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pptx
    • 练习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docx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1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2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3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4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5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6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7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8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1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2页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篇 主题十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篇主题十题型抢分练pptx、第一篇主题十题型抢分练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时,pH均为11的烧碱溶液与纯碱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25 ℃时,pH=9的某酸式盐NaHA的水溶液中:c(Na+)>c(HA-)>c(A2-)> c(H2A)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S和KHS混合溶液中:c(K+)>2c(S2-)+c(HS-)D.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 分有悬滴,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烧碱抑制水的电离,纯碱促进水的电离,A错误;NaHA水溶液的pH=9,说明HA-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即c(H2A)>c(A2-),B错误;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K+)+c(H+)=2c(S2-)+c(HS-)+c(OH-),溶液呈碱性,即c(OH-)>c(H+),故c(K+)>2c(S2-)+c(HS-),C正确;达到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说明滴定管的读数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D错误。
    2.(2023·陕西渭南一模)已知25 ℃时,RSO4(s)+ (aq) RCO3(s)+ (aq)的平衡常数K=1.75×104,Ksp(RCO3)=2.80×10-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 的混合液中滴加RCl2溶液,首先析出RSO4沉淀B.将浓度均为3×10-4.5 ml·L-1的RCl2、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可得 到RCO3沉淀C.25 ℃时,RSO4的Ksp约为4.9×10-5D.相同温度下,RCO3在水中的Ksp大于在Na2CO3溶液中的Ksp
    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相同温度下RCO3在水中的Ksp与在Na2CO3溶液中的Ksp相等,D错误。
    3.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 >c(H+)>c(OH-)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根据图像知,在未滴加NaOH溶液时,0.1 m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的pH均大于1,说明三种酸均为弱酸,且pH:HA<HB<HD,知酸性:HA>HB>HD,根据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知,KHA>KHB>KHD,A正确;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未反应的HB与生成的NaB的浓度相等,且溶液呈酸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故c(B-)>c(Na+)>c(HB)>c(H+)>c(OH-),B正确;
    pH=7时,三种离子的浓度分别等于c(Na+),然而三种溶液中阴离子水解程度不同,加入的NaOH的体积不同,故三种阴离子的浓度也不同,C错误;根据质子守恒即可得出,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D正确。
    4.(2023·无锡模拟)已知甲胺(CH3NH2)是一种弱碱,25 ℃时,向10 mL 0.1 ml·L-1甲胺溶液中滴加0.1 ml·L-1盐酸,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NH2的Kb的数量级为10-5
    5.(2022·湖北,15)如图是亚砷酸As(OH)3和酒石酸(H2T,lg Ka1=-3.04,lg Ka2=-4.37)混合体系中部分物种的c-pH图(浓度:总As为5.0×10-4ml·L-1,总T为1.0×10-3m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s(OH)3的lg Ka1为-9.1B.[As(OH)2T]-的酸性比As(OH)3的强C.pH=3.1时,As(OH)3的浓度比[As(OH)2T]-的高D.pH=7.0时,溶液中浓度最高的物种为As(OH)3
    由图可知As(OH)3的浓度为左坐标,浓度的数量级为10-3,[As(OH)2T]-的浓度为右坐标,浓度的数量级为10-6,所以pH=3.1时,As(OH)3的浓度比[As(OH)2T]-的高,C正确;由已知条件,酒石酸(H2T,lg Ka1=-3.04,lg Ka2=-4.37),As(OH)3的lgKa1为-9.1,即酒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远大于亚砷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所以酒石酸的酸性远强于As(OH)3,另外总As的浓度也小于总T的浓度,所以当pH=7.0时,溶液中浓度最高的物种不是As(OH)3,D错误。
