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学案设计,共13页。
    目标一 地貌的观察
    1.地貌观察的顺序
    (1)选择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2)观察顺序: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更小的地貌(如河岸、陡崖)
    (3)辅助观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2.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eq \b\lc\{\rc\ (\a\vs4\al\c1(绝对高度: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
    ①表示: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②影响农业生产: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种植,土壤侵蚀严重。
    ③影响交通建设:京张铁路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来降低线路的坡度。
    (3)坡向
    ①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_、迎风坡和背风坡。
    ②影响: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思考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如何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答案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拓展延伸
    1.坡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阳坡和阴坡
    ①阳坡日照时间长,温度高,霜冻比阴坡轻,同一自然地带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②阳坡热量高,冰川年消融量大,故雪线海拔比阴坡高。
    (2)迎风坡和背风坡
    ①影响降水:山脉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地形雨。背风坡因空气下沉,降水少,成为雨影区。
    ②影响气温:迎风坡因气流抬升而降温,背风坡因空气下沉而增温(焚风现象),故同一高度,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
    2.坡形对通视的影响
    (1)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
    (2)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
    (3)如果视线内有山峰或山脊阻挡,则无法看到。
    某地理研学团队计划对贺兰山进行研学探究,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队员们对贺兰山周边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读,确定了观察步骤和方法。按照前往贺兰山C地点的过程,逐步对贺兰山整体、山体的一侧坡地、山麓的冲积扇体进行观察。
    1.[综合思维]观察贺兰山整体的等高线地形图(图A),根据经纬网和海拔,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根据等高线描述贺兰山的地形特征。
    答案 主要地貌类型:西部是山地,东部有地势较平坦的平原。贺兰山海拔较高,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较窄;山地东西不对称,西坡和缓,坡度较小,东坡陡峻。
    2.[地理实践力]对贺兰山图A中局部地区进行放大(图B),观察图B,说出图中主要的地貌类型,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答案 主要是山体东南侧的坡地。地势起伏大、陡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
    3.[地理实践力]对图B中的局部山麓地带放大(图C),根据等高线判断图C中东南部的地貌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答案 冲积扇。理由:等高线突然变得稀疏,坡度上陡下缓;等高线呈圆弧形,呈现出以山谷出口处为顶部的扇形。
    4.[综合思维]对图C中东南部的地形不同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组成物的颗粒大小有什么规律?
    答案 扇顶颗粒物最粗,越往下部的扇缘,颗粒物越细,边缘最细。
    5.[综合思维]结合对图示区域地貌的判读过程,总结观察地貌的一般方法。
    答案 先进行宏观地貌的观察,图A总体是山地和平原;在此基础上观察次一级地貌,图B中显示的是山坡地貌,重点观察坡度、坡向等指标,如图B中显示的是山体的东南坡,其等高线数值是单向递减的,地势高差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然后再对坡地的不同部位继续深入观察,图C就是坡地最低处的部分微观地貌,为山麓地带的冲积扇;还可以再深入仔细观察冲积扇的扇顶、扇体、扇缘等微观地貌,并且坡度、物质组成、地下水位等各有不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相同。
    (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主峰玉皇顶海拔1 532.7米,气势雄伟磅礴,有“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下图为位于石壁谷中的十八盘和泰山仙人桥景观。据此回答1~3题。
    1.从地貌观察顺序的角度,图中石壁谷中的十八盘属于( )
    ①大的地貌 ②次一级地貌 ③面状地貌 ④线状地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从地貌观察顺序的角度,图中泰山仙人桥属于( )
    ①微观地貌 ②次一级地貌 ③点状地貌 ④线状地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叙述,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的是( )
    A.泰山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
    B.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
    C.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 532.7米
    D.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答案 1.D 2.C 3.A
    解析 第1题,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观察地貌。石壁谷中的十八盘属于次一级地貌形态、线状地貌(山谷),D正确。第2题,泰山仙人桥景观属于微观地貌和点状地貌,C正确。第3题,泰山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为其宏观地貌格局,A正确。B属于位置信息;C属于微观地貌的海拔特征;D为赞美泰山的语言。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观察地貌时选择合适地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据此完成4~8题。
    4.观察山地地貌时应该选择的观察地点是( )
    A.山顶 B.深谷 C.山坡 D.陡崖下部
    5.地貌的正确观察顺序是( )
    ①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②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③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6.陡坡上开梯田,容易造成( )
