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4课时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45465/0-17138735491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4课时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45465/0-17138735491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4课时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45465/0-1713873549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含解析)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1课时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3节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及广义水解(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师用书独具)(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第4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第4课时导学案,共17页。
一、曲线型图像
1.沉淀溶解平衡Ksp曲线
(1)典型示例
(2)点的变化
①a→c:曲线上变化,增大c(SOeq \\al(2-,4));
②b→c:加入1×10-5 ml·L-1 Na2SO4溶液(加水不行);
③d→c:加入BaCl2固体(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④c→a:曲线上变化,增大c(Ba2+);
⑤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2.c(Mn+)—pH图像
Fe(OH)3和Cu(OH)2的c—pH关系如图(温度一定):
图中曲线为相应金属阳离子氢氧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可利用图像判断有关氢氧化物的Ksp的大小以及离子分离方法的选择。
1.(2022·青岛高二检测)一定温度下,AgCl(s)Ag+(aq)+Cl-(aq)体系中,c(Ag+)和c(C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g+)=c(Cl-)
B.b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会析出白色沉淀
C.d点溶液中加入少量AgCl固体,c(Ag+)和c(Cl-)均增大
D.a、b、c三点对应的AgCl的Ksp和溶解度皆不相等
答案 D
解析 在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gCl溶解生成的c(Cl-)=c(Ag+),故A正确;b点溶液为饱和溶液,加入少量的AgNO3固体,使c(Ag+)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会析出白色沉淀,故B正确;d点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加入少量AgCl固体会继续溶解,则c(Cl-)和c(Ag+)都增大,故C正确;a、b、c三点都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且温度不变,则Ksp不变,AgCl的溶解度也只与温度有关,则a、b、c三点对应的AgCl的Ksp和溶解度均相等,故D错误。
2.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的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eq \b\lc\[\rc\](\a\vs4\al\c1(FeOH3))Ksp(FeS),即硫离子浓度相等时,c(Fe2+)Ksp(FeS)可知,FeS比MnS更难溶,所以加入过量难溶FeS不能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Mn2+,故A错误;a—b—e为MnCl2溶液的滴定曲线,向10 mL浓度为0.1 ml·L-1 MnCl2溶液中滴加0.1 ml·L-1 K2S溶液,b点达到滴定终点,c(S2-)≈c(Mn2+),-lg c(Mn2+)=7.5,Ksp(MnS)=10-15,e点时,c(S2-)=eq \f(1,3)×
0.1 ml·L-1,c(Mn2+)=eq \f(10-15,\f(1,3)×0.1) ml·L-1=3×10-14 ml·L-1,故e点纵坐标为-lg c(Mn2+)=
-lg (3×10-14)≈13.5,故B正确;a—c—d为FeCl2溶液的滴定曲线,d点时,加入0.1 ml·
L-1 K2S溶液的体积为20 mL,此时溶液总体积为30 mL,则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K+)=eq \f(0.2×20,30) ml·L-1≈0.13 ml·L-1,故C正确;a点溶液中Mn2+和Fe2+水解,溶液显酸性,分别加入硫化钾生成沉淀,c点Fe2+恰好完全沉淀,溶质为氯化钾,溶液呈中性,d点硫化钾过量,溶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和硫化钾,硫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则溶液的pH:d>c>a,故D正确。
解答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的三步骤
第一步: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
横坐标通常是浓度或pH或体积,纵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或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例如:
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以氯化银为例
1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Ksp。
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Ksp。
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B>C,C正确;要想生成沉淀,必须满足Q>Ksp,因铜离子浓度大小未知,则无法判断是否生成沉淀,D错误。
9.一定温度下,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p(Mn+)表示-lg c(Mn+),横坐标p(S2-)表示-lg c(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Ag2S的Ksp=1.6×10-49
B.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NiS>SnS
C.SnS和NiS的饱和溶液中eq \f(cSn2+,cNi2+)=104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i2+、Sn2+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2S、SnS、NiS
答案 C
解析 由a(30,10-lg 4)可知,当c(S2-)=10-30 ml·L-1时,c(Ag+)=10-(10-lg 4) ml·L-1=4×
