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智学号);
2.在答题卷上答题时,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对应题号的答案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指定区域作答,超出规定区域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只需提交答题卷,试题卷学生自己保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长江和黄河虽然同为中华文化的母亲河,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果,但从夏商周到西晋末,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长江流域。然而,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北方多次遵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历次兵燹带来大规模北人南迁,而相对安定的长江流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优越的自然条件日益凸显。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皆具水热条件,故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而长江流域拥有更丰沛的水热资源。但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商末这一文明初始阶段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先民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更适合开发北方黄河流域。在全新世中期,全球气候变暖,长江、黄河流域较之现在更加温暖湿润。黄河流域森林密布,受低温和干旱的威胁较轻;而气候炎热潮湿的长江流域则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当时的原始农业以木石农具为主,黄河中上游的粟作农业依托肥沃疏松的黄土和黄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过精耕细作实现了蓬勃发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绵延不绝并逐渐融合;而长江流域则因其红壤的土质较为紧密,水稻种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劳动量大、技术要求高,而当时人员、技术所能达到的稻作生产方式又较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胁,故其农业产出量不及黄河流域。这种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在进入青铜时代后仍长期延续,直至铁质农具产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现、防洪手段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长江流域的水热优势才逐渐彰显。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农业生产重心的转变过程中,近 5000 年来的中国气候总体向干冷演变,这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趋向脆弱,而长江流域则变得更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开发。另外,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总体而言,在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铁农具的推广和兴修水利工程的力度仍不及黄河流域,“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直到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生产才摆脱“火耕”,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区还开始使用牛耕,出现了秧苗移栽与双季稻,灌溉农业模式也日臻成熟,这些都为日后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腾飞打下基础。
六朝时,长江流域的灌溉与防洪事业进一步发展。如东晋时期的荆江筑堤,南朝的都阳湖筑堤建闸等,长江流域的丰富水热资源得到较大程度开发,形成足以与黄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农业生产区。此外,造船业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长江流域开始展开大规模航运。史载南朝宋孝武帝西巡“龙舟翔凤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无比”。为方便水路交通,各处运河开始修筑。比如孙吴开凿破冈渎以汇通秦淮与江南运河,使建邺(今南京)成为联络长江与吴会水运的中心城市,商贸迅速兴起。东晋南朝时期,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天文历法学取得重大突破,东晋虞喜发现岁差现象,稍后,祖冲之将虞喜的岁差学说引入历法(大明历),隋唐因之,对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帮助甚大。
唐朝政府极重农田水利工程,将兴修水利提高到了法律层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管理机构,长江流域也随之开辟出了大量良田。尤其是安史之乱过后,长江中下游的淮南道和江南道成为长安朝廷的财赋供应基地,其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随之日盛。中唐时期权德舆指出:“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唐代后期,江东人民还从
1
长期水田耕作的实践出发,改进笨重的直辕犁为曲辕犁,明显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扶犁农户的体力消耗,又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畜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中国旧式步犁至此发展成熟,完全定型化”。曲辕犁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除此之外,唐朝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稻麦复种制、茶林间作与鱼草轮作之法,这不仅令长江流域丰富的水热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而且还有利于保持生态的平衡,江南水稻区的农业生产蒸蒸日上。
宋朝时,江南的水田耕作工具已较为配套,起秧、碎土、稻谷扬净等都有专门工具,复种(双季稻和稻麦两熟)技术也较为成熟,加之当时圩田盛行于江南,“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唐末引自越南的较为耐旱的占城稻此时也在江南普遍种植,江南水稻产量得到了极大提高,故南宋中期以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为流传。
综上所述,春秋以迄宋代,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更为优厚的长江流域在农业生产方面逐步赶超了黄河流域,成为中国的粮食财富供应基地。
(摘编自冯天瑜、马志亮、丁援《长江文明: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外因与内因》,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铜时代后,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优势逐渐彰显,很快形成了能与黄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农业生产区。
B.各路运河的修筑带动了六朝造船业的突破性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大规模航运的开展,推动了商贸的兴起,
C.在天文历法方面,引入了祖冲之、虞喜岁差学说的大明历,对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帮助很大。
D.引入外来的占城稻,极大促进了江南水稻产量的提高,使江南成为南宋中期以来的粮食基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为受到了气候逐渐干冷、干旱的影响。
B.从六朝和唐代的历史来看,长江流域经济文化长足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层面的组织建设。
C.安史之乱后淮南道和江南道农业生产大发展与法律保障下水利管理机构的建立不无关系。
D.唐朝江南地区一系列耕作方法给我们启示:人类可以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为农业生产服务。
3.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经济文化重心逐渐由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东汉末年以来,中國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南方相对安定。
B.长江流域的红壤土质紧密,而黄河流域的黄土土质疏松。
C.随着生产力发展,长江流域更丰富的水热资源优势得以发挥。
D.长江流域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超越了黄河流域。
4.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下面表格填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黄河流域、长江流城生产工具发展情况对照表
B.②青铜农具
C.③黄河流域
D.④水田耕作工具种类多样且较为配套
5.请梳理长江流域水稻耕作、种植方式的发展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密西西比河上 (节选) [美]马克·吐温
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我总算勉强在脑子里装满了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岛屿、沙洲和河湾.的名称:这可真是一堆乏味的杂拌儿,不过也是一名合格领航员的基本要求。我甚至觉得自已可以把一条船开到新奥尔良去。不消说,这种自满的心情还没有来得及表示,毕克斯贝先生就会把它压下去:
“胡桃湾是什么样子?”
