(3)[1]本实验用了等效替代法,所加水的体积应与金属块体积相等,所以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
[2]由题意可知,烧杯与原来水质量为
所加水的质量为
所加水的体积即金属块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密度为
[3]增加水的质量为第三个图中烧杯和水的质量减去第一个图中烧杯和水的质量,不论金属块带出多少水,第三个图中的水都加到标记处,质量不变,所以等效替代的水的质量的测量仍然准确,故这一因素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4)[4]在测量前天平已经调平,因此天平的左侧托盘由于破损缺失了一角对质量的测量无影响,所以所测密度值仍然准确。
(5)[5]所加盐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为
所加盐水的质量为
盐水的密度为
28. 如图所示,小华在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1)图中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在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进行校“0”,小明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N;
(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
(3)小华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甲中图线______所示;若小明在用数量不同的钩码进行实验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甲中的图线______;第三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N刻度处则该小组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______(以上三空均填图线序号);
(4)小华还完成了下面操作,探究重力的方向:首先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如图乙),随后将木板M倾斜,逐渐增大M与桌面的倾角(如图丙),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要进一步验证结论,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
(5)如丁图所示的水平仪,用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若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______边高(选填“左”、“右”)。
【答案】 ①. 竖直 ②. 0.2 ③. 正比 ④. ① ⑤. ① ⑥. ② ⑦. 不变 ⑧. 剪断细线,观察小球下落方向 ⑨. 竖直向下 ⑩. 右
【解析】
【详解】(1)[1] 所测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在竖直方向上调零。
[2] 小明使用的弹簧测力计1N又分为5小格,分度值是0.2N。
(2)[3] 分析表格数据,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一定,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4][5]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所以小华、小明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都如图甲中图线①。
[6] 第三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N刻度处,则质量为0时,重力不为0,关系图像成一次函数关系,但要与图线①平行,该小组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②。
(4)[7][8][9] 探究重力的方向:首先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如图乙),随后将木板M倾斜,逐渐增大M与桌面的倾角(如图丙),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要进一步验证结论,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剪断细线,观察小球下落方向,发现小球竖直下落。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10]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若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左边低,右边高。
29.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该实验的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运动;
(2)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选______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可得正确结论,下列现象中,运用到此结论的是______;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铁链
B.移动很重的木块时,在地面上铺滚木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4)三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大小,不能是______图像所描述的情况;
(5)如图甲,若小明第一次拉木块匀速前进,第二次拉木块加速前进,表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分别为、;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6)实验后,经老师引导,小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当他向右拉出木板的过程中,______(一定/不一定)要匀速拉动,此时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左/右);
(7)A、B是两支圆铅笔,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方法放置在一个斜面上,铅笔______(选填“A”或“B”)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你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 ①. 匀速直线 ②. 甲、乙 ③. 乙、丙 ④. C ⑤. D ⑥. = ⑦. 不一定 ⑧. 右 ⑨. B ⑩.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故选择甲乙两次实验。
(3)[3] 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应选乙、丙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可得正确结论。
[4] 由乙、丙两图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铁链,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移动很重的木块时,在地面上铺滚木,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5] 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无关,实验中,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三次实验中,木块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C均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D图表示加速运动,故选D。
(5)[6] 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无关,两次实验中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则滑动摩擦力相同,则等于。
(6)[7][8] 由图丁所示实验可知,在用力将木板向右拉出的过程中,此时木块相对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向右的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因此小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当他向右拉出木板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匀速拉动,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7)[9][10] 其它因素相同时,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所以铅笔B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实验序号
钩码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1
0.1
1
10
2
0.2
2
10
3
0.3
3
10
江苏省徐州贾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贾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贾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徐州贾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