    6.25 ℃时,用0.1 m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 ml·L-1HA溶液,体系中-lg c(A-)、-lg c(HA)、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①表示-lg c(A-)与pH的关系B.25 ℃HA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4C.a点溶液中,2c(H+)+c(HA)=c(A-)+ 2c(OH-)D.b点时,V[NaOH(aq)]=20 mL
    由题图分析可知,曲线①表示-lg c(HA)与pH的关系,曲线②表示,-lg c(A-)与pH的关系,当c(HA)=c(A-)时,Ka(HA)= =10-4.76,A、B错误;a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分别为c(H+)+c(Na+)=c(OH-)+c(A-)、2c(Na+)=c(A-)+c(HA),联立两式可得:2c(H+)+c(HA)=2c(OH-)+c(A-),C正确;
    若V[NaOH(aq)]=20 mL,则HA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A,溶液显碱性,pH>7,结合图示b点时溶液pH=7可知,V[NaOH(aq)]<20 mL,D错误。
    7.(2022·沈阳二中二模)已知298 K时,Ksp(CuS)=6.3×10-36,Ksp(MnS)=2.5×10-13,随着温度的升高,二者的Ksp都增大。298 K时,饱和溶液中p(S2-)和p(M2+)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S2-)=-lg c(S2-),p(M2+)=-lg c(Cu2+)或-lg c(M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8 K时向MnS悬浊液中加入MnSO4固体,可使溶液由a 点变为d点B.向MnS悬浊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MnS(s)+ Cu2+(aq) CuS(s)+Mn2+(aq),平衡常数K约为4.0×1022C.为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Na2S固体,充分搅拌后 过滤D.温度升高,可使b点变成c点
    分析可知,曲线Ⅰ代表CuS,曲线Ⅱ代表MnS。298 K时向MnS悬浊液中加入MnSO4固体,溶液中Mn2+浓度增大,由于温度不变,Ksp(MnS)不变,S2-浓度减小,溶液由a点向右下方移动,而不会变为d点,A错误;
    加入适量Na2S后,可使Cu2+转化为CuS沉淀,但使用Na2S除杂会引入新杂质Na+,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对于曲线Ⅰ,升高温度,b点溶液中CuS溶解平衡正向移动,S2-和Cu2+浓度均增大,b点应向a点方向移动,D错误。
    8.(2023·湖南衡阳二模)25 ℃时,向10 mL 0.1 ml·L-1HY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 [pX=-lg c(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25 ℃时,HY的电离常数Ka=1.0×10-3.25B.图中a=3.75C.A点时,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5 mLD.从A点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当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为HY与NaY浓度之比为1∶1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HY)∶c(Y-)不等于1∶1,所以A点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不是5 mL,C错误;
    向HY中加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大于7,所以从A点到B点是往HY中滴加NaOH溶液继续生成盐的过程,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D正确。
    9.常温下,H3PO4和H3PO3溶液中含磷微粒的分布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3PO4和H3PO3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H3PO3是二元酸
    H3PO4图中只出现三个交点说明H3PO4为三元弱酸,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H3PO4的三级电离常数分别为10-2.1、10-7.2、10-12.4,H3PO3图中只出现两个交点说明H3PO3为二元弱酸,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H3PO3的二级电离常数分别为10-3、10-6.6,故A正确;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3PO4和H3PO3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由分析可知,H3PO4的Ka2小于H3PO3的Ka2,
    溶液pH由3变为6.6的过程中,H3PO4、H3P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D正确。
    10.25 ℃时AgCl和Ag2CrO4两种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两条相交直线把图像分成了X、Y、Z、M四个区域。已知:Ksp(AgCl)>Ksp(Ag2CrO4),p(Ag+)=-lg c(Ag+),其余离子类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②对应的物质为AgCl,Ksp的数量级为10-12B.X区域内可析出AgCl沉淀,而不析出Ag2CrO4沉淀C.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b点可变到a点D.逐渐升高温度,直线①平行地向右上方移动
    当p(Ag+)=0时,两条直线与x轴相交于两点,因Ksp(AgCl)>Ksp(Ag2CrO4),故直线①对应的物质为AgCl,直线②对应的物质为Ag2CrO4。Ksp(Ag2CrO4)=c2(Ag+)·c( )=10-12,Ksp(AgCl)=c(Ag+)·c(Cl-)=1×10-9.6,A错误;直线上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在X区域,相对于AgCl来说,Q>Ksp(AgCl),从而析出AgCl沉淀,而相对于Ag2CrO4来说,Q<Ksp(Ag2CrO4),从而不析出Ag2CrO4沉淀,B正确;
