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ī) 憔悴(qiá) 侍弄(shì) 人迹罕至 (hǎn)
B.着落(zhuó) 粗犷(guǎng) 看护(kān) 人声鼎沸(dǐng)
C.徘徊(huí) 抖擞(sǒu) 热忱(chén) 混为一谈(hǔn)
D.攲斜(qǐ) 淋漓(lín) 搓捻(cuō) 咄咄逼人 (duó)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静谧 感慨 荫蔽 不求甚解
B.决别 朗润 蝉蜕 小心冀冀
C.莅临 窠巢 云宵 花团锦簇
D.急燥 澄清 盔甲 翻来复去
3.(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等。
B.泰戈尔,印度诗人,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C.《秋天的怀念》一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已故母亲的散文。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散文《我与地坛》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京华烟云》,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下面诗句中描写的画面,哪一项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对第④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B.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
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D.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抓住春天花园中的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
(3)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5.(10分)阅读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约定
B.太丘舍去:离开
C.下车引之:牵拉
D.元方入门不顾:顾及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一句点明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B.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C.“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翻译下列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俄而雪骤:
②差可拟:
③因风起: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我们可以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描写中感受到。
B.“公大笑乐”,谢太傅因谢道韫的比喻而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谢太傅对谢朗的回答很不满意,但对谢道韫却是非常赞赏,因而很开心。
C.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D.谢朗是从雪的颜色和形状跟盐相似(形似)来进行比喻,而谢道韫则是从雪的纷纷扬扬和柳絮的随风飘飞的特点接近(神似)来进行比喻的。
四、默写(8分)
7.(8分)根据课文,将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1)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罕》)
(6)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五、课外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小题。(10分)
8.(10分)
春天的精彩
汪新军
①春天,姍姍地来,柔柔地充满这个世界,渗入人们的心田。
②“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季里,人们便开始翘首企盼春天的到来,这种渴盼的情结集中体现在热闹的春节,人们用积蓄了一年的欢腾与喜悦迎接春天,声声爆竹、欢歌劲舞、笑逐颜开、嬉闹欢腾、互致问候、祝福新岁,其中融入了盼眷、迎春的无尽情怀。
③春天,在人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中轻柔地飘来,好似待嫁的姑娘,娇羞、忸怩、含蓄、恬静。她将自己化作细雨,在静谧的夜间细细地、密密地织着一层又一层雾一般的网,这张网缠绕着尚未吐绿的花草树木,悠悠地飘荡在山腰、深谷之间,如梦如幻地演绎着春的性情。人们乐于徜徉在这样的雨雾中,愿意让细雨浸湿自己的头发、皮肤和心情,深深地吸入春的气息,一股淡雅、清爽、悠远的滋味荡漾在心头。春雨细细地下,蕴藏“润物细无声”的功力,穿透冬季的冰封,拓开一片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④最让人爱惜的是春雨,往往是在夜间从遥远的天际静悄悄地滑落,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轻轻地润湿你的头发、皮肤、衣裳,那种清凉的感觉如同你的口中含着一片薄荷,一股凉意、一丝甘甜,交替着、融合着渗入心脾,光滑而细腻。春雨淅淅沥沥,如网如织,如梦如幻,将甘露赠给小草,传给树枝,酒给旷野。
⑤春天的讯息是由春风拂面来传递的,春风柔柔,来自远方,穿越崇山峻岭,驱走冰雪严寒,让柳枝飘摆,让河水泛波,让彩旗舞动,让风筝盘空,让鸟儿展翅,让花儿吐蕊,让云彩绵延,春风拂过,好似母亲的双手抚摸,饱含着醇厚而无私的爱恋,暖暖的,让人心醉。春风与寒流的对抗,又让人们看到“以柔克刚”的坚韧和毅力,沉醉在春风里,把心情自由放飞,寄托给风筝,翱翔于天际,展望世界的辽阔。此时,春风给你无边的力量和美好的向往。
⑥春天的暖阳优雅宁静,酣畅柔和地照耀着大地,让经过一个冬季严寒洗礼的土地悄然解冻,变得松软,吐露出生机。春天的阳光,既无盛夏的暴戾,又无寒冬的凄凉,有的是温顺轻柔的滋养,这样的滋养催开淡黄的嫩芽,催开粉色的花瓣,催开绿色的枝条,有生命的万物闭上眼睛,沉浸其中,尽情地享受着天然的恩赐,开启复苏的旅程,重返奋争的轨迹。
⑦春天的精彩荡漾在旷远的田野上,这里发生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嬗变,登高望远,绿色印染,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花烂漫,最让人心动的是半山腰上那尽情绽放的油菜花一株株、一畦畦、一层层,璀璨如金黄的锦缎,映在辽阔的天地之间。勤奋不倦的蜜蜂聚集于这片甜蜜的自然乐园,采集甘醇的花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扇动着斑斓的翅膀;惬意的鸟儿欢快地舞蹈……万物生机盎然,一同编织春天的梦幻。
⑧春天最嘹亮动听的歌声来自峡谷间的溪流。经过整个冬季的冰封,溪水凝固,歌声闭息。在春天暖阳的照耀下,冰体融化,溪流重新演奏出快乐的歌谣。这歌声悠扬,纯正自然,随着山谷地势的变化,变换着相应的节奏,演绎出万种风情,抒发着逢春应时的激昂与豪迈……
⑨春天就像这样把精彩奉献给人间,人们又该如何回应这场精彩的表演呢?
