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含解析)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含解析)第1页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含解析)第2页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含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 电离平衡优质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 电离平衡优质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4页。
    一、电离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里各组分的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来说,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通常用Ka、Kb分别表示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2.电离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
    (1)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例如:CH3COOHCH3COO-+H+
    Ka=eq \f(cCH3COO-·cH+,cCH3COOH);
    NH3·H2ONHeq \\al(+,4)+OH-
    Kb=eq \f(cNH\\al(+,4)·cOH-,cNH3·H2O)。
    (2)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电离都有电离平衡常数,通常用Ka1、Ka2等来分别表示。例如,
    H2CO3H++HCOeq \\al(-,3)
    Ka1=eq \f(cHCO\\al(-,3)·cH+,cH2CO3);
    HCOeq \\al(-,3)H++COeq \\al(2-,3)
    Ka2=eq \f(cH+·cCO\\al(2-,3),cHCO\\al(-,3))。
    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的大小比较:Ka1≫Ka2,因此,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注意 一般多元弱碱为难溶碱,不用电离平衡常数,以后要学到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
    3.意义
    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一定温度下,K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或碱)性越强。
    4.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
    (1)内因:同一温度下,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不同,说明电离常数首先由弱电解质的性质所决定。
    (2)外因:对于同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由于电离为吸热过程,所以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改变条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
    (2)同一弱电解质,浓度大的电离平衡常数大( )
    (3)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eq \f(cH+·cCO\\al(2-,3),cH2CO3)( )
    答案 (1)× (2)× (3)×
    1.已知T ℃时,CH3COOH的Ka=1.75×10-5。
    (1)当向醋酸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 ℃时,将该溶液加水稀释10倍,则CH3COOH的Ka=__________。
    答案 (1)不变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2)1.75×10-5
    2.已知:25 ℃时,下列四种弱酸的电离常数:
    (1)试比较相同浓度的CH3COOH、HNO2、HCN、H2CO3溶液的酸性强弱。
    提示 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故酸性:HNO2>CH3COOH>H2CO3>HCN。
    (2)向HN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HNO2的电离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此时HNO2的电离常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提示 HNO2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NO2H++NOeq \\al(-,2),加入盐酸,上述平衡逆向移动;此时HNO2的电离常数不变;原因是溶液的温度不变。
    (3)判断反应NaNO2+CH3COOH===CH3COONa+HNO2是否正确?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能否进行?若能进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不正确。原因是HNO2的酸性强于CH3COOH,故反应不能发生。因酸性:H2CO3>HCN>HCOeq \\al(-,3),故向NaCN溶液中通入CO2,不论CO2是否过量,产物均为HCN和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CO2===HCN+NaHCO3。
    1.(2022·大连高二检测)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CN>CH3COOH>H3PO2
    B.反应H3PO2+CH3COO-===CH3COOH+H2POeq \\al(-,2)能够发生
    C.由电离常数可以判断,H3PO2属于强酸,HCN和CH3COOH属于弱酸
    D.相同温度下,1 ml·L-1 HCN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l·L-1HCN溶液的电离常数
    答案 B
    解析 酸性越强电离平衡常数越大,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CNHClO>HCOeq \\al(-,3),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2+H2O===HClO+NaHCO3。
    题组一 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a大的酸溶液中c(H+)一定比Ka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
    B.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eq \f(cCH3COOH,cH+·cCH3COO-)
    C.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常数减小
    D.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答案 D
    解析 酸溶液中c(H+)既跟酸的电离常数有关,也跟酸溶液的浓度有关,A项错误;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eq \f(cH+·cCH3COO-,cCH3COOH),B项错误;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虽然平衡向左移动,但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故C项错误。
