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二 行星地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二 行星地球(含解析),共9页。
课时2 行星地球1.八颗行星(1)分类eq \b\lc\{\rc\ (\a\vs4\al\co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运动特征eq \b\lc\{\rc\ (\a\vs4\al\co1(同向性: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2.地球的普通性——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运动特征相同:地球同其他七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并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2)结构特征相似: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等结构特征方面与其他类地行星相似。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2)自身条件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判断1.木星属于远日行星。( × )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刚上高一的小明同学对火星探测非常感兴趣,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1.[综合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 答案 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地处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或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2.[综合思维]说明火星大气密度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答案 火星质量和体积小,吸引力小。3.[人地协调观]与地球相比,分析高级智慧生命难以在火星存在的原因。答案 距日距离远,表面温度低,不利于形成生命物质;温度低,液态水难以存在,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演化;大气密度低,且大气成分缺少O2,不利于高级智慧生命呼吸。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完成1~2题。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B.“鹊桥”中继卫星C.“玉兔二号”探月车D.月球2.“玉兔二号”探月车回传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玉兔二号”探月车位于月球表面,是月球的附属物,不属于天体,故选C。第2题,由于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①④正确。某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的故事。计划中地球将流浪2 500年,泊入比邻星附近,成为比邻星的行星。读下图,完成3~4题。3.影片中将地球推进至木星轨道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A.水星轨道 B.金星轨道C.火星轨道 D.土星轨道4.地球外围能够形成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体积与质量适中C.自转周期适中 D.公转周期适中答案 3.C 4.B解析 第3题,地球与木星之间隔着火星,C正确。第4题,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使地球有适当的引力,可以吸引大气层,B正确。2021年8月2日,出现“土星冲日”现象,此时土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依次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与土星距离最近。下图为“‘土星冲日’现象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三个星球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位于地球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水星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天王星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图中土星、地球和太阳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第2题,太阳系中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位于地球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的行星是火星与木星。(2023·山西大同期中)2020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60年。下图是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完成3~4题。3.假设宇宙探测器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小行星带中 ②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③是距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④位于太阳系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X星球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 ④坚硬的地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3.B 4.A解析 第3题,地球位于太阳系中,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②③④正确。故选B。第4题,存在生命的条件需要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以及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坚硬的地表不是该星球存在生命的必备条件。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根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1 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5~6题。5.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6.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②地球遭受的紫外线辐射量将减少 ③地球两极冰川将减少 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5.D 6.A解析 第5题,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从恒星“R136a1”的质量来看,其最不可能属于太阳系,D正确。第6题,恒星“R136a1”比太阳还要明亮1 000万倍,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温度会升高,两极冰川会减少;地球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金星的温度会更高,更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①③正确,A正确。(2023·江西景德镇期中)读表,完成7~8题。7.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水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B.水星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C.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D.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8.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存在液态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7.D 8.B解析 第7题,由表格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水星、金星更远,应在水星轨道、金星轨道之外,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系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均为自西向东,B错误。金星表面平均温度为737K,比水星高,C错误。水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并且距离太阳更近,几乎没有大气层存在,所以昼夜温差更大,D正确。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温度适宜,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导致地表温度适宜,使得地球上的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①④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得地球存在大气层,②错误。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使得生命得以延续,但不是形成液态水的原因,③错误。故选B。日凌是指卫星通信信号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开始,受日凌现象的影响,“祝融号”火星车与地球间的通信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祝融号”进入约一个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车已恢复与地球间的通信,继续开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据此完成9~10题。9.日凌期间,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10.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特征中,与日凌现象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近圆性 B.共面性C.同向性 D.周期性答案 9.C 10.B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日凌是指卫星通信信号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的自然现象。A图中地球和火星在太阳的同一侧,地球会挡住太阳的一部分辐射,此时“祝融号”火星车受到太阳辐射干扰较小,A错误;B图和D图中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根据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可知,B、D错误;C图中火星与地球分别位于太阳的两侧,此时“祝融号”火星车有可能会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C正确。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日凌是指卫星通信信号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的自然现象。发生日凌与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近圆性,同向性关系不大,周期性不属于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特征,A、C、D错误;与日凌现象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共面性,当行星位于同一平面时,日凌现象才可能发生,B正确。(2023·江苏苏州期末)“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9年到达月球表面,用于天体生物学实验和大众科普。