10-10 ml·L-1,Ksp(Ag2S)=c2(Ag+)·c(S2-)=(4×10-10)2×10-30=1.6×10-49,A正确;由SnS、Ni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可知,当两条曲线表示的c(S2-)相同时,对应的c(Ni2+)>c(Sn2+),由于SnS和NiS类型相同,则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NiS>SnS,B正确;利用Ni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b点数据,则Ksp(NiS)=c(Ni2+)·c(S2-)=10-6×10-15=10-21,同理可得Ksp(SnS)=c(Sn2+)·c(S2-)=10-25×100=10-25,SnS和NiS的饱和溶液中eq \f(cSn2+,cNi2+)=eq \f(KspSnS,KspNiS)=eq \f(10-25,10-21)=
10-4,C错误;假设溶液中Ag+、Ni2+、Sn2+的浓度均为0.1 ml·L-1,分别生成Ag2S、NiS、SnS沉淀时,需要c(S2-)分别为1.6×10-47 ml·L-1、10-20 ml·L-1、10-24 ml·L-1,因此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2S、SnS、NiS,D正确。
10.(2021·全国甲卷,12)已知相同温度下,Ksp(BaSO4)<Ksp(BaCO3)。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lg[c(SOeq \\al(2-,4))]、-lg[c(COeq \\al(2-,3))]与-lg[c(Ba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BaCO3的沉淀溶解曲线
B.该温度下BaSO4的Ksp(BaSO4)值为1.0×10-10
C.加适量BaCl2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c(Ba2+)=10-5.1时两溶液中eq \f(cSO\\al(2-,4),cCO\\al(2-,3))= SKIPIF 1 < 0
答案 B
解析 由题可知,曲线上的点均为饱和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由题分析可知,曲线①为BaSO4的沉淀溶解曲线,选项A错误;曲线①为BaSO4溶液中-lg[c(Ba2+)]与-lg[c(SOeq \\al(2-,4))]的关系,由图可知,当溶液中-lg[c(Ba2+)]=3时,-lg[c(SOeq \\al(2-,4))]=7,则-lg[Ksp(BaSO4)]=7+3=10,因此Ksp(BaSO4)=1.0×10-10,选项B正确;向饱和BaCO3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固体后,溶液中c(Ba2+)增大,根据温度不变则Ksp(BaCO3)不变可知,溶液中c(COeq \\al(2-,3))将减小,因此a点将沿曲线②向左上方移动,选项C错误;由图可知,当溶液中c(Ba2+)=10-5.1时,两溶液中eq \f(cSO\\al(2-,4),cCO\\al(2-,3))= SKIPIF 1 < 0 ,选项D错误。
11.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 ml·L-1的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eq \\al(2-,4)的水解,Xn-代表Cl-、C2Oeq \\al(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Ag2C2O4(s)+2Cl-(aq)2AgCl(s)+C2Oeq \\al(2-,4)(a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eq \f(cC2O\\al(2-,4),c2Cl-)
B.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C.向c(Cl-)=c(C2Oeq \\al(2-,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4沉淀
D.Ksp(Ag2C2O4)的数量级等于10-7
答案 A
解析 Ag2C2O4(s)+2Cl-(aq)2AgCl(s)+C2Oeq \\al(2-,4)(aq)的平衡常数K=eq \f(cC2O\\al(2-,4),c2Cl-),A项正确,n点的离子积Q(AgCl)>Ksp(AgCl),所以该点为氯化银的过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B项错误;由图可知,当阴离子浓度相同时,生成AgCl沉淀所需的c(Ag+)小,故向c(Cl-)=c(C2Oeq \\al(2-,4))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析出氯化银沉淀,C项错误;由图中数据可知,Ksp(Ag2C2O4)=c2(Ag+)·c(C2Oeq \\al(2-,4))=(10-4)2×10-2.46=10-10.46,故数量级为10-11,D项错误。
12.常温时,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表示的溶液,离子积Q______(填“>”“<”或“=”)溶度积Ksp。
(2)B点对应的Ksp__________(填“>”“<”或“=”)C点对应的Ksp。
(3)通过蒸发一部分溶剂的方法能否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5)常温下,Ag2SO4的溶度积Ksp=__________。
答案 (1)< (2)= (3)不能 蒸发溶剂,c(SOeq \\al(2-,4))和c(Ag+)都变大,A点到B点c(SOeq \\al(2-,4))未发生变化,故不能 (4)加入Na2SO4固体或溶液(合理即可) (5)1.6×10-5
解析 (1)A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是不饱和溶液。(4)由C点到B点,c(Ag+)减小、c(SOeq \\al(2-,4))增大,仍为饱和溶液。(5)取B点数据计算Ksp=c2(Ag+)·c(SOeq \\al(2-,4))=(2×10-2)2×4×10-2=1.6×10-5。
13.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l·L-1)]如图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________(填字母)。
A.6
(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2+杂质,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还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2+ (2)B (3)不能 C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
(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解析 (1)据图知pH=4~5时,Cu2+开始沉淀为Cu(OH)2,因此pH=3时,铜元素主要以Cu2+的形式存在。(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应保证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沉淀,据图知pH为4左右。(3)C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无法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Ni(NO3)2溶液中的C2+。(4)据已知条件结合原子守恒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第2课时学案,共15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共13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导学案,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