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第Ⅰ卷(选择题共4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对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代谢旺盛的大肠杆菌核孔增多,细胞核体积增大
B.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有利于在细胞分裂中移动并分配
C. 溶酶体膜富含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有利于合成、储存多种水解酶
D.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合成ATP的过程均在膜结构上完成
2.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和ATP的元素组成不可能完全相同
B. 酶的合成是放能反应,酶的水解是吸能反应
C. 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ATP的水解不一定需要酶
D.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仍可以达到动态平衡
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再加入样液中
B. 用黑藻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其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加深
C. 通过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D. 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将绿叶充分研磨后再加入适量的碳酸钙保护色素
4.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抑癌基因甲基化导致基因突变或降低基因表达
B.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通过攻击磷脂直接导致核糖体损伤而使细胞衰老
C. 肝脏细胞不能合成血红蛋白的原因是没有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
D. 靶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结合后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5. 鱼鳞病和神经性耳聋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甲、乙两个家庭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研究人员对甲家庭的部分家庭成员(I-1、I-2和Ⅱ-1)的鱼鳞病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注:受检测者DNA与相应探针进行杂交,若受检者DNA中有相应基因,则表现为阳性;否则为阴性。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鱼鳞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B. Ⅱ-2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C. Ⅱ-3的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4个相关疾病的致病基因
D. Ⅱ-5、Ⅱ-6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9/16
6. 锦鲤色彩鲜艳,游姿飘逸,观赏价值高,被称作“会游泳的艺术品”。以下事实不能作为支持锦鲤由野生鲤鱼选育进化而来证据的是( )
A. 锦鲤的体色基因转入野生鲤鱼中能够表达
B. 锦鲤与野生鲤鱼的胚胎发育过程极为相似
C. 锦鲤能与野生鲤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D. 锦鲤和野生鲤鱼头部骨骼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一致
7. 人类耳蜗中的听毛细胞与正常听力密切相关。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位于蜗管的内淋巴液中,其余部分位于外淋巴液中。当声音传到耳蜗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纤毛顶端的K⁺通道开启,K⁺内流,听毛细胞兴奋,并传递给听神经细胞,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B. 内淋巴液维持高K⁺浓度,不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
C. 听觉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
D. 兴奋只能从传入神经单向传到听毛细胞
8. 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用。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 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 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 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9. 埋在土壤中种子萌发时,幼苗的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下胚轴顶部两侧的细胞中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如图所示为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特点
B. 下胚轴细胞将重力信号转变成了运输生长素的信号导致生长素不对称分布
C. m、n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差越大,下胚轴的倾斜角α越大
D. 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10. 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于阳光、温度等随季节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B. 经过一段时间演替后,该裸石上的群落既有水平结构又有垂直结构
C. 图中演替的前120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持续减少
D. 演替达到稳定后,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量处于较稳定状态
11. 稻田种养结合技术是指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甲鱼、小龙虾等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田里的水生害虫成了甲鱼的“营养餐”,甲鱼的粪便成为稻田的有机肥;小龙虾吃一种名叫伊乐草的植物,排泄物又可以成为滋养稻田的生态肥料。秸秆可加工成饲料或培养食用菌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稻田种养结合技术从生物和空间上对稻田生物资源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配置
B. 在稻田中养鱼养小龙虾,通过动物的取食、排泄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稻田生物体内的各种元素必须依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回到无机环境
D. 稻田种养技术可调整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且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2. 微生物菌种的高通量筛选是微生物研究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在微生物药物的筛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筛选新型抗生素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筛选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分离、诱变产生和生物技术改造的菌株
