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学校:黄石二中命题教师:高二语文组审题教师:朱青松
审题学校:红安一中审题教师:张亮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7日上午0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工(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梗”文化在东方文化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张煌秋认为,“梗”应为讹字,实则为“口民”,传统相声表演中有逗口民和捧口民的角色之分,因此“口民”为滑稽、笑料之意,因与“梗”读音相近,所以娱乐综艺的节目字幕中误用两字,“梗”字从此有了“好笑”之义并不断被引申。“梗”文化并非网络传播时代独有的文化现象,“梗”在早期春节联欢晚会里就开始出现,表现为小品、相声包袱和笑料,比如经典小品中的“群英荟萃”“萝卜开会”等,春晚“热梗”成为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随着春晚造“梗”不再成为经典,开始出现诸如“干饭人”“野性消费”等对某种现象或者某类人群的反讽和吐槽的网络“热梗”。
网络“玩梗”是网民群体解读现实生活并再造文化的景观,最早见于网络亚文化圈层中,随着后亚文化时代内容的去中心化、受众的再部落化发展,圈层内部的封闭性被打破,各圈层话语重叠现象越来越常见,原始“梗”不断进行增殖,成为全社会同频共振的虚拟互动工具。理查德·道金斯提出:“这个世界存在着大量的复制因子,它由一条复杂的链构成,链是由各种类型的起构件作用的分子组成的,这种构件一接触到对之有亲和力的复制因子的另一部分,就会附着,但当复制因子变得越来越多时,构件因消耗量大增而供不应求,成为珍贵的资源。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复制因子必然为了争夺它们而互相搏千。”这就是“模因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知,“梗”作为普遍流行的模因,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是基于人们在虚拟网络社交平台中地位的争夺,作为这种模因,“梗”被不断复制,网民争先恐后地成为“梗”的传播群体,以低成本的社交方式参与网络交流和互动。网络时代的“梗”文化充斥着打破语法结构的拼贴、戏仿,以非常快的速度更新迭代,旧“梗”未去,新“梗”便来,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割裂性。
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社会加速发展,“梗”文化逐渐在短视频创作中占据高地。网络传播时代的“梗”通常是源自某一事件或当事人无意识说的话,经由社交平台用户戏谑的传播,丰富了原有的内涵,成为短小精悍、约定俗成的词句。爆火的热门视频因为“梗”而出圈,随着该“梗”短时间内被全网大量复制、挪用,甚至用于现实生活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往往通过搜索也难以追溯某个“梗”原本的意涵,“梗”本身的语义价值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符号。
虽然“玩梗”属于打破沟通壁垒以获得身份认同的情感交流方式,但视频内容本身的空洞和同质让传受双方始终无法形成紧密的联系,只是对集体无意识的依附和煽动,对内容缺乏实质上的归属与认同,甚至构成公共话语的n乏与交流意义的消解。物品本身的价值被其所赋予的符号价值取代,“梗”文化所赋予的虚拟诉求取代了个体的现实需求,阻碍自身的判断与思维模式,缺乏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摘编自范思琦《“玩梗”短视频背后的异化与规制》)
材料二:
梗具有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但因为烂梗和滥梗,网络暴力、道德绑架、色情元素、娱乐至上等问题也就出现了。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梗文化的治理和引导就显得很有必要。
政府既要加强服务型角色建设,也要改进网络治理理念,明确自身在网络治理中的权力边界和限度。一方面,要尊重网络社会的基本特点,将梗视作网络典情的反映窗口,从中获取青年乃至所有网民的情绪和意见。在遇到热点梗时,应及时调查其后的热点事件,积极回应,澄清事实,从而及时消除消极社会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公信力和公权力,以免在各种泛滥的梗中陷入“塔西佗陷阱”,也即“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对主流媒体来说,将梗纳入话语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它缩短了主流媒体的文本被青年接受和理解的距离。通过梗,青年很容易借助媒介文本进行意义建构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从这个层面来说,梗具有意义流通和价值传递的功能,但梗在传播过程中也很容易因为其多变性、狂欢性而消解或扭曲了媒介文本的本来意义。为此,主流媒体要注意用梗的限度,避免出现“烂梗”和“滥梗”。例如“马保国”梗在网络上泛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狂欢闹剧。不久,《人民日报》发布《马保国闹居日,该立刻收场了》的评论文章,厘清了“马保国”梗背后的审丑狂欢本质,表明了主流媒体对其的态度。随后,各大平台在审核中关闭了“马保国”梗出现的通道,阻止了这一梗的烂用和滥用,也防止了马保国进一步依靠哗众取宠、招摇撞骗来破坏公序良俗、赚取流量、获取商业利益。
