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高一)(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高一)(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高一原卷版docx、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高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白杨树是防风固沙的常用树种,一棵白杨树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属于( )
A. 细胞B. 个体C. 种群D. 群落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一棵白杨树就是一个个体,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高等植物叶肉细胞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B. 高倍镜下需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C.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D. 需要调节视野亮度时,可以转动反光镜
【答案】B
【解析】
【分析】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正确步骤应为:a、一“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b、二“移”,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下呈的是倒立的虚像,移动时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哪-方向就像哪方向移动装片即可,口诀“偏哪向哪移”。c、三“转”,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d、四“调”,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详解】A、用低倍镜寻找要观察的物像,之后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A正确;
B、高倍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B错误;
C、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需转动转换器进行镜头切换,不能掰镜头,C正确;
D、需要调节视野亮度时,可以转动反光镜或调节光圈大小,D正确。
故选B。
3. 农谚“春雨贵如油”,因为春雨为农作物提供了大量的( )
A. 自由水B. 结合水C. 糖类D. 无机盐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就越旺盛;而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详解】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就越旺盛;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各种生物的代谢活动变得旺盛起来,故春雨为农作物提供了大量的自由水,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某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下列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若含有脂肪,加入苏丹III染液可以染成橘黄色
B. 若含有蛋白质、加入斐林试剂可以变成紫色
C. 若含有还原糖,加入双缩脲试剂可以变成蓝色
D. 若含有淀粉,加入甲紫溶液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即若含有脂肪,加入苏丹III染液可以染成橘黄色,A正确;
B、若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剂可以变成紫色,B错误;
C、若含有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可以变成砖红色,C错误;
D、淀粉是非还原糖,不能用甲紫溶液(用于染色体染色)和斐林试剂进行染色,可以用碘液,D错误。
故选A。
5. 口腔上皮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 )
A. 细胞质B. 细胞核C. 叶绿体D. 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其次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详解】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其次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是静止不动的B.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C. 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D. 细胞膜以蛋白质为基本支架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详解】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是静止不动的,A错误;
B、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
C、细胞膜表面具有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C正确;
D、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核仁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 核孔允许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
D. 核膜是单层膜结构,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通常代谢旺盛的细胞,其核仁较大;
(2)核孔:选择透过性,DNA不能通过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
【详解】A、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A正确;
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不能通过核孔;并且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也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C错误;
D、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D错误。
故选A。
8. 婴儿肠道上皮细胞可以从母乳直接吸收来自母体的多种抗体,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这些抗体都是大分子物质,它们进入肠道上皮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胞吞
【答案】D
【解析】
【分析】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内吞)和胞吐(外排),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抗体为生物大分子,本质为蛋白质,进入肠道上皮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但是会消耗能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特性不包括( )
A. 具有专一性B. 具有高效性
C 作用条件较温和D. 升高化学反应活化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为: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是其作用机理,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0. ATP之所以成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结构,下列能准确表示ATP的结构简式的是( )
A. A~P~P~PB. A-P~P~P
C. A-P-P~PD. A-P-P-P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TP合成的场所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每分子的ATP含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 仙人球是一种耐早的植物,浇水过多会发生“烂根”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中水分过多导致根细胞吸水涨破
B. 土壤缺乏氧气导致根细胞长期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毒害植物根部
C. 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导致根细胞遭到破坏
D. 水分充足土壤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根细胞被破坏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根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A错误;
B、雨水过多时,土壤溶液中的溶解氧不足,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造成烂根现象,B正确,
C、土壤若有毒,植物不能生长,C错误;
D、水分充足不会导致物生物大量繁殖,D错误;
故选B。
12. 玉米种子经过增殖分化,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玉米细胞分化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B. 细胞原有的功能
C.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
【详解】A、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会发生稳定性变化,A错误;
B、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C正确;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如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较多,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B. 在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D. 在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有丝分裂过程:(1)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2)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3)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4)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在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并且出现纺锤体,A正确;
B、在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上,B正确;
C、在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正确;
D、末期赤道板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错误。
故选D。
14. 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不包括( )
A. 豌豆自花传粉
B. 豌豆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C.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D. 豌豆无法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受粉植物,A正确;
B、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B正确;
C、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受粉植物,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C正确;
D、豌豆是两性花,花相对较大,易于操作,花蕾期去雄后,套袋,待雌蕊成熟,可进行人工异花传粉,D错误。
故选D。
15. 孟德尔在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过程中,设计了测交实验,让杂种子一代(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后代不同性状的数量比为( )
A 9:3:3:1B. 1:1:1:1C. 3:1D. 1:1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性状表现为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
【详解】测交实验遗传即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YyRr能产生YR、Yr、yR、yr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YyRr、Yyrr、yyRr、yyrr,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下图中正在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B. 次级精母细胞