(1)选文的标题是“春天的精彩”。那么,“春天的精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第②段写人们欢度春节的场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中“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句以冬去春来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生活永远要依照固定的模式周而复始。
B.“春天,在人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中轻柔地飘来,好似待嫁的姑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天到来时含蓄、恬静的特点。
C.“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轻轻地润湿你的头发,皮肤、衣裳”与朱自清《春》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写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D.选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六、综合性学习与名著(5分)
9.(4分)下面一段文字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节选,在空缺处选出与原文相符的字,将选项填写在横线上。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 (A.现 B.晾 C.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A.架 B.支 C.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A.洒 B.放 C.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A.捉 B.罩 C.逮)住了。
10.(1分)《朝花夕拾》包括 篇鲁迅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
七、作文(40分)
11.(40分)每天醒来,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声音:窗外鸟鸣的声音、落雨的声音;厨房里妈妈煎蛋的声音、客厅里爸爸催促的声音;街道上汽车喇叭的声音、街巷里行人喧嚣的声音……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包围着,有些声音被我们铭记了,有些声音被我们忽视了,有些声音被我们误解了。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明白,结构完整;
(2)文中不得写出自己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9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ī) 憔悴(qiá) 侍弄(shì) 人迹罕至 (hǎn)
B.着落(zhuó) 粗犷(guǎng) 看护(kān) 人声鼎沸(dǐng)
C.徘徊(huí) 抖擞(sǒu) 热忱(chén) 混为一谈(hǔn)
D.攲斜(qǐ) 淋漓(lín) 搓捻(cuō) 咄咄逼人 (duó)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分歧”的“歧”应读作“qí”;
B.正确;
C.有误,“徘徊”的“徊”应读作“huái”,“混为一谈”的“混”应读作“hùn”;
D.有误,“攲斜”的“攲”应读作“qī”,“咄咄逼人”的“咄”应读作“duō”。
故选: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静谧 感慨 荫蔽 不求甚解
B.决别 朗润 蝉蜕 小心冀冀
C.莅临 窠巢 云宵 花团锦簇
D.急燥 澄清 盔甲 翻来复去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解答此题,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做到正确书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正确;
B.有误,“决别”中的“决”应为“诀”,“小心冀冀”中的“冀冀”应为“翼翼”;
C.有误,“云宵”中的“宵”应为“霄”;
D.有误,“急燥”中的“燥”应为“躁”,“翻来复去”中的“复”应为“覆”。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易写错的字,有意识地将易写错的字分类整理,强化记忆。
3.(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等。
B.泰戈尔,印度诗人,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C.《秋天的怀念》一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已故母亲的散文。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散文《我与地坛》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京华烟云》,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京华烟云》”有误,《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作品。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文学常识一般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入手,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自己的文学常识网络。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下面诗句中描写的画面,哪一项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最接近? C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对第④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B.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