“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放置了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昆虫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下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据此回答11~13题。11.月球所属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1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A.重力小、辐射强 B.重力大、辐射弱C.空气足、水分足 D.空气足、水分少13.月球表面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原因是( )A.缺少光照条件 B.缺少大气层C.地月距离较近 D.日月距离近答案 11.A 12.A 13.B解析 第11题,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故月球所属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可观测宇宙。第12题,月球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月球表面重力小;月球缺少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受到的辐射强。第13题,月球表面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原因是缺少生命生存所必需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月球能得到太阳照射且日月距离与日地距离相差不大。地月距离与生命存在的条件关系不大。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首次成功降落火星。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目前,火星正是远离地球的时候,地火的距离达到了3.18亿千米。从地球上发射出的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传播,也要17.7分钟才能抵达火星。因此,探测器完全依靠自主降落火星。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图1)和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图2)。(1)写出“揽星九天”标识中字母对应的天体名称:A________,F________;表示类地行星的是______(填字母),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填字母)。(4分)(2)根据材料和“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推测进行火星探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4分)(3)与火星相比,说出地球更适宜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6分)答案 (1)水星 土星 A、B、C、D E、F(2)火星表面大气层稀薄,风速大,着陆器安全着陆难度大;火星表面砾石遍布,着陆器平稳着陆难度大;火星常发生沙尘暴,对着陆器干扰大;距离地球远,飞行时间长等。(3)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宜;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较适宜人类生存的大气层;有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液态水资源。15.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2分)(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4分)(3)简述材料中体现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4分)(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答案 (1)0 100(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3)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地表温度变化不大,利于生命新陈代谢;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拥有适合生命发育的液态水。(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气温过高,夜晚或冬季气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解析 (1)0 ℃~100 ℃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0 ℃为固态,>100 ℃为气态。(2)温度高低与距离太阳远近相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3)材料中显示了地球在自转与公转周期、温度、液态水方面的优越性,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拥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会使得地球表面昼夜和季节温差增大,不利于形成生命。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1.从运动特征、结构特征方面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综合思维)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人地协调观)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大气成分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地球1.496N2、O21年23时56分4秒火星2.279CO21.9年24时37分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轨道倾角大气密度表面温度地球110°115 ℃火星0.110.151.9°0.01-65 ℃行星名称与太阳距离(×106千米)公转周期/年自转周期/天大气成分表面平均温度/K水星57.900.2458.79极稀薄,氦、氢440金星108.200.62243.69浓密、CO2737地球149.601.001.00浓密、N、O288
课时2 行星地球1.八颗行星(1)分类eq \b\lc\{\rc\ (\a\vs4\al\co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运动特征eq \b\lc\{\rc\ (\a\vs4\al\co1(同向性: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2.地球的普通性——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运动特征相同:地球同其他七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并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2)结构特征相似: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等结构特征方面与其他类地行星相似。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2)自身条件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判断1.木星属于远日行星。( × )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刚上高一的小明同学对火星探测非常感兴趣,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1.[综合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 答案 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地处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或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2.[综合思维]说明火星大气密度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答案 火星质量和体积小,吸引力小。3.[人地协调观]与地球相比,分析高级智慧生命难以在火星存在的原因。答案 距日距离远,表面温度低,不利于形成生命物质;温度低,液态水难以存在,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演化;大气密度低,且大气成分缺少O2,不利于高级智慧生命呼吸。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完成1~2题。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B.“鹊桥”中继卫星C.“玉兔二号”探月车D.月球2.“玉兔二号”探月车回传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玉兔二号”探月车位于月球表面,是月球的附属物,不属于天体,故选C。第2题,由于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①④正确。某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的故事。计划中地球将流浪2 500年,泊入比邻星附近,成为比邻星的行星。读下图,完成3~4题。3.影片中将地球推进至木星轨道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A.水星轨道 B.金星轨道C.火星轨道 D.土星轨道4.地球外围能够形成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体积与质量适中C.自转周期适中 D.公转周期适中答案 3.C 4.B解析 第3题,地球与木星之间隔着火星,C正确。第4题,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使地球有适当的引力,可以吸引大气层,B正确。2021年8月2日,出现“土星冲日”现象,此时土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依次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与土星距离最近。下图为“‘土星冲日’现象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三个星球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位于地球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水星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天王星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图中土星、地球和太阳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第2题,太阳系中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位于地球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的行星是火星与木星。(2023·山西大同期中)2020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60年。下图是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完成3~4题。3.假设宇宙探测器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小行星带中 ②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③是距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④位于太阳系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X星球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 ④坚硬的地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3.B 4.A解析 第3题,地球位于太阳系中,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②③④正确。故选B。第4题,存在生命的条件需要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以及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坚硬的地表不是该星球存在生命的必备条件。