C. 初级卵母细胞D. 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详解】图中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拉向细胞两极,故图中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 下列实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 )
A.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B.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C.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答案】C
【解析】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发现存在一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这种物质是DNA,A不符合题意;
B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DNA是转化因子,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当时有很多科学家还持质疑的态度,而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最终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DNA和RNA分子组成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DNA的碱基组成中没有( )
A. 腺嘌呤(A)B. 鸟嘌呤(G)
C. 尿嘧啶(U)D. 胸腺嘧啶(T)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与RNA的不同之处是五碳糖不同,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
【详解】DNA和RNA统称为核酸,DNA与RNA共有的碱基是A、G、C,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T),而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故DNA分子中不具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 猫叫综合征患者生长发育迟缓,存在严重智力障碍,这种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 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
B.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
C. 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D.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分为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数目变异分为单条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成成倍的增减。
【详解】A、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
B、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正确;
C、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C正确;
D、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20. 生物学家在草原上偶然发现了一种与七星瓢虫相似的生物,要判断二者是不是同一物种,应该( )
A. 观察它们的食物是否相似
B. 观察它们的进食时间是否相似
C. 观察是否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D. 观察是否会互相攻击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详解】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故生物学家在草原上偶然发现了一种与七星瓢虫相似的生物,要判断二者是不是同一物种,应该观察是否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是否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 下图表示某细胞结构,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填“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该细胞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肽链的合成发生在④________________上,该过程中,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______形成肽链。
【答案】(1) ①. 动物细胞 ②. 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 ①. 核糖体 ②. 脱水缩合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为线粒体,②为高尔基体,③为中心体,④为核糖体。
【小问1详解】
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小问2详解】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该细胞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小问3详解】
肽链的合成发生在④核糖体上,该过程中,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相邻两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相连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链。
22. 图甲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________________(填“同位素标记法”或“差速离心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________________(填“H2O”或“CO2”)。
(2)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上,它们能够捕获光能,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光。
(3)图甲中,A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B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A阶段的化学反应为B阶段的化学反应提供物质②_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B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乙,该绿色植物叶片在正午时分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同位素标记法 ②. H2O
(2) ①. 类囊体薄膜 ②. 蓝紫
(3) ①. 光反应 ②. 暗反应 ③. NADPH ④. ATP ⑤. 基质
(4)正午时分,阳光过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植物为了保持水分使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暗反应速率降低,整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降低
【解析】
【分析】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以及NADP+,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小问1详解】
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利用了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小问2详解】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它们能够捕获光能,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小问3详解】
图甲中,A为光反应阶段,B为暗反应阶段,A阶段的化学反应为B阶段的化学反应提供物质②NADPH(作还原剂和提供能量)和③ATP(提供能量)。B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含有相关酶)。
【小问4详解】
正午时分,阳光过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植物为了保持水分使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暗反应速率降低,整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降低。
23.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概念也是不断更新或修正的,科学家对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补充,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过程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少数生物(如部分病毒)特有的(填序号)。
(4)________________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叫作1个密码子,已知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_________种,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心法则
(2) ①. 转录 ②. 翻译 ③. 逆转录 ④. 半保留复制
(3) ①. ④ ②. ⑤
(4) ①. mRNA ②. 64 ③. 地球生物有共同起源,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为DNA的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逆转录,⑤为RNA的复制。
【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①为DNA的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逆转录,⑤为RNA的复制,此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为中心法则。
【小问2详解】
图中②表示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③表示翻译(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过程;④表示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过程;①过程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小问3详解】
图中过程④(逆转录)和⑤(RNA的复制)是少数生物(如部分病毒)特有的。
【小问4详解】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叫作1个密码子,已知的密码子共有64种,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此现象说明说明地球生物有共同起源,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4.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5号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是__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2)8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10号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___________(填“1号”或“2号”)。
(3)11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X ②. 隐性
(2) ①. XAXa ②. 1号 (3)1/2
【解析】
【分析】由于5号和6号不患病,且5号不携带致病基因,而10号患病,故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小问1详解】
由于5号和6号不患病,且5号不携带致病基因,而10号患病,故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小问2详解】
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号个体患病基因型为XaY,8号个体表现正常,故8号的基因型为XAXa,10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Y,10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个体,6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个体。
【小问3详解】
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Y,8号个体表现正常,故8号的基因型为XAXa,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Y,1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11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二) 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二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二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三)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