B. 高通量筛选获得的高产抗生素菌株可通过发酵工程来大规模生产抗生素
C. 从某些微生物中分离出的抗生素,可以作为微生物农药用于防治作物疾病
D. 抗生素的滥用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变异从而降低治疗效果
13. 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动物的脾脏
B. HAT培养基可去除未与EBV转化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
C.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
D. 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口服药物进入小肠后常见的转运方式如下图所示。已知小肠上皮细胞间存在水溶性孔道,OATP和P-gp两种膜转运蛋白分别参与图中C和D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药物中的亲水性小分子物质可能更容易通过细胞间途径被吸收
B. OATP和P-gp两种膜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当甲侧药物分子浓度低于乙侧并通过C途径跨膜转运时,有可能需要ATP供能
D. 提高P-gp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物吸收障碍而造成的口服药效降低
15.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下图为丙型肝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增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RNA和-RNA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B. -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完成翻译过程
C. 酶1、酶2和酶3都有RNA聚合酶的作用
D. 该病毒在细胞外可以完成RNA的复制
16. 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201枚金牌、383枚奖牌蝉联第一名,创造了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运动健儿体内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A定向运输至甲状腺,激素B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B. 激素C为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激素B协同促进细胞的代谢
C. 体内激素D的增加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D. 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的CO2可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促进机体更快排出CO2
17. 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群聚激素,在群聚激素影响下,飞蝗种群可由散居型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导致蝗灾。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激素,科研人员分别向A区和B区(两区域相通)通入不同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根据群聚激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B. 群聚激素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 可以用喷洒农药的方法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从而从根本上阻止蝗虫的爆发
D. 因为B区1、2、3组数据中,2组停留时间最长,所以4-VA最可能是群聚激素
18. 草莓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与发育状况和染色体组数目有关,感染病毒后会出现结实率下降,品质变差等问题。育种工作者用森林草莓(2n,某对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和哈尼草莓(8n=56)进行实验,培育草莓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待森林草莓长出1cm左右不定根后用低温(4℃)处理,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可切取一定大小的哈尼草莓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毒草莓
C. 两种草莓杂交得到的多倍体植株不育
D 可诱变处理哈尼草莓愈伤组织来获得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9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 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茎的伸长等生命活动具有多种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1、图2所示: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除了由环境因素调节外,结合图1中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可知还由____和____共同完成。
(2)由图1可知,植物体内是否产生____直接影响植物开花,结合SPL蛋白、DE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赤霉素____DEL蛋白的降解,解除DEL蛋白对SPL蛋白作用的阻止,SPL蛋白激活SOC基因转录、翻译产生SOC蛋白,促进植物开花。
(3)赤霉素不仅影响植株的开花还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现设计实验探究赤霉素促进玉米种子发芽的最适浓度范围,该实验的实验思路是____。
(4)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___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___(填“A点”“B点”或“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理是____。
20. 下图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通过促进____、促进糖原合成、促进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脂、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与胰岛素的作用相抗衡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____(答出2个)等。
(2)图中,胰高血糖素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GCGR结合,激活____,催化合成第二信使cAMP,经信号转导加快过程⑤,胰岛素mRNA通过____进入细胞质,作为模板合成新的胰岛素。
(3)图中,血糖升高使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并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M受体,导致胰岛B细胞兴奋,进而引起Ca2+以____的方式大量内流,促进____,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
(4)正常人昼夜节律紊乱也可能会在3:00—8:00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昼夜节律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REV-ERB基因表达来维持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糖升高。请完成下表:
21. 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但目前一些河流、湖泊等仍然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某湖泊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与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包括____。
(2)图2表示该湖泊中部分营养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其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____,a的数值是____,能量在Ⅰ、Ⅱ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保留整数)。如果人类对该生态系统利用强度较大,应给予____的投入,以保证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3)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蓝细菌的爆发性增殖,其中微囊蓝细菌会分泌毒素引起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学家提出“投放一定数量的肉食性鱼类”的经典治理方案,该方案可抑制蓝细菌数量增长的机理是____。
(4)为了提高经典治理蓝细菌方案的效果,科学家又提出第二种方案:“投放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图3表示在放养一定数量鲢鱼后的相关实验结果(用高氮、低氮模拟水体污染程度)。
①高氮实验条件下,浮游动物优势物种发生了改变,造成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鱼在____条件下对经典治理方案促进作用更明显。
22. 透明质酸(HA)又称玻尿酸,是重要的医学材料和化妆品添加原料。枯草芽孢杆菌无透明质酸合成酶(HAS),但含有HA代谢的其他途径,而链球菌含有HAS的基因(H基因)。研究者通过基因工程来改变枯草芽孢杆菌代谢通路,以实现枯草芽孢杆菌生产HA。
(1)目的基因的获取和扩增:从链球菌获取H基因,为通过外源添加诱导剂来控制H基因的表达,研究者选择含木糖诱导型启动子的p质粒作为H基因的运载体,其中EcRV识别序列为5'—GATATC—3',XbaI识别序列为5'-TCTAGAH—3',H基因以a链作为转录模板链,据此推测H基因的转录从其____(填“左侧”或“右侧”)开始。利用PCR扩增H基因时,需依据图中已知碱基序列及以上信息,设计的两种引物碱基序列为____和____(写出5'端的10个碱基)。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用XbaI酶和EcRV酶处理目的基因和p质粒,然后加入____酶催化重组质粒形成。
(3)目的基因的导入与筛选: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经____处理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含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得到枯草芽孢杆菌A。
(4)菌种扩大培养与发酵:用发酵工程对转基因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该工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扩大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A接种一定时间后添加____,诱导合成HA。HA对枯草芽孢杆菌来说属于____(填“初生”或“次生”)代谢产物。
23. 玉米(2n=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纯合亲本(纯系)。玉米茎的高度、果穗的大小、胚乳的颜色等性状与其抗倒伏、高产、品质等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玉米茎的高度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A控制高茎,将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F1均为高茎,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3:1。在连续繁殖高茎玉米品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矮茎玉米突变体M,M自交,子代中高茎玉米植株占I/4。研究发现,M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一个A基因突变而成,基因型表示为AA⁻。让M自交,后代出现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利用遗传定律的实质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M与正常矮茎玉米植株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
(2)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和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基因型为B1B2C1C2的大穗杂交种自交后代出现衰退小穗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____。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现有该性状n对基因都杂合的杂种优势品种,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子代表现衰退的概率为____。
(3)玉米籽粒胚乳颜色有黄色、紫色和杂色,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来研究胚乳颜色形成的遗传学机制。已知胚乳是由精子与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融合后发育而成,每个极核的染色体组成均与卵细胞一致。研究人员为研究胚乳颜色形成的机制,所做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1所示,并作出如下推测:
表1
推测一: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数量有关;
推测二: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来源有关。
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N所做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发现,突变体N在产生配子时,10号染色体分离有时发生异常,但不影响配子的育性。表2由F1出现少量基因型为RRrr的胚乳的原因是____。表2中杂交结果仅支持推测____。组别
A区
B区
通入物质
停留时间(s)
通入挥发性物质
停留时间(s)
第1组
溶剂
430
苯乙腈(PAN)
170
第2组
溶剂
190
4-乙烯基苯甲醚(4-VA)
410
第3组
溶剂
285
苯乙醇(PhA)
315
实验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实验指标
结果
①
正常小鼠
48h光照
血糖
异常升高
②
正常小鼠
12h光照+12h黑暗
血糖
正常
③
敲除REV-ERB基因小鼠
12h光照+12h黑暗
血糖
异常升高
④
敲除REV-ERB基因小鼠
____
血糖
正常
杂交组合
F1胚乳颜色
一
紫色(RR)(♀)×黄色(rr)(♂)
紫色
二
紫色(RR)(♂)×黄色(rr)(♀)
杂色
杂交组合
部分F1胚乳
基因型
颜色
三
野生型(rr)(♀)×突变体N(Rr)(♂)
Rrr
杂色
RRrr
杂色
四
野生型(rr)(♂)×突变体N(Rr)(♀)
RRr
紫色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高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高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高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高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PDF版含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