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语文考点精练---专题二 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三)爱国忧民诗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中考语文考点精练---专题二 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三)爱国忧民诗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考点精练---专题二 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三)爱国忧民诗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考点精练---专题二 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三)爱国忧民诗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考点精练---专题二 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三)爱国忧民诗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考点精练---专题二 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三)爱国忧民诗,共18页。
    第11首 春望
    【文学常识】《春望》,作者 ,字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杜草堂。其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素养通关】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对诗歌颔联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杜甫 子美 诗圣
    素养通关
    1.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片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2.示例:我赞成“诗人落泪”的解释。该联运用了触景生情的写法,诗人面对国家破碎的局面,种种念头齐涌心头,不禁见花落泪、闻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思想感情。
    3.“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4.展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以及他忧国忧民的形象。
    5.A
    第12首 过零丁洋
    【文学常识】《过零丁洋》,作者 , (朝代)末年爱国诗人。他为了救亡图存,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其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正气歌》等。
    【素养通关】
    1.首联中诗人回顾自己人生中的两件大事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3.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妙在何处。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文天祥 南宋
    素养通关
    1.一是通过科举入仕,二是在起兵抗元中度过了四年。
    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自己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哀之情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之情。
    3.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4.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充分体现了他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5.本诗将个人遭遇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沉痛而悲壮的心境,表现了他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6.B
    第13首 己亥杂诗(其五)
    【文学常识】《己亥杂诗》(其五),作者 ,号定盦, 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其著有《定盦文集》《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
    【素养通关】
    1.请发挥想象,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叙写的情景。
    2.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龚自珍 清
    素养通关
    1.示例:诗人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诗人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2.这里的“离愁”不仅是诗人愤然辞官归乡所产生的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更是离别京城,离别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报国的职位的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3.示例: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爱国之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4.诗人想舍的是朝廷的黑暗与腐朽,不想舍的是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5.D
    第14首 卖炭翁
    【文学常识】《卖炭翁》,作者 ,字乐天,晚年号 ,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其现存诗3000多首,著有《白氏长庆集》。
    【素养通关】
    1.请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
    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3.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什么现象?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有不少精彩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分析一例即可)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白居易 香山居士 唐
    素养通关
    1.示例:这两句诗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2.表现了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3.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腐败,亦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及其带给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
    4.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表现了诗人对宫市的揭露与抨击。
    5.示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表现出卖炭老人的年高与劳苦,突出了“伐薪烧炭”的艰辛。
    第15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学常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 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其著有《 》。
    【素养通关】
    1.“归来倚杖自叹息”中“叹息”的内容是什么?
    2.诗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表达效果。
    4.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
    5.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你认为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
    B.“归来倚杖自叹息”不仅可以想象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感受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茅、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C.“自经丧乱少睡眠”,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从眼前的处境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表现了诗人面对艰难的生活和战乱无可奈何的心情。
    D.“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整首诗中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杜甫 现实主义 杜少陵集
    素养通关
    1.诗人叹息的是百姓贫穷困苦的生活现状。
    2.主旨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示例:此句一是实写自然环境,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景象,给人以压抑之感;二是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4.诗人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难。
    5.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是因为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诗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6.C
    第16首 相见欢
    【文学常识】《相见欢》,作者 ,五代时 君主,字重光,世称“李后主”,他虽然是一个不称职的君主,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词人。
    【素养通关】
    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着重写什么?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俞平伯《读词偶得》中说:“其实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之中,已摄尽凄婉之神矣。”请据此赏析此句。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锁”字最为绝妙,请赏析“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5.请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孤寂凄清的气氛。
    C.下片转入抒怀,写出了词人沦为囚徒后内心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抒发了词人离乡去国之苦。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李煜 南唐
    素养通关
    1.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做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抒发了词人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示例:“无言”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勾勒出词人孤身登楼的身影。这句词运用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凄婉之情。
    3.示例:“锁”字将秋色、秋意当作可锁之物,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梧桐深院的萧瑟凄凉,表达了词人无可解脱的孤寂之感。
    4.表达了词人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来、说不清的那种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真实感受,是饱含辛酸、极其痛苦的伤心语。
    5.示例:以“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写出了昔日帝王沦为囚徒的屈辱及其悲苦的人生感受和绵长的愁思。
    6.C
    第17首 木兰诗
    【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 代郭茂倩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 》被称为“乐府双璧”。
    【素养通关】
    1.读完全诗,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2.全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这一手法。
    3.《四溟诗话》中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请说说你对这四句诗的理解。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的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得当,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