我说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形状。我那火药性子的师傅砰的一声开了枪,随后又继续装子弹,开火,直到他的词儿全都用完了才了事,随后他就会平定下来,变成一支很和气的老滑膛枪:其实他不过三十四岁。过了一会儿他就说:
“我的孩子,你得把这条河的形状完全弄清楚才行。”
“好吧,我试试看,可是河会不会改变形状?”
“你看,河岸正在垮,这条一千多哩的河岸正改变形状呢。”
我的情绪又沮丧不堪。有两件事我大概看得很分明了。一是想当领航员,要比所有人知道的更多;二是每过二十四小时,就得换个方式把它从头再学一遍。
我常常看见领航员们凝神注视着河水,把它当作一本书来读;可是这本书却不能教给我什么知识。
终于有一天,毕克斯贝先生似乎是认为我已经大有进步,可以在研究水相这方面下功夫了。于是他开始说:
“你看见水面上那条挺长的斜线吗?那就是一个暗礁,并且还是个陡峭的暗礁。要是撞上了它,就会把船撞得脑袋开花。那条渐渐消失的水纹线,是暗礁的下头。船可以从那儿爬过去,决不会出什么毛病。”
第二天下午值班的时候,毕克斯贝先生问我是否懂得下面几哩路的开法。我说:
“从尖嘴子上面第一棵沉树里面通过,再从第二棵的外面通过,然后……”
“全说对了。一会我就回来。”
但是他很久没有回来。直到我绕过了那个尖嘴子,开进了我有些担心的一段河道,他还在下面。我不知道他正藏在 个烟囱后面,看着我怎么办。我高高兴兴地往前开,心里越来越得意,因为他从来没有把船交给我单独驾驶过这么久。我甚至把舵轮卡住,嘴里哼着小调。
突然,我的心猛跳到嘴里来了。眼前有一个可怕的陡峭暗礁伸展得很长,挺凶地横挡着船头!我立刻就吓得脑袋发昏,连忙把舵轮往下转,转得飞快;船躲开了那个暗礁,可是暗礁却偏要跟着撵!我直是逃,它还是一个劲儿跟着。可怕的猛撞眼看就要临头了。那个混蛋怎么还不来?无可奈何之下,我不顾一切地把警报的铃子敲得当当响,响得“闹翻了天”。疯狂的铃声中,旅客们吓得往船尾飞跑过去,轮船眼看着就要向河岸的树林猛撞过去。
正在这时候,毕克斯贝先生从从容容地出现了。我心中满怀感激地欢迎他,焦急烟消云散了;他温和而愉快地向我发出了这些命令: “右舷停住!左舷停住!两边后退!”
船犹豫了一下,停住了,船头在树枝中挤了一会儿,经过紧张的片刻工夫,它不大情愿地开始后退。
毕克斯贝先生用天真的嘲弄口吻说道: “我的孩子,是有人招呼要上船吗?”
我被他挖苦得满脸通红。
3
“——我是要躲开一个陡峭的暗礁呀。”
“你刚才所在的地方,三哩之内都没有什么暗礁。”
“可是我亲眼所见呐,那么陡直。”
“开过去吧!我负责。”
船小心地向那暗礁驶过去。暗礁在船头底下不见了,我们像在油里滑过似地通过了。
“现在你明白了吗?那其实不过是个风礁,是风造成的现象。”
“原来如此,我怎么能把它们区别出来呢?”