    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Ksp(AgCl)不变,c(Ag+)增加,则c(Cl-)减小,p(Cl-)增大,b点沿着直线①向下移动,不会变到a点,C错误;逐渐升高温度,Ksp(AgCl)增大,直线①平行地向左下方移动,c(Ag+)、c(Cl-)都增大,D错误。
    1.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 ml·L-1 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 减小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和NaF溶液,前者pH较大,则可发生反应: HCOOH+NaF===HF+HCOONaC.pH=9的CH3COONa溶液与pH=5的CH3CO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二元弱酸H2A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则混合液中:c(HA-)>c(A2-)>c(H2A)
    0.1 m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但CH3COO-浓度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a(CH3COOH)不变,则 增大,A错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和NaF溶液,前者pH较大,说明HCOO-水解程度大于F-,酸性:HF>HCOOH,则反应HCOOH+NaF===HF+HCOONa不能发生,违背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B错误;
    两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混合液中:c(HA-)>c(A2-)>c(H2A),D正确。
    2.常温下,含BaCO3的浊液中c(Ba2+)随c(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无气体溢出;忽略 第二步水解),已知:Ksp(BaCO3)=2.5×10-9,Ka2(H2CO3)=5.0×10-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7.5B.水的电离程度:M<NC.N点:D.N点溶液中加Na2SO4固体,将移向P点
    由图可知,M点氢离子浓度小于N点,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则M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点,故B错误;
    3.MOH为可溶性一元弱碱,向MCl的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c2(H+)随c(M+)而变化;在某温度下,实验测得MCl溶液中c2(H+)随c(M+)的变化如图中实点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溶液中:c(Cl-)>c(M+)>c(H+)>c(OH-)B.该溶液中总存在:c(H+)=c(MOH)+c(OH-)C.c点溶液中,c(OH-)=1×10-7 ml·L-1D.温度不变,c2(H+)~c(M+)一定呈线性关系
    ×10-7 ml·L-1,则Kw=2×10-14;b点溶液中溶质为MCl,且M+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c(Cl-)>c(M+)>c(H+)>c(OH-),A正确;根据质子守恒可知,该溶液中总存在:c(H+)=c(MOH)+c(OH-),B正确;
    由图a、c点可知,温度不变,若c2(H+)~c(M+)呈线性关系,则b点纵坐标应为3,与图不符,D错误。
    4.用强碱滴定某一元弱酸时,弱酸被强碱部分中和后得到“弱酸盐和弱酸”组成的缓冲溶液,其中存在pH=pKa- 。25 ℃时,用0.1 ml·L-1的NaOH溶液滴定16.00 mL某未知浓度的HA溶液,滴定过程中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溶液p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a=-lg Ka,100.48≈3,酸性:HA>HC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A电离常数Ka=10-4.75B.b点溶液中存在c(A-)+c(OH-)= c(HA)+c(H+)C.c点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A-)>c(HA)>c(H+)>c(OH-)D.若将HA改为等体积、等浓度的HCN,则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 曲线竖直上移
    b点时Ka= =c(H+)=10-4.75,故c(HA)=c(A-),此时溶液显酸性,c(H+)>c(OH-),故c(A-)+c(OH-)<c(HA)+c(H+),故B错误;
    b点时c(HA)=c(A-),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c点时溶液c(HA)<c(A-),此时溶液呈酸性,c(H+)>c(OH-),所以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A-)>c(HA)>c(H+)>c(OH-),故C正确;由HA的酸性强于HCN可知,HA的电离常数大于HCN,由pH=pKa-  相等时,酸的电离常数越小,溶液pH越大,则若将HA改为等体积、等浓度的HCN,则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竖直上移,故D正确。
    5.(2023·开封二模)工业上以SrSO4(s)为原料生产SrCO3(s),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现有含SrCO3(s)的0.1 ml·L-1Na2CO3溶液和1.0 ml·L-1 Na2CO3溶液,含SrSO4(s)的0.1 ml·L-1 Na2SO4溶液和1.0 ml·L-1 Na2SO4溶液,在一定pH范围内,四种溶液中lg c(Sr2+)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相同时,溶液中c( )越大,c(Sr2+)越小C.曲线③对应含SrCO3(s)的0.1 ml·L-1Na2CO3 溶液D.对含SrSO4(s)且Na2SO4和Na2CO3初始浓度均 为1.0 ml·L-1的混合溶液中,pH≥7.7时 才能实现SrSO4(s)转化为SrCO3(s)
    硫酸锶和碳酸锶在溶液中均存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硫酸是强酸,溶液的pH增大,硫酸根离子浓度基本不变,锶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溶液pH相同时,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大,锶离子浓度越小,则曲线①表