互联网为青年进行媒介文本生产和传播赋权,梗文化则提升了赋权的效果。但在狂欢中,青年很容易就陷入戏谑和宣泄而脱离了理性的节制和道德的约束。如在一些国际关系问题中,常出现一些看似爱国实则反人类、反和平的梗。这些梗的烂用和滥用可能导致网络民粹主义、引发网络暴力等。不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青年健康成长层面,又或是在梗的制造、传播和使用层面,青年网络素养的提高都是必须的。青年只有在教育和学习中培养理性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才能在杂芜的网络社会中实现信息的筛选、甄别和判断。媒介素养得以提高,烂梗和滥梗就会大大减少,良好的社会典论生态和文化环境也就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徐娜娜《流量时代“梗”的多维呈现及引导策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梗”文化由来已久,在电视传播时代就已出现并影响较广,网络的发展促进“梗”的传播
与流行,加快其更新迭代的速度。
B.“玩梗”反映了网民群体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诊释,他们在“玩梗”过程中表现出对网络
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实质是在虚拟社交平台中地位的争夺。
C.面对网络热“梗”,政府要明确自身定位,既要发挥治理权力,关注网络舆情并及时反馈,
同时也要避免权力滥用,从而降低自身公信力。
D.青年借助玩“梗”参与文化传播,但有时会在狂欢中宣泄情绪,挣脱理性和道德的约束,会引发网络民粹主义,最后发展为网络暴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耳熟能详的春晚“热梗”,到反讽吐槽的网络“爆梗”,这一变化体现了不同时代文化背
景下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方式的差异性。
B.无意识的话语在经由网络的极速传播成为席卷人们生活的“爆梗”后,已成为一种符号象征,而其本身的价值内涵则被消解殆尽。
C.“玩梗”虽然可以打破固化的文化圈层,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但“梗”自身的内容价
值才是影响认同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D.《人民日报》对“马保国”梗的网络闹剧的即时评论,媒体平台对“马保国”梗的整顿,体
现了媒体及平台参与社会文化治理的责任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例子来说明材料二中的“塔西佗陷阱”的一项是()(3分)
A. 17世纪的英国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即位后大力鼓吹君权神授,自认是上帝的使者,有无限的权力,不惜多次解散议会,激化社会矛盾,阻碍国家发展,最终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罗马皇帝尼禄死后,继任皇帝迎尔巴下令杀了一个叛乱的将领,并秘密处决了另一个他认为可能发动叛乱的将领卡皮托,人们认为卡皮托没有这样的野心,对迎尔巴产生了不满。
C.江西某校发生“鼠头鸭脖”事件,校方及市监局两次公开回应,否认饭菜中异物为“鼠头”,
但经网友不断质疑,事件发酵后,该省联合调查组调查并公布结果,判定异物为“鼠头”。
D.近年来,“专家建议”陷入尴尬境地,某些自称“专家”的人提出的诸如“年轻人没工作可
以先结婚生子”“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子”等建议,被指脱离实际、信口开河。
4.请分析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
5.去年暑假的“进淄赶烤”,今年年初的“南方小土豆”等“梗”在网络上具有极高的话题度,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应如何对待此类“爆梗”所关涉的热点事件。(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寒假(节选)
马小淘
那是我大四的寒假,爸爸要出公差,姥姥要来我家住上一段时间,加上回家过寒假的我,家里变成了常住人口我妈、我妹妹,流动人口我、我姥姥。
当我踏进家门时,发现家里还多了一条狗。它冲我哼哼仰仰地叫唤,我妹妹温柔地安抚了它,告诉它我也算自己人。
“哪儿整这么条老狗?叫得我都起了同情心。”