    A.地震破坏 B.土壤侵蚀
    C.滑坡灾害 D.沙漠化
    7.一般坡度大于多少度,农业机械就很难上去了( )
    A.60° B.30° C.15° D.25°
    8.地貌观察时,应该选择的观测点要( )
    A.深山峡谷 B.低平洼地
    C.视野开阔 D.视野狭小
    答案 4.A 5.A 6.B 7.D 8.C
    解析 第4题,观察地貌时宜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山顶视野开阔,便于观察,A正确。第5题,进行地貌观察时,应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A正确。第6题,陡坡开垦梯田,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B正确。第7题,一般坡度大于25°,就不易发展种植业了。不但机械上不去,还容易引发水土流失。D正确。第8题,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C正确。
    目标二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地貌
    1.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2)同图等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闭合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显示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相交。(陡崖除外)
    (5)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宏观地貌
    3.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微观地貌
    (1)地形部位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常见地貌
    观察下面等高线图所示的地貌形态(单位:m),回答1~3题。
    1.图中主要地貌类型是(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U”形谷 D.移动沙丘
    2.图示范围内,坡地的倾斜方向是( )
    A.向南倾斜 B.向西倾斜
    C.向东北倾斜 D.向西南倾斜
    3.图中坡度最大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B 2.C 3.C
    解析 第1题,图中地貌呈扇形,且海拔较高,是冲积扇,选B。第2题,图中等高线稠密区与稀疏区的交界处是山坡转向冲积扇的边界,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与坡地倾斜方向垂直,且西南方等高线稠密,东北方等高线稀疏,故选C。第3题,丙地等高线较其他三地密集,说明丙地坡度最大,选C。
    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沿图中虚线进行地貌考察。据此完成4~5题。
    4.考察线路没有经过的地貌是( )
    A.山脊 B.山顶 C.河谷 D.鞍部
    5.此次地貌观察记录表的项目可能有( )
    A.河谷的坡度和河谷的蒸发量
    B.河谷的水深和河谷的蒸发量
    C.河流径流量和堆积物粒径大小
    D.河谷的坡度和河谷的相对高度
    答案 4.A 5.D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虚线所经过路线有河谷、山顶、鞍部,但没有山脊,A正确。第5题,河谷蒸发量、河流径流量不属于地貌观察范畴,A、B、C错误;河谷的坡度和河谷的相对高度则可以通过观察(观察方式包括看、测、算)获取,D正确。
    (2023·湖南岳阳质检)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
    2.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最佳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故B项正确。第2题,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项正确。
    (2023·山西大同期中)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
    A.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高原
    4.观察图中地貌时( )
    A.①地可看到区域全貌
    B.应选择②地进行观察
    C.应先观察海岸和陡崖
    D.可确定丙、丁两地为山谷
    5.与乙地相比,甲地( )
    ①海拔高 ②坡度大 ③海拔低 ④坡度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3.A 4.D 5.B
    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等高线形态、数据及分布可以判断,该地区海拔大多在500 m以下,以丘陵、平原为主,A正确。山地、高原海拔都在500 m以上,B、D错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图中没有盆地,C错误。故选A。第4题,丙、丁两地等高线都向高处弯曲,为山谷,D正确。第5题,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海拔为300 m,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乙地海拔为200 m,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所以①④正确,B正确。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④的地貌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7.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8.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貌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答案 6.B 7.C 8.A
    解析 第6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处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处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结合图示得知,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第7题,河流总是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由图中指向标箭头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从北向南,故选C。第8题,甲村所在虚线内,等高线稀疏,且海拔在200米以下,说明此地地势平坦,所以为平原。
    读“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9~11题。
    9.图示区域的地貌类型是( )
    A.风沙地貌 B.河流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海岸地貌
    10.这种地貌最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东南沿海
    C.青藏高原 D.西北地区
    11.这种地貌的走向主要受制于( )
    A.河水流向 B.风向
    C.地表坡向 D.海岸走向
    答案 9.A 10.D 11.B
    解析 第9题,图中等高线的形状呈新月形,是新月形沙丘的典型形状,属于风沙地貌,选A。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干旱地区,选D。第11题,沙丘是风力堆积的结果,其走向主要受制于风向,选B。
