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示范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多音字,形近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整体感知全文,梳理写作思路。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3.欣赏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热爱丽江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阿来,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双冠王。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作者阿来,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著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驿道 草甸 矗立 闸口徘徊 翡翠 掺入 砚池 蘸到 渠水 擦拭 硕大咕咚 老柏树 蜿蜒
    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作者笔下的丽江古城,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你认为这幅画卷美在哪里?
    风景美——“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建筑美——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这里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这里的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民俗美——赶路、建筑、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等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喧腾奔流的金沙江。
    山下: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潭水映照雪山。
    找出描写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说说这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1)在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羊人在草甸上放牧牛羊。精神风貌:热爱生活,勤劳。
    (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翡翠;字画店老板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精神风貌:热闹,快乐,勤奋。
    (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精神风貌:和谐,融洽。
    (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精神风貌:热闹,愉悦。
    “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这句话用四个“看见”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第一个“看见”写出了到这里的游客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表现了游人之多,侧面描写出了古城丽江的出名;后三个“看见”从正面概述了古城丽江的景色。
    “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通过不同语言中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从侧面写出了游人对丽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本题运用排比效果分析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丽江古城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的特点。一气呵成,使人震撼。
    “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描绘了丽江古城民众的悠闲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丽江人民恬静平和的生活。
    ❶灵活的视角和观察方式。
    本文作者简单交代“一滴水”的流动就完成了一个景物到另一个景物的过渡,文章轻灵而生动。另一方面,对一些作者想“点到”却不愿详细描写的景物、事件(如东巴文字、主人与客人的对话、游客在晚间的活动等),作者常常利用“水滴”的流动或跳跃,点到即止,“理由充分”地不做详细描写。这样的写法虽然“不细”,不能穷形尽相,却能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引发联想与想象,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与思考。
    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描写对象表现得既有形象性,又富于情感和知识。例如,关于丽江古城的建设和出名,作者采用的是讲述小故事的写法;关于丽江城的选址缘由、四方街前水闸的作用,则以简要的描写来表现。这样就让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自然和谐地融入了全文如水流动的叙事中,文章的表达也显得更加圆润,更有整体感。
    ❸线索清晰,借物抒情。
    文章以“小水滴”为线索,通过“雪花——冰川——小水滴——跌入、跌出落水洞——经玉河流入四方街——经中河流经丽江古城并流出古城进入金沙江”,完成了“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小水滴”经过丽江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特色的建筑,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莲人托物言志,马人托物寓意,韩愈个人简历,姓名韩愈,字退之,食马者,千里马,思想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背景图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乐土”,景物描写,戏好看,豆好吃,都不是,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