    示含SrSO4(s)的0.1 ml·L-1 Na2SO4溶液中lg c(Sr2+)随pH的变化关系,曲线②表示含SrSO4(s)的1.0 ml·L-1 Na2SO4溶液中lg c(Sr2+)随pH的变化关系;
    碳酸是弱酸,溶液的pH增大,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锶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相同时,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越大,锶离子浓度越小,则曲线③表示含SrCO3(s)的0.1 ml·L-1Na2CO3
    溶液中lg c(Sr2+)随pH的变化关系,曲线④表示含SrCO3(s)的1.0 ml·L-1Na2CO3溶液中lg c(Sr2+)随pH的变化关系。
    由分析可知,曲线①表示含SrSO4(s)的0.1 ml·L-1 Na2SO4溶液中lg c(Sr2+)随pH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溶液pH为6.8时,锶离子浓度为10-5.5 ml·L-1,则硫酸锶的溶度积为Ksp=0.1×10-5.5=10-6.5,温度不变,硫酸锶的
    由分析可知,硫酸锶在溶液中存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溶液pH相同时,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大,锶离子浓度越小,故B正确;由分析可知,曲线③表示含SrCO3(s)的0.1 ml·L-1Na2CO3溶液中lg c(Sr2+)随pH的变化关系,故C正确。
    6.(2022·福建,7)锂辉石是锂的重要来源,其焙烧后的酸性浸出液中含有Fe3+、Al3+、Fe2+和Mg2+杂质离子,可在0~14范围内调节pH对其净化(即相关离子浓度cCu;
    ③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pH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a.进一步粉碎矿石b.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c.降低焙烧温度
    联合焙烧时,进一步粉碎矿石,可以增大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焙烧效率,选项a符合题意;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有利于矿石充分反应,选项b符合题意;降低焙烧温度,反应速率减慢,不利于提高焙烧效率,选项c不符合题意。
    (2)Bi2S3在空气中单独焙烧生成Bi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2S3在空气中单独焙烧生成Bi2O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应生成SO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i2S3+9O2 2Bi2O3+6SO2。
    (3)“酸浸”中过量浓盐酸的作用为:①充分浸出Bi3+和Mn2+;②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浓盐酸后,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为Bi3+、Fe3+、Mn2+、H+、Cl-,而酸浸后取滤液进行转化,故要防止金属离子水解生成沉淀,造成制得的BiOCl产率偏低。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滤渣主要为不溶于浓盐酸的SiO2。
    (5)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2O3+6H++2Cl-===2Mn2++Cl2↑+3H2O
    因Mn2O3有氧化性,会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2O3+6H++2Cl-===2Mn2++Cl2↑+3H2O。
    (6)加入金属B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将Fe3+转化为Fe2+
    由已知信息③知,调pH=2.6时,Fe3+会水解生成Fe(OH)3沉淀,但Fe2+还没开始沉淀,故要将Fe3+转化为Fe2+,在调pH后获得含FeCl2的滤液,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Bi作还原剂。
    (7)将100 kg辉铋矿进行联合焙烧,转化时消耗1.1 kg金属Bi,假设其余各步损失不计,干燥后称量BiOCl产品质量为32 kg,滴定测得产品中Bi的质量分数为78.5%。辉铋矿中Bi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2023·湖南衡阳二模)钼酸钠晶体[Na2MO4·2H2O(s)]可用于生物碱和苷的测定。工业上以辉钼矿(主要成分为MS2,含SiO2、CuFeS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钼酸钠晶体,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酸浸、氧化浸出两步流程主要是进行除杂。②+4、+6为M元素的常见价态,MS2和CuFeS2不溶于氢氟酸。③近似认为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
    (1)M元素(42号)与Cr元素(24号)属同一副族,价层电子结构相似,其中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4号Cr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同族的42号M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d55s1。
    (2)对工艺流程中的SO2、CO2进行分析:SO2的空间结构为_____,CO2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
    SO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1,硫为sp2杂化,故为V形分子;CO2中C为sp杂化,分子为直线形;SO2为极性分子,CO2为非极性分子。
    (3)“滤液2”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Cu2+、Fe2+和Fe3+
    氧化浸出时发生反应:4Fe3++CuFeS2===Cu2++5Fe2++2S,因此滤液2中含的金属阳离子有Cu2+、Fe2+和过量的Fe3+。
    (4)“氧化焙烧”中,理论上MS2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氧化焙烧时发生反应:2MS2+7O2 2MO3+4SO2,因此理论上MS2与O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近似认为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故理论上MS2与空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5。
