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在元素周期表第ⅥA族,非金属性比氧弱
B. 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SO2气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
D. 硫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不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与氧同属于第ⅥA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硫的非金属性比氧弱,A正确;
B.化石燃料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气体,B正确;
C.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均只能生成,C错误;
D.硫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不溶于水,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
④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质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木炭反应
⑥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A. 只有②③④B. 只有⑤C. 只有③④⑥D. 全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前者是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后者是因为浓盐酸的挥发性,变化的实质不同,故①不选;
②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因为发生化合反应,具有不稳定性,HClO的漂白作用是因为发生氧化反应,漂白效果稳定,变化的实质不同,故②不选;
③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是发生了漂白作用,而使溴水褪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变化的实质不同,故③不选;
④两者都能和浓硫酸反应,氨气是碱性气体与浓硫酸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铵,HI与浓硫酸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H2SO4+2HI═I2+SO2↑+2H2O,变化的实质不同,故④不选;
⑤两者都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变化的实质相同,故⑤选;
⑥前者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后者是氢氟酸的腐蚀性:4HF+SiO2═SiF4↑+2H2O,变化的实质不同,故⑥不选;
故选:B。
3.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硫酸和铜不反应,应用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操作符合要求,可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
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C错误;
D.二氧化硫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且防止倒吸,D错误;
故答案为:B。
4. 用以下三种途径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铜与浓硝酸反应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 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稀硝酸反应
A.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
B. 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C.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同
D. 铜与浓硝酸反应速率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稀硝酸反应,反应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③不生成污染性气体,对环境污染最小,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生成等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①>②>③,故B正确;
C.根据铜元素守恒可知,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同,故C正确;
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污染性气体,且氮元素利用率低;方案③不生成污染性气体且氮元素利用率高,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③,故D错误;
故选D。
5. 化学中常用类比的方法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下列各组类比中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生成和,推测: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
B. 由,推测:
C. 由与不反应,推测:与不反应
D. 由,推测: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是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例如铜和水不反应,A错误;
B.次氯酸钙在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B错误;
C.硝酸钡中硝酸根离子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C错误;
D.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D。
6. 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有刺激性气味B. 难溶于水
C. 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小D. 遇HCl时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A正确;
B.氨气与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极易溶于水,B错误;
C.氨气相对分子质量17,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C正确;
D.氨气为碱性气体,遇HCl时产生大量白烟,发生反应NH3+HCl=NH4Cl,D正确;
故选B。
7. 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是晶体B. 都能溶于水C. 遇碱易放出氨气D. 存放时无需低温保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铵盐都是白色晶体,故A正确;
B.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故B正确;
C.铵盐与强碱溶液共热反应都会产生氨气,故C正确;
D.铵盐受热易分解,所以存放时需低温保存,故D错误;
答案选D。
8. 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在大气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在放电条件下,与O2可发生反应: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等首次合成了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NH3与HCl反应合成氮肥。固氮可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下列可实现自然固氮的是
A. N2→NOB. N2→NH3(合成氨)C. NH3→NOD. NO→NO2
【答案】A
【解析】
【详解】氮的固定是指由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据此分析解题:
A.N2在打雷放电的时候能与O2反应生成NO,故N2→NO属于自然固氮,A符合题意;
B.N2和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H3,故N2→NH3属于人工固氮,B不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NH3→NO不属于氮的固定,C不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NO→NO2不属于氮的固定,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 能用于鉴别和的溶液是
A. 澄清石灰水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紫色石蕊溶液D. 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SO2气体和CO2气体都能与澄清石灰水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A不符合题意;
B.SO2气体和CO2气体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前者褪色,后者不褪色,B符合题意;