    宋 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
    素养通关
    1.木兰是一个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爱国爱家的女英雄。
    2.泼墨如水:“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具体描写出征前的紧张和忙碌;或“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具体写出紧张的战争氛围及木兰的思亲之情。惜墨如金:“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
    3.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巧妙地加以揭晓,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4.C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内容:开篇写春望所见,即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炼字:“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之状,令人面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为全诗营造出荒凉凄惨的气氛。
    意境意象:“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修辞:运用拟人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说花鸟因感伤时事、痛恨离别而溅泪、惊啼。借花鸟抒发感时伤世之情,把诗人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借花鸟表现了出来。
    炼字:“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修辞:“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家书的珍贵;“家书抵万金”与“恨别”相照应,写出了因战事而消息隔断,久盼音信不至的焦急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描绘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掉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炼字:“白头”为愁所致,“搔”是对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感情: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主旨:通过描写安史之乱时期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内容理解: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国家危亡之时,起兵勤王抗元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自己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修辞: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借地名写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险,寓情于景。“说惶恐”是追忆过去,表明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叹零丁”是慨叹眼前,说的是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情感: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汗青”特指史册
    主旨: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表达方式: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炼字:“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勾画出广阔无垠的画面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现手法:展开联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写“落花”,实际表露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情感。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情感: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
    主旨:通过写诗人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内容理解:首两句写卖炭翁的制炭工序和炭的来之不易。
    人物形象:后两句仅用14个字就勾画出一个长期遭受烟熏火燎、疲惫憔悴的卖炭翁形象,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修辞:设问。前两句一问一答,通过愿望的卑微表现卖炭翁生活的贫困。
    描写方法:后两句属于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卖炭翁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车炭上。用“可怜”但又“忧”“愿”来写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的心理活动,倾注了诗人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表现手法:环境描写。“一尺雪”“辗冰辙”既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又烘托了卖炭翁的辛苦,与后文炭价之低形成反差,突出诗歌主旨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炼字:“翩翩”“把”“称”“叱”“牵”这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蛮横掠夺的场景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表现手法:“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宫使掠夺的残酷
    主旨:这首诗借卖炭翁由“伐薪烧炭”到进城“卖炭”,再到炭被抢走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使压榨劳动人民的罪恶行径,反映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炼字: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飞”“渡”“洒”“挂”等动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一幅秋风呼号图,渲染了凄苦的氛围,衬托出诗人焦灼、痛惜的心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炼字:“老无力”“呼不得”“叹息”等词语写出了诗人的老态,茅屋被秋风吹破已是悲剧,“群童”的行为更是雪上加霜,反映出诗人穷困的现实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表现手法:景物描写,一是实写自然环境,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景象,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大雨迫至。二是烘托出诗人愁苦凄惨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蓄势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写出诗人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的宽广胸怀。
    情感:表现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主旨: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诗人由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联想到天下受苦受难的人,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炼字:“无言”极言愁苦难言。“独”揭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婉。残月如“钩”将环境渲染得凄凉、幽冷,词人移情于月,勾起了离愁别恨和孤独忧伤。“锁”字将秋色、秋意当作可锁之物,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梧桐深院的萧瑟凄凉,表达了词人无可解脱的孤寂之感。
    表现手法、情感:情景交融,揭示了国破家亡后词人内心不能倾诉的孤寂、凄婉之情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修辞:以“丝”喻“离愁”,欲“剪”却“不断”,要“理”却“还乱”。通过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将愁苦之情具体化,写出了昔日帝王沦为囚徒的屈辱及其悲苦的人生感受和绵长的愁思。
    内容理解:“一般滋味”是词人的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主旨:这首词选取典型的景物,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内容理解:用“唧唧”的机杼声暗示木兰此时无心织布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内容理解:写木兰准备替父从军。用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和叹息原因:可汗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年老,家无长男。
    情感:“从此替爷征”可见木兰对父亲的爱(孝顺)、对国家的忠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内容理解:写木兰从准备出征到奔赴战场的情景。
    修辞:“旦辞爷娘去……”八句以排比的句式表现了军情的紧迫、木兰行军的神速与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受到紧张的战争气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内容和修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征途遥远,表现出木兰骑着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跃过高山的矫健身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军营的艰苦生活。“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对偶和互文手法,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内容理解:写木兰还朝辞官,表现了木兰的不慕富贵及对家园生活的眷念。
    修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内容理解: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的情景。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最后,以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时的喜剧场面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
    描写方法及修辞:运用动作描写和互文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木兰还家后一连串的动作,如“开”“坐”“脱”“著”“理”“帖”等,写出了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表达出木兰回家及恢复女儿装束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修辞: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巧妙地加以揭晓,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主旨:这首诗通过记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功名利禄、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语文第一轮考点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 (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第一轮考点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 (原卷版+解析),共29页。

    中考语文复习--爱国忧民类和雄心壮志类诗词鉴赏专项练(有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爱国忧民类和雄心壮志类诗词鉴赏专项练(有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情到深处,诗人泪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语文专题导练考点08 古代诗歌-诗: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语文专题导练考点08 古代诗歌-诗,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语文专题导练考点08古代诗歌-诗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新中考二轮语文专题导练考点08古代诗歌-诗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