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根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1 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5~6题。5.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6.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②地球遭受的紫外线辐射量将减少 ③地球两极冰川将减少 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5.D 6.A解析 第5题,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从恒星“R136a1”的质量来看,其最不可能属于太阳系,D正确。第6题,恒星“R136a1”比太阳还要明亮1 000万倍,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温度会升高,两极冰川会减少;地球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金星的温度会更高,更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①③正确,A正确。(2023·江西景德镇期中)读表,完成7~8题。7.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水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B.水星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C.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D.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8.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存在液态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7.D 8.B解析 第7题,由表格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水星、金星更远,应在水星轨道、金星轨道之外,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系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均为自西向东,B错误。金星表面平均温度为737K,比水星高,C错误。水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并且距离太阳更近,几乎没有大气层存在,所以昼夜温差更大,D正确。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温度适宜,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导致地表温度适宜,使得地球上的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①④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得地球存在大气层,②错误。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使得生命得以延续,但不是形成液态水的原因,③错误。故选B。日凌是指卫星通信信号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开始,受日凌现象的影响,“祝融号”火星车与地球间的通信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祝融号”进入约一个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车已恢复与地球间的通信,继续开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据此完成9~10题。9.日凌期间,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10.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特征中,与日凌现象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近圆性 B.共面性C.同向性 D.周期性答案 9.C 10.B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日凌是指卫星通信信号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的自然现象。A图中地球和火星在太阳的同一侧,地球会挡住太阳的一部分辐射,此时“祝融号”火星车受到太阳辐射干扰较小,A错误;B图和D图中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根据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可知,B、D错误;C图中火星与地球分别位于太阳的两侧,此时“祝融号”火星车有可能会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C正确。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日凌是指卫星通信信号受到太阳强大辐射干扰的自然现象。发生日凌与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近圆性,同向性关系不大,周期性不属于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特征,A、C、D错误;与日凌现象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共面性,当行星位于同一平面时,日凌现象才可能发生,B正确。(2023·江苏苏州期末)“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9年到达月球表面,用于天体生物学实验和大众科普。“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放置了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昆虫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下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据此回答11~13题。11.月球所属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1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A.重力小、辐射强 B.重力大、辐射弱C.空气足、水分足 D.空气足、水分少13.月球表面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原因是( )A.缺少光照条件 B.缺少大气层C.地月距离较近 D.日月距离近答案 11.A 12.A 13.B解析 第11题,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故月球所属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可观测宇宙。第12题,月球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月球表面重力小;月球缺少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受到的辐射强。第13题,月球表面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原因是缺少生命生存所必需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月球能得到太阳照射且日月距离与日地距离相差不大。地月距离与生命存在的条件关系不大。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首次成功降落火星。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目前,火星正是远离地球的时候,地火的距离达到了3.18亿千米。从地球上发射出的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传播,也要17.7分钟才能抵达火星。因此,探测器完全依靠自主降落火星。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图1)和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图2)。(1)写出“揽星九天”标识中字母对应的天体名称:A________,F________;表示类地行星的是______(填字母),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填字母)。(4分)(2)根据材料和“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推测进行火星探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4分)(3)与火星相比,说出地球更适宜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6分)答案 (1)水星 土星 A、B、C、D E、F(2)火星表面大气层稀薄,风速大,着陆器安全着陆难度大;火星表面砾石遍布,着陆器平稳着陆难度大;火星常发生沙尘暴,对着陆器干扰大;距离地球远,飞行时间长等。(3)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宜;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较适宜人类生存的大气层;有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液态水资源。15.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2分)(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4分)(3)简述材料中体现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4分)(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答案 (1)0 100(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3)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地表温度变化不大,利于生命新陈代谢;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拥有适合生命发育的液态水。(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气温过高,夜晚或冬季气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解析 (1)0 ℃~100 ℃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0 ℃为固态,>100 ℃为气态。(2)温度高低与距离太阳远近相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3)材料中显示了地球在自转与公转周期、温度、液态水方面的优越性,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拥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会使得地球表面昼夜和季节温差增大,不利于形成生命。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1.从运动特征、结构特征方面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综合思维)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人地协调观)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大气成分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地球1.496N2、O21年23时56分4秒火星2.279CO21.9年24时37分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轨道倾角大气密度表面温度地球110°115 ℃火星0.110.151.9°0.01-65 ℃行星名称与太阳距离(×106千米)公转周期/年自转周期/天大气成分表面平均温度/K水星57.900.2458.79极稀薄,氦、氢440金星108.200.62243.69浓密、CO2737地球149.601.001.00浓密、N、O288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