“这要靠直觉。你往后自然会知道它们的区别,可是究竟怎么区别,你可永远也说不清楚。 ”
事实果然是这样。水面成了一本奇书——它对我毫无保留地畅谈知心话,把水的秘密都清楚地告诉我。
我终于学通了这条河的语言,能认识这条大河上的每一个细微的景色,像我对字母那么熟悉,这时候我就算是有了宝贵的收获。但是同时我也有了一种永远无法恢复的损失。这条壮丽的大河上一切的良辰美景和诗情画意都无影元踪了!我还记得当初乘船的时候看见的一次日落奇观。一片广阔的河面变成了血红色;河面上有一条斜着的水纹,闪闪发光;另一处有许多翻腾起伏的圜形波纹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艳丽多彩;左边河岸上长着茂密的树木,森林在夕阳中投下一片阴沉的影子,被一道很长的银色波光划破;墙壁似的树林之上,有一棵高高的枯树,摇曳着仅存的绿色树枝,在金色的光辉中,像火焰似地闪耀着。还有些柔和的曲线、反射的影像、光线柔和的远景;远近各处,逐渐消失的阳光在美景之上时时荡漾着,每一刹那都以变幻莫测的新奇色彩使它显得更加美妙。
我心醉神迷地站着,像斟饮美酒似地欣赏着那幅奇景。但是终于有一天,我对河面上光辉灿烂和令人陶醉的美景,渐渐不大注意;再往后,我就根本不理会这些事情了。即令那次落日的景致重新出现,我会暗自解释:“这样的太阳表示明天会刮风;河面上那条斜的水纹表示下面有一座陡峭的暗礁,如果老是这样伸展,最近几天之内,会在夜里把谁的轮船毁掉;那些翻腾的漩涡表示那儿有一条正在改变的水道;那棵高高的枯树寿命不会长了,以后少了一个善意的航标,夜里通过这个模模糊糊的地方,怎么办呢?”
哎,这条河上的神妙风光和美丽景色全都无影无踪了,这究竟是得到了莫大的收获,还是受到了莫大的损失呢? (张友松译,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砰的一声开了枪” “装子弹,开火”表现出毕克斯贝先生的愤怒.他认为“我”应该熟知每一个河湾的形状。
B.毕克斯贝先生对“我”的领航技术比较信任,放心让“我”独自驾驶,没想到“我”遇到复杂情况仍无法应对。
C 暗礁与风礁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相像,而优秀的领航员常常能够根据对河道的了解和多年的经验来作出判断。
D.前半部分写毕克斯贝先生教“我”学做领航员,后四段跳转到对河上风光的哲思,虽显突兀,实则有内在联系。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毕克斯县先生具有非凡的勇气、敏锐的直觉和强大的记忆力,这个人物身上浓缩了密西西比海上众多领航员的特质。
B.写“我”看到“陡峭暗礁”时,使用短句和感叹号、问号,这些言语形式与危急情况下人物的慌乱心态较为契合。
C. “密西西比河”这一意象不仅提供叙事的空间背景,推动情节发展,也是文中人物
勇于追求、挑战自我的见证者。
D.对回忆中河上日落的描写,时远时近,上下交错,看似毫无章法,却正符合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观察河道时的特点。
8.“我”在学习做领航员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请简要说明。 (4分)
9.文中的密西西比河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给人的感受充满着矛盾。你觉得“矛盾的密西西比河”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材料一: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 “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①,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②谏曰: “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逞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 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咫③弗摧,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 “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④吾军士?”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⑥辞曰: “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⑥成不盟。
(选自《国语·吴语》,有改动)
材料二:
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 “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蟲对曰: “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 “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 “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 “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 “夫吴太宰豁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豁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 “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 “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蟲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表格名称: ____①____
时间
原始社会末期至商末
青铜时代后期至东汉前期
唐代后期
宋朝
工具/特点
木石农具
____②___
曲辕犁
___④___
领先地域
黄河流域
___③___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
【注】①成,和解。②申胥,即材料二中的子胥。③虺,小蛇。④曜,显示,炫耀。⑤诸稽郢, 勾践重臣。⑥荒, 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需要断句位置的选项。 (3分)
夫固知君王A之逞威以好胜也B故婉约C其辞D以从逸王E志H使淫乐G于H诸夏之国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虑,指想法。“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中的“虑”,含义与用法与之相同。
B.春秋,春季秋季。 《苏武传》 “且陛下春秋高”中“春秋”语义与之不同。
C.妻子,妻子和儿女。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中“妻子”含义与之相同。