“我同学举家移民留下的。”妹妹轻描淡写地说。狗一脸不高兴地打量着我,妹妹说完,它跟着妹妹走了。
而后,我妈、我姥姥并不热烈地欢迎了我,我妈正急着上班。我姥姥从来就不是个热情的人,且总忘记我的名字:那谁?那谁?你回来啦。妹妹说姥姥明明能走路,却总喜欢坐在轮椅上。姥姥很像电视剧里脾气古怪的知识分子,尽管她也没什么知识。
早饭刚刚吃完,门铃响了,一位红光满面的大姐来上班了。由于要照顾姥姥,我妹又号称高二要全身心投入学习,我妈雇了一个白班保姆。大姐负责做一顿午饭,简单料理点家务,听我姥姥的指挥就好。
我妹像关禁闭一样守着自己的房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基本不出来,狗多数时候也在她屋里,好像她已经提前进入了和一条老狗相依为命的晚年。有一天我妹忽然很神秘地把我叫进她房间,小声告诉我她放在阳台上的红牛少了几罐。我妹比较迷信功能饮料,总觉得那是助力她熬夜学习的好东西。
随后我们两人故作平静地加大了对大姐的观察力度,坦白说她干活确实挺利落的,吸尘、擦地、收拾碗碟;虽然看了不少电视,但该干的活儿也没落下。只是大姐确实太爱吃东西了,冰箱里的酸奶、水果、冰激凌,她干活的间隙会随时向体内补充。午饭后给我姥姥吃维生素,她也会顺手给自己同等待遇。并且人家做这些的时候从没偷偷摸摸,人家是自然而然地吃。我妈的朋友送来一箱车厘子,那在当时属于北方冬天罕见、昂贵的水果。大姐洗的时候直接洗了两盘,一大盘端给我姥姥、我妹、我分享,一小盘留给自己;我们三个眼神交流分明感到了一丝不合理,好像独享一小份显得更高端一些。
甚至有一天我看到她伶着一袋狗粮端详。
我十分小人地把大姐的贪吃汇报给了我妈,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些细节,我妹也少有地声援了我,证明我所言非虚。我妈却显得很不耐烦。
“你们知道现在保姆有多难找玛?”
“你俩现在怎么变得枢枢搜搜的?”
“你们要是有什么珍贵的零食就自己收好,而且人家也不是偷吃,人家坦坦荡荡的。另外,人家是辛苦操劳凭本事吃饭的劳动者,要尽量对她好。”
这是我妈当天的结束语,我和我妹事后一想,我们也并不讨厌大姐。甚至她朴实的食欲,有一种挺讨人喜欢的生命力。有时候举报者未必怀有极大的恶意,只是一种掌握了情报的激动怂恿着我们不吐不快。然而,几天后,当我们逐渐习惯了大姐的好胃口,大姐却在一起流血事件后主动辞职了。
那天我和大姐一起去邀狗,狗忽然被一辆自行车撞了个赳超;骑车的小男孩也栽倒在了花坛边,手都破皮了,隔着脏土露出血迹。大姐赶紧一把将狗紧紧抱在怀里,我也被这突然的场面震慑了,一时间脑子转得飞快,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狗拴了狗绳,大姐也牵着,是北方的天黑得太早了,小男孩看到狗时一着急失去了平衡。从道理上讲,好像是怨那孩子的,可他看起来只有十来岁,手又摔破了皮。他又惶恐又气急败坏地站起来,似乎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你走吧。”我对小男孩说。
“他手摔破了,咱们不用赔钱玛?”大姐望着男孩推车离去的背影小声嘀咕。
我已经冷静了下来,自认为很有道理地把我们牵了狗绳之类的事实讲了一遍。大姐依然将信将疑,好像那男孩的手是被我们咬破的一样。
狗没有吃晚饭,面对填满了的食盆,毫无兴致地转身离去。我妹和同学看完电影回来,它紧紧依偎在她脚边,那张委屈巴巴欲言又止的脸,看起来非常无辜,且非常有故事。我主动交代了我和大姐一起邀狗发生的意外事故,我妹勃然大怒对我咆哮。
第二天大姐来上班时心事重重,而我妹依然怒气冲冲。狗的事故给两人造成了方向相反的心理创伤:大姐总担心撞了狗的男孩手落下什么病根;我妹还是迁怒于狗是在大姐手里被撞的,虽然我反复解释了大姐邀狗完全是出于好心,而忽然蹿出个骑车的男孩纯属意外。
我忽然觉得,人和人相互理解还是挺难的,谁和谁都需要互相包容。
我妹拉着个长脸带着狗去了宠物医院,花了几百块拍了片,做了检查之后,狗的状态更差了。
虽然医生向我妹保证,它除了固有的老年病,并没有骨折、外伤,狗却依然是一副受了惊”下的哀婉模样,甚至它走起路来也摇摇晃晃;也许它受了我姥姥的启发,想体会一下装瘸的乐趣,可惜没人想到给它买轮椅。
大姐在两天后向我妈提出了辞职。她的焦虑非常明显,食欲几乎下降了五分之四,以至于我们家的冰箱显得格外满满登登。她说她依然对受伤的男孩充满担忧,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要求尽快结账走人。
我妈对她的心焦表示理解,只得被动地再次进入了面试保姆的环节。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称“我”“我姥姥”是流动人口,还有妹妹说我也算自己人,在家里我妹像关禁闭一样守着
自己的房间,这些细节暗示了一家人亲情的淡漠。
B.大姐洗车厘子的时候洗了两盘,一大盘端给我姥姥、我妹和我,一小盘留给自己。她这种擅自做主的行为,让我和妹妹对她更加不满。
C.妹妹的红牛少了几罐,如果是我或姥姥喝的,就不算问题;如果是大姐喝的,就是个问题:这里写出了生活中人们常有的一种固化思维。
D.小男孩在受伤后,我让小男孩走,也没有赔钱给小男孩,是因为在我看来,小男孩摔倒似乎主要是他自己的过错。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贴近现实来写,看似喧嚣琐碎,一地鸡毛,但家庭琐事中的一些尴尬,却被作者处理得机智巧妙,且符合现实生活逻辑。
B.文本多用短句,叙事节奏较快,一些细节和对话,写得惟妙惟肖,有时还穿插“我”独特的议论,显得俏皮幽默。