C.SO2和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均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鉴别,C不符合题意;
D.SO2和CO2与氯化钡溶液均不会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不能利用氯化钡溶液进行鉴别,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 浓硫酸可以氧化
C. 浓硝酸可以氧化金属铜
D.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腐蚀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硝酸为氧化性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故A正确;
B.浓硫酸与不SO2反应,则浓硫酸不可以氧化SO2,故B错误;
C.浓硝酸氧化金属铜,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故C正确;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属于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1. 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A. 浓硫酸干燥氯气
B.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
C. 在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
D. 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干燥氯气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A错误;
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正确;
C.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是因为铁、铝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是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错误;
D.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是因为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体现了硫酸的酸性,D错误;
故答案选B。
12.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4Cl加热分解产生NH3和HCl,NH3和HCl遇冷又生成NH4Cl,不能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备氨气,故A错误;
B.纯碱是Na2CO3,小苏打是NaHCO3,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受热不分解,可以通过加热方法鉴别纯碱与小苏打,但加热固体时,试管应该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SO2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向圆底烧瓶中挤入NaOH溶液,可以引发喷泉实验,故C正确;
B.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NO2,不能通过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故选C。
13. 硫元素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可用于葡萄酒工业B. F溶液久置于空气中会生成E,溶液的pH减小
C. A、C和D都可以通过单质间化合制得D. E的浓溶液可用于干燥C但不能干燥A
【答案】C
【解析】
【详解】A.C为二氧化硫,可用于葡萄酒中杀菌消毒,还能起抗氧化的作用,可用于葡萄酒工业,A正确;
B.F溶液即H2SO3溶液,久置于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H2SO4,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故溶液的pH减小,B正确;
C.A、C、D分别是H2S、SO2、SO3,氢气和S单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2S,硫单质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只能由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再次氧化而得到,故三氧化硫不能通过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C错误;
D.E为H2SO4,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但不能干燥硫化氢气体,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C。
14. 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或
C. 取少量久置的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若加足量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再加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溶液中含有Ag+,同样的操作会看到相同的现象,A错误;
B.若溶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同样的操作会看到相同的现象,B错误;
C.加足量盐酸时有气体产生说明含亚硫酸根离子,再加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则样品已部分被氧化,C正确;
D.使品红溶液褪色也可能是Cl2,D错误;
故选C。
15. 探究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由上述实验所得的性质及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表明具有漂白性
B. 实验②表明具有氧化性
C. 实验③产生的白色沉淀难溶于盐酸
D. 实验④通入足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故A正确;
B.和溶液生成S固体,溶液变浑浊,该过程中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故B正确;
C.和、混合溶液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BaSO3能溶于盐酸生成,故C错误;
D.由于酸性:H2SO3>H2CO3,足量和溶液反应生成和,故D正确;
故选C。
16.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 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 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氯化氢和氨气在冷处又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不能用加热氯化铵来制取氨气,而是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来制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氨气与硫酸反应,因此不能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而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与氧化铜加热反应,根据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故C符合题意;
D.氨气易溶于水,装置丁氨气直接通到水中,会产生倒吸,要吸收尾气,可以将苯换为四氯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为红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A错误;
B.常温下,Fe、Al放入浓或浓中,没有明显现象,说明发生了钝化,故B正确;
C.Al箔插入稀中,表面的氧化铝和稀硝酸反应,后来铝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无色体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故C错误;
D.用玻璃棒蘸取浓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浓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8. 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干燥氯气的是
A. 碱石灰B. 浓硫酸C. 无水氯化钙D. 五氧化二磷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碱石灰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与氯气发生反应,故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A符合题意;
B.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氯气,B不符合题意;
C.无水氯化钙中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氯气,C不符合题意;
D.五氧化二磷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氯气,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9. 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3+,而非Fe2+,故A错误;
