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巩固练习
展开A.朱温降唐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陈桥兵变
2.下图是我国隋唐时期历史时间轴,其中“O”处应该填入的是( )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D.陈桥兵变
3.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边将在范阳起兵,他的部将也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平定。该叛乱( )
A.导致唐朝直接灭亡B.强化了唐朝中央集权
C.使得唐朝由盛转衰D.形成了五代十国局面
4.下图是《唐朝后期人口升降比较表》,可以看出唐后期总体人数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下降的更为剧烈。其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人数减少B.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
C.安史之乱等战乱频繁D.南方环境优美,人口南迁
5.《秦妇吟》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末农民起义时的社会乱象。这场农民起义爆发是因为( )
A.统治者实施暴政,民不聊生B.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强大,进攻中原
C.外戚专权,政局混乱D.藩镇割据严重,人民赋役繁重
6.在黄巢起义的打击下,唐朝各地文臣出身的节度使或是纷纷被杀,或是狼狈逃亡,取而代之的或是地方武人,或是朝廷任命的武将,从而造成“天下诸侯,半出群盗,强弱相嗟……国法莫能制”的局面。这反映出黄巢起义( )
A.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B.促使节度使职权的进一步扩大
C.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削弱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
7.某位历史老师在讲授唐朝衰亡的历史时,将同学们喜欢的“剧本杀”形式引入课堂,让同学们以小侦探的身份揭开大唐王朝灭亡的谜案。以下几位历史人物都是“嫌疑人”,他们当中灭亡唐朝的“真凶”是( )
A.朱温B.史思明C.安禄山D.黄巢
8.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短短五十多年,中原就更换了五个朝代,周边还有十多个大小政权,把华夏大地撕得四分五裂。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 )
A.魏晋南北朝B.春秋战国C.三国鼎立D.五代十国
9.历史课上,林老师展示了下侧地图,他在这节课上可能会说( )
A.“这一时期政局稳定,北方战乱结束。”
B.“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这一局面的产生。”
C.“这一情况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武将专权现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好的扭转。”
10.有学者认为,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动荡时期,然而在政治、经济、民族诸方面,特别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起到强烈的凝聚力作用。该学者强调五代十国( )
A.孕育统一因素B.政局动荡不安C.延续唐末局面D.思想百家争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杜甫《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1)材料一、材料二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材料一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被誉为什么?他在位时为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发生后的乱世景象?这一史实对唐朝有何影响?
12.唐朝时期是古代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四: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1)材料一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他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这盛世局面的名称叫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
(3)材料三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安史之乱开始于哪一年?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唐朝灭亡后,中国再度出现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B项正确;朱温降唐加速了唐朝平定农民起义的进程,排除A项;黄巢起义爆发时,白居易已经逝世,不可能写诗感叹黄巢起义之后国家的情况,排除C项;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建立了宋朝,白居易并非生活在这一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边将在范阳起兵,他的部将也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平定”和所学知识可知,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项正确;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唐朝至此灭亡,排除A项;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B项;唐朝灭亡以后才形成了五代十国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天宝到元和年间,南北方户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北方地区下降的更为剧烈,这与安史之乱等战乱频繁有关,C项正确;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人数减少、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并不是南北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AB项;材料体现的是南方人口减少,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最终爆发唐末农民起义,D项正确;唐朝末期统治者并未推行暴政,排除A项;唐末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少数民族进攻中原,排除B项;唐末主要是宦官专权,并不是外戚专权,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从而造成‘天下诸侯,半出群盗,强弱相……国法莫能制’的局面”,表明黄巢起义进一步削弱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节度使的职权扩大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而非黄巢起义所致,排除A项;“节度使的职权进一步扩大”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灭亡唐朝的‘真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A项正确;755年,唐玄宗后期,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并没有灭亡唐朝,排除BC项;黄巢起义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并没有灭亡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短短五十多年”结合所学可知,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亡。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在东汉末年以后建立起来的,排除A项;春秋战国之前是西周,排除B项;三国之前是汉朝,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图中信息“后周、后蜀、南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唐灭亡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个朝代,被合称为“五代”。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荆南(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项正确;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政局稳定,北方战乱结束”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出现的,排除B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武将专权现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好的扭转”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特别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起到强烈的凝聚力作用”可知,这种凝聚力作用,就是促进统一的一种因素,这体现出,五代十国孕育统一因素,A项正确;“凝聚力作用”体现的统一倾向,不能体现政局动荡不安,排除B项;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它们是政权,因此,不是延续唐末局面,排除C项;思想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1)唐玄宗。
(2)“开元盛世”;鉴真。
(3)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解析:(1)材料一中“开元”、材料二中“天宝”都是唐玄宗的年号。
(2)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3)杜甫《无家别》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后的乱后景象。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12.答案:(1)唐太宗;人民(老百姓)的重要性;贞观之治。
(2)开元盛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3)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755年;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后期人口升降比较表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总计
6854276
2373435
65.73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后复习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检测</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北京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