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原名校中考三模2021化学试题
展开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S:32 C1:35.5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开盒一把铲,“宝物”自己挖,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非常火爆。盲盒中可能挖出的下列“宝物”中,其制作过程发生的变化与其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铁器B. 石雕C. 铜钱D. 陶器
2. 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较少,常用作保护气是
A. N2B. O2C. CO2D. He
3. 2021年4月,是全国第33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下列做法符合该活动主题的是
A. 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B. 集中焚烧废旧塑料
C.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和餐盒D. 短途出行骑自行车
4. 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由同类微粒构成的是
A 氮气、硫酸铜B. 氢气、氩气C. 金刚石、汞D. 氯化氢、氯化钠
5.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锌、硒都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B. 合金、塑料、聚酯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C. 纯碱、烧碱、熟石灰都是碱D. CO2、SO2、PM2.5都是空气污染物
6. 实验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危险。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闻气味
C. 点燃酒精灯D. 稀释浓硫酸
7. 化学实验现象精彩纷呈。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白色火焰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D.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稀硫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8. “宋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宏观和微观间联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 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6000L氧气可以压缩进40L的钢瓶中,说明加压可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 下列各项中的两种肥料不能通过观察外观或加水溶解区分开的是
A. 氯化钾、硝酸铵B. 尿素、硝酸钾C. 硫酸铵、磷矿粉D. 氯化铵、草木灰
10. 下表是甲、乙两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应在20~40℃之间
B.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 20℃时,要将68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22g水
D.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乙>甲
11. 下列物质按所述操作后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 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B. 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
C.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碳酸钙D. 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
12. 据报道,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更加环保的飞机发动机技术,并力图使用氨代替煤油作为燃料。氨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氨作燃料可减少碳排放
B. 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丁为N2
C. 若丁为NO,则甲、乙的质量比为5:4
D. 上述反应均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13. 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收集满两烧瓶CO2,两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稀压强传感器,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各自烧瓶并关闭活塞。实验过程中实时测得烧瓶内的压强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可能是振荡了烧瓶
B. 不改变装置及药品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可以降低E点的位置
C. 实验证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D. 实验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4. 向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酸性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生成沉淀质量的2.22倍,则原混合溶液中两种溶质的质量比是
A. 73:4B. 73:22C. 73:11D. 73:11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某校为学生准备的营养午餐包括米饭、清炒西蓝花、红烧鸡翅、牛奶等食物,其中米饭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_______ ;烹饪结束时关闭燃气阀门,此操作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涤剂起到_______作用。
16. 硬水中含有较多Ca2+和_______(填化学符号),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通过电解水实验可得出水的组成,依据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
17.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拉动了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已知氢氧化锂溶液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似,原因是_______;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8. 由新型钛合金制造的国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钛合金的硬度比金属钛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图中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
19. 初中常见物质甲、乙、丙经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三种物质均含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乙→丙是吸热反应,则乙中混有少量丙时,除去丙可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三种物质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甲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丙由两种元素组成,则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 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外,还需要_____;用量简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稀硫酸的浓度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将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写化学式)。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已知:HCOOHH2O+CO↑用如图所示“微型”装置(夹持仪器等略)进行实验。
(1)请写出B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开始实验时,应先挤压胶帽加入HCOOH,还是先点燃酒精喷灯,______为什么?______
2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请将B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
(3)某同学要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不含气体且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用装置的序号按连接顺序依次是什么?_______
23. 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验是将_______滴人另一种溶液中。
(2)某同学取A、B、C三处溶液中的一份进行探究,若要证明他所取的溶液是A处的溶液,请写出一个可用方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4. <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班竹以导气,引井火以煮盐”。
(1)“刳斑竹以导气”中的“气”指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引井火以煮盐”中“盐”指食盐。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CaCl2、MgCl2、NaSO4,等可溶性杂质,将样品溶解后进行下列操作:①加过量的Ba(OH)2溶液;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③____(填操作名称);④加过量盐酸;⑤蒸发结晶。请设计实验验证进行操作④之前所得溶液中除氯化钠外的其他溶质____。(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中国人烹饪常使用铁锅,铁做炊具主要利用了其_______性,铁锅炒菜时少量铁元素会随着烹饪进人食物,有利于预防_______(填疾病名称)。某混合物由铁、锌、铝、镁中的两种组成,取2.4g该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g气体,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2)用足量的细铁丝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面上升至1处,请解释原因_______。
(3)为实现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回收金属资源,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①Y为_______;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操作I和操作Ⅱ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_______
(4)金属铝可通过通电分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请计算要制取9t金属铝,所需铝土矿(其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68%)的质量_____。
2020—2021学年中原名校中考第三次大联考
化学
一、选择题
1-5 DDDCA 6-10 BCABD 11-14 ACCB
二、填空题
15.糖类 清除可燃物 乳化
16.Mg2+ 煮沸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7.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2LiOH+CO2=Li2CO3+H2O
18.大 四
19.(1) (2)
20.玻璃棒、胶头滴管 偏大 NaOH、Na2SO4
三、简答题
21.(1) (2)先挤压胶帽加入HCOOH 先挤压胶帽,加入HCOOH,产生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
22.(1) (2) (3)BFHC
23.(1)氢氧化钠溶液 (2)(合理即可)
24.(1)CH4+2O2 2H2O+CO2 (2)过滤 取③所得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Na2CO3,静置,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NaOH。
四、综合应用题
25.(1)导热 缺铁性贫血 铝 (2)细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就是生锈),氧气被消耗完之后,外界大气压与内部产生压强差 (3)①硝酸银 HCl+AgNO3=AgCl↓+HNO3 ②搅拌以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设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 x。
解得 x=17t,
铝土矿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68%,17t为氧化铝的质量铝士矿质量为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甲的溶解度/g
13.3
35.7
63.9
110
169
246
乙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8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用蜡烛可以完成很多化学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