    (2023·山东青岛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读图完成12~14题。
    12.在考察线路上,坡度最小的路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考察线路上,位于阴坡的路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观察地貌时,海拔常用于判断( )
    A.地貌类型 B.地形起伏
    C.坡度 D.坡向
    答案 12.C 13.D 14.A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①路段经过4条等高线,坡度大;②路段经过2条等高线,坡度较小;③路段是在两条等高线之间延伸,坡度最小;④路段经过3条等高线,坡度大。故C项正确。第1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读图可知,①路段位于山地南侧,②路段位于山地南侧,③路段位于山地东南侧,均为阳坡;④路段位于山地北侧,为阴坡。第14题,海拔一般用来区分地貌类型,故A项正确。
    (2023·吉林长春期末)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我国某地进行科学考察时绘制的“景观示意图”(左图)和拍摄的祁连山地“阴阳脸”照片(右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读图,完成15~17题。
    15.观察图示区域地貌时应该选择的观察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图中甲处地貌类型为(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17.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B.“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C.“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D.“阳脸”为陡坡,土层厚,土壤肥力高
    答案 15.B 16.B 17.C
    解析 第15题,观察地貌时宜选择在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山顶视野广阔,便于观察。图中乙地地势最高,便于观察,B正确。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到,甲位于两个山地之间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为鞍部,B正确。第17题,“阴阳脸”的差异是植被的差异,而影响该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故A、D错误。该地为祁连山地,地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全年降水较少,材料中提到“阳脸”草地青翠,说明水分较少,B错误。“阴脸”林木葱郁,说明水分较多,可能是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正确。
    18.(2023·辽宁大连期末)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对其所在地区进行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该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4分)
    (2)下图中①②两组图分别是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画的地形剖面图,分析M点在①②两图中代表的地形类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4分)
    (3)该小组有两位同学分别站在A、C两地,如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阻挡,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见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4分)
    答案 (1)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中部高、南北低。
    (2)鞍部 山谷
    (3)A处看不到,因为A、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C处能看到,因为D、C之间是鞍部(低谷),不会阻挡视线。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地等高线数值较高,海拔大部分大于500米,且较密集,故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等高线数值中部较高,南北较低,故该区域地势中部高、南北低。(2)在①图中,左图剖面方向,两侧低,中间高,右图剖面方向,两侧高,中间低,故M为鞍部;在②图中,左图剖面方向,地势降低,右图剖面方向,两侧高,中间低,故M为山谷。(3)根据等高线分布可判断,A、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站在D处同学的视线,故站在D处的同学看不到A处的同学;D、C之间是鞍部,地势较低,不会阻挡视线,故站在D处的同学能看到C处的同学。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野外考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观察点进行地貌观察。(地理实践力)2.了解地貌观察的内容,描述所观察地貌的特征。(综合思维)
    地形类型
    形态特征
    等高线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丘陵
    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较稀疏,弯曲部分比较和缓
    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形
    盆地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且数值较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且数值较小
    高原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为比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等高线四周密集,中间稀疏,数值中部高四周低
    字母
    地形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
    A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
    B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示意图
    等高线图(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新月形沙丘
    等高线形似新月,凹坡密集,凸坡稀疏
    天坑
    等高线呈环状,海拔由中心向四周增大
    岱崮山
    等高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先密集后稀疏,中心附近有陡崖
    锥状火山
    等高线呈环状,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处海拔又降低
    梯田
    海拔较低,等高线疏密相间,相对高度较小
    地上河
    等高线与河堤平行,高差小,河堤高于两侧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共27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