    2.已知25 ℃下,CH3COOH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以下关系:Ka=eq \f(cCH3COO-·cH+,cCH3COOH)=1.75×10-5。下列有关结论可能成立的是( )
    A.25 ℃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a=8×10-5
    B.25 ℃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时,Ka=2×10-4
    C.标准状况下,醋酸中Ka=1.75×10-5
    D.升高到一定温度,Ka=7.2×10-5
    答案 D
    解析 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题中Ka为醋酸的电离常数,由于电离常数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排除A、B两项;因为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Ka增大,降低温度,Ka减小,标准状况下(0 ℃)温度低于25 ℃,则Ka小于1.75×10-5,所以C项不成立、D项可能成立。
    3.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和浓度关系的是( )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甲、乙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这两种物质都是弱电解质,在温度不变、浓度相等时,电离程度:乙酸<一氯乙酸,排除A、C选项;当浓度增大时,物质的电离程度减小,排除D选项。
    4.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Z+Y-===HY+Z-不能发生
    C.由电离平衡常数可以判断:HZ属于强酸,HX和HY属于弱酸
    D.相同温度下,1 ml·L-1 HX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等于0.1 ml·L-1 HX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
    答案 D
    解析 A项,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Z>HY>HX,则酸性强弱:HZ>HY>HX,错误;B项,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HZ+Y-===HY+Z-能够发生,错误;C项,完全电离的为强酸、部分电离的为弱酸,这三种酸都部分电离,均为弱酸,错误;D项,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正确。
    5.(2022·河北保定高二期末)常温下,对下列两组溶液的判断错误的是( )
    A.醋酸的电离程度:①②
    C.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①=②
    D.若V2=10V1,中和NaOH的能力:①=②
    答案 B
    解析 醋酸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A项正确;将①加水稀释可得到②,醋酸加水稀释,c(CH3COO-)、c(H+)均减小,但c(OH-)增大,B项错误;温度不变,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C项正确;若V2=10V1,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D项正确。
    题组二 强酸和弱酸的比较
    6.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Ⅱ表示的是盐酸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NaOH的量相同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答案 B
    解析 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在稀释时会电离出H+,故稀释相同倍数时醋酸溶液中c(H+)的变化要比盐酸中c(H+)的变化小一些,即曲线Ⅰ表示盐酸的变化曲线,曲线Ⅱ表示醋酸的变化曲线,A项错误;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离子浓度:b>c,故导电能力:b>c,B项正确;a点、b点表示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发生变化,都等于稀释前的物质的量,稀释前两溶液中c(H+)相同,但CH3COOH为弱酸,则c(CH3COOH)>c(HCl),故稀释前n(CH3COOH)>n(HCl),即CH3COOH消耗NaOH多,C项错误;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D项错误。
    7.在体积都为1 L,c(H+)都为0.01 m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 g锌粒,则下列图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答案 C
    解析 B项,产生H2的速率大的应为CH3COOH,错误;D项,相同时间内c(H+)变化较大的为HCl,错误。
    8.对室温下c(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c(H+)均减小
    B.使温度升高20 ℃后,两溶液的c(H+)均不变
    C.加水稀释两倍后,两溶液的c(H+)均增大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答案 A
    解析 加入醋酸钠,CH3COO-可结合H+,c(H+)均降低,A正确;升温有利于CH3COOH的电离,所以CH3COOH溶液中c(H+)增大,B错误;加水稀释,两种溶液的酸性均减弱,C错误;两种溶液中c(H+)相同,但是CH3COOH溶液中还有未电离的CH3COOH,所以最终醋酸产生的氢气比盐酸多,D错误。
    9.(2022·鸡西高二月考)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相同温度下分别注入20 mL 6 ml·L-1醋酸和20 mL 6 ml·L-1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同,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光变暗;CH3COOH的电离常数等于NH3·H2O
    B.灯光变暗;CH3COOH的电离常数大于NH3·H2O
    C.灯光变亮;CH3COOH的电离常数小于NH3·H2O
    D.灯光变亮;CH3COOH的电离常数等于NH3·H2O
    答案 D
    解析 相同温度下,20 mL 6 ml·L-1醋酸和20 mL 6 ml·L-1氨水装置中的灯光亮度相同,说明等浓度的二者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即二者电离常数相等;醋酸和氨水两种溶液混合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变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灯光变亮。
    10.常温下,CH3COOH、HCOOH(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1.75×10-5、1.8×10-4,以下关于0.1 ml·L-1 CH3COOH溶液、0.1 ml·L-1 HCOOH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CH3COOH>HCOOH
    B.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产生氢气的体积:HCOOH>CH3COOH
    C.HCOOH可能与NaOH发生反应:H++OH-===H2O
    D.将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过程中,eq \f(cCH3COOH,cCH3COO-·cH+)保持不变
