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一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一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含解析)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一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含解析)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一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一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一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含解析),共11页。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时1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目标一 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1)昼夜半球eq \b\lc\{\rc\ (\a\vs4\al\co1(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2)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如上图中 SKIPIF 1 < 0 所在大圆为晨昏线(圈), SKIPIF 1 < 0 为晨线。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3)晨昏线的特点①晨昏线(圈)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②晨昏线(圈)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③晨昏线(圈)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线(圈)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与极圈相切。⑤晨昏线(圈)自东向西移动(15°/h),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⑥晨线上各点正在日出,昏线上各点正在日落,太阳高度均为0。2.昼夜交替(1)形成原因eq \b\lc\{\rc\ (\a\vs4\al\co1(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地球不停地自转))(2)周期:1个太阳日,时长为24小时。(3)昼夜交替的意义①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②影响人类作息,太阳日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拓展延伸 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下图中 SKIPIF 1 < 0 为昏线, SKIPIF 1 < 0 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 SKIPIF 1 < 0 为晨线, SKIPIF 1 < 0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2)确定日期和节气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3)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及其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思考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何区别?答案 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的形成除“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地球不停地自转。上图是利用某软件对北京时间某年12月22日同一天8:00和20:00太阳照射地球的截图。1.[综合思维]甲、乙两图中的昼夜分界线分别是什么线?判断理由是什么?答案 图甲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昼半球,所以该线是晨线。图乙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夜半球,所以该线是昏线。2.[地理实践力]在以下两幅图上画出图甲、图乙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标出自转方向、纬度数、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答案 示意图如下:3.[综合思维]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怎样移动?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的纬线度数有什么关系?答案 自东向西。互余。1.(2023·湖北十堰月考)在下面四幅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昼)的a、b、c、d四点中,与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表示的一天中的时刻相近的是(  )答案 B解析 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表示的时刻是黄昏。图中a随地球自转(从左向右)即将进入白昼,应处于早晨,A不符合题意;图中b随地球自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即将进入黑夜,应处于黄昏,B符合题意;图中c随地球自转(从左向右)即将进入白昼,应处于早晨,C不符合题意;图中d随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即将进入白昼,应处于早晨,D不符合题意。读图(A、B、D、E在晨昏线上),回答2~3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点将进入白昼B.C在子夜C.D、E将日落西山D.AB是昏线3.下列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答案 2.A 3.D解析 第2题,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AB是晨线,D、E位于晨线上,将进入白昼,C处于黑夜,但不是子夜。第3题,晨昏线只有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目标二 地转偏向力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其特点是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2.偏转规律:结合上图进行连线。答案 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4.原理应用(1)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河流右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具体如下图所示:(2)确定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3)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济南某学校高二学生,用实验模拟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仰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动伞柄,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的流动过程。1.[地理实践力]两位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哪个半球的现象?答案 北半球。2.[综合思维]该实验存在哪些主要的不足?答案 未能模拟越过赤道后的偏转现象;伞面的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伞面受风力、转动速度等干扰大。某电影中,男主角结合池底排水口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下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有关该角色所在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B.该地位于南半球C.该地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D.该地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2.导致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力主要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 D.重力答案 1.A 2.B解析 第1题,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运动方向相对于原始运动方向向右偏,所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故本题选A。第2题,地球自转会产生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地转偏向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左偏,故本题选B。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据此回答3~4题。3.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若要在甲、乙两图四点中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 (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3.B 4.C 解析 甲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流流向右偏,①岸堆积,②岸侵蚀;乙图中河流位于南半球,河流流向左偏,③岸侵蚀,④岸堆积。