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物态变化——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

    (4)物态变化——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第1页
    (4)物态变化——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第2页
    (4)物态变化——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4)物态变化——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

    展开

    这是一份(4)物态变化——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现象是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图甲中,“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图乙中,“云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图丙中,“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图丁中,“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2.关于如下图所示的北京某天天气预报信息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天的最高温度达到B.这天的温度让人感到寒冷难耐
    C.这天适合穿短衣、短裤等夏季服装D.这天夜间部分地区的道路可能会结冰
    3.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4.对下列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5.下列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熔化B.夏天,大雾弥漫——汽化
    C.深秋,霜打枝头——凝固D.冬天,冰封江面——凝华
    6.热现象是生活中的重要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B.冻肉出冷库的时候要比进冷库的时候更重
    C.坎儿井能减少新疆地区的蒸发量
    D.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在东北地区最冷的时候也不会结冰
    7.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如图所示。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总量基本不变,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C.植物蒸腾作用属于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8.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
    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
    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9.水污染已经是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严格控制水污染。下面关于水资源危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B.人类不科学地用水导致的水污染
    C.太阳照射导致水的大量蒸发D.能被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10.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1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识正确的是( )
    A.水循环造就了雪山和湖泊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淡水资源丰富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12.火锅,中国传统美食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在吃鸳鸯火锅时,我们会发现油腻的红锅总是比清淡的白锅先沸腾;边吃火锅还能看见火锅上方“白雾缭绕”;闻着香味,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关于吃火锅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锅先开说明油的沸点比水低
    B.白锅因液面缺少油膜阻碍,汤液蒸发带走热量较多而升温较慢
    C.“白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闻到火锅汤料的香味,是因为肉块在做热运动
    13.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汽化吸热
    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图甲中,“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小冰晶,这是凝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故A正确;B、图乙中,“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故B错误;C、图丙中,“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变成水,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D、图丁中,“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A、全天最高气温是,夜里最低气温是,故A错误;B、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温度为左右,这天的温度让人感觉炎热,故B错误;C、这天气温较高,适合穿着短衣、短裤等夏季服装,故C正确;D、由于这天温度很高,所以夜间道路不可能结冰,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选项A是错误的;常用温度计在测量物体温度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选项B是错误的;由图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读数为32 ℃,故选项C是错误的,选项D是正确的.
    4.答案:A
    解析:A.冰熔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A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出热量,故B错误;
    C.白气是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出热量,故C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干冰极易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升华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A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
    B.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冰是固态的,是液态的水遇冷变成的,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解析:A.根据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可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冻肉出冷库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会凝华成霜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在地下,可以减小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即减小水的蒸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但高于酒精的凝固点,所以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在东北地区最冷的时候可能会结冰,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尽管自然界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其总量也基本保持不变,但是我们所需的淡水资源却十分缺乏,因此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故A错误;
    B.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与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组成云,故B正确;
    C.树木蒸腾作用是树内水分汽化为水蒸气,汽化过程需要吸热,故C错误;
    D.在寒冷的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该过程属于凝华现象,冰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由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可知,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故A、B错误;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不充足,其中可用的淡水量就更少,还不到总水量的1%,且分布又很不均匀,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水被污染都是造成水资源的危机的原因,而水的蒸发是自然现象,不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是正确的,B不符合题意;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C错误,符合题意;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解析: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造就了雪山和湖泊,故A正确;
    B.水循环在海洋、陆地和天空等不同领域以固态、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但不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故B错误;
    C.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故C错误;
    D.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但对环境会造成损害,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食用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红汤先沸腾是因为食用油覆盖在水的上面,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红汤先沸腾,故A错误;
    B.汽化吸热,白锅因液面缺少油膜阻碍,液体表面积更大,汤液蒸发较快,使得汤液蒸发带走热量较多而升温较慢,故B正确;
    C.“白雾”是液体,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火锅汤料的香味是扩散现象,表明香味分子在做热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泪”的形成是蜡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从液态变为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A错误;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
    C.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热量,故C错误;
    D.蜡是非晶体,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相关试卷

    (2)光现象——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

    这是一份(2)光现象——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声现象——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

    这是一份(1)声现象——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讲解与必刷题型专题26 物态变化的理解与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讲解与必刷题型专题26 物态变化的理解与应用(含解析),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