B.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Ag+或硫酸根离子,不一定是SO,故B错误;
C.NH与NaOH溶液共热生成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故C正确;
D.很多还原性物质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如SO、S2-、乙醇等,故D错误;
故选C。
20. 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①属于氮的固定
B. 由氨气制硝酸的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C. 过程④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D. 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过程①是氮气和氢气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
B. 氨气和氧气生成NO,NO生成NO2,NO2生成硝酸的过程中均涉及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故B错误;
C. 过程④3NO2+H2O=2HNO3+NO,反应中3分子二氧化氮中氧化剂为1分子二氧化氮、还原剂为2分子二氧化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正确;
D. 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反应继续进行,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故D正确;
故选B。
2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一步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海水提取食盐后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故A错误;
B.石英砂中二氧化硅和焦炭反应生成粗硅,粗硅和氯气生成四氯化硅气体,四氯化硅和氢气生成高纯硅,故B正确;
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不是二氧化氮,故C错误;
D.母液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生成氯化镁溶液,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电解生成镁单质,不是电解氯化镁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22. 下列关于氮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氢气和氮气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 闪电时,大气中氮的氧化物的生成属于氮的固定
C. 氮元素在自然界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D. 非金属单质氮气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工业上氢气和氮气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
B.闪电时,大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氧化物属于氮的固定,故B正确;
C.氮元素在自然界有游离态(氮气)和化合态(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故C正确;
D.非金属单质氮气在化学反应中能作氧化剂,也能作还原剂,如氮气与氧气反应中,氮气作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D。
23. 甲、乙、丙、丁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水作为溶剂的未在图上标出),下列组合不符合题意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丁是NaOH。过量 C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NaHCO3, NaHCO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Na2CO3, Na2CO3溶液中通入 CO2 反应生成 NaHCO3,A不合题意;
B.若丁是氯气,Fe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若丁是盐酸,Fe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Cl2和盐酸不反应,B符合题意;
C. 丁是氧气。H2S 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S和水,S和氧气点燃生成 SO2, SO2和 H2S 反应生成S和水,C不合题意;
D.丁是氧气。NH3在纯氧中点燃可以生成氮气,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或高温下生成NO,NO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 氮元素所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d反应生成b
B. 通过雷电作用将b转化为c,可实现氮的固定
C. 将e转化为d必须选用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
D. f可与e反应生成g
【答案】C
【解析】
【分析】氮元素所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abcdef分别为NH3、N2、NO、NO2、HNO3、NH3∙H2O,g为含有-3、+5价氮元素的盐,为NH4NO3;
【详解】A.氨气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NO、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A正确;
B.氮气在雷电作用下生成NO,实现自然固氮,B正确;
C.硝酸不稳定,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C错误;
D.硝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D正确;
答案选C。
25.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
B. ②中溶液中加入铁粉,有金属铜析出
C. 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常温下,Cu可以与稀硝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 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8H+=3Cu2++2NO↑+4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硝酸与铜发生反应:,生成的硝酸铜溶液呈蓝色,试管口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A错误;
B.②中溶液存Cu2+,加入铁粉置换出铜,B正确;
C.由题述实验可得出结论:常温下,Cu可以与稀硝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C正确;
D.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
26. 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难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横线上。
(1)用NaCl固体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_______
(2)用磷矿物[主要成分是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_______
(3)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_______
(4)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_______
(5)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_______
【答案】(1)C (2)A
(3)E (4)B
(5)E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NaCl固体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是浓硫酸难挥发制取易挥发的HCl,利用了浓硫酸的高沸点、难挥发性,选C。
【小问2详解】
用磷矿物[主要成分是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是硫酸的强酸性制取弱酸磷酸,利用了浓硫酸的强酸性,选A。
【小问3详解】
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是由于浓硫酸能吸收水分,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选E。
【小问4详解】
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是由于铁表面被浓硫酸氧化,发生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利用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选B。
【小问5详解】
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是由于胆矾的结晶水被浓硫酸吸收,生成白色的无色硫酸铜粉末,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选E。