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D.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抓住春天花园中的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
(3)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分析】本阅读语段出自朱自清先生的《春》。选段描写的是春草图和春花图,展现了春草的嫩绿,春花的数量多、花色艳、花味甜,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和语句的理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所写的小草具有刚刚从土里挤出来还很脆嫩,短小的特点。
A.不接近,所写的草,绿色太浓;
B.不接近,草已淹没马蹄,可见绿草如茵;
C.接近,草远看绿色一片,近看却没有几棵,与题干句意境相同;
D.不接近,描写草长势茂盛。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将四个选项内容与文章进行仔细比对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选择。选文第④段,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故选:A。
(3)本题考查语句的前后照应关系。句子排列的顺序都是有讲究,结合本段内容来看,三者不能调换是为了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描写形成一一照应的关系。
故选:B。
答案:
(1)C
(2)A
(3)B
【点评】平时学习课文,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对课文的内容、写法、主旨等要熟记于心,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5.(10分)阅读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期日中:约定
B.太丘舍去:离开
C.下车引之:牵拉
D.元方入门不顾:顾及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一句点明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B.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C.“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翻译下列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分析】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顾:回头看;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ABD.正确;
C.有误,“下车引之”表现出“友人”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期,约定;委,丢下,舍弃;去,离开。句意: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答案:
(1)D
(2)C
(3)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点评】去:
一狼径去(走开,离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俄而雪骤: 急
②差可拟: 比
③因风起: 凭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短文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我们可以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描写中感受到。
B.“公大笑乐”,谢太傅因谢道韫的比喻而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谢太傅对谢朗的回答很不满意,但对谢道韫却是非常赞赏,因而很开心。
C.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D.谢朗是从雪的颜色和形状跟盐相似(形似)来进行比喻,而谢道韫则是从雪的纷纷扬扬和柳絮的随风飘飞的特点接近(神似)来进行比喻的。
【分析】参考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忽然间,雪下得紧了。骤,急;
②句意:差不多可以相比。拟,比;
③句意:乘风飞舞。因,凭借。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谢太傅对谢朗的回答很不满意”在文章中没有体现。
故选:B。
答案:
(1)①急;②比;③凭借。
(2)B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四、默写(8分)
7.(8分)根据课文,将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6)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两句,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1)我寄愁心与明月
(2)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3)断肠人在天涯
(4)学而不思则罔(重点字:罔)
(5)匹夫不可夺志也
(6)岐王宅里寻常见
(7)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重点字:生)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五、课外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小题。(10分)
8.(10分)
春天的精彩
汪新军
①春天,姍姍地来,柔柔地充满这个世界,渗入人们的心田。
②“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季里,人们便开始翘首企盼春天的到来,这种渴盼的情结集中体现在热闹的春节,人们用积蓄了一年的欢腾与喜悦迎接春天,声声爆竹、欢歌劲舞、笑逐颜开、嬉闹欢腾、互致问候、祝福新岁,其中融入了盼眷、迎春的无尽情怀。
