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三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教案 1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三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案 1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四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考点二血糖平衡调节 教案 1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四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考点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特点 教案 1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五讲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考点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教案 1 次下载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四讲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考点一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展开考点一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必备知识·夯实基础
知|识|巩|固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①实验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
②实验设计
实验组:
对照组:稀盐酸eq \(――→,\s\up7(注入))狗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实验结论:小肠黏膜在盐酸的作用下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促胰液素。
2.激素研究的实例
(1)胰岛素的发现
①实验过程
②进一步实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直接从正常胰腺中提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③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①实验过程
公鸡eq \(―――→,\s\up7(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消失eq \(―――→,\s\up7(移植睾丸))特征恢复
②实验结论:动物睾丸分泌睾酮,维持雄性性征。
3.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思|维|辨|析
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激素都是内分泌腺分泌的,具有调节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正常机能的作用。( × )
(2)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 )
(3)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都使用的是“加法原理”。( √ )
(4)班廷通过结扎胰腺导管使胰腺萎缩,萎缩的胰腺丧失分泌胰蛋白酶的功能,但胰岛正常,从而证明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 √ )
(5)内分泌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 √ )
延|伸|探|究
1.(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加入砂子?两人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的?
提示:加入砂子的目的是使小肠黏膜研磨更充分;两人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的对照实验是将盐酸单独注射到狗的静脉中,看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2)能分泌激素的细胞是否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吗?
提示: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2.(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比沃泰默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提示: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促胰液素调节胰液分泌的方式与神经调节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提示: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实现,在促胰液素调节胰液分泌时,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引起胰腺分泌。
剖析难点·考点突破
重|难|精|讲
1.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
2.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常用实验方法
①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②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③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
(2)一般思路
eq \x(用某种处理方法处理实验动物)
↓
eq \x( 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 )
↓
eq \x( 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 )
↓
eq \x( 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
(3)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对照实验中,生理盐水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等。
⑤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3.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
(2)相抗衡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精|准|命|题
考向一 结合激素的本质及功能,考查科学思维
》例1 (2021·全国乙卷)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解析:(1)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由题靶细胞的响应是使心跳加速、心率加快,因此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
(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降低。
(3)由题干垂体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可知,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变式训练1〕 暑假期间,小明和同学一起去玩“密室逃脱”,恐怖的场景让小明短时间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特征。如图表示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内酪氨酸合成肾上腺素的简化过程。下列有关肾上腺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成人体内合成肾上腺素的原料必须从富含酪氨酸的食物中摄取
B.肾上腺素合成后须经高尔基体加工成特定空间结构才有生物活性
C.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提高血糖浓度
D.肾上腺素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 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食物中若不含酪氨酸,则人体内自己可以合成,所以人体仍然能合成肾上腺素,A错误;根据图示中结构简式可知,肾上腺素不是蛋白质,不需要经高尔基体加工,B错误;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能提高血糖浓度,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肾上腺素是氨基酸类衍生物,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考向二 结合激素研究实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例2 (2022·浙江6月卷)为研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适龄、血糖正常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只,药物S(用生理盐水配制),物质X(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等。(要求与说明: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作具体要求。小鼠血糖值>11.1 mml/L,定为高血糖模型小鼠。饲养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适应性饲养:选取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丙3组。正常饲养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
②药物S处理: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
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
连续处理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直至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
③物质X处理: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
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质X
连续处理若干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
(2)预测实验结果:
设计一张表格,并将实验各阶段的预期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3)分析与讨论:
已知药物S的给药途径有腹腔注射和灌胃等,药物S的浓度和给药途径都会影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建模。若要研究使用药物S快速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则可通过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S,每个浓度进行不同的给药途径,比较不同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以确定快速建模所需药物S的适宜浓度和给药途径的组合。
答案:(2)
解析:(1)适应性饲养使小鼠适应实验环境,正常饲养小鼠数天,甲、乙、丙三组的血糖值正常。药物S处理时,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则甲组作为对照组。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需要药物处理乙组和丙组使小鼠出现高血糖症状,因此药物S处理时乙组和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在物质X处理时乙组作为对照组,丙组作为实验组,一组给物质X,一组没有物质X,以探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物质X处理时,遵循实验单一变量原则,乙组给药途径是灌胃,则甲组作为空白对照,甲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质X。
(2)该实验将小鼠分为甲、乙、丙3组,进行三个阶段实验,即适应性饲养阶段、药物S处理、物质X处理,记录血糖值变化。正常饲养数天,甲、乙、丙三组的血糖值正常。甲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均是生理盐水处理,因此甲组在药物S处理和物质X处理阶段所测得的血糖值正常;乙组小鼠为高血糖模型小鼠,药物S处理阶段,乙组小鼠血糖升高,逐渐升高至>11.1 mml/L;物质X处理阶段乙组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不会缓解高血糖症状,血糖值依然>11.1 mml/L;药物S处理阶段,丙组小鼠血糖升高,逐渐升高至>11.1 mml/L;如果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有缓解作用,则物质X处理阶段丙组小鼠的血糖值逐渐下降,但高于正常水平。实验各阶段的预期实验结果见答案。
(3)可通过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S,每个浓度进行不同的给药途径,比较不同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以确定快速建模所需药物S的适宜浓度和给药途径的组合。
〔变式训练2〕 (2022·北京卷)某患者,54岁,因病切除右侧肾上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C )
A.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
B.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发挥调节作用
C.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信号,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解析: 题意显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据此可推测,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A正确;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上升时,则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被抑制,从而维持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稳定,B正确;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C错误;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信号,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D正确。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1.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命观念)
2.通过建立激素调节实例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科学思维)
3.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科学探究)
4.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理念。(社会责任)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功能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
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调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的分泌活动
生长激素
调节生长发育等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①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②促进生长和发育;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
肾上腺
皮质
醛固酮、皮质醇等
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髓质
肾上腺素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胰腺
胰岛B
细胞
胰岛素
降低血糖
胰岛A
细胞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
性
腺
卵巢
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②促进卵细胞的生成;③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睾丸
雄激素
(主要是睾酮)
①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②促进精子细胞的生成;③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内分泌腺或
内分泌细胞
激素
激素运输
靶器官或
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
细胞的响应
肾上腺
肾上腺素
(3)通过
体液运输
(4)心脏(心肌细胞)
心率加快
胰岛B细胞
(1)胰岛素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垂体
(2)促甲状
腺激素
甲状腺
(5)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组别
实验阶段
适应性饲养
药物S处理
物质X处理
甲组
正常
正常
正常
乙组
正常
逐渐升高至>11.1 mml/L
>11.1 mml/L
丙组
正常
逐渐升高至>11.1 mml/L
逐渐下降,但高于正常水平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稳态与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