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3.1 分子和原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0199/0-17137576986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3.1 分子和原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3.1 分子和原子,共3页。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1)广口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
(2)此实验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其总体积的 。
(3)如果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基础通关】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氢气 D.金刚石
2.(教材变式练)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0 mL水和1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分子间有间隔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D.1 g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教材变式练)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然后向小烧杯B中倒入浓氨水,立即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会变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浓氨水易挥发
B.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烧杯A中溶液变红,说明氨水显碱性
D.实验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素养提升】
5.(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对探究分子性质(如图1所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 (选填“A”或“B”)处溶液变为红色。
(2)图2实验中可观察 (选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选填“快”或“慢”)。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1/5
(3)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基础通关
1.C 2.C 3.D 4.B
素养提升
5.(1)B
(2)ab
(3)慢
解析:(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所以图2实验中ab段纱布条先变色。(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条变红的速率会变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31分子和原子doc、31分子和原子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