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单元1 法律与宪法(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单元1 法律与宪法(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第1页
    单元1 法律与宪法(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第2页
    单元1 法律与宪法(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单元1 法律与宪法(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1 法律与宪法(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扎实基础知识,构成知识框架,关注时政,准确联系政治观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第一轮复习中,对七八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各章节的基本知识点进行科学地梳理,使学生思路清晰,熟悉课本内容的基本要求。
    2、利用实例说明基本观点,提高综合能力
    在学生能较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使其能结合实例解决问题:即面对实例,能就事例迅速找到对应知识点,能寻找到知识点在课本中相关的范围和位置。
    3、关注时政,准确联系政治观点
    要结合社会中的热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判断,运用所学观点加以解决,学会抓住时政中关键字、词、句所传达出的相关信息点,才可能做到准确把握、运用得当。所以,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提高。
    模块二 法治教育
    单元1 认识法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广告词是这样说的:“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②有了法律,天下就太平了
    ③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④法律规范人们行为,保障人们生活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2.2023年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11天来,已收到85870人提出的105142条修改意见。这表明( )
    ①公民积极行使立法权,法律意识很强
    ②网民有序地参与选举,民主意识较高
    ③法律体现了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④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科学立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因家庭琐事与丈夫争吵,为发泄情绪,妻子许某某先后从4楼扔出菜刀、锅铲、碗碟等物品……最后,女子许某某因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消极情绪是无法调节的
    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审判机关
    ④许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展板的内容体现的共同主题,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A.依法规范权力的运行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刑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5.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1日至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举办此类活动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②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践行宪法
    ③坚决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④引导公民认同宪法,遵守宪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张某与涂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并厮打,经鉴定,涂某为轻微伤。公安机关拟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张某不服,欲为自己申辩。办案人员表示违法事实清楚,拒绝听取张某的申辩。办案人员的做法( )
    A.是正确的,违法事实清楚,可以直接认定有罪
    B.是正确的,违法行为必受追究,保护了受害者
    C.是错误的,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D.是错误的,国家要保障公民的一切权利正常行使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对如图示解读不恰当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同学们对这一条文议论纷纷,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该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促进男女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
    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下列对如图所示的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的点评,你认同的是( )
    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关系国家的命运
    B.错误,因为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
    C.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错误,因为宪法与其他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10.对如图漫画《“静音”福利》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②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③遵守静音法规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④“静音”福利是旅客享有的特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1.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十分严峻,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入了有专门法律可依的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
    第三条 打击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适用本法。
    第五条 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八条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说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如何保护我们的美好生活?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2.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宪法,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分组开展了一系列宪法实践活动。
    【学习宪法】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班级组织了一场关于宪法知识的竞赛活动,并准备了下列知识竞赛题。
    ①我国国家机构前面大多冠以“人民”二字,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 。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1)请你参与到竞赛中,对①和②问题进行回答。
    【宣传宪法】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校园内进行宪法相关内容的宣传,制作了如下宪法宣传小报展示在校内宣传栏。
    (2)阅读栏目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参加栏目二中的活动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4)除了上述宣传方式外,请你再提供一种合适的宣传方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这句话说明法律规范人们行为,保障人们生活,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故①④正确;②错误,这夸大了法律的作用;③错误,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合法利益。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收到85870人提出的105142条修改意见,表明法律体现了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要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科学立法,③④说法正确;公民没有立法权,①错误;民主选举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②排除。
    故选:D。
    3.【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题干中,女子许某某因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说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许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④正确;消极情绪是可以调节的,①错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错误。
    故选:C。
    4.【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题干中,调整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冒名顶替上大学为犯罪,增设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及袭警罪,新增了危险驾驶罪,体现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规则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B正确;A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故选:B。
    5.【分析】本题考查维护宪法权威。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题干中,举办此类活动意义在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引导公民认同宪法,遵守宪法,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排除,是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不属于意义。
    故选:B。
    6.【分析】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题干中办案人员没有听取张某的申辩,违背法定程序,故C符合题意;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凡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题干中办案人员的做法违背法定程序,其行为是错误的,故AB说法错误;“一切”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7.【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图片反映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故ABC解读正确,与题意不符;D观点本身正确,但不能从图片体现出来,故解读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分析】本题考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人们通常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分析可知,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①错误;促进男女平等,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②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③正确;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正确。
    故选:D。
    9.【分析】本题考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仔细观察图表内容,这是对宪法的描述,结合课本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图表中,将宪法看成了其他法律之和,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故B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AC判断错误,故应排除。
    故选:B。
    10.【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漫画说明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遵守静音法规是尊重他人的表现,②③正确;①排除,不符合题意;④错误,是公民享有的合法权益。
    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1.【分析】(1)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分析材料可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本题考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如何保护我们的美好生活。依据教材知识,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定了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让我们明确了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教育人向善等方面作答。
    (3)本题要求回答中学生应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了其适用范围和具体要求,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②该法规定了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让我们明确了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教育人向善。③该法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①学习和遵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内容,提高辨别能力。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答应网友要求,不贪图便宜。③对汇款、借钱之类的请求,一定要反复核实,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④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12.【分析】(1)本题考查宪法基本原则、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国家机构前面大多冠以“人民”二字,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本题考查从栏目一得出的结论。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答出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即可。
    (3)本题考查参加栏目二中的活动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解答时,可从有利于学生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等方面作答。
    (4)本题考查提供一种合适的宣传方式。答案具有开放性,合理即可。如:在学校发放宪法知识宣传手册。
    故答案为:
    (1)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3)有利于学生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有利于学生增强宪法意识,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4)在学校发放宪法知识宣传手册。“新刑法颁行25周年”系列报道(摘要)25年来11个修正案的脉络:下调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冒名顶替上大学为犯罪,增设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及袭警罪,新增了危险驾驶罪……
    宪法宣传小报
    栏目一: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的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
    栏目二:我国教育系统连续十年举办“宪法展读”活动,累计参与学校约120万所,参与师生约2.6亿人次;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宪法伴我们成长》歌曲传唱等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

    相关试卷

    单元4 责任担当(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单元4 责任担当(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扎实基础知识,构成知识框架,关注时政,准确联系政治观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3 交往品德(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单元3 交往品德(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扎实基础知识,构成知识框架,关注时政,准确联系政治观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2 生命教育(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单元2 生命教育(配套练习含答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扎实基础知识,构成知识框架,关注时政,准确联系政治观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