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ΔH的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45466/0-17138739814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ΔH的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45466/0-17138739815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ΔH的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45466/0-1713873981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含解析)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反应热的计算(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2节 第6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1)(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导学案,共13页。
一、ΔH的大小比较
1.看符号比较ΔH
ΔH的大小比较时包含“+”“-”的比较。
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放热反应的ΔH。
2.看化学计量数比较ΔH
同一化学反应: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如:H2(g)+eq \f(1,2)O2(g)===H2O(l) ΔH1=-a kJ·ml-1
2H2(g)+O2(g)===2H2O(l) ΔH2=-b kJ·ml-1
可判断:b=2a,所以ΔH1>ΔH2。
3.看物质的聚集状态比较ΔH
(1)同一反应,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
如:A(g)+B(g)===C(g) ΔH1<0
A(g)+B(g)===C(l) ΔH2<0
由物质的能量(E)的大小知热量:Q1<Q2,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1>ΔH2。
(2)同一反应,反应物的聚集状态不同
如: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由物质的能量(E)的大小知热量:Q1>Q2,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1Q3
B.Q1与Q3的相对大小无法判断
C.溴蒸气转化为液态溴ΔH=(Q2-Q3) kJ·ml-1
D.H2(g)和Br2(g)反应生成HBr(g)时放出Q2 kJ热量
答案 A
解析 2 ml HBr(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 ml HBr(l)具有的总能量,则Q1>Q2,1 ml Br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 ml Br2(l)具有的总能量,则Q2>Q3,所以Q1>Q2>Q3,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得Br2(g)===Br2(l) ΔH=-(Q2-Q3) kJ·ml-1,C项错误;由H2(g)+Br2(g)===2HBr(g) ΔH2=-Q2 kJ·ml-1可知,1 ml H2(g)和1 ml Br2(g)反应生成2 ml HBr(g)时放出Q2 kJ的热量,D项错误。
11.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6 kJ·ml-1。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图示与过程如下:
过程Ⅰ:……
过程Ⅱ:3FeO(s)+H2O(l)===H2(g)+Fe3O4(s) ΔH=+129.2 kJ·m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B.过程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3O4(s)===3FeO(s)+eq \f(1,2)O2(g) ΔH=+156.6 kJ·ml-1
C.氢气的燃烧热ΔH=-285.8 kJ·ml-1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答案 A
解析 过程Ⅰ中Fe3O4分解为FeO、O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题意知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因此不存在化学能→热能的转化,A项错误;已知反应①2H2O(l)===2H2(g)+O2(g) ΔH=+571.6 kJ·ml-1和反应②3FeO(s)+H2O(l)===H2(g)+Fe3O4(s) ΔH=+129.2 kJ·
m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eq \f(1,2)-②得Fe3O4(s)===3FeO(s)+eq \f(1,2)O2(g) ΔH=+156.6 kJ·ml-1,B项正确;由2H2O(l)===2H2(g)+O2(g) ΔH=+571.6 kJ·ml-1可知,2 ml H2完全燃烧生成2 ml液态水放出571.6 kJ的热量,则1 ml H2完全燃烧生成1 ml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故氢气的燃烧热ΔH=-285.8 kJ·ml-1,C项正确;过程Ⅱ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9.2 kJ·ml-1,产物中氢气为气体,而Fe3O4为固体,故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的产物易分离,且整个过程是利用太阳能完成的,成本低,D项正确。
12.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反应热。反应热(ΔH)又因化学反应的分类给予不同的名称。如我们学过的燃烧热(ΔHc),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 m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ΔHf),断裂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ΔHb),下面两个图中的数据分别表示水与二氧化碳各
1 ml分解时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图中的各数据均以kJ为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g)的生成热:ΔHf=+243 kJ·ml-1
B.CO(g)的燃烧热:ΔHc=-570 kJ·ml-1
C.O—H的键能:ΔHb=+436 kJ·ml-1
D.CO(g)+H2O(g)===CO2(g)+H2(g) ΔH=-42 kJ·ml-1
答案 D