C.本文部分语句使用反语,显得尖牙利嘴貌似吐槽,若细细品味,其实很有思想深度和批判现实的力度,令人回味。
D.文本在述说现代人生活经历时,将人与人情感的交融写得丰富细腻,同时启发人们审视彼此的相处之道,思考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
8.本文在表现人与人日常关系的时候,也花费了一些笔墨去描写宠物狗,请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描写宠物狗的?描写宠物狗有什么作用?(4分)
9.有人评论这篇文章说,本文将人物内心的美好描写得馥郁芬芳。请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简要分析这篇文章是否写出了“妈妈”“大姐”内心的美好,并阐述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田光见太子,太子侧阶而迎,迎而再拜。
坐定,太子丹曰:“今燕国僻在北隆,比于蛮域,而先生不羞之。丹得侍左右,斯乃上世神灵保枯燕国。”田光曰:“结发立身,以至于今,徒慕太子之高行,美太子之令名耳。太子将何以教之?”太子膝行而前,曰:“丹尝质于秦,秦遇丹无礼,日夜焦心,思欲复之。论众则秦多,计强则燕弱。欲曰合从,心复不能。常食不识味,寝不安席。纵令燕秦同日而亡,则为死灰复燃,白骨更生。愿先生图之。”
于是舍光上馆。太子三时进食,存问不绝,如是三月。太子怪其无说,就光辟左右,问曰:“先
生既垂哀恤,许惠嘉谋。侧身倾听,三月于斯,先生岂有意软?”田光曰:“微太子言,固将竭之。
臣闻骐骥之少,力轻千里,及其罢朽,不能取道。太子闻臣时已老矣。欲为太子良谋,则太子不能;欲奋筋力,则臣不能。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光所知荆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为人博闻强记,体烈骨壮,不构小节,欲立大功。太子欲图事,非此人莫可。”
太子下席再拜曰:“若因先生之灵,得交于荆君,则燕国社攫长为不灭。唯先生成之。”田光遂行。太子自送,执光手曰:“此国事,愿勿泄之!”遂见荆柯,曰:“光自度不肖,达足下于太
子。夫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荆柯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今先生令交于太子,敬诺不违。”田光谓荆柯曰:“盖闻士不为人所疑。太子送光之时,言此国事,愿勿泄,此疑光也。是疑而生于世,光所羞也。”向柯吞舌而死。柯遂之燕。
(节选自《燕丹子》)
材料二:
荆柯感燕丹之义,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将以存燕霸诸侯。事虽不成,然亦壮士也。惜其智谋不足以知变识机。始皇之道异于齐桓,曹沫功成,荆柯杀身,其所遭者然也。乃欲促槛车驾奏王以如燕童子妇人且明其不能而柯行之,其弗就也非不幸。燕丹之心,苟可以报秦,虽举燕国犹不顾,况美人哉?柯不晓而当之,陋矣。
(节选自李翱《李文公集·题燕太子丹传后》)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文中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与《六国论》中“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而”意思不同。
B.结发,文中指男子成年束发,与《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中的“结发”意思不同。
C.美,文中指“以……为美”,与《离骚》中“高余冠之岌岌兮”的“高”用法相同。
D.三时,文中指早、午、晚,与《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的“三时”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太子丹对秦国怀恨已久,甘愿燕国与秦国与之同归于尽。因此对田光倍加礼遇,期待他能为自己献出好的计谋。
B.田光向燕太子丹推荐了荆柯后,亲自前往游说,表示燕太子丹是天下难得的人物,值得为之效劳。
C.田光用骏马年轻时,奔驰千里都是容易事;而到了老年衰朽,连行路都困难来类比自己,为后文推举荆柯做了铺垫。
D.田光见荆柯后告诉他自己虽没有能力,但却是值得被信任的人。他为了证明自己绝不会泄露计划而自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丹尝质于秦,秦遇丹无礼,日夜焦心,思欲复之。
(2)荆柯感燕丹之义,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将以存燕霸诸侯。
14.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李翱是如何评价荆柯的。(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①行(节选)
杜甫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②似反掌,风尘澒洞③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④怜姿映寒日。