    答案 D
    解析 等浓度的甲酸和乙酸溶液,甲酸酸性强、电离程度大,所以溶液中的c(H+):CH3COOH<HCOOH,故A错误;等浓度等体积的甲酸和乙酸溶液中,甲酸和乙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加入过量的镁,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故B错误;HCOOH是弱酸,与NaOH发生反应:HCOOH+OH-===HCOO-+H2O,故C错误;eq \f(cCH3COOH,cCH3COO-·cH+)=eq \f(1,Ka),将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过程中,保持不变,故D正确。
    11.高氯酸、硫酸、HCl和硝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由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全部电离
    B.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C.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eq \\al(2-,4)
    D.水对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答案 C
    解析 由H2SO4在冰醋酸中的Ka可知,H2SO4在冰醋酸中不能全部电离,故C错误。
    12.(2022·聊城高二检测)已知25 ℃时,测得浓度为0.1 ml·L-1的碱BOH的溶液中,c(OH-)=1×10-3 ml·L-1。
    (1)写出BOH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OH的电离平衡常数K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温度T ℃时,B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10-7,结合(2)的计算可知T________25。若该碱的起始浓度也为0.1 ml·L-1,则溶液中c(B+)=________ml·L-1。
    答案 (1)BOHB++OH- (2)1×10-5 (3)< 1×10-4
    解析 (1)因c初始(BOH)=0.1 ml·L-1,c电离(BOH)=c(B+)≈c(OH-)=1×10-3 ml·L-1,则BOH不完全电离,故电离方程式为BOHB++OH-。
    (2)电离平衡时,c平衡(BOH)=0.1 ml·L-1-1×10-3 ml·L-1≈0.1 ml·L-1,则电离常数Kb=eq \f(cB+·cOH-,cBOH)≈eq \f(1×10-3×1×10-3,0.1)=1×10-5。
    (3)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温度越高电离常数越大,T ℃时B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10-7HSOeq \\al(-,3)>,水杨酸()与Na2SO3溶液反应,生成物为________(填字母)。
    A.B.SO2
    C.NaHCO3 D.
    (2)亚硫酸电离常数为Ka1、Ka2,改变0.1 ml·L-1亚硫酸溶液的pH,其平衡体系中含硫元素微粒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则eq \f(Ka1,Ka2)=______。
    答案 (1)A (2)105
    解析 (1)已知酸性:H2SO3>>HSOeq \\al(-,3)>,则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水杨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与NaHSO3,故选A。
    (2)c(H2SO3)=c(HSOeq \\al(-,3))时,Ka1(H2SO3)=c(H+)=10-pH=10-2,当c(SOeq \\al(2-,3))=c(HSOeq \\al(-,3))时,Ka2(H2SO3)=c(H+)=10-pH=10-7,eq \f(Ka1,Ka2)=eq \f(10-2,10-7)=105。
    14.(1)25 ℃时,a ml·L-1 CH3COOH溶液中c(H+)=10-b ml·L-1,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
    (2)已知25 ℃时,Ka(CH3COOH)=1.75×10-5,Ka(HSCN)=0.13。在该温度下将20 mL 0.1 ml·
    L-1 CH3COOH溶液和20 mL 0.1 ml·L-1 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0.1 ml·L-1 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①CH3COOH、H2CO3、H2S、H3PO4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的二级电离程度远小于一级电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电离平衡角度考虑)。
    ③同浓度的CH3COO-、HCOeq \\al(-,3)、COeq \\al(2-,3)、S2-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eq \f(10-2b,a-10-b)
    (2)Ka(CH3COOH)CH3COOH>H2CO3>H2S
    ②一级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对二级电离起抑制作用
    ③S2->COeq \\al(2-,3)>HCOeq \\al(-,3)>CH3COO-
    解析 (1)Ka=eq \f(cH+·cCH3COO-,cCH3COOH)=eq \f(c2H+,a-cH+)=eq \f(10-2b,a-10-b)。
    (2)由于Ka(CH3COOH)CH3COOH>H2CO3>
    H2S。③酸越弱,其对应酸根离子结合H+的能力越强,故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COeq \\al(2-,3)>HCOeq \\al(-,3)>CH3COO-。
    CH3COOH
    HNO2
    HCN
    H2CO3
    电离常数
    1.75×10-5
    5.6×10-4
    6.2×10-10
    Ka1=4.5×10-7
    Ka2=4.7×10-11

    HCN
    CH3COOH
    H3PO2
    电离常数K
    6.2×10-10
    1.75×10-5
    5.9×10-2
    比较项目

    c(H+)
    酸性
    中和碱的能力
    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总量
    与同一金属反应时的起始反应速率
    一元强酸


    相同
    相同

    一元弱酸



    比较项目

    c(H+)
    酸性
    中和碱的能力
    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总量
    与同一金属反应时的起始反应速率
    一元强酸
    相同
    相同


    相同
    一元弱酸



    HX
    HY
    HZ
    电离平衡常数Ka
    9×10-7
    9×10-6
    1×10-2
    组别
    浓度
    体积

    0.1 ml·L-1醋酸
    V1 L

    0.01 ml·L-1醋酸
    V2 L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1.6×10-5
    6.3×10-9
    1.6×10-9
    4.2×10-10
    CH3COOH
    H2CO3
    H2S
    H3PO4
    Ka=1.75×10-5
    Ka1=4.5×10-7
    Ka2=4.7×10-11
    Ka1=1.1×10-7
    Ka2=1.3×10-13
    Ka1=6.9×10-3
    Ka2=6.2×10-8
    Ka3=4.8×10-13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