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5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39讲第2课时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40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1课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2课时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1第14单元政治制度第41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3课时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试卷 0 次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单元第39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1课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单元第39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1课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共3页。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
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
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1956年,苏联为了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放松了对科研人员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D项正确;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二战后,美苏处于冷战对峙中,双方开展科技竞争,虽然也进行科学交流,但不可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排除B项;1947年,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作为回应,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C项。
2.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销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C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解析] 材料中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把被撤销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修补,“根本上突破”一说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 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可知,该计划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依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A项;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合,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发展重工业,未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项错误。
4.(2019·全国Ⅱ卷·35)
表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和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改革重点是在工业方面,排除C项;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D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回忆录虽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第一手资料,也会因作者时间久,记忆不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或无意的疏漏、讹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作为历史资料,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有优劣,可相互印证,但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B项错误;据材料“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或修改,但并非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时代对历史叙述有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
6.(2022·重庆·15)1972年,苏联重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阿铁路建设项目,以开发油田和铜矿资源,在全国征召志愿者(海报如图),并承诺参与铁路修建的志愿者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苏联重视( D )
光荣属于贝阿铁路建设者!
A.优化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
B.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
C.引进西方技术开发远东地区
D.调动社会资源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 据材料可知,1972年苏联为征召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油田和铜矿的志愿者,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力量,做出“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的承诺,体现了苏联对重工业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中关于住房和汽车的分配并非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而是为了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油田和铜矿,排除A项;材料中“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是计划经济体现,并非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征召志愿者开发西伯利亚地区,没有体现是否采用西方技术,排除C项。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
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6讲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页。
这是一份202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39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提能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39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提能训练,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