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课时练---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共5页。
(碳的化学性质)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可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碳发生了 (选填“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该反应利用的是碳的 性。
(2)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3)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4)若用装置甲进行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基础通关】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操作: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收集气体并验满二氧化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2.(教材变式练)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D.收集二氧化碳
3.(教材拓展练)通过学习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总结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确定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反应所需的药品及反应条件
B.气体的收集和放置方法
C.整个反应体系是否安全、环保
D.气体的颜色
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能溶解,故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5.甲、乙装置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下列对两套装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具有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功能
C.乙装置的长颈漏斗下端一定要伸入液体中,形成液封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6.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7.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8.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其中,发生装置中产生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适量的 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
【素养提升】
9.(素养拓展练)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作用。NO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应选用(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10.(素养拓展练)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择装置 (填字母)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 。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 (填字母);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C+2CuO2Cu+CO2↑ 氧化反应 还原
(2)黑色固体中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操作简单(或其他合理答案)
(4)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基础通关
1.B 2.B 3.D 4.C 5.D 6.A 7.D
8.(1)B、C 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澄清石灰水
素养提升
9.B
10.(1)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A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CaCO3+2HClCaCl2+H2O+CO2↑ D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检测,下列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