金粱堆⑤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⑥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⑦荒山转愁疾。
【注】①剑器:古舞曲名,属健舞(武舞)之一。②五十年间:自杜甫于唐玄宗开元五年(717
年)在河南哪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到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在四川夔州见李十二娘舞剑器而写此诗,其间正好是50年。③澒洞:弥漫无际。④女乐:歌舞伎,这里指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⑤金粟堆:指陕西金粟山唐玄宗的陵墓。)⑥玳筵:玳瑁筵。⑦茧:通“研”,指脚掌因磨擦而生的厚皮,这里用作动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四句用“风尘”“昏王室”寥寥数字却描绘出安史之乱以后,两京陷落,山河破碎,尘烟
弥漫,国家一片狼藉。
B.“金粟堆”句写出诗人在玄宗墓前看到周边树木生长得极为粗壮,同时想象瞿塘石城草木遍地野蛮生长的景象,一实一虚之间尽显寂寞凄凉。
C.诗歌借景抒情,“寒日”和“月东出”与屈原‘旧月忽其不淹兮”都借日月更替传达出对时
间飞逝却无法挽留的哀愁。
D.最后两句写出诗人在动荡之后不知所往的状态,长满茧子的双脚明明行走迟缓,却反嫌自己走得太急,可见他心中的迷茫。
16.明人王嗣奭评价此诗:“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除慨也。”请结合诗歌分析“抚事慷
慨”所指代的具体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密《陈情表》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孤单无靠、缺乏慰藉的悲惨经历。
(2)李白在《蜀道难》中反复咏叹“ , ”,以夸张的笔调表现了蜀道的雄奇险峻,达到一唱三叹之效。
(3)“风”与“雨”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风”“雨”意象联合使用的情形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工(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看似三等份的饼干,打开盒子发现中间凹进去一块;一片分装海苔里垫有大包干燥剂;箱装牛奶仅有五小盒,剩余两倍空间用纸板填充……不少消费者发现,花式包装导致零食的“公摊面积”变大了。
包装是商品的一部分,它能起到保护商品、方便携带等作用。所以,商家恰当使用外包装的行为( ① )。然而,当包装过大,而零食数量却不成比例时,就成了问题。这种零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A 。消费者看着鼓鼓囊囊的外包装,会以为里面装的零食很多,殊不知这是商家精心营构的消费陷阱。
商家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降本增效。但靠增加“公摊面积”来降成本,无异于( ② ),
这是一种短视的表现,只会引起消费者反感。商家要想赢得消费者信赖,应当在食品质量上下功夫,赢得消费者味蕾,而不能 B 。
要想根治零食“公摊面积”过大的问题, C 。只有明确责罚,让零食厂商明白自己的不当行为将会诱发怎样的不良后果,才能真正让消费者获益。无论什么时候,零食最重要的属性就是食用性。那些( ③ )的“大公摊”外包装,即使外观再花哨,也终将不能为自身加分。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把它当作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160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凭着我一支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瞧瞧那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的碧绿的漓水,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述更好,为什么?(4分)
21.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2.下列句子中的“算”,与“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中的“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3分)
A.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B.我一个人说了不行,得大伙决定了才算。
C.一连下了六七天的雨,今天总算晴了。D.这回算你们走运,碰上个好说话的人。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写道:“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