    (5)“碱浸”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可以采用电氧化法将MS2转化为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H2O在阴极参与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e-===H2↑+2OH-
    该装置中阴极水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②若阴极产生气体100.8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阳极区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4.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CeFCO3中Ce的化合价为____。
    CeFCO3中F元素为-1价,碳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由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计算出Ce元素的化合价为+3。
    (2)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CeO2,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eO2+H2O2+6H+===2Ce3++O2↑+4H2O
    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3)H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则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
    加入萃取剂HT后,液体混合物分层,操作Ⅰ可选用分液进行分离。
    (4)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偏高浸出率反而会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双氧水发生分解,造成浸出率减小
    H2O2受热易分解,为防止其分解,降低酸浸率,则温度不易太高。
    (5)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Ce3+ (水层)+3HT(有机层) CeT3(有机层)+3H+ (水层)。向CeT3(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Ce3+水溶液,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CeT3(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使c(H+)增大,平衡向形成Ce3+水溶液方向移动
    (6)已知,298 K时,Ksp[Ce(OH)3]=5×10-20,若溶液中c(Ce3+)=0.05 ml·L-1,加碱调节pH到_____时Ce3+开始沉淀(忽略加碱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
    (7) 写出向Ce(OH)3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Ce(O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e(OH)3+O2+2H2O===4Ce(OH)4
    1.(2022·河北,15)以焙烧黄铁矿FeS2(杂质为石英等)产生的红渣为原料制备铵铁蓝Fe(NH4)Fe(CN)6颜料。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红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2)黄铁矿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
    7Fe2(SO4)3+FeS2+
    (4)工序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母液循环使用。(5)沉铁工序产生的白色沉淀Fe(NH4)2Fe(CN)6中Fe的化合价为____,氧化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还原工序得到的滤液制备Fe2O3·xH2O和(NH4)2SO4,所加试剂为_____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不引入杂质)。
    已知黄铁矿高温煅烧生成Fe2O3,反应为4FeS2+11O2 2Fe2O3+8SO2,故产生的红渣主要成分为Fe2O3和SiO2;将红渣粉碎后加入足量的50%H2SO4溶液加热,反应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过滤出滤渣①,主要成分为SiO2,向滤液中加入黄铁矿进行还原,将Fe3+还原为Fe2+,由(3)小
    然后进行工序①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FeSO4晶体和母液,母液中主要含有FeSO4溶液和H2SO4,加水溶解FeSO4晶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H4)2SO4、
    2.(2023·哈尔滨三中一模)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中,高钛炉渣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调节pH至_____,“母液①”中Mg2+浓度为1.0×10-6 ml·L-1。
    由表中数据可知Mg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此时Mg2+浓度为c=1.0×10-5 ml·L-1,由此可得:Ksp[Mg(OH)2]=1.0×10-5×( )2=1.0×10-10.8,“母液①”中Mg2+浓度为1.0×10-6 ml·L-1时,c(OH-)= ml·L-1=1.0×10-2.4 ml·L-1,此时溶液的pH值为11.6。
    (3)“水解”时,Ti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化学上,测定TiO2+酸性溶液中钛元素的含量通常涉及两步反应:①用Al粉还原TiO2+得到Ti3+;②用FeCl3溶液滴定,Fe3++Ti3++H2O===Fe2++TiO2++2H+。反应②的滴定实验可选用_______溶液作指示剂。
    TiO2·xH2O↓+2H+