③春天,在人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中轻柔地飘来,好似待嫁的姑娘,娇羞、忸怩、含蓄、恬静。她将自己化作细雨,在静谧的夜间细细地、密密地织着一层又一层雾一般的网,这张网缠绕着尚未吐绿的花草树木,悠悠地飘荡在山腰、深谷之间,如梦如幻地演绎着春的性情。人们乐于徜徉在这样的雨雾中,愿意让细雨浸湿自己的头发、皮肤和心情,深深地吸入春的气息,一股淡雅、清爽、悠远的滋味荡漾在心头。春雨细细地下,蕴藏“润物细无声”的功力,穿透冬季的冰封,拓开一片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④最让人爱惜的是春雨,往往是在夜间从遥远的天际静悄悄地滑落,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轻轻地润湿你的头发、皮肤、衣裳,那种清凉的感觉如同你的口中含着一片薄荷,一股凉意、一丝甘甜,交替着、融合着渗入心脾,光滑而细腻。春雨淅淅沥沥,如网如织,如梦如幻,将甘露赠给小草,传给树枝,酒给旷野。
⑤春天的讯息是由春风拂面来传递的,春风柔柔,来自远方,穿越崇山峻岭,驱走冰雪严寒,让柳枝飘摆,让河水泛波,让彩旗舞动,让风筝盘空,让鸟儿展翅,让花儿吐蕊,让云彩绵延,春风拂过,好似母亲的双手抚摸,饱含着醇厚而无私的爱恋,暖暖的,让人心醉。春风与寒流的对抗,又让人们看到“以柔克刚”的坚韧和毅力,沉醉在春风里,把心情自由放飞,寄托给风筝,翱翔于天际,展望世界的辽阔。此时,春风给你无边的力量和美好的向往。
⑥春天的暖阳优雅宁静,酣畅柔和地照耀着大地,让经过一个冬季严寒洗礼的土地悄然解冻,变得松软,吐露出生机。春天的阳光,既无盛夏的暴戾,又无寒冬的凄凉,有的是温顺轻柔的滋养,这样的滋养催开淡黄的嫩芽,催开粉色的花瓣,催开绿色的枝条,有生命的万物闭上眼睛,沉浸其中,尽情地享受着天然的恩赐,开启复苏的旅程,重返奋争的轨迹。
⑦春天的精彩荡漾在旷远的田野上,这里发生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嬗变,登高望远,绿色印染,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花烂漫,最让人心动的是半山腰上那尽情绽放的油菜花一株株、一畦畦、一层层,璀璨如金黄的锦缎,映在辽阔的天地之间。勤奋不倦的蜜蜂聚集于这片甜蜜的自然乐园,采集甘醇的花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扇动着斑斓的翅膀;惬意的鸟儿欢快地舞蹈……万物生机盎然,一同编织春天的梦幻。
⑧春天最嘹亮动听的歌声来自峡谷间的溪流。经过整个冬季的冰封,溪水凝固,歌声闭息。在春天暖阳的照耀下,冰体融化,溪流重新演奏出快乐的歌谣。这歌声悠扬,纯正自然,随着山谷地势的变化,变换着相应的节奏,演绎出万种风情,抒发着逢春应时的激昂与豪迈……
⑨春天就像这样把精彩奉献给人间,人们又该如何回应这场精彩的表演呢?
(1)选文的标题是“春天的精彩”。那么,“春天的精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第②段写人们欢度春节的场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选文中“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句以冬去春来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生活永远要依照固定的模式周而复始。
B.“春天,在人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中轻柔地飘来,好似待嫁的姑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天到来时含蓄、恬静的特点。
C.“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轻轻地润湿你的头发,皮肤、衣裳”与朱自清《春》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写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D.选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分析】本文描写春天到来的情景,通过春雨绵绵、春风柔柔、春阳融融、万物生机勃发、春天的歌声悠扬豪迈来展现春天的精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可知本文按总分总式结构全文,第①②段交代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盼,接着③至⑧段,具体描写春雨、春风、春阳、春天的各种事物、春天的歌声来表现春天的精彩,最后总结全文,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所以此题根据③至⑧段描写的具体内容即可得出答案。第③④段写春雨,表现春雨的绵柔;第⑤段写春风,表现春风柔柔;第⑥段写春阳,表现春阳的温暖;第⑦段通过春天田野中各种事物的描绘,表现春天万物生机盎然;第⑧段写“春天最嘹亮动听的歌声来自峡谷间的溪流”,表现这歌声的激昂与豪迈。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细读第②段,根据其中的“冬季里,人们便开始翘首期待春天的到来,这种渴盼的情结集中体现在热闹的春节里”“人们用一年积蓄的欢腾与喜悦迎接春天,声声爆竹、欢歌劲舞、笑逐颜开、嬉闹欢腾、互致问候、祝福新岁,其中融入了盼春迎春的无尽情怀”,可见作者描写人们欢度春节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告诉人们美好的生活终究会到来”说法有误,选文中这句话是“春天即将到来了”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对春的期待;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春雨绵绵、春风柔柔、春阳融融,万物生机盎然,溪流的歌声悠扬豪迈。
(2)渲染春天即将到来的欢快气氛,表达人们对春的热切期盼。
(3)A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六、综合性学习与名著(5分)
