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1.3 走进化学实验室(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0192/0-17137576905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1.3 走进化学实验室(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0192/0-17137576906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1.3 走进化学实验室(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1.3 走进化学实验室(二),共5页。
(常用仪器,药品的取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2)指出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 。② 。③ 。
【基础通关】
1.(教材变式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固体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欣悦同学将天平调平衡后称量氯化钠固体,图1中所表示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则她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若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读数仍为图1所示,则氯化钠的质量为 。
(2)梦瑶同学想用10 mL量筒量取6 mL氢氧化钠溶液(如图2),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图2中 (选填“a”或“b”)处的刻度保持相平。若梦瑶同学读数时俯视,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选填“偏多”或“偏少”)。
【素养提升】
4.(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1)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去取其他的药液,导致的后果是 。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过多,导致的后果是 。
(3)给烧杯加热时,底部未垫陶土网,导致的后果是 。
(4)将金属固体颗粒投入直立的试管中,导致的后果是 。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是小丽探究物质性质的连续操作步骤示意图,据此回答:
(1)写出图中两种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 (填字母)。
(3)步骤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完成后,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附着的水 。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C (2)①A污染试剂 ②B使人中毒 ③D打破试管
基础通关
1.A 2.C
3.(1)12.4 g 继续向左盘中加入少量氯化钠 7.6 g
(2)a 偏少
素养提升
4.(1)试剂交叉污染
(2)液体沸腾时从管口溢出,飞溅
(3)烧杯炸裂
(4)打破试管
解析:(1)使用胶头滴管后,胶头滴管内有试剂残留,未经清洗就吸取其他试剂,后果是造成试剂交叉污染。(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过多,液体沸腾时会从管口溢出,飞溅。(3)给烧杯加热时,底部未垫陶土网时,因为烧杯底面积大,用火焰直接加热,只可加热局部,使烧杯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4)将金属固体颗粒投入直立的试管中,金属固体颗粒属于块状固体,块状固体没有沿着倾斜的试管壁滑入试管中,后果是打破试管。
5.(1)①试管 ②酒精灯
(2)A、B
(3)蓝色沉淀变成黑色
(4)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回答。(2)根据取液、加液、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回答。(3)根据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进行分析回答。(4)根据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进行回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2课时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