    (4)用固体二氧化钛生产海绵钛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其原理是TiO2的氧解离进入熔融盐中而得到纯钛。电解过程中,b极是___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O2+4e-===Ti+2O2-
    由装置及电解目的可知a所连电极上应发生反应:TiO2+4e-===Ti+2O2-,则该电极为阴极,a为负极,b为正极。
    (5)将TiO2转化为TiCl4、再进一步还原TiCl4得到钛(Ti),是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①600 ℃,TiO2与C、Cl2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如下表:
    TiO2与C、Cl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iO2+6C+10Cl2 5TiCl4+
    600 ℃,TiO2与C、Cl2充分反应后,生成TiCl4、CO2和CO,由各组分的分压可知,n(TiCl4)∶n(CO)∶n(CO2)=5∶2∶4,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TiO2+6C+10Cl2 5TiCl4+2CO+4CO2。
    ②已知Ti的四卤化物熔点如下表所示,TiF4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自TiCl4至TiI4熔点依次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Cl4、TiBr4和TiI4都属于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点依次升高,而TiF4属于离子晶体,故熔点高于其他三者
    氟元素的电负性很大,这就使得钛和氟之间的化学键的极性较强,更趋向于离子键,而其他三种卤族元素的电负性较弱,使得钛和氯原子、溴原子以及碘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极性较弱,更趋向于共价键。TiCl4、TiBr4和TiI4都属于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点依次升高,而TiF4属于离子晶体,故熔点高于其他三者。
    3.(2023·武汉二中二模)电子级氢氟酸是微电子行业的关键性基础材料之一,由萤石粉(主要成分为CaF2,含有少量SiO2和微量As2O3等)制备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时往往会适当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F2+H2SO4(浓)===CaSO4+2HF↑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CaF2的转化率
    “酸浸”发生反应:CaF2+H2SO4(浓)===CaSO4+2HF↑,二氧化硅与HF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As2O3与HF发生反应:As2O3+6HF===2AsF3+3H2O;“硫酸吸附”:加入硫酸,部分HF、SiF4以气体形式释放出去,然后加入水吸收为H2SiF6,部分HF、AsF3、多余硫酸进入精馏1;“精馏1”:因为硫酸熔、沸点较高,因此精馏1中得到HF、AsF3;“氧化”:根据问题(4),过氧化氢将AsF3氧化成熔、沸点较高的AsF5;“精馏2”:蒸馏得到HF。
    HF易挥发,“酸浸”时发生难挥发性酸制备易挥发性酸,即生成HF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F2+H2SO4(浓)===CaSO4+2HF↑;工业生产时往往会适当加热,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CaF2的转化率。
    (2)“精馏1”设备使用的材料可选用___(填字母)。A.玻璃 B.陶瓷C.石英 D.金
    HF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玻璃、陶瓷、石英均含有二氧化硅, HF能腐蚀玻璃、陶瓷、石英,HF不与金反应,因此“精馏1”设备以金为材料。
    (3)已知H2SiF6是一种配位酸,酸性与硝酸相近,可与KMnO4溶液反应制备极易溶于水的强酸H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KMnO4→HMnO4中Mn的价态没有发生变化,H2SiF6酸性与硝酸相似,即H2SiF6为强酸,HMnO4为溶于水的强酸,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K2SiF6沉淀,即离子方程式为2K++ ===K2SiF6↓。
    (4)“氧化”时将AsF3氧化为AsF5。AsF5的沸点高于AsF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F5、AsF3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均不存在氢键),AsF5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沸点高
    (5)液态HF是酸性溶剂,能发生自偶电离:HF H++F-,由于H+和F-都溶剂化,常表示为3HF H2F++ 。在HF溶剂中AsF5、BF3呈酸性,HClO3、HNO3、H2O呈碱性,比如AsF5、HClO3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AsF5+2HF +H2F+、HOClO2+2HF (HO)2ClO++ 。在HF作用下:①写出BF3与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H2O与AsF5反应生成HAsF6。结合H+的能力:H2O___(填“>”“

    相关课件

    第一篇 主题九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篇 主题九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篇主题九题型抢分练pptx、第一篇主题九题型抢分练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篇 主题八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篇 主题八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篇主题八题型抢分练pptx、第一篇主题八题型抢分练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篇 主题七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篇 主题七 题型抢分练-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篇主题七题型抢分练pptx、第一篇主题七题型抢分练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