9.(4分)下面一段文字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节选,在空缺处选出与原文相符的字,将选项填写在横线上。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 C (A.现 B.晾 C.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B (A.架 B.支 C.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C (A.洒 B.放 C.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B (A.捉 B.罩 C.逮)住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解答此题关键在平时的积累巩固,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语段一定要扎实准确的背诵。选文运用一系列的动词,交代捕鸟的方法,最后写捕鸟的收获。这里应填写的词依次为:露、支、撒、罩。
故选:CBCB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10.(1分)《朝花夕拾》包括 十 篇鲁迅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识记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答案:
十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文学常识一般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入手,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自己的文学常识网络。
七、作文(40分)
11.(40分)每天醒来,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声音:窗外鸟鸣的声音、落雨的声音;厨房里妈妈煎蛋的声音、客厅里爸爸催促的声音;街道上汽车喇叭的声音、街巷里行人喧嚣的声音……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包围着,有些声音被我们铭记了,有些声音被我们忽视了,有些声音被我们误解了。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明白,结构完整;
(2)文中不得写出自己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倾听”,表面意义就是听声音,深层的意义就是接受、享受、感知、理解等等,这些可以视为“倾听”。“倾听”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写的内容。比如,倾听历史人物的豪言壮语;倾听学生、家长、老师、社会各群体的心声。还可以是历史上名人励志的话语、感人的故事,时代的最强音,自然的天籁、人间的美妙乐声。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倾听穿越时空的对话,倾听地球母亲的诉说,倾听饱受战争蹂躏的人民对和平的呼声。在倾听中了解别人,提高自己,在倾听中了解社会,融入时代。也可以从反面立意,学生要求老师和父母倾听他们的心声,相互了解,减少误会,从而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等。写记叙文要在细节描写上创造亮点,选取典型事例,加入描写和抒情,要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文采。
【解答】
倾听
倾听,个人的认为,微不足道;倾听,却给予被倾听的人无限的鼓励;倾听,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能尝到其中的甘甜;倾听,犹如树上的果实,努力过后才会甜。
倾听,让我学会了很多。它可以使人们的嫉妒,转化为欣赏。
这是一堂普普通通的音乐课,唐老师让我们听一首曲子,是“孙朗月”创作的曲子,孙朗月是七(4)班陆老师的宝贝女儿,成绩相当优异。看着黑板上的歌词,那字里行间洋溢出一种激荡,清秀的笔记中透出隐不住的优雅。
但很快,我的赞叹变为嫉妒,我心里不服气地嘀咕:她为什么写这么美?她创作这首歌也是七年级啊,凭什么她写这么美,我写的日志,一篇都赶不上她。不公平啊!我心里腾起了怒火,满腔的怒火,我生孙朗月的气,更生我自己的气,为什么我比不上她?
“我是一颗小小的树苗,爱的雨露伴我长大……”唐老师放起了孙朗月一人独唱。孙朗月的声音不是很甜美、也不是很细,但是有一种浑厚,让听的人觉得,这是一种享受。
慢慢地,我消气了,竟然渐渐沉醉在歌声中了,我仿佛一片彩羽,轻飘飘的,随着歌声向远方流去。声音渐渐停止,我的思绪也被拉了回来。我猛然发现:原来倾听也是一种美,你用心去倾听,就会尝到它的甘醇。
用心去倾听,能使嫉妒变为欣赏。生活中需要倾听,精神上也少不了倾听。
用心去倾听好朋友的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严厉的批评,将使你改正错误不至偏离原来的目标。
用心去听父母的一次唠叨,一次对话,你将会明白,生活之中处处充满关爱,使你在爱的润泽下健康成长。
一次次的倾听,带来一次次的收获。一次次的收获,促使我们再一次的学会倾听,促使我们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
倾听,是连接友谊的桥梁;倾听是学会关心的前提;倾听,是享受生命的开端。
倾听就是人生,错过了倾听,你就错过了人生,而收获了倾听,你也就收获了人生。
【点评】本文通过记叙一件小事来表现倾听的重要性。开篇运用一组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有力,生动形象,引出倾听之独特魅力:“它可以使人们的嫉妒,转化为欣赏。”叙述了“我”因为一件小事而生的嫉妒之心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可见倾听的魅力之大。然后作者又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写出了“倾听”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给读者以精神的享受,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0/30 13:36:39;用户:15297698232;邮箱:15297698232;学号:50382024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默写,综合性学习与名著,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默写,综合性学习与名著,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默写,综合性学习与名著,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