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一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一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一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一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一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第五单元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一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共7页。
    考点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
    必备知识·夯实基础
    知|识|巩|固
    1.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稳定遗传且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③操作:花大、易去雄蕊和人工授粉。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操作要点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3.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4.分离定律的实质
    (1)分离定律的实质、发生时间及适用范围
    (2)分离定律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
    思|维|辨|析
    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自花传粉。( √ )
    (2)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 )
    (3)F1产生的雌配子数和雄配子数的比例为1∶1。( × )
    (4)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 )
    (5)“演绎”就是进行测交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证明假说正确;反之,则证明假说错误。( × )
    延|伸|探|究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①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
    ②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B和b基因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已知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要求: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
    提示: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若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若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剖析难点·考点突破
    重|难|精|讲
    1.与交配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1)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下图所示:
    (2)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
    ①自交法
    ②测交法
    ③配子法(花粉鉴定法)
    ④单倍体育种法
    3.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与复等位基因的区别
    (1)等位基因:生物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就是等位基因。
    (2)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3)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
    精|准|命|题
    考向一 结合遗传学相关概念,考查生命观念
    》例1 (2024·海南海口联考)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型比为3∶1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解析: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不一定表现出隐性性状,如杂合子Aa,A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B错误;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反映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C错误;鉴别显性个体是纯合子或杂合子的方法有自交法和测交法,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D正确。
    〔变式训练1〕 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纯合子的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B.性状分离是指杂交或自交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C.基因型相同的同种生物,其表型一定相同;表型相同的同种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时,“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测交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过程
    解析:两个纯合子杂交的后代可能出现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可能有纯合子出现,如Aa自交后代有AA、Aa、aa,A错误;性状分离是指在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B错误;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的同种生物,其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的同种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时,“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测交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过程,D正确。
    考向二 假说—演绎法及分离定律的验证
    》例2 (2024·湖南十三校联考)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核遗传现象
    C.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2∶1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解析:孟德尔未提出“基因”这一概念,A错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连锁互换现象,B错误;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1∶1,C错误。
    〔变式训练2〕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籽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思路及预期结果: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④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任答两种即可)
    解析:(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同时具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表达后会掩盖隐性性状或抑制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由于自然条件下玉米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存在纯合子和杂合子,所以可以通过杂合子自交或测交的方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②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结合本题题干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合理设计即可。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2.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从细胞水平建立进化与适应的观点。(生命观念)
    2.利用假说—演绎法,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能力。(科学思维)
    3.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和变化。(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相关教案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讲酶和ATP考点三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讲酶和ATP考点三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共6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讲酶和ATP考点一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讲酶和ATP考点一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共8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讲细胞膜和细胞核考点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讲细胞膜和细胞核考点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