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听录音《想飞的石头》,完成练习。
1.听录音《想飞的石头》,完成练习。
(1)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填空。
一个人的目标定得高,他就必须 ,即使通过 仍不能实现,但至少也比他人走得远、实现得多。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石头说出自己的梦想,得到了同伴的支持。
②石头拼命地生长,过了很多年,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③实现了梦想的石头最终又变成了当初的模样。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对待困难,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弱者面对困难,会感到,甚至,强者面对困难,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最终成为强者。
2. 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 传奇 传记 自传 传说
B. 更正 更改 自力更生 三更半夜
C. 水分 分外 分针 非分之想
D. 结实 结束 张灯结彩 开花结果
3. 下列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 揉搓 宽慰 搅绊 翻箱倒柜
B. 寄托 尖锐 搅和 嫣知非福
C. 批评 肿胀 拔弄 心平气和
D. 书籍 挪移 挽回 万象更新
4. 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明和小王两个人都非常优秀,每次单元测试都( ),百米赛跑也常常( ),这两人可以说是( )啊。
A 不相上下 难分胜负 不分伯仲
B. 不分轩轾 齐头并进 双管齐下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5. 读写“高兴”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仿写“痛”。
哥哥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老班长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7. 抓住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 )
8. “念念叨叨、得意扬扬、欣喜若狂”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___________
9. 《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马诗》是借景抒情诗。___________
10. 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
8.按要求作答。
11. 下列诗句中,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 )
A.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想要对事物了解得更详细,更具体,就要走近仔细观察。
9.语言实践。
13. 语言实践。
下面是新兴小学六(1)班的两位同学关于鲁滨逊这人物形象的评价。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林:鲁滨逊具有冒险精神,是个意志坚强、聪明能干的人。
小东:鲁滨逊家境不错,他本可以留在家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却非要出去冒险,真是个固执的人。
我赞同_______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虫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日:”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答,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摘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着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风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风”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
(摘自网络)
[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一小童立在旁边拾头凝望,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
14.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材料三:____________;
15. 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表示。
①中国的风筝起源于唐朝时期。_______
②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鱼筝,女筝称为鸟筝。_______
③风筝上绘制蝙蝠,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_______
④[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_______
16. [材料二]中加点词语“一般”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请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班级活动中,某学习小组打算制作一只风筝,但在图案绘制上产生了以下分歧,如果该学习小组向你征求意见,请写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蜈蚣 蝴蝶 鲤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天忽然哗哗地下起了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我跑到单元门口时,看到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茶一望,突然,我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地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磴天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的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19.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0. 从全文看,文章第④段回忆内容的叙述顺序是( )
A. 顺叙B. 倒叙C. 插叙
2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下边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 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极为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与自责。
C. 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使“我”抬不起头。
23. 对第④段中“猛然抓起”“冲出”两个词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和决心。
B. 表现了“我”的动作十分迅速、利落。
C. 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样子。
24. 简要回答短文最后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
习作。
25. 朝气蓬勃的我们,充满活力,富有想象力,心灵深处经常萌发出无数的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宽容、微笑和鼓励,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渴望有一位能互倾心曲的好朋友,渴望获得成功,渴望收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请把题目“渴望 ”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作文格内。②情感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中心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中心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中心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