27.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NO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在加热条件下,物质C的浓溶液与碳单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含有N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4)物质B为红棕色气体,写出该物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当反应消耗0.15 ml物质B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答案】 ①. 4NH3+5O24NO+6H2O ②. C+4HNO3(浓)CO2↑+4NO2↑+2H2O ③.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稍微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N ④. 3NO2+H2O=2H++2N+NO ⑤. 0.1 ml
【解析】
【分析】
【详解】氮元素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分析,A为氨气,B为二氧化氮,C为硝酸,
(1)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NO,是氨气的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2)在加热条件下,物质C为硝酸,硝酸的浓溶液与碳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
(3)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含有NH4+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稍微加热,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N;
(4)物质B为红棕色气体为N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NO,反应中3 ml N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2 ml,当反应消耗0.15 ml物质B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5 ml×=0.1 ml。
28.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请根据图正确回答下列含硫物质有关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a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___;
(2)图中 b、c、d 这三种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欲制备Na2S2O3(硫代硫酸钠),根据价类二维图信息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
A. Na2S+SB. Na2SO3+S
C. Na2SO3+Na2SO4D. SO2+Na2SO4
(4)请结合SO2类别、价态及特性,在如下图实验装置分析SO2的性质(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已知二氧化硫具有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请从以上二氧化硫的性质A-D中选择符合的性质。
①是检验SO2的___________。
②中的现象褪色,体现了SO2的___________。
③中产生淡黄色浑浊,体现了SO2的___________。
(5)通入足量SO2后④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均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沉淀的化学式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6)写出S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物 (2)H2SO3 (3)B
(4) ①. C ②. B ③. A
(5) ①. BaSO4 ②. BaSO3
(6)2NaOH+SO2=Na2SO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价类二维坐标,a为氧化物;
【小问2详解】
)b为,是非电解质,c为是弱电解质,d为,是强电解质;
【小问3详解】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变化规律,同种元素的较高价态和较低价态,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中间价态,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的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小问4详解】
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漂白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所以体现的还原性;与反应生成S单质,,体现的氧化性;
【小问5详解】
因为酸性比弱,所以反应不能发生,不产生沉淀,若加入,因为具有强氧化性,将氧化生成,产生的沉淀不溶于酸,所以得到沉淀;若加入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沉淀可以存在,所以得到沉淀;
【小问6详解】
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水,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 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是导致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2形成酸雨的原因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①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
②如图1是某学生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气,无水CuSO4检验反应有水的生成,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1﹕2
(2) ①. 浓氨水和碱石灰 ②. IV
(3) ①. ②. 在无水硫酸铜装置后接一个氨气的吸收装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形成硝酸型酸雨,发生反应:,在该反应中,中氮原子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做氧化剂,中氮原子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5,做还原剂,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比例为:1∶2;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制取氨气,可用固体和加热,选择装置可以采用浓氨水中加入碱石灰,前者选择装置B,后者选择装置C,故装置C中,使用的药品为浓氨水和碱石灰;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装置IV。
【小问3详解】
①根据信息,黑色变为红色的单质;白色无水粉末变为蓝色,生成物中有;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
②装有无水的干燥管直接与空气接触,氨气直接被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所以需要在无水硫酸铜装置后接一个氨气的吸收装置。A
B
C
D
制取SO2
验证漂白性
收集SO2
尾气处理
A.制备并收集NH3
B.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C.进行喷泉实验
D.收集NO气体
编号
实验装置
试剂a
实验现象
①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②
溶液
溶液变浑浊
③
溶液
白色沉淀
④
溶液
有气泡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将Fe氧化为
B
常温下,Fe、Al放入浓或浓中
无明显现象
Fe、Al与浓或浓发生钝化
C
Al箔插入稀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具有酸性
选项
实验内容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含Fe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SO
C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一定含NH
D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某液体,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该液体一定含有SO2
甲
乙
丙
A
CO2
NaHCO3
Na2CO3
B
Fe
FeCl2
FeCl3
C
H2S
S
SO2
D
NH3
N2
NO
实验1
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
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⑥中溶液呈蓝色,试管
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加入的物质
H2O2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①
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