D.当,代价,与《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当”含义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北上与齐国争霸,吴王夫差打算跟越国订立和平盟约,但是申胥不同意,他认为越国既不是真心投降吴国,也不是真正惧怕吴国的武力。
B.越吴两国只是讲和,并未正式举行盟誓仪式,因为越国找了托辞:前次歃血为盟,嘴唇血迹未干,足以表明信义;吴国强大,越国已臣服,无须盟誓。
C.吴王夫差没有答应越国提出的臣服于吴国的请求,是因为越国首次提出的条件不符合夫差的要求,后来越国的条件变得优厚,夫差就同意了越国。
D.两则材料所记述的事件大体相同,但站立的角度不同,前者强调吴国失去灭越机会遭反噬的教训,后者强调越国忍辱负重赢得战略缓冲的经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4.两则材料中,伍子胥对于越国将成为吴国后患原因的分析有什么异同?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老将一首 刘克庄
昨解兵符归故里,耳听边事几番新。
偶逢戏下①来犹识,欲说辽阳记不真。
儿觅宝刀偏爱惜,奴吹芦管②辄悲辛。
夜寒忽作关山梦,万一君王起旧人。
[注]①戏下:指部下,戏,通“應”,②芦管:即芦茄,胡人卷芦叶而吹,谓之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将归乡后仍不时关注边关的新情况,他虽然已被解除兵权,却无法真正放下。
B.“欲说”表明老将想要倾诉,可惜年岁已老,记性变差,空余无法言说的悲伤。C.宝刀、芦管这些事物能勾起老将对边关岁月的回忆,并触发他内心的多种情感。
D.诗歌从多个角度刻画一个暮年英雄的形象,于落魄中见气节,于细微处见深情。
16.最后一联写出了老将的复杂心态。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 。
(2)在《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愚化百姓,采取了“ , ”的政策,这一政策无疑是愚蠢的。
(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 , ”的凄凉与悲壮。
(4)《李凭箜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5)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赏牡丹、吃香椿、饮谷雨茶,当人们在鲜花和美食中细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这个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时,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经近在咫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中, 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子水也”,即“雨生百谷”。谷雨因此得名,可谓 A 。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犹记每年的谷雨节,母亲都要去茶园摘茶。茶叶摘回,放在锅里炒焙,母亲用手慢慢揉搓,就形成了谷粒大小的尖叶,曰“谷雨尖”。置热水浸泡于玻璃杯中,茶叶舒展,纤毫毕现,茶香四溢, B 。逢年过节,母亲就拿出这些茶叶招待客人,礼仪隆重。母亲一遍遍地念着,这是谷雨尖,是谷雨茶。谷雨这个词,就从母亲嘴中吐出,像是节气的痕迹还刻在时间的深处。
夜晚,父亲肯定 C ,难以入睡。农事堆积在那里,把父亲拽向节气的深处。再过三个月,谷子就该成熟了。虽然它们还没移植到水田中,但它们的青苗正在垄间茁壮。然后,它们发苑、抽穗、扬花、结实,被阳光烤熟,接着收割、晾晒、净秕、入仓,滋养着我们的肠胃。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该”与文中加点的“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到底怎么回事?刚出门就摔了一跤,该着我倒霉。B.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C .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入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D.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算一算,看看还能剩下几个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蜻蜓看起来不胜凉风,却一点儿也不温柔,它们“无肉不欢”,从不吃素, ① ,算得上昆虫中的顶级猎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蜻蜓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捕食成功率, ② ,变向技巧高。蜻蜓轻薄的翅膀每秒可振动30~50次,冲刺速度可达每秒40米。每一个翅膀都由不同的肌肉单独控制,飞行时互不干扰,运动轨迹可以完全不同,从而使其可以随意转动翅膀,快速改变方向,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的飞行特技。蜻蜓不仅可以在高速运动中迅速静止、灵活悬停,还可以瞬间从悬停状态转为高速飞行,或者突然垂直起降。最特别的是,蜻蜓有高超的飞行姿态矫正技巧,它不仅会“飘移”,甚至会倒飞,而它也是目前唯一会倒飞的昆虫。
当然,蜻蜓捕食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过,那不仅是不能,而且是不想。在蜻蜓捕食燕尾蝶幼虫时,有时不得不放弃。因为肉墩墩的燕尾蝶幼虫在受到攻击时,臭腺会突然膨胀出来,③ 。蜻蜓宁可少吃一顿也不想忍受这种恶臭,只好悻悻飞走。
20.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飘移”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真是“恩将仇报”。
B.“双子星”成为人类所知的第三大恒星。
C.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大声喧哗。
D.海伦·凯勒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面对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但这句话似乎还隐含着更多的意味。对此,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共8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9,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99,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