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骗主题班会课件
展开近年来,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准了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以兼职、游戏客户充值、“跑分”等为由,引诱在校学生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微信或支付宝账户等提供给犯罪团伙使用换取所谓的“兼职工作”报酬,使学生不小心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
张某女儿(10岁)拿着其手机玩耍,一某书app好友给其女儿转发了一张图片,并称转发该图片到其他群聊即可获利200元,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对方给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其女儿扫码向对方转账后,对方称因其女儿是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对方账户被封,要求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继续转账,其女儿继续扫对方收款二维码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18笔,共计40180元,后被李女士发现遂报警。
赵某(12岁)在看某手上看到一个视频可以免费送某游戏皮肤,让添加他的群聊,后对方发二维码让用QQ扫码进入领皮肤,在确认领取的时候跳转页面变成了QQ群页面,其加入群后对方说支付1.88元,免费领取游戏皮肤,通过扫码微信支付并将支付截图发给对方,接着对方说其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的商户被司法冻结6万,需要付款用户的配合激活账户来解冻商户余额,如不配合激活操作,将向法院起诉,接着对方指导其于2023年1月3日19时向对方指定微信账号转账3笔,计24200元。
李某(11岁)在网上搜索其喜欢的明星,并添加了明星的助理,对方让其给某愿公益转账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冻结,不冻结追究其责任,其按对方指导操作在2023年1月1日16时通过其舅妈的云闪付给某商城转账被骗33035元。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作案手法变化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层出不穷,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从最初的“中奖”“消费”虚假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等虚构事实诈骗,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公检法人员诈骗,欺骗性非常大,识别很困难。
社会危害相对较大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思想包袱很大,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受害群体不特定通过梳理分析,受害群体按职业分,有在校学生、个体老板、下岗工人、打工人员、农民;按年龄段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
侦办难度大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地区协作成本高、破案难度大。另外,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电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销户方便、转账方便、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证据固定难度大,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
“冒充熟人类”诈骗宜山的小黄(13岁)收到“朋友”发来的QQ信息,称自己微信被限额,想要先把钱转给小黄,再由小黄给他充值。小黄同意后,对方称已经给小黄转账,但因微信被设置需要两个小时后才会到账,要求小黄先行充值。小黄信以为真,虽有微信提示可能存在被诈骗无法充值的情况,最终对方还是创建了一个群,让小黄在群里发红包转账了400元。后经小黄另一位朋友告诉,才知这个朋友的号被人盗用,共计损失400元。
套路解析:骗子采取非法手段盗取QQ、微信等社交账号,冒充“同学、亲戚、好友”等人员,以急需用钱、代充游戏币、代买商品、帮忙转账等理由进行诈骗。
“网络游戏类”诈骗 灵溪镇的小慧(12岁)在家玩手机时,收到一个企业微信号的信息称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小慧信以为真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扫描后出现一张图片称:由于小慧是未成年人,领取福袋属于违法行为,导致公司被冻结10万元,对方称如果半个小时不解除,就要小慧父母来赔偿,不配合的话父母还要坐牢。于是小慧按照对方的要求到没人的地方拿父亲的手机打开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软件进行转账操作。后其父发现小慧不对劲盘问小慧才得知小慧被骗,共计损失2.8万元。
套路解析:骗子借助各大平台发布虚假广告,以免费领取游戏礼包、皮肤等作为诱饵,诱骗孩子添加对方微信、QQ等社交软件,在哄骗、恐吓孩子后“指导”孩子操作支付软件进行转账操作。
金乡镇的小郭(10岁)在家刷快手APP时看到一张“鞠婧祎”的微信二维码,因小郭比较喜欢鞠婧祎,就扫码添加了对方微信。微信通过后对方称小郭泄露了鞠婧祎的隐私,要起诉小郭。几天后,对方给小郭发了一张微信二维码图片,称此人是来处理小郭泄露隐私的事。小郭添加对方聊了一会后,对方让小郭把钱存进微信零钱里等之后再转账给他。随后两天对方让小郭分三次共转账了2.5万元,第三天小郭称自己已经没钱无法转账后,对方便才说事情已经处理好。过了一段时间,小郭母亲发现小郭转账的事才意识到小郭被诈骗,共计损失2.5万元。
套路解析:骗子专门锁定追星未成年人群体,通过冒充明星工作人员、律师等特定身份与孩子建立联系。以威胁、恐吓等方式或以泄露明星隐私为由,要求孩子获取家长手机进行操作,诱导孩子开启“屏幕共享”、告知“验证码”或发送红包等方式转移家长银行卡里的钱财。
网络刷单”类诈骗灵溪镇的小夏(15岁)接收到陌生人QQ消息,称可以为其提供网络刷单服务,小夏信以为真,按其指示操作,将2.9万元转账至嫌疑人账户,共计被骗2.9万元。
套路解析:1、拉你入群,在群里领红包做任务,则后要求下载APP,刷单返利均为诈骗。2、冒充信贷或者京东金条白条客服,声称要关闭、影响征信或帮忙消除,均为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2.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以及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3.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实为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虚假“钓鱼”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网”APP时,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风险WiFi漏洞造成我们的损失。