解析 表示H2O(g)生成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eq \f(1,2)O2(g)===H2O(g) ΔHf=-243 kJ·ml-1,A错误;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eq \f(1,2)O2(g)===CO2(g) ΔHc=-285 kJ·ml-1,B错误;由图1知O—H的键能ΔHb=eq \f(1,2)×(243+436+247) kJ·ml-1=+463 kJ·ml-1,C错误;由图1得H2(g)+eq \f(1,2)O2(g)===H2O(g) ΔH=-243 kJ·ml-1①,由图2得CO(g)+eq \f(1,2)O2(g)
===CO2(g) ΔH=-285 kJ·ml-1②,根据盖斯定律,将②-①得CO(g)+H2O(g)===CO2(g)+H2(g) ΔH=-42 kJ·ml-1,D正确。
13.依据题意,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生成NO2,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 ml H—H、1 ml N—H、1 ml N≡N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2(g)+2O2(g)===2NO2(g) ΔH=+67.8 kJ·ml-1
(2)C2H2(g)+eq \f(5,2)O2(g)===2CO2(g)+H2O(l) ΔH=-1 300 kJ·ml-1
(3)N2(g)+3H2(g)2NH3(g) ΔH=-92 kJ·ml-1
14.(1)用O2将HCl转化为Cl2的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Cl(g)+CuO(s)===H2O(g)+CuCl2(s) ΔH1,过程②生成
1 ml Cl2的反应热为ΔH2,则由HCl(g)生成Cl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热用ΔH1和ΔH2表示)。
(2)已知:
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 kJ·ml-1
②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l-1
写出由CO2(g)和H2O(g)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HCl(g)+eq \f(1,2)O2(g)===H2O(g)+Cl2(g) ΔH=ΔH1+ΔH2
(2)CO2(g)+3H2O(g)===2O2(g)+CO(g)+3H2(g) ΔH=+1 008 kJ·ml-1
解析 (1)过程②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Cl2(s)+eq \f(1,2)O2(g)===CuO(s)+Cl2(g) ΔH2,由盖斯定律可知,由HCl(g)生成Cl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Cl(g)+eq \f(1,2)O2(g)===H2O(g)+Cl2(g) ΔH=ΔH1+ΔH2。(2)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CO2(g)+3H2O(g)===2O2(g)+CO(g)+3H2(g) ΔH=+206 kJ·
ml-1-(-802 kJ·ml-1)=+1 008 kJ·ml-1。
15.热力学标准态(298.15 K、101 kPa)下,由稳定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 m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作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图甲为第ⅥA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①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ΔH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硒化氢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 ℃、101 kPa下,已知SiH4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 ml电子放热190.0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写出反应CO(g)+2H2(g)===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的步骤为
TiO2―→TiCl4eq \(――――→,\s\up7(800 ℃、Ar),\s\d5(Mg))Ti
已知:Ⅰ.C(s)+O2(g)===CO2(g) ΔH=-393.5 kJ·ml-1
Ⅱ.2CO(g)+O2(g)===2CO2(g) ΔH=-566 kJ·ml-1
Ⅲ.TiO2(s)+2Cl2(g)===TiCl4(s)+O2(g) ΔH=+141 kJ·ml-1
①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ΔH=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TiCl4+2Mgeq \(=====,\s\up7(800 ℃))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ΔH越小
②H2Se(g)===Se(s)+H2(g) ΔH=-81 kJ·ml-1
(2)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520.0 kJ·ml-1
(3)CO(g)+2H2(g)===CH3OH(g) ΔH=-91 kJ·ml-1
(4)①-80 kJ·ml-1 ②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解析 (2)SiH4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iH4+2O2eq \(=====,\s\up7(点燃))SiO2+2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 ml SiH4完全燃烧转移8 ml电子,故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520.0 kJ·ml-1。(3)ΔH=419 kJ·ml-1-510 kJ·ml-1=-91 kJ·ml-1,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91 kJ·ml-1。
(4)①根据盖斯定律,由2×Ⅰ-Ⅱ+Ⅲ可得:TiO2(s)+2Cl2(g)+2C(s)===TiCl4(s)+2CO(g) ΔH=-80 kJ·ml-1。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化学平衡精品第2课时学案,共13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优质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1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优秀学案,共1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