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气压带风带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气压带风带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气压带风带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气压带风带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气压带风带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共4页。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M是一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多分布于60°N附近,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M大气活动中心( C )
    A.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
    B.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
    C.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
    D.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2)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导致( B )
    A.东亚形成暖冬现象
    B.东亚灾害性天气增多
    C.有利于南部海域航海
    D.西北季风减弱
    【思路导引】
    归 纳 导 学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切断。
    (2)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3.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及成因
    (1)7月,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属于东南信风。
    (2)1月,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
    【方法技巧】 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判断方法
    (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
    (2)根据季节判断
    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
    (3)根据风向判断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 对 点 训 练
    下图为“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甲天气系统及其水平气流,叙述正确的是( A )
    A.高压 顺时针辐散 B.低压 顺时针辐散
    C.高压 逆时针辐散 D.低压 逆时针辐散
    7.该月乙地沿海地区主导风向和气候特征为( B )
    A.东南风 高温多雨 B.西南风 高温多雨
    C.东南风 炎热干燥 D.西南风 炎热干燥
    [解析] 第6题,据图可知,此时赤道以南的热带洋面上是高压中心,应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可知是北半球的夏季;甲天气系统是北半球夏季时陆地的低压中心切断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后保留在洋面上的高压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高压中心水平方向气流是顺时针辐散,故选A。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结合所学知识,乙地位于非洲西部地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区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右偏形成的西南风影响,从海洋带来较多降水,气候高温多雨,故选B。
    考向二 季风的形成与分布
    东亚季风指数用来表示东亚特殊的海陆热力对比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其值大于零表示夏季风占优,小于零表示冬季风占优。读东亚季风指数(实线)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虚线)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分别表示季风指数和副高脊线纬度)。完成8~9题。
    8.东亚季风( D )
    A.夏季风占优的月份多于冬季风占优的月份
    B.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不同
    C.夏季风7月最强,冬季风1月最强
    D.夏季风强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高低相关联
    9.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偏北的年份( C )
    A.东亚夏季风减弱
    B.东亚冬季风增强
    C.我国夏季北涝南旱
    D.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显著增大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夏季风占优的月份小于冬季风占优的月份;东亚地区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形成都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东亚地区夏季风在8月份最强,冬季风在1月份最强;在夏季风占优的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越高,夏季风越强。第9题,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偏北的年份,东亚夏季风增强,冬季风减弱;东亚夏季风增强,使夏季风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程度加大,锋面雨带在北方地区的停留时间延长,使北方地区降水增多,而雨带过快地向北推移,将导致南方地区降水减少,从而出现北涝南旱的现象;东亚冬季风减弱将使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偏高,我国南北温差减小。信息获取
    知识调动
    (1)M大气活动中心,多分布于60°N,160°E附近,可判断为阿留申低压
    一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因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其保留在海洋上;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盛行西风(暖气流)和极地东风(冷气流)相遇形成的;北半球低压中心呈逆时针向内辐合
    (2)阿留申低压实力强盛,说明海洋上气压低
    阿留申低压势力偏强时,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东亚冬季风势力增强,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气旋活动频繁,其南部P海域易有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不利于航行
    比较内容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冬季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西伯利亚、蒙古
    风向
    西北风
    东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低温干燥
    夏季风
    源地
    太平洋副热带海区
    赤道附近印度洋
    风向
    东南风
    西南风
    性质
    温暖湿润
    高温湿润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部的一些地区
    考向一 结合局部区域图考查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及影响

    相关试卷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风带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风带提能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6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6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大西洋涛动加强时,北大西洋涛动减弱时,为福州夏季输送水汽的主要气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训练考点09 气压带与风带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训练考点09 气压带与风带 (含解析),共14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