4.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短信或社交平台,发送利用伪基站进行伪装的诈骗短信,并附带钓鱼网站等虚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链接进行账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填写,导致用户的重要的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婚恋交友平台等渠道锁定受害人并骗取其信任,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引诱受害人加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直播课、接受“股票大神”投资指导,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
6.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冒充购物网站客服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其购买物品质量有问题,可给予退款补偿。随即提供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描,受害人便根据提示输入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最终银行卡的钱便被转走。或者以系统升级导致交易异常、订单失效为由,将冻结受害人账户资金,让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经常能看到“扫码关注送好礼”等宣传广告,街边扫码送礼的活动更是随处可见。很多人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便会参与扫码领取礼品。免费礼品容易拿,其中风险要警惕。因为通过扫描二维码有可能被窃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使得重要个人信息被泄密。
8.使用违规收集信息App
某些违规App打着疫情监测的名义,出现非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的风险,因此公众在使用相关App时,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转账汇款或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
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11.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
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从最初的“中奖”“消费”虚假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等虚构事实诈骗,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公安民警诈骗,欺骗性非常大,识别很困难。
克服“贪利”思想,谨防上当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及有致富信息转让,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不轻易将私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遇到疑似电信诈骗多作调查印证
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公检法机构等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察、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
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
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CRS等)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意外情况,认真识别自动柜员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拨打自动柜员机所属银行电话的客服中心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
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提高老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犯罪分子通常喜欢选择相对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作为诈骗目标,作为子女或者父母,除了自己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外,应积极主动向家中老人、未成年人传递防诈骗的知识,为我们敬爱的长辈和需要呵护的下一代筑起防诈骗的知识围墙。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技巧
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应尽快做到以下三步: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三问遇到情况,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七个好习惯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谨慎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警惕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常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声称您涉嫌犯罪,要求您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请记住,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进行随意询问,如遇到此类情况,请及时报警。注意处理陌生来电和短信:如果接到陌生来电或短信,尤其是索要个人信息或涉及财务交易的,一定要保持冷静,拒绝泄露个人信息,并及时向警方举报。提高安全意识和知识: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骗术,学会辨别真伪,不要轻易上当受骗。可以通过媒体、警方官方渠道和互联网学习相关防骗知识,提高自己的防范能力。与亲友保持沟通交流:加强与亲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提醒防范电信诈骗,共同保护彼此的财产安全
Al电信诈骗案例,防诈骗(课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这是一份Al电信诈骗案例,防诈骗(课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技术滥用风险在加剧,AI诈骗常用手法,如何防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关注安全预防诈骗--主题班会课件: 这是一份关注安全预防诈骗--主题班会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诈骗,面对面把你的钱骗走,诈骗防范,常见套路,严惩不贷,安全应对,严厉打击,惩戒到底,整治全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范网络诈骗---主题班会: 这是一份防范网络诈骗---主题班会,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防范网络诈骗小常识,PART01,手法五网址诈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