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为堆积岸,港口宜建在侵蚀岸。下图为“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1~2题。1.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黄赤交角的存在D.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图中(  )A.AB是晨线 B.AB是昏线C.AN是晨线 D.BN是晨线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这就使得任意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从而在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D对。第2题,图示为北半球极点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B是晨昏线。其中,AN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晨线;BN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昼进入黑夜的昏线,故选C。读下图,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目前正繁星满天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4.图中丙点再次位于图中所示的晨昏线时的时间间隔为(  )A.24小时 B.23小时56分4秒C.1个恒星日 D.365日答案 3.D 4.A解析 第3题,只有在夜晚才可能看到繁星满天的情景,图中四点中只有丁点位于夜半球中。第4题,由图可知,丙点正位于晨线上,当其再次位于晨线上时,正好是一个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丁四图中,斜线区为黑夜,丙、丁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5~6题。5.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C.丙图中的AB为昏线D.丁图中的AB为晨线6.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间隔为(  )A.360° B.180°C.90° D.不确定答案 5.A 6.B解析 第5题,甲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弧AC为晨线,弧BC为昏线;乙图中弧AO为晨线,弧BO为昏线;丙图中AB为晨线,丁图中AB为昏线。第6题,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间隔为180°。(2023·广东佛山期末)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据此回答7~8题。7.下图中,虚线表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原始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实际运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8.依此原理,长江入海口的南岸(  )A.以泥沙沉积为主B.适合修建海滨浴场C.适合建设港口D.将与江心沙岛相连答案 7.C 8.C解析 第7题,地球自转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A项所示位于北半球,应该向右偏转;B项所示位于南半球,应该向左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后向右偏转,故C项所示正确;D项所示位于赤道上,应该不发生偏转。第8题,长江位于北半球,且入海口附近河段大体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岸易被侵蚀,水深,适合建设港口。(2023·湖南怀化月考)下图示意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图中左右岸是顺着河水流动方向确定的)。据此完成9~10题。9.该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C.东半球 D.西半球10.若该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需要特别加固的河堤位于(  )A.东岸 B.南岸C.西岸 D.北岸答案 9.B 10.D解析 第9题,该河流的左侧河床有大量泥沙淤积,表明左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右侧河床较陡,表明右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据此可知,该地地转偏向力向右,故该河流位于北半球。第10题,北半球的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则右岸在北,所以北岸受侵蚀比较严重,需要加固河堤。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⑤C.①②④ D.②⑤⑥12.上图中所表示日期与其他三幅图不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11.B 12.A解析 第11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图中①③⑤是晨线,②④⑥是昏线。B正确。第12题,读图甲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夏至日;读图乙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冬至日;读图丙可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极点为北极点,则图中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冬至日;读图丁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冬至日。由此判断,图中所表示日期与其他三幅图不一致的是甲,A符合题意。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据此完成13~14题。13.在下列情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B.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天器中的飞行员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天器中的飞行员14.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那么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 13.D 14.B解析 第13题,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h,如果人的运行方向为自东向西,且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一致,将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故选D。第14题,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为昏线,符合这一特征的为B选项。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判断左图中河流的横截面剖面图为(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沉积物)(  )16.为了促进对外交流,在两河口处建港口,应分别建在(  )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答案 15.B 16.C解析 第15题,左图中河口位于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不断冲刷南岸,北岸流速慢,泥沙不断堆积。第16题,为了提高船舶的吨位和便于船舶的停靠,建设港口应选择水深的河岸,即河流偏转的一侧。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在图中用“”表示夜半球。(2分)(2)图中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分)(3)B点即将进入________(填“昼”或“夜”)半球。(2分)(4)A、B、C、D四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2分)答案 (1)如图所示:(2)相互垂直 (3)昼 (4)B>D>A=C解析 (1)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经过地心;夜半球为背向太阳的一侧。(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相互垂直。(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B点即将进入昼半球。(4)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昼夜交替的成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昼夜交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2.知道地转偏向力及其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影响。(综合思维)方法依据晨线昏线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那条线为晨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那条线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6时对应的昼夜分界线赤道上地方时18时对应的昼夜分界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的界线昼半球东侧或夜半球西侧的界线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